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变化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急性前壁心梗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布的关系。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前降支,当STⅠIavL抬高≥1mm,STⅡ、ⅢavF压低≥0.5mm时多见于前降支近端闭塞,与前降支远端闭塞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根据心电图ST段变化可以预测前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且可预测前降支病变部位,对估测受累心肌范围及病人预后,甚至治疗方法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对梗塞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对梗塞相关动脉预测的价值。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其左前降支病变阳性率96.6%;下壁心肌梗死其右冠脉病变阳性率83%,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60%;下后壁心肌梗死其右冠脉病变阳性率89%,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67%;右室梗死其右冠脉病变阳性率100%;下壁合并右室梗死其右冠脉病变阳性率88%;正后壁梗死3例均显示为三支病变。结论: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其相关冠脉病变关系密切,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仍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方法对8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ST抬高Ⅲ>Ⅱ,ST下降avL>I时梗死相关动脉大部分为右冠(96.5%,92.6%).7例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全部为右冠.10例急性下壁心梗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全为右冠.15例无ST抬高Ⅲ>Ⅱ及ST下降avL>I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全为左回旋支.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有房室传导阻滞或右室心梗则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的可能性大;心电图ST抬高Ⅲ>Ⅱ,ST下降avL>I时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的可能性大;心电图无ST抬高Ⅲ>Ⅱ和ST下降avL>I时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探讨下壁导联ST变化和左前降支(LAD)形态和梗死位置的关系.方法:78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改变分为2组:A组为下壁导联(Ⅱ、Ⅲ、AVF)ST段抬高组;B组为下壁导联ST段压低组.比较二组临床特点和梗死相关血管(IRCA).结果:IRCA部位A组90.63%为LAD远端,B组80.43%为LAD近端;LAD折返在A组占81.25%,B组中占0%.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提示LAD近端梗死,此组患者急诊PCI术成功率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提示LAD远端梗死且大部分存在LAD返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前降支闭塞部位的作用。方法:对74例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前间壁AMI患者,血管闭塞部位均发生于大对角支开口远端。②前壁伴高侧壁AMI患者,血管闭塞部位在大对角支开口近端者占74.1%。③前壁AMI患者合并下壁导联ST段抬高时,73.3%为前降支优势动脉远端病变,合并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前降支非优势动脉近端病变占60%,下壁导联ST段无改变组中,前降支优势动脉近端和非优势动脉远端病变所占比例近似。结论:前壁AMI时,心电图对前降支长度及闭塞部位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特征。方法:14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 I)病人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右冠状动脉相关心电图形态学特征、STⅢ↑/STⅡ↑〉1、STV3↓/STⅢ↑〈1.2、STⅢ↑〉0.25 mV可提示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相关心电图形态学特征、STⅢ↑/STⅡ↑≤1、STV3↓/STⅢ↑≥1.2、STⅢ↑≤0.25 mV可提示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特征.方法14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病人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右冠状动脉相关心电图形态学特征、STⅢ↑/STⅡ↑>1、STV3↓/ STⅢ↑<1.2、STⅢ↑》0.25 mV可提示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相关心电图形态学特征、STⅢ↑/STⅡ↑≤1、STV3↓/ STⅢ↑≥1.2、STⅢ↑≤0.25 mV可提示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45例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梗死的相关动脉将45例患者分为两组:右冠状动脉25例、左回旋支动脉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关系。结果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在右冠状动脉发生率高于左回旋支动脉;②右冠状动脉组中,STV1抬高≥0.5 mm、STI压低≥0.5 mm的诊断率最高,为100%;③在左回旋支动脉组中,STaVL抬高≥0.5 mm、STI抬高≥0.5 mm的诊断率最高,达到了100%。结论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不同相关冠状动脉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存在差异,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病变部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为梗死相关动脉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STV2抬高≥3mm、STV3抬高≥2mm、STⅡ,Ⅲ,avF压低≥1mm对前降支近段闭塞的判断有较大的价值,其阳性率与前降支远段闭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部位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 (infarctionrelat edcoronaryartery ,IRCA)通常为右冠状动脉 (rightcoronaryartery ,RCA) ,少数为左回旋支 (leftcircum flexcoronaryartery ,LCX) ,极个别为左前降支 (leftanteriordescendingcoronaryartery ,LAD) [1,2 ] ,通常IRCA为RCA者死亡、休克和心律失常 (包括房室传导阻滞 )的发生率较高 ,判断IRCA对于判断下壁心肌梗死预后和决定采取更积极的再灌注治疗策略有一定的意义。既往文献仅有Radhakrishnan等应用aVR导联ST段的改变判断下壁心肌梗死的IR CA[3] ,本文拟再次评价aVR导联在判断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意义。方法 分析 5 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及体表心电图变化。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主要是右冠状动脉 ,其心电图特征为aVLST↓ ,ⅠST↓ ,ⅢST.MⅡST↑ >1。结论 aVLST↓ ,ⅠST↓及ⅢST↑ⅡST↑的比值是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的某些特征对判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对25例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5例中,梗死相关动脉21例发生在右冠近端,占84%,1例发生在前降支,1例发生在回旋支,2例发生在右冠远端。4个心电图诊断标准中①、②、④特异性高,尤以标准①最好。结论:心电图某些指标有助于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下壁AMI患者,选择发病当日典型AMI心电图测量ST段水平和住院1~2 d内进行的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梗死相关的右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及左前降支动脉与ST段变化的关系.结果 38例患者分两组,A组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B组伴有胸前导联ST段压低.B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多于A组(分别为87.5%和23.6%和19.0%,P<0.01).主要与并发左前降支病变有关.梗死相关的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B组明显多于A组(分别为54.5%和23.6%,P<0.01).结论 下壁AMT时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和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与相关梗死冠状动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萍 《医学综述》2011,17(7):1102-1103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与相关梗死冠状动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6月瑞金医院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心肌蛋白检测,根据需要加作18导联心电图;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结果 19例右冠状动脉病变中,ST段Ⅲ>Ⅱ19例,ST段Ⅰ、aVL下降15例;左旋支病变中,ST抬高Ⅱ>Ⅲ8例,ST段Ⅰ、aVL抬高7例。前壁心肌梗死,左前降支近端狭窄引起,V1~V5ST段抬高8例;左前降支中远端狭窄引起,V1~V3ST段抬高6例。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可以预测相关梗死血管,有助于预计可能出现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2例,按是否合并RBBB分为两组,其中RBBB组48例,非RBBB组304例,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RBBB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及梗死相关动脉的特点、RBBB组和非RBBB组间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心功能K 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RBBB组梗死部位多为前壁或广泛前壁,梗死动脉多为前降支近端;RBBB组CK和CK-MB峰值、心功能K illip分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院内病死率均高于非RBBB组(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RBBB多提示前降支近端闭塞,梗死面积大,病情重,易发生心衰和恶性心律失常,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分为左回旋支动脉组18例和右冠状动脉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及心电图各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严重慢性心律失常、合并右室梗死、STV1压低、STv2压低、STⅠ压低≥0.5 mm、STⅠ抬高≥0.5 mm、STⅢ抬高≥STⅡ、STaVL压低≥0.5 mm、STaVL抬高≥0.5 mm、STV抬高≥0.5 mm、STV2+aVF>O 在右冠状动脉组发生率高于左回旋支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3/Ⅲ≤1.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右冠状动脉组中,合并右室梗死、STV1抬高≥0.5 mm、STⅠ压低≥0.5 mm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度均为100.0%;STⅢ抬高≥STⅡ的灵敏度最高;STaVL肌压低≥0.5 mm的阴性预测值最高.在左回旋支动脉组中,STaVL抬高≥0.5 mm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度均为100.0%;STⅠ抬高≥0.5 mm的灵敏度最高;STⅠ抬高≥0.5 mm、STⅢ抬高≤STⅡ的阴性预测值为最高.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右冠状动脉为主要的梗死相关动脉,不同梗死相关动脉在心电图的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预测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壁、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体表心电图(ECG)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IRA)定位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入院的AMI患者171例,将患者分为近段组和中远段组,对患者的ECG与冠状动脉照影(CAG)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STI、aVL抬高、STⅡ、Ⅲ、aVF压低、STaVR导联抬高时提示前壁、广泛前壁AMI的IRA为左前降支(LAD)近端闭塞而不是中远端闭塞的可能性较大(P<0.05)。结论解读有价值的ECG指标,能初步推测前壁AMI的IRA及其闭塞部位。  相似文献   

18.
钱广兵 《安徽医学》2006,27(1):23-2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改变与病变冠状动脉关系。方法对12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1)67例前壁AMI中,58.2%合并下壁Ⅱ、Ⅲ、avF ST段压低,这与前降支病变部位有关,与多支病变无关;(2)56例下壁AMI中64.3%合并胸导联ST段压低,亦与多支病变血管无关,但胸导V1V2无压低改变,有助于识到右冠状动脉(RCA)为梗死相关动脉(IRA)。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非梗死部位ST段改变与相关梗死动脉及其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梗死动脉定位、再灌注成功以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作者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动脉定位对心外膜及心肌血流和PCI后灌注的特异性影响。方法:在纳入CADILLAC试验并接受PCI的2082例患者中,根据梗死动脉分析心肌呈色分级、TIM I血流等级、ST段恢复及临床预后。结果:左前降支(LA D,37%)与左旋支(18%)及右冠状动脉(46%)分布区域梗死患者的基线临床特点无显著差异。在累及LA D的心肌梗死患者中,基线左室功能降低,侧支血流较少;前壁梗死患者中终末TIM I血流分级3级、心肌呈色分级3级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 (AVB)与梗死相关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5 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房室传导阻滞组 (AVB组 ,2 7例 )和无房室传导阻滞组 (NAVB组 ,3 0例 ) ,研究两组间的梗死相关动脉 ,并分析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对AVB发生的影响。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主要是右冠状动脉 ,下壁心肌梗死合并AVB与多支血管病变无关 ,但与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有关 ,并且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AV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AV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