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丽敏  房嵬  杨晓萍 《吉林医学》2002,23(5):279-279
胃管导入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对于吞咽功能健全的病人胃管导入十分顺利。然而对于因球麻痹等中枢性疾病所致吞咽功能下降或丧失 ,因喉头下咽肿瘤、烧伤病人喉头水肿等疾病所致下咽狭窄畸形或昏迷病人 ,常规胃管导入十分困难。经临床实验 ,现报告两种方法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85例行常规胃管导入失败的患者 ,其中昏迷病人 2 4例 ,球麻痹病人 14例 ,烧伤病人 15例 ,下咽部肿瘤病人 2 3例 ,喉癌术后胃管脱出需重新导入的病人 9例。1 2 方法 :徒手法 :①病人取仰卧位。胃管前端涂润滑剂后 ,将其前端自然弯曲朝向…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重症颅脑疾病者,常需留置胃管鼻饲给药、营养支持、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昏迷患者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给插管带来困难。吞咽功能障碍者,不能作吞咽动作配合,部分患者进行过气管插管,喉头水肿易使胃管盘曲在口腔或反折在口咽部;同时舌根后坠或气管切开处套管的机械性压迫,易致插管失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评定吞咽功能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需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通过评定吞咽功能为引导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留置胃管的操作比较,通过评定吞咽功能为引导留置胃管,能取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自体喉气管黏膜组织整复晚期下咽癌切除术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2例晚期下咽癌患者在肿瘤切除术中均采取保留健侧半喉或喉的正常部分,用于修复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并对其中2例典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吞咽功能。结论 对有全身性疾病或不适合保留喉功能的晚期下咽癌患者,切除肿瘤后应首先考虑用自体喉气管黏膜组织整复下咽及食管上段的缺损。  相似文献   

5.
王静盛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7):832-833,840
下咽癌一般需行下咽与喉部分或大部切除,而需进一步对下咽与喉进行修复,以恢复喉与下咽的吞咽、发音及呼吸功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总结前臂游离皮瓣修复下咽与喉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对于危重昏迷病人,早期留置胃管不但能改善病人全身营养及代谢状况,而且能预防多器官衰竭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但昏迷病人往往因为没有吞咽动作,咽喉部肌肉痉挛,或因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等,行常规胃管插入较困难,有时因反复多次插管,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及喉头水肿等并发症。我科对40例留置胃管困难者行咽喉镜直视下通过导丝协助插入胃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患者的吞咽功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对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喉癌组)45例和下咽癌患者(下咽癌组)45例,正常人45例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三组的吞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对比。结果使用洼田饮水试验,有10例喉癌组患者出现了吞咽功能异常,占该组的22.22%,有16例下咽癌组患者出现了吞咽功能障碍,占该组的35.56%,有2例正常组患者出现了吞咽障碍,占该组的4.44%。三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使用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有19例喉癌组患者出现了异常,占42.22%,有18例下咽癌组患者出现异常,占40.00%,有5例正常组患者出现了异常,占11.11%,三组的异常率存在差异性。结论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几率较高,这两种癌变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肌功能训练及拔喂管的指征和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肌功能训练,以患者插着胃管训练能每餐吞下200ml(每次鼻饲量)以上的流食作为拔胃管的指征,拔管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48例患者除2例因病情加重不能继续配合训练外,其余46例患者拔胃管后均能顺利进食流食、半流食,无1例复插胃管,成功率100%。结论:用吞咽肌功能训练的方法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下咽脂肪瘤的临床及病理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咽脂肪瘤(帅。maofthehypopharynx)是一种罕见的间质细胞良性肿瘤。据文献记载,目前仅报告80多例,该肿瘤约占下咽、喉良性肿瘤的0.6%[1]。本文报告一例下咽脂肪瘤并就该肿瘤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讨论。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半年,门诊以左侧下咽脂肪瘤术后复发、呼吸困难I度,于1995年9月28日收住本院。患者曾于1962年始无诱因出现进行性吞咽受阻和发音改变4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左侧下咽、梨状窝有黄白色、光滑新生物,直径约鸡蛋大小,同年在当地医院行左颈侧进路、下咽…  相似文献   

10.
例1男,72岁。声门型喉癌。既往无高血压病及消化系统疾病。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躁动不安,上腹胀痛,从胃管内吸出咖啡样液体,误认为术中下咽血液所致。次日,上述症状未减,遂请内科会诊诊断为应激性溃疡。给予西米替丁和凝血酶治疗。术后4天症状...  相似文献   

11.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应保留喉功能方法。方法25例下咽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的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肿瘤切除方式,分别进行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后均予以辅助放射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咽部分切除5例(20.00%)、咽-喉部分切除15例(60.00%)、咽-喉-颈段食道部分切除4例(16.00%)及咽-喉部分一食道全切1例(4.00%);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0%(16/25)和44.00%(11/25);喉功能全部恢复(发音、呼吸和吞咽保护)16例,喉功能部分恢复(发音、吞咽保护)9例。结论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是可行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咽喉功能重建方法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对于此类患者留置胃管时要选择时机,对传统留置胃管方法稍作改良,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40)和联合组(n=40)。参照组采用临床中常用的康复训练进行干预,联合组则采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实施干预。将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胃管成功拔出率、误吸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要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长要短于参照组,胃管拔出成功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例数要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干预的效果较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情况,降低...  相似文献   

14.
食管是连接咽部与胃的通道,长约25~35厘米,它的功能是把经过咽部的食物输送入胃。健康人把食物从咽部下咽入胃,只有几秒钟。但有的人却如鲠在喉,吞咽出现障碍。吞咽障碍是指吞咽因难,食物通过咽部、食管时感到费力,有梗阻感觉,吞咽过程比较长。吞咽时伴有(或无)吞咽疼痛,严重时食物甚至完全不能通过。老人吞咽障碍常见有两大类疾病。一、功能性疾病1.老年人消化液分泌减少,进干性食物时,感觉下咽困难。2.老年性食管运动功能失调,多在食管下段发生弥漫性食管痉挛,呈现很多无推进力的收缩。3.咽部球状感(即咽感异常),吞咽时不加重,食物也不粘…  相似文献   

15.
卢香梅 《中外医疗》2011,30(8):149-149
目的总结下咽癌、喉癌术后患者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喉癌术后患者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结果 36例下咽癌、喉癌患者均于术后8~10d顺利拔除鼻饲管,恢复吞咽功能,经口进食。结论做好下咽癌、喉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机体的恢复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喉癌保护语言及吞咽功能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参考Pearson手术的基本方法,对我科近2年来按过去标准需行全喉切除术的7例患者,施行了近全喉切除并发音管再造术,观察了不同临床分期的下咽癌、喉癌,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时的恢复过程。结果 除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伤口延期愈合外,6例患者术后10 ̄14d逐渐恢复吞咽功能,术后1月经再造发音管可达到近距离满意的发音与会话效果。结论 近全喉切除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开胸胃代食管术治疗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例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患者,均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胃上徙术。喉功能保留3例,其中1例下咽后壁癌患者因胃上徙高度不够,采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全喉切除2例。结果5例吞咽功能全部恢复,无吞咽困难发生。1例发生咽瘘,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保留喉者均有不同程度呛咳症状。3例保留喉功能者术后全部拔管,发音质量良好。随访1~4年,1年生存率100%(5/5),3年生存率60%(3/5)。结论提高对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的认识,采用非开胸胃代食管术治疗,优越性为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是一个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用胸舌骨肌瓣整复因喉淀粉样变,喉癌,喉咽癌切除所致之缺损或喉成形术后喉吞咽保护功能不良者共14例,术后喉功能恢复均较满意。作者自1974年以来用胸舌肌骨瓣整复因喉淀粉样变,喉癌、喉咽癌行喉部分、喉半或超半切除后所致的缺损或喉成形术后吞咽保护功能不良者共14例。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7年10月至2008年6月对12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通过大量临床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症状的恢复疗效确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吞咽困难、意识障碍、食道痉挛等或插胃管不合作的患者,在实际操作中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低,增加患者的痛苦.对于无吞咽或者吞咽功能差患者,一般胃管通过咽喉部位时易打弯、扭曲、盘旋而使其梗阻,使胃管不能顺利下送胃腔,而用导丝引导插胃管时,导管具有韧性好、易弯曲、无损伤或损伤性小的特点.现将我科导丝引导插胃管的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