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B超等初步诊断上尿路存在梗阻或扩张的患者行MRU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 37例患者均能明确诊断,其中输尿管结石1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8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伴异位开口4例,输尿管肿瘤3例,巨输尿管症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输尿管囊肿1例,膀胱出口梗阻致双侧输尿管反流扩张1例.诊断正确率100%,均可显示梗阻部位及尿路扩张的形态.结论 MRU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婴幼儿、肾功能不全及不宜行ⅣU检查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HRU)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磁共振尿路造影术(MRU)诊断输尿管梗阻患42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及尿路结石积水情况。结论 HRU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高,是可能替代创伤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640层螺旋CT泌尿系三维成像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74例B超、KUB及IVP未明确病因的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行640层螺旋CT扫描,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 640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清晰显示泌尿系的解剖结构,梗阻部位,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关系.274例患者中,泌尿系结石154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9例,输尿管良性狭窄34例,肾输尿管肿瘤26例,肾输尿管结核1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8例,巨输尿管畸形1例,腹膜后肿瘤压迫输尿管9例.结石和肿瘤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640层CT泌尿系三维成像显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安全、便捷,可靠,应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图像经过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对17例尿路梗阻患者行MRU检查。结果:17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8例,输尿管癌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例,输尿管先天发育畸形3例,膀胱癌2例。膀胱包虫1例。结论:MRU可以直观而明确地显示泌尿系梗阻的部位、形态及扩张情况,是梗阻性泌尿系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胆管梗阻病例25例均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扫描及MRCP序列检查,由2名中级以上影像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能清楚显示胆管梗阻部位的位置、形态、大小,MRCP检查影像显示胆管尤为清晰,梗阻部位以上肝内、外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MRCP技术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是诊断胆管梗阻性病变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在肝内、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经尿路造影、CT、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以输尿管近膀胱段<2 cm保持正常管径的功能性梗阻段、上输尿管显著扩张为特征,扩张可延及肾盂肾盏.透视观察见扩张输尿管蠕动频率减慢,蠕动幅度增大,排空延迟.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主要的诊断方法,逆行尿路造影、CT、MRU等为必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肾盂造影(IVP)与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对肾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6例肾输尿管病变患者同时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MRI)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并与静脉肾盂造影(IVP)及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36例病例中,包括尿路结石20例,肾输尿管恶性肿瘤10例,其他肾输尿管病变6例,通过IVP和MRU比较,MRU可以从不同角度清楚显示肾输尿管的形态改变,显示各种病变的异常影象改变,定位诊断率为100%(36/36),定性诊断的准确度为91.67%(33/36)。结论:MRU是诊断肾输尿管病变的有效检查手段,结合常规MRI像能为肾输尿管疾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更直观、全面的效果,检查无创伤性、更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6例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而确诊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MRU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MRU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均可显示其梗阻部位及扩张的形态,以及输尿管和腔静脉的关系,其定位准确率为10 0 %。结论 MRU是目前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的像学检查方法,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应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患有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68例,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归纳检查结果,并对比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中输尿管结石疾病患者44例,输尿管癌疾病患者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患者6例,腹膜后淋巴结结压迫输尿管疾病患者4例,输尿管炎症疾病患者5例,输尿管囊肿疾病患者3例。其中63例患者的病情经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分析后做出了明确诊断,与术后病理学符合率为92.7%。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患有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赵伟国  管迪 《吉林医学》2012,(29):6401-6402
目的:探讨CT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尿路梗阻患者进行IVP检查,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采用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容积重建等方法重建成CT尿路造影(CTU),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诊治原则判定CTU对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准确率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3例尿路梗阻性疾病均获得明确诊断肾,输尿管结石21例,膀胱肿瘤累及输尿管6例,输尿管肿瘤4例,输尿管狭窄2例。结论:CTU尿路造影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核磁共振常规扫描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0.2T低场磁共振对38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T1WI、T2WI及MRCP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验证,了解其临床应用的意义。结果:38例胆道梗阻性疾病T1WI、T2WI能明显显示梗阻部位、病灶特征及扩张的胆管,而MRCP能显示胆管的扩张、闭塞、狭窄的形状及大致部位,但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常规扫描结合MRCP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单,能显示梗阻部位,明确梗阻原因等优点,但对定性诊断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MRU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资料,其中女性17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55岁。尿路正常5例,肾脏病变10例,输尿管病变10例,膀胱病变7例。结果所有病例MRU均清晰显示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且可提供三维立体图像。对肾脏和输尿管病变,MRU和IVP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对膀胱病变,MRU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IVP检查。结论MRU对尿路病变的显示优于常规IVP检查,且具有省时、无辐射、无需注射造影剂等优势,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输尿管息肉的CT表现及最佳的检查方法.方法 男9 例,女4 例;年龄11-70 岁,病程10d-15 年,2 例行64排螺旋CT、IVP及逆行尿路造影,3例行64 排CT,5例行IVP及逆行尿路造影检查,3 例逆行尿路造影检查.结果 输尿管息肉的CT表现输尿管息肉的部位、形态、累及长度及其以上输尿管、肾盂、肾盏扩张,X 线表现为输尿管充盈缺损及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逆行尿路造影可显示息肉的形态及部位.结论 排泄期尿路造影需要结合逆行尿路造影诊断本病,64排CT检查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卧位、电视监视压迫点片与追踪等对非典型征象输尿管下段结石IV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经手术或临床证实,并作常规KUB IVP及相应俯卧位、电视监视压迫点片。结果:常规KUB IVP片显示输尿管结石阻塞的尿路征象,包括肾盂积极水85例,肾盂显影延迟或不满意34例,梗阻近侧输尿管扩张81例,输尿管全程显影伴肾盂无或轻度扩张9例。俯卧位片的8例即可显示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和形态,35例热电厂尿后在盆腔片上见患侧输尿管末端有小结石显示,并伴有该侧输管末端有少量造影剂存留。结论:常规KUB IVP后俯卧位摄片,电视监视压迫点片与复查对非典型征象输尿管结石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菊环  荆轶群  崔二峰 《重庆医学》2013,42(15):1754-1756
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例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造影(RP)、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等综合影像检查而确诊的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为低袢型。B超提示右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IVP和RP呈典型的反"J"状、"S"状弯曲。MSCTU明确显示输尿管走行于腔静脉后,受压段细小,形成较为特征性的"S"形改变。MRU可明确输尿管与下腔静脉的关系。结论 IVP和RP可以初步对腔静脉后输尿管做出诊断,MSCTU和MRU可以直观地显示输尿管和下腔静脉的关系,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泌尿水成像(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U及常规MR检查。采用SE序列T1WI、T2WI横断面扫描及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在对病变区行TSE—T2WI薄层横轴位或冠状面扫描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扫描。结果10例MRU能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其中输尿管癌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例,输尿管憩室1例。结论MRU结合常规MR对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对儿童、老年人、碘过敏和肾功能不良者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及静脉尿路造影(IVP)技术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检查中的优越性。方法将35例由病理证实的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行MSCTU及IV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5例尿路梗阻患者中,结石所致22例,肿瘤所致4例,外压所致2例,尿路畸形3例,术后及感染各2例。IVP技术仅能部分和(或)间接显示,而MSCTU检查无论从定位、定性及周边情况均能全部直接或间接做出诊断。结论 MSCTU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上明显优越于IVP,可作为传统IVP替代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磁共振MRI并结合MRU检查有尿路梗阻性病变病人150例,将MRU所见与临床诊断及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根据病变部位、形态、信号、尿路梗阻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征象研究MR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50例尿路梗阻病人中,肾、输尿管先天畸形24例,结核22例,结石27例,输尿管良性狭窄46例,肾、肾盂癌10例,输尿管肿物12例,外压性病变所致梗阻9例.所有病例MRU均能确定梗阻水平,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MRU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7%.结论: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结合MRI可获得很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董松申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152-153
目的:分析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及MRI在胰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3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胆管疾病患者的MRCP及MRI图像进行分析,总结各种胰胆管梗阻性疾病MRCP的不同表现,并与病理诊断或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结果:低场强磁共振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梗阻的解剖部位,对胰胆道梗阻程度和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率达100%,结合MRI平扫,对梗阻原因确诊率达93.3%。结论: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是安全、可靠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种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可作为该系统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对输尿管扩张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curve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s,CMPR)在输尿管扩张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惠侧肾功能严重受损的输尿管扩张性疾病33例,手术前均行超声(USG)、静脉尿路造影(IVU)和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于静脉注射对比剂2~5min后行薄层容积扫描,经独立工作站后处理获得惠侧输尿管的CMPR图像。结果:USG发现33例均患侧输尿管积水,但显示梗阻部位及病变不理想:IVU示惠侧输尿管未显影;CMPR图像均清楚地显示了输尿管的扩张程度、梗阻部位、病变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毗邻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评价已有患侧肾功能严重受损、IVU检查输尿管未显影的输尿管扩张性疾病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