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麻黄附子细辛汤 本方见于《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具有温寒、解表、利水作用。对少阴阳虚,阴寒内盛,阳气不得宣达的病机最为相宜。近年来又开拓了新的用途。 1、血管神经性头痛:一妇女有头痛史5年,每因受寒或精神刺激而发作。头紧痛或如针剌,尤以左侧  相似文献   

2.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细辛、附子三味药组成,具有助阳解表之功.主治少阴里虚兼太阳表实证。目前,对本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近年来,本方的临床运用及有关药理实验研究献.作一归纳概述。  相似文献   

3.
追溯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组方背景,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药物组成,论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和窦性心动过缓之间的联系,介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用药特点,指出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病机制与心气、心阳亏虚紧密相关,明确气阳两虚、阴寒内盛的发病病机,治疗以益气温阳散寒为主要治则,用药在益气温阳药的基础上,酌加活血药、滋阴药,收效可观,并附典型病例1则。  相似文献   

4.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细辛、附子三味药组成,具有助阳解表之功,主治少阴里虚兼太阳表实证。目前,对本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近年来,本方的临床运用及有关药理实验研究文献,作一归纳概述。1 临床应用1.1 循环系统疾病 ①缓慢心律失常:李文华〔...  相似文献   

5.
药对的配伍特点(1)药对多数是根据药性配对,药物间或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如根据四气配对的:同为辛温解表药的麻黄、桂枝,麻黄辛温气薄,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开腠理散寒邪,开宣肺腑以发汗;桂枝辛温发散,解肌合营,协同麻黄引营分之邪达于肌表,令汗出而解。根据五味配对的:五味子酸涩收敛,收敛肺气;细辛辛散温通,温肺化饮。二药伍用,以细辛之辛散,制五味子之酸敛;五味子之酸敛,又制细辛之辛散。二药相互制约,相互处进,止咳平喘甚妙,属辛酸配对。根据升降浮沉配对的:升麻、柴胡皆有向上作用的趋势,升麻以引阳明清气上行为…  相似文献   

6.
细辛反藜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细辛反藜芦之说,源于"十八反"歌诀。通过近年来大量文献研究,认为细辛反藜芦不宜作为法定的配伍禁忌,其范围应用不宜盲目扩大,对细辛藜芦药在临床应用时应持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7.
张树田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痛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附子细辛汤源出《伤寒论》,由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组成,原方用于“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太少两感”证。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温经散寒,可内散少阴之寒,外解太阳之表。该方配伍严谨,组方巧妙,麻黄配附子,助阳解表,使邪去而不伤正;细辛伍附子,温经通络,增强气化,通达上下,  相似文献   

8.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创制少阴病表证证治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全方三味中药,味少而效专,各药气味相似,相互配伍,体制严谨,主从有序。笔者对其方中三药逐一分析,其后列出各药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以体会经方的奥妙之处。  相似文献   

9.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並治》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组成: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麻黄-细辛药对提取物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麻黄-细辛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建模后第18天起给予麻黄-细辛组麻黄-细辛药对提取物雾化吸入治疗,给予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形态,检测各组小鼠增强呼气间歇值(Penh),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各类白细胞比例,BALF和血清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17水平,以及肺组织的Yes相关蛋白(YAP)、YAP 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小鼠吸入相应浓度乙酰甲胆碱后,模型组小鼠Penh均高于对照组,麻黄-细辛组小鼠Penh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小鼠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BALF和血清中IL-6及IL-17水平,以及肺组织中TGF-β1蛋白和α-SMA表达水平,YAP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黄-细辛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均...  相似文献   

11.
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洗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庆海 《中外医疗》2009,28(24):109-110
目的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洗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体会。方法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洗鼻法,对照组分别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氯雷他定,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洗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黄芪、川芎、丹参、当归、桂枝、干姜、赤芍)为基础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2%。结论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麻辛附子汤为《伤寒论》方,由麻黄、细辛、附子三药组成。笔者运用剂量一般为附子30克,麻黄10克、细辛3克。此方为温经解表,扶正祛邪之良方,原用于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四肢痠痛,欲寐无神,脉沉等。但于临床实际应用上,多用加味麻辛附子汤,即于上方中加入桂枝五钱,干姜三钱,大枣五枚,甘草二钱,故又称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或称加味麻辛附子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 mg/kg)法复制肾阳虚小鼠模型,按体质量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麻黄细辛附子汤6∶3∶3组、6∶6∶6组、6∶3∶9组。采用流感病毒FM1尿囊液(血凝滴度为1∶320)滴鼻感染小鼠,建立肾阳虚小鼠外感模型。感染1 d后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5 d。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体质量、肛温变化和死亡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肺脏指数和肺组织的炎症病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给药后小鼠体质量、肛温显著回升,死亡率、肺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麻黄细辛附子汤6∶3∶9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6∶3∶9组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为中药抗病毒有效复方的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高效方。原书谓:“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汤头歌诀》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发热曷能康?”因太阳、少阴两感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故用麻黄发表散寒,附子温肾强心,细辛搜剔、温散深入少阴之寒邪。本方药仅三味,配伍精当,功专效宏,临床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拗汤加味方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三拗汤加味及其组方药材麻黄、苦杏仁和细辛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三拗汤加味挥发油的GC-MS TIC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组方药材麻黄和细辛的贡献,但是也发现单味药材麻黄、苦杏仁和细辛中一些化学信号于复方三拗汤中未检测到.结论:利用GC.MS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三拗汤加味方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揭示其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肩周炎属祖国医学肩凝症范畴。笔者于临床用自拟乌梅汤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1 药物组成 川乌20g,制草乌120g,生麻黄30g,川桂枝30g,细辛6g。此方是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基础上化载而出。汤中重用川、草乌,具有祛寒温经通络止痛之效,使药力直达病所;桂枝、细辛温通络脉;麻黄细辛桂枝合用,助川草乌祛寒温经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梳理及对产后尿频、小儿遗尿、高龄尿毒症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等具体病案的分析,探讨麻黄激发阳气之功效在临床的应用。麻黄归属肺、膀胱经,辛温发散,走窜透达,为治疗外感第一要药,具有发汗、平喘、利水之功,广泛用于外感、咳喘、水肿等病症。对于因产后气血大伤,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久病而肾中精气逐渐衰惫,致使肾阴阳俱虚但阴阳虚损偏颇不明显的患者,治疗时可在温肾阳的基础上,予少量麻黄,以激发阳气,有助于药力达膀胱经循行部位所属脏腑之背俞穴,从而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麻黄发汗力强,作用峻猛,用于激发阳气时,一般以3~9 g为宜,同时需配合温阳药;使用疗程不宜过长,以防其累积剂量过大,损伤元气。  相似文献   

19.
赵某某.男,72岁。患咽癌已十多年,常服清利咽喉之品。7天前,因受寒咽癌复发加重,自服草珊瑚含片、六神丸,并用过青霉素、氟哌酸等药无效。前医投以率麦甘桔汤加马勃、山豆根等而咽癌反甚,遂来我院诊治。查:咽喉暗红不鲜,次热汤回痛稍减,恶寒光汗,腰膝酸冷,小便清长,人便略稀,舌谈,苔薄白而润,脉沉弱。此少阴阳虚,风寒外装,投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助阳解表:麻黄6g.细辛5g,制附片(先煎)15g。服药2小时左右,患者咽病突然加剧,约半小时后全身微汗出,咽痛减轻人半。原方减量再服1剂后,咽病除而请证悉减。后以《金匾》肾气…  相似文献   

20.
S、S、S征又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的器质病变导致起搏或和传导机能渐进性衰竭,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和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的综合征。过缓或过速心律失常的交替出现是“病窦”的特点,目前治疗比较困难,笔者在临床上应用中药麻黄细辛汤治疗S、S、S征,均取得满意疗效。一、小析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于《伤寒论》,原方用于“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