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不良反应102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102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ADR中涉及ADR的药物共有59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ADR居多,占48.0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78%;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强调合理用药,就能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8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患者较多(60.9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97.33%);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临床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85-378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上报广州市不良反应监测网的252例不良反应报袁,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及)胳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感染药物179例,占71.03%。静脉给药引起不良反应226例,占89.68%。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医生要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用药应以说明书为依据.加强监测,尽量减少静脉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07年6月上报的103例ADR报告,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57.14%);20~29岁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33.98%);静脉给药方式引发ADR发生率最高(73.79%);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69.81%)。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加强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相似文献   

5.
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报告的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价。结果: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涉及6类35个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81例(49.39%)居榜首,药物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86例(42.57%),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138例(84.15%),不良反应病例痊愈、好转率为100%。结论: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很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科学地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铜陵市人民医院2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全年收集到的281份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81例ADR报告中所涉及的药品,由抗感染药物引为的ADR数量居首位(55.1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5.7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56.23%)。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我院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专业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刘涛  矫立琴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9,(24):3231-3231,3220
目的:了解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发生的情况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系统等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53种,以抗感染药居首位(44.1%),其次为心血管药物、中药制剂。主要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道功能失调、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以静脉给药的ADR发生率占比率最高(50.6%)。结论:通过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加强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控,注意幼儿和老年人等特殊体质人群的ADR监控,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的培训,鼓励药师多与临床医生沟通,落实好ADR的通报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涛  矫立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231-3231,3220
目的:了解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发生的情况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系统等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53种,以抗感染药居首位(44.1%),其次为心血管药物、中药制剂。主要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道功能失调、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以静脉给药的ADR发生率占比率最高(50.6%)。结论:通过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加强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控,注意幼儿和老年人等特殊体质人群的ADR监控,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的培训,鼓励药师多与临床医生沟通,落实好ADR的通报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品6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92倒(73.0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625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5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占42.88%,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占29.12%;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占75.0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243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剑雄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118-118,12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目的。方法:搜集我院2007~2009年243例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3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感染药物134例,占55.1%;中药注射剂53例,占21.8%。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220例,占90.5%。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地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用药应以说明书为依据,加强监测,尽量减少静脉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2.
唐雪梅 《大家健康》2016,(5):169-16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报的200份 ADR 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 涉及药物种类、器官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及 ADR 分级、转归及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20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89例(44.5%),女性患者111例(55.5%);年龄分布3岁至97岁,60岁以上患者 ADR 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占50.5%;涉及74种药物;其中抗感染药物68例(31.19%),中成药34例(15.60%),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34例(15.60%)ADR 常发生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滴注,占67.43%。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全面开展 ADR 监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以减少和避免 ADR 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何美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28-128,13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促进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2月的ADR报告105份,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05例ADR共涉及药品7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9.05%;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占80.00%,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7年收集到的111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例ADR中,其中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所致的ADR较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9.2%,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8.6%。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控,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57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72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对ADR报告涉及的药物分类、品种数及占总例数的百分比、ADR表现和涉及的系统进行分类统计。结果:572例ADR报告涉及药物共190种,其中抗生素63种。占涉及种类33.16%;消化系统的ADR最多,有214例。占总例数的38.22%。结论:加强药物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收集228例ADR病例资料,分别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较多(64.47%);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5.79%);ADR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药物(43.42%)、头孢菌素类药物(18.42%)、大环内酯类药物(14.47%);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国花 《中国热带医学》2005,5(1):108-108,104
目的 分析35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探讨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02-2003年收集的ADR病例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ADR最多,占总病例数的29.81%;药品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频次最高,占总数的28.79%;在涉及引起ADR的药物剂型中,注射剂占78.19%;抗菌素引起的ADR病例排序第一,占总例数的45.60%;喹诺酮类第二,占总例数的16.30%。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现象比较普遍,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对注射剂静脉给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收集并上报的1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报的ADR中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95.2%;以抗感染药最多,占7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4.8%.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深入宣传ADR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增强医务人员对ADR监测的责任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用药安全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3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ADR涉及的药品居首位的是抗感染药,病例数83例(27.67%)。注射给药共263例(87.67%),其中静脉滴注发生严重ADR最多,为238例(79.33%)。由中药制剂引起的严重ADR有49例,占总例数的16.33%,其中涉及中药注射制剂达22种之多。281例(93.67%)存在联合用药的情况,其中4种及4种以上药物联用的有188例(62.67%)。结论:加强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合理选择药物,简化用药品种,合理治疗剂量,提高对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肖炜  王素芳 《中外医疗》2009,28(31):71-71
目的通过对我院药品临床不良反应的深入分析,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提高医院医疗管理质量。方法对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品98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157例(75.4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