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8例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乙肝表面抗体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78例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群按0、1、6个月三次接种乙肝疫苗后,采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对抗-HBs阴性者追加第四针乙肝疫苗后重新采血化验。结果表明:三针接种后仅0~9岁组与30~45岁组间抗-HBs阳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7.18,P<0.01)。四针接种后与三针相比,除0~9岁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10~19岁组(X~2=8.44,P<0.01)、20~29岁组(X~2=5.57,P<0.05)、30~45岁组(X~2=4.95,P<0.05)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乙肝疫苗接种后及时采血化验血清抗-HBs很有必要,对抗-HBs阴性者给予追加接种乙肝疫苗,有望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同时还须参考有关学者对剂量与方法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地区是乙肝高发区,我校医学生因职业关系是易感人群,乙肝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子,又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就业的主要病因之一,位居大学生休学病因的第二位。为观察酵母重组乙肝疫苗(YDV)对学生乙肝免疫的安全性和效果.本文对1999、2000、2001、2002级学生的乙肝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付云威 《黑龙江医学》2002,26(5):398-398
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疫苗 )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佐剂疫苗。主要是收集健康携带者的血液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处理后制成。接种于人体后 ,便刺激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具有防止乙肝病毒感染作用。为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反应 ,我校医院主要针对 1998~ 19992年中接种乙肝 (重组 )酵母疫苗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后 ,观察接种后的反应效果。1 材料和方法本资料主要取自于 1998~ 1999年中新入我校的应届大学生 ,共计 2 2 5 5人 ,按照 0、1、6的常规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剂量为 5ug ,接种半年后 ,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状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中、小学生血清三项乙肝感染标志(HBsAg、HBeAg、HBeAb),对三项标志全阴性者再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测定血清二项感染标志(HBsAb、HBcAb)。结果血清三项感染标志(HBsAg、HBeAg、HBeAb)全阴性者其HBsAb阳性率为81.27%,中学生阳性率为80.27%,小学生阳性率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HBsAb有应答者HBcAb阳性率为5.12%,中学生阳性率为8.82%,小学生阳性率为0.6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64.58,P〈0.01)。HBsAb无应答者HBcAb阳性率为21.14%,中学生阳性率为19.73%,小学生阳性率为7.6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87.70,P〈0.01)。HBsAb有应答者和HBsAb无应答者其HBcAb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13.48,P〈0.01)。结论该地区学生HBsAb阳性率较低,免疫效果不理想,小学生HBsAb阳性率较高,中学生HBcAb阳性率较高,提示学生中乙肝疫苗接种需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赤峰市儿童乙肝免疫后HBsAg抗-HBs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赤峰市1~14岁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37人进行监测。结果:HBs阳性4人,阳性率为0.76%。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抗-HBs阳性有472人,阳性率为87.51%.达保护水平有390人,有效抗体阳性率为72.36%。结论:①对边远牧区和流动人群的新生儿应加强基础免疫;②对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时间较长的儿童有必要实施加强免疫.以维持乙肝疫苗免疫后人群的高免疫水平;③对抗-HBs阴性者,应结合2对半检测可加大疫苗剂量和同时应用免疫调节剂等方法再次全程接种.以提高人群的抗-HBs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远期效果。方法:上述对象(非新生儿组)在12岁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同龄的对照组(新生儿组)0岁起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18岁时两组对象静脉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非新生儿组与新生儿组相比:前者HBsAg(8.0%)、抗-HBs(62.3%)和抗-HBc(23.1%)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HBsAg(2.0%)、抗-HBs(37.2%)和抗-HBc(4.5%)(P<0.001)。HBsAg阳性者中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00%,后者71.4%,P=0.035;抗-HBs阳性者中的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9.7%,后者6.0%,P=0.000。ALT异常率:前者(5.4%)和后者(6.4%)无显著差异(P=0.575)。将HB-sAg分为阳性者和HBsAg阴性者且进行组内比较时,两组HBsAg阴性者的ALT异常率(前者5.1%,后者6.4%)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者(前者0.6%,后者0.0%)(P=0.000)。结论: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在远期(18岁)仍具有较高抗-HBs阳性率,对HBV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性;但HBV的感染标志HBsAg和抗-HBc高于新生儿期接种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区在园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有效率,为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中心城区及郊区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接种卡为据,采集血样,应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结果:本文调查范围内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产生抗体率达72.5%。接种规范与否、年龄、复种等因素均影响抗体水平。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一种有效方式,进一步加强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规范接种、复种工作是预防和控制HBV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德江一中高(三)班236名同学乙肝疫苗接种与肝功情况及效果观察.方法 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检测乙肝病毒的HBSA和抗-HBs表达情况(县医院检验科),结果在286名同学中,其中49人接受过免疫接种,抗-HBs呈阳性,HBSAg呈阴性的人数为40人(占81.6%).抗-HBS、HBSAg均阳性有2人(占4%),未接种人数有187人,抗-HB8、HBSAg呈阴性人数为55人(占29.4%),抗-HBS、HBSAg均呈阴性的人数为12人(占6.4%),HBSAg阳性,抗-HBS呈阴性的人数为9人(占4.8%),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人数比例不大,疫苗接种成功率与正规值相比偏低.  相似文献   

9.
初云霞  史春良 《华夏医学》2005,18(4):624-624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主要传染病之一,儿童为社会易感群体,在我国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将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内,规定新生儿生后按0(出生后24h内),1,6个月方案进行免疫接种.尽管全程免疫,但部分儿童存在失保护即无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现象.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统计460例3~4岁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之健康儿童查体结果,对其中抗-HBs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观察300例不同剂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免疫水平的患者,注射乙肝疫苗。方法按0,1,6mo程序,三角肌内注射,全程后6mo检测表面抗体。结果 表明乙肝疫苗剂量大与小产生表面抗体的阳转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国产乙肝血源疫苗接种于e抗原阳性产妇之新生儿观察免疫后抗体的持续时间和保护状态。36名中31名产生抗-HBs,经5~6年,其中16名幼儿的抗-HBs仍在10mIU/ml以上,占61.29%,抗-HBs降到10mIU/ml以下者12名,占38.71%。36名婴儿初免后,6个月内HBsAg阳转者5人,到5年时仍为阳性,均演变为HBsAg慢性携带者。31名抗-HBs阳性的幼儿中,5~6年时有6人被HBV感染,表现抗-HBc阳性,但其HBsAg仍为阴性。HBV感染与抗体滴度偏低有关。抗体消失或降到10mIU/ml以下时,宜进行乙肝疫苗再接种,以增强其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对济钢新村882 名在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者进行了调查,检查其五项指标( H Bs Ag ,抗— H Bs , H Be Ag ,抗— H Be 和抗— H Bc) 。发现 H Bs Ag 阳性率明显降低,为023 % ,抗— H Bs 阳性率升高,为4093 % ,但比现场实验低,不同医院接种者抗— H Bs 阳性率不同。结果说明乙肝疫苗效果明显,但实际接种中可能出现问题,包括储存等,需引起基层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300例早产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0例早产儿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300例早产儿按体重分为A、B、C、D4组,按照不同孕周分为E、F组,按照接种剂量分为G、H组.免疫程序为三针法,末次接种后1个月检测Anti-HBs滴度及HBsAg.比较各组Anti-HBs滴度与HBsAg阳性率的变化,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A、B组间及各组内男孩与女孩间比较,其GMT水平与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无明显差别(P>0.05),C、D组的GMT水平与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A、B两组,D组GMT水平与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C组(P<0.01);E组与F组GMT水平与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无明显差别(P>0.05);高剂量H组的GMT水平与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低剂量G组(P<0.01);早产儿乙肝疫苗阳转率为79.3%.结论 早产儿体重和接种剂量是影响早产儿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乙肝疫苗接种的近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李维雁 《大家健康》2016,(5):214-215
目的:目的: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该中心接种乙肝病毒的儿童300例,观察其接种1个月后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300例儿童中,156例(52.00%)高免疫应答,113例(37.67%)低免疫应答,31例(10.33%)无免疫应答,总免疫应答率为89.67%(269/300);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应答有效率及免疫应答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且<3岁儿童的高免疫应答率及总免疫应答有效率均显著高于5~8岁儿童(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有利于控制儿童HBV感染率,但疫苗所介导的应答量存在年龄相关性,年龄升高免疫应答将逐渐降低,保护效果也相应降低,宜尽早接受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起始时间与免疫保护效果调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后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不同接种起始时间与免疫效果的关系 ,为正确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实践依据。 方法 以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江门市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各抽 2所学校 ,按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重点调查完成 3针以上免疫的观察对象中 ,出生后乙肝疫苗不同接种起始时间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 ,并设出生后 2 4h内接种、1~ 12月接种和 >12月接种等 3组进行比较。 结果  3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 0 0 9%、1 87%和 7 78%。各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 ( χ2 =113 8 2 8,P <0 0 0 1)。 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是否及时接受乙肝免疫对控制乙肝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充分发挥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必须坚持 0、1、6月免疫程序 ,出生后 2 4h内开始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7.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61例加强免疫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解决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无应答问题的方法。方法 程序为0-1-6,效果考核采用流行病学和血清学分析。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61例加强免疫后抗-HBs阳性率为30.79%。男35.14%,女29.17%,差异无显著性,原使用血源性疫苗为34.37%,原使用基因疫苗为31.03%,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对免疫无应答者应加强免疫,这种方法是有作用的,应继续观察以得出确切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取自天津市传染病院咨询门诊,269例均为HBsAg、HBsAb阴性、肝功能正常之接种者,按“0,1,6”免疫程序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拉种,除道剂量分为10μg与5μg。结果:(1) ̄10岁组HBsAb最高, ̄40岁组最低,两者均值相差6倍以上,但从总体趋势分析,随年龄升高,抗体应答能力逐渐下降。(2)有HBV感染只者接种乙肝疫苗,其HBsAb应管能力较乙肝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解决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无应答问题的方法。方法 程序为 0 1 6,效果考核采用流行病学和血清学分析 ,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61例加强免疫后抗 HBs阳性率为 3 0 .79% ,男 3 5 .14 % ,女 2 9.17% ,差异无显著性。原使用血源性疫苗为 3 4 .3 7% ,原使用基因疫苗为 3 1.0 3 % ,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对免疫无应答者应加强免疫 ,这种方法是有作用的 ,应继续观察以得出确切结论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乙肝疫苗免疫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新生儿在出生后接种全程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及其免疫持久性。方法 :随机选择柳州钢铁 (集团 )公司 3所子弟小学均在出生后接种全程乙肝疫苗的 1~ 3年级学生 85 2名 ,用 EL ISA法检测 HBs Ag和抗 - HBs。结果 :3个年级检出HBs Ag阳性 1 3名 ,阳性率为 1 .5 3% ,三年级与一、二年级的 HBs 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5 .0 6 ,P <0 .0 5 ) ;3个年级检出 :抗 - HBs阳性 5 0 1名 ,阳性率为 5 8.80 % ,抗 - HBs弱阳性 1 6 5名 ,弱阳性率 1 9.37% ,抗 - HBs阴性 1 73名 ,阴性率2 0 .31 % ,各年级之间抗 - HBs阴性、弱阳性、阳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 3.72 ,P <0 .0 1 )。结论 :婴儿在出生后接种全程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