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探讨老年肾虚证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老年肾虚证与骨密度的关系 ,通过随机选择 60~ 78岁的肾虚证者 2 1 4例作为观察组 ,并设虚证 (肝肾两虚、肝虚、脾虚证 )组 366例和健康对照组 1 0 0例 ,采用超声成像骨密度测定法 ,测定足跟骨的骨密度。结果 :肾虚证组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肝肾两虚证、肝虚证、脾虚证组 (P <0 0 1 )。提示老年肾虚证与骨密度有直接相应变化的关系 ,骨密度测定可作为肾虚证本质辨证的客观评价指标和观察肾虚证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择45-59岁的受试者428例,其中肾虚证268例,脾虚证160例,并选择同性别同年龄无肾虚、脾虚证的健康人20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成像骨密度测定法,测定足跟骨的骨密度。结果:肾虚证者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脾虚证组;肾虚证组的男性肾阳虚骨密度低于肾气虚,而女性肾气虚骨密度肾阳虚。提示肾虚证与骨密度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可作为肾虚证本质辨证的客观评价指标和肾虚证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骨质疏松症研究调查表,收集1419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临床资料,对不同年龄段(41~59岁、60~69岁、70~85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虚证辨证分为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气虚、血虚证,常见证型为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肾阳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肾阴虚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体重指数(BMI)、骨密度(包括腰椎、大转子、股骨颈)及主要症状、虚证、常见证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41~59岁患者549例,60~69岁患者679例,70~85岁患者191例,各组患者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41~59岁比较,60~69岁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降低,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亦降低(P 0. 05)。与60~69岁比较,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降低(P 0. 05)。在3个年龄段中,排名第一位的症状均为健忘。肾虚、肝虚在3个年龄段的比例均位列前二,且心虚、脾虚比例也较高,气虚、血虚比例较低。随着年龄增长,肝肾阴虚证、肾阴虚证的比例不断下降,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的比例不断上升。结论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在不同年龄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明显,总体证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周彤  金钟大 《新中医》2024,56(11):74-79
目的:探讨增长性单纯性肾囊肿(SRC) 中医虚证证型分布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 性选择451 例增长性S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分型将患者分为脾肾气虚证组(113例)、肝肾阴虚证 组(44例)、气阴两虚证组(235例)、脾肾阳虚证组(59例)。比较各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 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虚证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增长性SRC 中医虚证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主。肝肾阴虚证、 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组年龄大于脾肾气虚证组(P<0.05),且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组年龄小于脾肾阳 虚证组(P<0.05)。脾肾阳虚证组血肌酐、血尿酸水平高于脾肾气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P<0.05),舒张 压、血尿酸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组(P<0.05),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脾肾气虚证组(P<0.05)。脾肾阳虚证组 eGFR水平低于脾肾气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P<0.05),且脾肾气虚证组eGFR水平高于气阴两 虚证组(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以脾肾气虚证组为对照组,年龄与肝肾阴虚证相 关(P<0.05);年龄、收缩压与气阴两虚证相关(P<0.05);年龄、收缩压、血肌酐、血尿酸与脾肾阳虚证相 关(P<0.05)。结论:增长性SRC的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不同中医虚证证型与年龄、收缩压、血肌酐和血 尿酸等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左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心气虚证和血瘀证与左心室功能和血流关的关系。方法:选择64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后分为气滞血瘀型,心气虚型,气虚血瘀型,气有两虚型四组,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血流变快测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和血流变指标。结果:①CHD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②CHD气虚组与非气虚组左心室舒缩功能指标有明显差异(P<0.01,P<0.05),各证型舒功能受损规律为:气滞血瘀型<心气虚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③CHD血瘀组血流变指标存在差异。结论:左心室功能和血流变指标可以作为CHD血瘀证,气虚证的定理性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虚证大鼠肝组织的端粒长度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脾虚衰老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饮食不节和劳倦过度结合法建立脾气虚证模型,然后分别采用苦寒法和辛热法建立脾阳虚和脾阴虚证模型。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比色法和Southern blotting杂交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端粒(Telomere)长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阴虚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升高明显,P〈0.05;脾阳虚模型组肝组织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脾阳虚和脾阴虚模型组端粒长度明显缩短,P〈0.05。结论:脾虚状态下,在机体过氧化反应异常增强,自由基积累攻击DNA、损伤端粒而导致端粒长度缩短。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状态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微炎症状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透析的CRF患者69例,测定其C反应蛋白(CRP)、IL-6、TNF-α、Alb、Hb及SCr,并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①CRF组血CRP、IL-6及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微炎症状态发生率35%。②CRP增高组Alb低于CRP不增高组(P〈0.05)。③CRF 2期、3期及4期CRP、IL-6及TNF-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中医证型CRP、IL-6及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脾肾阳虚型及阴阳两虚型CRP及IL-6低于肝肾阴虚型(P〈0.01或0、05),而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型CRP、IL-6与肝肾阴虚无显著性差异(P〉0.05)。夹湿浊证及夹湿热证CRP及IL-6高于各型虚证(P〈0.05)。结论①CRF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②各中医证型均存在微炎症状态,但不同证型微炎症状态程度有一定差异,其中夹湿浊或夹湿热证者微炎症状态程度最明显。微炎症状态程度可作为湿浊证及湿热证的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8.
脾阴虚大鼠脾、肝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脾阴虚证脾,肝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以揭示脾阴虚与脾,肝组织PKC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塑造大白鼠脾阴虚证模型,采用底物磷酸化法检测模型脾,肝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脾阴虚证大鼠模型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脾阴虚证大鼠模型肝组织细胞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均升高(P<0.01),滋补脾阴中药有提高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而该中药能够降低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0.05>P>0.01),滋补脾阴中药能够明显降低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P<0.01),结论:脾组织细胞膜,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变化与脾阴虚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滋补脾阴中药可以调节脾阴虚大鼠脾,肝组织中PKC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NFH)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关系。方法:筛选中老年INFH患者100例(观察组)和体检健康的中老年人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在肝肾两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兼肝肾俱亏型中呈依次增高。红细胞压积在气滞血瘀型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肾两虚型、气血两虚兼肝肾俱亏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各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按气血两虚兼肝肾俱亏型、肝肾两虚型、气滞血瘀型依次递增。观察组血沉、血沉方程K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老年INFH患者血液的浓稠性、凝聚性、黏滞性增高,与中医的瘀血证相一致,其中全血黏度低切值、红血球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Ⅱ期临床试验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健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结果:两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值均上升,治疗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症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骨颗粒在口服剂量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升高骨密度值,用药安全,对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辨证分型与疼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与临床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个年龄段患者共6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寒湿阻络型组、湿热阻络型组、瘀血阻络型组、肝肾两虚型组、混合型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结果:寒湿阻络型组、湿热阻络型组、瘀血阻络型组及肝肾两虚型组之间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组分别与寒湿阻络型组、湿热阻络型组、肝肾两虚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组与瘀血阻络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型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高于寒湿阻络型、湿热阻络型、肝肾两虚型患者。  相似文献   

12.
针刺加TDP对绝经后肝肾亏虚证患者雌激素及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加TDP治疗绝经后肝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56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穴取肾俞、命门、关元为主,每日1次;西药组口服乙炔雌二醇戊醚(维尼安)每月2次,谷维素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雌激素、骨密度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4.6%优于西药组的75.0%(P<0.01);在升高骨密度、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方面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P<0.01);在降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升高雌二醇(E_2)水平方面西药组优于针刺组(均P<0.01).结论:针刺加TDP治疗绝经后肝肾亏虚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升高骨密度,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对雌激素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骨代谢变化与肾虚的关系。选择腰椎退行性变患者 75例 ,分为绝经前妇女组(15例 )、绝经后妇女组 (30例 )、成年男性组 (30例 ) ;正常人群 5 0例 ,分为三组 (15例、2 0例、15例 ) ,分别作为以上各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测定各组血清骨钙素 (BGP)及尿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Cross laps)水平 ,对各组患者进行肾虚评分。结果 ,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绝经后妇女组血清BGP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绝经前妇女组及成年男性组无此变化 (P >0 0 5 ) ;各组患者尿Crosslaps水平均高于相应对照组 (P <0 0 5 ,P<0 0 1,P <0 0 5 ) ,其中绝经后妇女组差异尤为显著 ;各组患者肾虚评分 ,绝经后妇女组分值最高 (与绝经前妇女组比较 ,P <0 0 1) ,其次是成年男性组 (与绝经前妇女组比较 ,P <0 0 5 )、绝经前妇女组 ,前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及骨代谢紊乱表现 ,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 ,骨代谢紊乱可能是中医肾虚的重要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22-1025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不同证型间脑内神经递质的差异。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30名患者根据中医证型分组,另设3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对各组患者及对照组进行检测,分析不同证型间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乙酰胆碱受体(AchR)、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强兴奋介质(EXC)、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深抑制介质(INH)9种神经递质及相关递质比值的差异。结果:肝郁化火、肝郁脾虚GABA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其他组Glu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肝肾阴虚AchR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心脾两虚5-HT值显著高于肝肾阴虚(P0.05);脾肾阳虚NE值显著高于肝郁化火、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其他、正常组(P0.05);肝郁化火DA值显著高于心脾两虚(P0.05);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其他组DA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肝郁化火INH值显著低于肝郁脾虚及正常组(均P0.05)。相关神经递质的比值中,脾肾阳虚组GABA/Glu值显著高于肝郁化火、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及正常组(均P0.05);肝郁脾虚5-HT/DA值、NE/DA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脑内神经递质及其相关比值的差异可为神经症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与性激素相关调控因素的关联性,从而为研究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证候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中医辨证标准选择了女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患者各30例和健康老年女性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2(IL-2)、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水平。结果:女性老年人高血压肾气亏虚证患者的性激素相关调控因素水平的异常变化与女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发病有关,预示血清白介素-2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女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形成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青春期和育龄期均可见发病,青春期女性肾气尚未充盛,加之学习压力比较大,易肝郁化火,中医认为其病机为肾虚肝郁。而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轻重程度差异较大,中医辨证宗肾虚、脾虚、肝郁、痰湿、瘀血等,各家各说,各有侧重。故多囊卵巢综合征在青春期女性和育龄期女性的病机特点需要加以区别,另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后流产率相对较高,也有其一定的病机特点。现就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女性这三个时期的发病特点及中医病因病机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性激素对肾虚患者阴阳平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性激素对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32例男性冠心病肾虚患者分为肾阴虚组17例,肾阳虚组15例,观察丽参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睾酮(T)、E2/T和肾虚症状计分变化,并以15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肾虚两组T显著降低(P<0.05~0.01);肾阴虚组E2、E2/T明显升高,肾阳虚组E2则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随着肾虚症状积分改善,两组T均显著回升,肾阴虚组E2、E2/T显著回落,肾阳虚组E2显著回升(P<0.01),均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冠心病肾虚患者阴阳平衡失调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人参逆转性激素变化的效应,对改善肾虚阴阳失调症状有积极影响,表明性激素水平变化对调节、维护机体阴阳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临床内分泌和糖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COS合并IR患者78例并根据中医四诊分型,并选取同龄健康女性26例为对照,观察其一般情况及临床内分泌、代谢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 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卵泡刺激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泌乳素(Prolactin,PRL)、睾酮(Testosterone,T),比较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78例PCOS患者脾虚痰湿证52.56%,肾虚证23.08%,肝郁证24.36%。脾虚痰湿组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胰岛素稳态模型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LH、LH/FSH、T、CHOL、TG、HDL、LDL、APOA-1及APO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郁气滞组WHR、HOMA-IR、LH、LH/FSH以及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虚组HOMA-IR、LH、LH/FSH以及T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虚组和肝郁气滞组的BMI和WHR,以及肝郁气滞组的TG均显著低于脾虚痰湿组(P0.05)。结论:PCOS脾虚痰湿证IR发生率高于肝郁气滞证和肾虚证,且脾虚痰湿证具有更明显的肥胖、内分泌及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与性激素相关调控因素的关联性,从而为研究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证候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中医辨证标准选择了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患者各30例和健康老年男性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2(IL-2)、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水平。结果:男性老年人高血压肾气亏虚证患者的性激素相关调控因素水平的异常变化与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发病有关,预示血清白介素-2、瘦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是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形成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