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将400例慢性胃炎分为巴在干,希日,赫依,希日,巴达干,赫依和出斯,希日4个证型,研究探讨其与蒙医辩证、内镜相结合诊断的关系。结果表明:巴达干,希日型,多见于混合性胃炎,胃粘膜红白术间,以红相为主,分泌物多而粘稠,伴糜烂,出血点墨;赫依,希日型,多几于红斑渗出性胃炎,粘膜点状充血,少量分泌物。  相似文献   

2.
蒙医治疗慢性胃炎多从宏观辨证分型着手 ,随着胃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利用这一先进仪器 ,将蒙医望诊技术进一步深入 ,并观察分析与疾病的相关性 ,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就慢性胃炎与蒙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方法 :对象为 1999年 8月~ 2 0 0 3年 8月 ,在呼铁中心医院蒙医科住院受检的慢性胃炎患者共 130名 ,其中男78例 ,女 5 5例 ,平均年龄 4 8岁 ,采用幽门螺杆菌 (HP)检测用快速检测试剂。2 方 法2 .1 慢性胃炎诊断 :采用胃镜下观察与组织 ,病理学检查相结合的诊断方法 ,镜下诊断由专业医师负责 ,病理诊断由呼铁中心医院病理科负责。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胃黏膜斑点状充血 ,水肿、红白相间或有灶性糜烂 ,粘液多而黏稠。病理活检发现病变浅表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泪 ,上皮有变性、再生或增生 ;萎缩性胃炎胃镜下黏膜呈灰白色 ,色调不均匀。皱襞变细、平坦 ,黏膜变薄 ,血管显露 ,可有小岛状增生。病理活检见黏膜有炎症及纤维化 ,膜体减少 ,出现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 ,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胃炎的标准。2 .2 HP检测...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大多属中医“痞证”范畴 ,但因其主证的不同 ,某些慢性胃炎可以从“胃痛”、“嘈杂”等证来进行论治。慢性胃炎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占首位 ,约占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80 %左右。笔者根据临床症状与胃镜检查对慢性胃炎进行辨证施治 ,具有直观、客观化 ,定性、定位准确 ,易于辨证用药等优点 ,现介绍如下。1 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的慢性胃炎1 1 临床表现 大多具有反复发作的慢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胃脘痞胀不舒、嗳气、食后饱胀、纳呆、腹泻或便秘、恶心、呕吐等。中医辨证可分为饮食积滞和胃气壅滞 2型。1 2 胃镜检查 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328例慢性胃炎的内镜资料及辨证分型,并对慢性胃炎内镜分类与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做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28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207例,女121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42.6岁;病程最长达30年,最短者3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5.
蒙医对慢性胃炎的病因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并积累了从饮食、起居、时序、心理等方面护理该病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国际悉尼内镜胃炎分类及HP感染的相关性,观察慢性胃炎362例,按南昌会议标准分为5型,做胃镜观察并按悉尼分类标准分为7型。同时用先进的^14C-UBT呼气试验法测定HP阳性率与阳性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胃不和型主要见于红斑渗出性胃炎和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主见于红斑渗出性、出血性和平坦糜烂性胃炎;胃络瘀血型主见于平坦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最多见于红斑渗出性胃炎;胃阴不足型主见于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及密度值显示非虚证型>虚证型。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与悉尼内镜胃炎分类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中、西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有独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1辩证分型1.1赫依性头痛眼眶、颞部刺痛,前额与眉间爆裂般胀痛,头晕、耳鸣等。1.2希拉性头痛头痛、口苦、恶心、睡眠不佳等。1.3巴达干性头痛头自觉重坠而发凉、重物压顶感,或胀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及探讨蒙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收集及回顾符合标准的10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蒙医辨证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愈8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2%。结论:以整体观为理论指导,蒙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国庆 《中医杂志》2005,46(10):736-737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志远教授根据1990年8月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Misiewicz等提出的胃炎新分类--悉尼系统(1996年作了重新修订)确定的7种内镜下胃炎的诊断.(1)红斑渗出性胃炎;(2)平坦糜烂性胃炎;(3)隆起糜烂性胃炎;(4)萎缩性胃炎;(5)出血性胃炎;(6)反流性胃炎;(7)皱襞肥大性胃炎.同时,根据中医学"胃痞、胃痛、解(亻亦)"等证的记载,对其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在临床上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1.
董文玲 《中医研究》2008,21(3):54-56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的脾胃病,是以胃黏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疾患,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以胃脘疼痛,腹胀纳差,呕恶,嗳气为主要表现。近5年来,笔者根据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内镜特点及临床表现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较好,现谈体会于下。1慢性浅表性胃炎内镜检查示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黏膜充血明显,呈斑点状或斑片状潮红,可伴有散在糜烂或出血点,部分患者Hp(+)。笔者临床所见该类胃炎多为实症或虚中夹实,与内镜检查示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相吻合。实症以胃脘胀满、疼痛,进食则加重,伴见嗳气,口干口苦,纳少,大便不畅,舌质淡或红,苔黄腻,脉弦或滑为主要表现。乃饮食所伤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致使中焦气机郁滞,脾胃升降失常,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所云“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熬,复餐寒凉生冷……故胃脘痛”、“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焉”。笔者遵《景岳全书·心腹痛》所云:“胃脘痛……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当以理气为主。”采用理气解郁,消食导滞之法,方用五磨饮子合保和丸加减,方药组成:焦三仙各30 g,莱菔...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分类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辨证分型与内镜分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脾胃虚弱型以红斑渗出性胃炎为主,肝胃不和型以癃起糜烂性胃炎为主,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均以萎缩性胃炎为主,胃络瘀血型则以出血性胃炎为主。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胃黏膜相微观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黏膜相微观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经胃镜诊断明确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微观辨证组(治疗组)和中医临床辨证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分为四型采用成方加减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1.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胃炎内镜下微观辨证治疗效果优于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6.95%,病理改变总有效率83.69%。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辨证施护是蒙医护理的精髓,也是蒙医护理的基本功。只有掌握扎实的辨证护理理论知识,才能根据不同的征候施以相应护理,通过一般护理饮食调养、生活护理、精神护理使病人得以全方位的护理。为临床治疗得到更好的疗效,奠定扎实的基础。下面就将蒙医辨证护理谈谈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17.
慢性胃炎与微观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郑嘉岗  卢林耿  段艳霞 《中医杂志》2000,41(8):490-491,493
通过电子胃镜技术,着重观察分析慢性胃炎与男粘膜微观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⑴GLM分析和DUNCAN法两两比较,脾胃虚弱型年龄明显大于腺胃湿热型(P〈0.05),后者又明显小于胃络瘀血型(P〈0.05)。提示慢性胃炎微观辨证分型与年龄增长有明显相关性。⑵对应分析及散点图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与微观辨证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与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或胃阴不足型有  相似文献   

18.
内镜治疗是切除胃息肉的最常用方法,针对内镜治疗术后不同阶段的病理过程,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进行诊治,起到减少术后急性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预防胃息肉复发甚至恶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下分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下分类的相关性.方法:对327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常规胃镜检查,按照悉尼系统内镜下分类法得出镜下诊断,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隆起糜烂性胃炎以脾胃湿热型居多;反流性胃炎以肝胃不和型居多;出血性胃炎以胃络瘀血型居多;而以虚证表现为主的证型(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20.
笔者1993~1996年采用传统蒙医药辨证施治法治疗乙型肝炎2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近期随访,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1例患者中男14例,女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3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者2月余。全部患者均有疲乏、纳差、恶心、腹胀、低烧、肝区隐痛及叩击痛症状外,肝功能全部异常。其中谷丙转氨酶(ALT)最低者162“、最高者450u。谷草转氨酶(AST)最低者3O“、最高者130“。乙肝五项中表面抗原(HBSAg)最低者1:32、最高1:389。e抗原(HBeAg)阳性。治疗方法早:伊赫·哈日一12、Zg冰糖水送服。午:额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