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深圳市宝安区1990~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1990~2002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麻疹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90~2002年疫情报表和统计局人口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作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 在13年中麻疹发病病例数为641例,平均发病率为5.62/10万,发病的高峰季节为3~6月,0~10岁及20~25岁为重点发病对象,全区各镇均有病例发生。结论 婴儿麻疹疫苗接种应提前到6月龄。对儿童、学生和外来青工开展麻疹强化免疫。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做好疫点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6年麻疹疫情回升,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17例,报告发病率为8.15/10万,发病高峰在3—5月份,发病年龄以0-1岁组婴儿及15岁以上青壮年为主。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常规免疫,防控麻疹暴发;通过对高危人群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加强督导等措施,提高预防效果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2000~2006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2000~2006年麻疹发病总数为896例,无一例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48.71/10万。外来暂住人口是本地人口的16.2倍,并且呈上升趋势。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7,发病居前3位的分别为散居儿童、工厂劳务工人、学生,发病年龄呈双峰性.其中8个月~7岁病例总数为509例,占56.81%:〉18岁和〈8个月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0.87%和9.60%。每月都有病例报告,其中4~8月占总病例数的58.50%。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麻疹控制重点应加强以下两点:①加强流动散居儿童麻疹的查漏补种;②加强工厂劳务工成人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横岗近年麻疹的发病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4年横岗麻疹疫情报告。并进行个案调查分析。结果2000—2004年横岗麻疹报告共368例,其中经实验室检测确诊病例174例,报告与确诊病例比例为2.11:1;10岁以下儿童发病78例(占44.82%),20-30岁年龄发病71例(占40.80%);3.6月份发病94例,占总发病54.02%,免疫空白或免疫史不详162例(占93.10%),男女发病比例1:1.07。结论加强麻疹监测工作是准确掌握麻疹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2005~2007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少杰  刘渠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2):2197-2197
目的了解深圳市麻疹流行情况,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深圳市2005—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结果2005~2007年深圳市麻疹发病率波动在32.5/10万-67.2/10万之间。全年均有病例发生,2007年麻疹发病高峰较前两年有所推迟,5—10月占总发病数的75.7%。2岁及以下发病占40.4%,20岁及以上发病占27.9%。发病人数主要集中在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占总病例数的79.1%。结论深圳市需进一步扩大麻疹免疫人群。特别是对8月龄以下的婴儿及人口密集的青年工人,同时加强麻疹疫情的处理、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麻疹的监测,以有效降低麻疹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12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181例,麻疹发病率为36.5/100万。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共130例,占全年发病数71.82%;发病年龄以1岁以下为主共103例,占全年发病总数56.91%(〈8月龄的发病数占其中48.54%),其次是≥21岁年龄组共37例占全年20.44%。在所有病例中有免疫史者2例,无免疫史者173例占全年发病总数95.58%,免疫史不详者6例。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免疫规划管理,同时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接种保护易感人群,进而实现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1951-2001年麻疹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海南省1951—2001年麻疹疫情资料,采用EPI info及Exe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自然感染阶段麻疹发病2—3年一个流行高峰,年均发病率为437.9/10万,1967-1977年年均发病率为438.3/10万,计划免疫阶段年均发病率为61.0/10万,与前两个阶段年均发病率差异非常显著;1951-2001年海南麻疹发病呈冬春季节高峰,计划免疫阶段发病高峰削平;海南省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5.08%,其中10岁以下儿童占91.14%。结论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流行,加速麻疹控制阶段,采取以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和强化免疫提高接种率等策略,证实海南省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甘肃省麻疹发病状况,给今后控制麻疹工作提供依据,对2003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631例.确诊病例1612例,报告发病率为6.24/10万,连续2年发病率呈下降。但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34.18%。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55.09%,无免疫史者占10.86%,免疫史不详者占34.00%。发病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麻疹常规免疫工作未落实,爆发疫情不能及时报告、及时检测。应在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同时.在重点地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同时提高接种质量,加强疫情报告。各市(州)要逐步开展麻疹IgM检测.提高检测灵敏性,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9.
沈红  刘毅 《医学动物防制》2013,(12):1328-1330
目的分析十堰市麻疹疫情流行特点和规律,探讨加速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疫情资料及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2005—2012年共报告病例130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4/10万。2005—2011年麻疹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2012年迅速下降,发病率降至最低,不同年度间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43.052,P〈0.01)。8个县(市、区)中,茅箭区年均发病率最高,超过10/10万,其次为房县7.82/10万,竹山县最低为1.08/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3—6月份,共发病850例,占病例总数的65.23%。发病最小年龄3月龄,最大年龄65岁,1一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31.62%,其次为〈1岁年龄组,占25.63%,1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少,占4.99%。结论十堰市近年来麻疹疫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个别县(市、区)疫情形势严峻,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加强人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等,根据各县(市、区)实际情况,适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  相似文献   

10.
焦作市1950~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了解焦作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为削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②方法:对1950~2002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③结果:麻疹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分别比使用疫苗前降低99.22%和99.84%。自1986年以来,麻疹疫苗接种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发病年龄后移,5岁以下人群发病逐年减少,5~9岁发病增加,1周岁内儿童发病构成比占6.84%。实施计划免疫后以3~5月为高峰。④结论:焦作市麻疹控制取得了显成绩。目前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但2001、2002年麻疹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此,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应重视加强麻疹的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质量和保持高接种率水平;在麻疹发病率较低情况下,如何避免小月龄儿童发病,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007年0~7岁麻疹发病的原因,找出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麻疹发病率。结论选取0~7岁龄儿童,分为0~8月龄,8月龄~7岁两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麻疹患者接触史、母亲患麻疹史、母亲疫苗接种史和人口信息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从而确定引起宝安区0~7岁麻疹高发的原因。结果 0~8月龄儿童麻疹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OR值的95%CI分别为1.6~13、1.03~12.4,母亲患麻疹史和母亲疫苗接种史是保护因素,OR值的95%CI为0.02~0.43、0.05~0.77。方差分析显示,单独麻疹患者接触史尚不能认为是危险因素,而医院暴露史则为危险因素;院内麻疹患者接触史则为强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次数越多,OR值越大;疫苗接种次数越多,OR值越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西阳镇发生的麻疹流行的调查,分析发生流行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流行。方法 对18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血检测麻疹IgM抗体,对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和移民新村散居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结果 这次流行共有18例麻疹病例发生,患最小年龄7个月,最大年龄12岁,其中17例患均为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发生麻疹流行的原因是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和报告不及时。在对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和移民新村散居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采取有关防治措施后,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在部分人群中存在麻疹免疫空白,一旦传染源传人即易发生流行。发生麻疹流行时,及时采取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其他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免疫水平监测是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深圳市罗湖区有效控制近年麻疹疫情上升和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深圳市罗湖区劳务人员为监测对象,分为3个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共监测161人,男性48人,女性113人,抗体阳性率为93.1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66.5.结论:研究对象从年龄、性别、户籍地等方面比较,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T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目前在辖区内发生大范围的麻疹爆发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深圳市福田区近8a来麻疹病人发病率及人群抗体水平,探讨我区麻疹控制策略,以最终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8年深圳市福田区麻疹发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2000年至2008年,福田区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发病高峰后移.发病呈低年龄和大年龄两个高峰,0~1岁和20.35岁组发病数最高,50岁以上组无发病.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水平0~1岁组阳性率最低,20岁~组抗体平均滴度最低.外来务工人员麻疹抗体水平较低.结论保持常规免疫高接种率,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和强化疫点处理,及时做好重点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降低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提高全人群免疫水平是我区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特征,为流动人口麻疹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麻疹占97.31%;发病季节高峰在3~5月及7月;0~6岁儿童和16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高峰年龄为8~24月龄.对8月~6岁麻疹病例麻疹疫苗(MV)免疫史统计分析表明,有免疫史12.06%,53.19%免疫史不祥,34.75%未接种,初免未种及接种不及时是该年龄段发病的主要原因;16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可能与MV未免疫及接种质量低有关.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及时入册、建证,提高及时接种率和有效接种率,同时开展外来工MV强化免疫,是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流行特征,为麻疹、风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2007-2010年的麻疹、风疹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辖区内2007-2010年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5.61/10万;风疹年平均发病率为2.57/10万.麻疹病例多集中在婴幼儿及中青年人群;风疹病例以10~25岁青少年为主,且麻疹、风疹的病例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要达到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发病率的目标,应继续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覆盖率,严密监测,预防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9年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为2012年我市消除麻疹提出指导意见。方法:对绵阳市2009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绵阳市2009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51例,报告发病率为0.96/10万,明显低于2008年。病例主要以2岁以内和15岁以上发病为主,发病高峰在2~5月,未发生暴发疫情。结论:我市2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有免疫空白现象存在,必须进一步加强人群免疫接种,特别是免疫工作薄弱的地区;同时提高麻疹监测的敏感性,及时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有效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淄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加速控制麻疹。方法对临淄区1962-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病有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1962-1984年麻疹发病呈高发状态,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2-3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整个流行呈阶梯形下降态势;1985-2008年发病呈低发状态,其发病率波动在0.16/10万-20.88/10万,流行模式为散发和爆发并存,以爆发为主,局部麻疹爆发影响着全区的发病水平;2-6月为麻疹的高发季节。不同时期麻疹发病年龄分布提示,发病年龄后移。对麻疹病例的免疫史表明,32.11%未接种麻疹疫苗(MV),25.00%免疫史不详。结论今后加速控制麻疹应继续加强MV的常规免疫,提高MV的初种、复种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在全区范围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加大学校等人群聚集单位的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监测和报告;对疫点及时进行应急处置,防止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乐市近年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新乐市2006-2010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新乐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10 233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444.91/10万,死亡率0.48/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型肝炎、肺结核、麻疹,其中手足口病、麻疹发病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结论新乐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乙肝、麻疹,尤其是手足口病和麻疹,重点人群是流动人口和3岁以下儿童,重要措施是病例严格隔离、疫情主动搜索、院内感染控制、免疫接种、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鄄城县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鄄城县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9—2012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鄄城县共报告麻疹病80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6/10万、9.31/10万、O.55/10万、0。不同年份间麻疹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居前三位的是鄄城镇、旧城镇和郑营乡。病例主要集中在4-8月份。男性发病率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20~45岁有个发病小高峰。结论:鄄城县麻疹发病率除2010年较高外,其余3年发病较少,但常规免疫工作不应松懈,以防止2013年出现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