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胎儿颅脑主要结构MRI信号的生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儿颅脑内部主要结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变化的生理意义。方法:采用超导0.35T磁共振成像仪,对42例正常胎儿进行MRI成像,观察胎儿颅脑主要结构的信号变化。结果:胎儿的大脑(基底神经核除外)、小脑实质在T1加权上为略低信号,在质子密度加权及T2加权上其信号同大脑、小脑实质信号。脑室信号在SE序列的所有加权上均呈低信号。结论:在胎儿期,大脑(基底神经核除外)、小脑质内髓鞘尚未形成,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晚孕胎儿正常眼球玻璃体不同部位的磁共振信号值,为监测胎儿眼球发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发育正常的中晚孕胎儿92例(184只眼球);按胎儿眼球玻璃体不同部位分成7组,分别为上部、内部、下部、外部、前部、后部、中部。分别测量各部眼球信号值大小,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胎儿眼球玻璃体上部、内部、下部、外部、前部、后部、中部信号值分别为:(234.02±77.40)、(255.31±79.08)、(260.78±85.26)、(268.56±84.95)、(261.33±84.45)、(246.56±81.78)及(267.37±84.65)。经方差分析显示,胎儿眼球玻璃体不同部位信号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孕胎儿正常眼球玻璃体不同部位信号值大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胎儿颅脑MR序列优化联合功能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9例胎脑具有产前超声、产前MR及产后MR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常规序列:2D T2W-TSE及3D T1W-TFE或2D T1W Balance TFE;功能序列:DWI、SWI。结果统计分析采用以产后胎脑MR诊断结果为标准,对胎脑产前超声和产前MR诊断结果进行卡方检验(χ2=35.814,P0.001),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产前超声与产前MR诊断结果完全符合42例(56.0%);产前MR与产后MR诊断结果完全符合71例(94.6%)。胎脑功能成像:DWI成像测量胎脑同侧同部位白质兴趣区ADC值:24-29周胎龄约为(1.83±0.108)×10-3mm2/s;30-39周胎龄约为(1.71±0.025)×10-3mm2/s,两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82,P0.05);SWI对显示脑出血量、范围、部位较其他序列更精准。结论胎儿颅脑MR技术优化联合功能成像对胎儿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具有显著优势,可为临床提供更详细、更精准的影像学信息,减低畸形及缺陷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戍像在产前胎儿先天性颅脑疾病中的检测准确率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5例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颅脑畸形的孕妇行胎儿磁共振检查。由有经验的高职医师对胎儿MRI图像进行详细诊断,并将MRI结果与超声结果对比分析。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取得孕妇的知情同意。结果25例孕妇均为单胎,有12例确诊为胎儿颅脑异常。胎脑异常主要包括脑室扩大、胼胝体发育异常,后脑发育不良等。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准确率分别为10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对孕妇宫腔内的胎儿进行多方位快速序列成像,能够准确检测出胎脑的正常与异常,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产前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与超声相比,作为一种可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磁共振在对于超声不能够单独作出诊断或对异常分类困难的病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提高我国产前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和三维超声在孕中晚期胎儿颅脑畸形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B超检查疑似为孕中晚期胎儿颅脑畸形的6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予以60例孕产妇MRI和三维超声检查,以引产尸检结果或产后影像学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MRI和三维超声在孕中晚期胎儿...  相似文献   

8.
颅脑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多发性硬化MRI特征表现,提高对颅脑多发性硬化(MS)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2002年2月~2008年3月间经南方医院收治的32例MS病例MRI检查资料.常规扫描TlWI、T2WI、Flair序列,26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分析MS斑块分布的部位、大小、形态、MR信号及强化特点、占位征象、胼胝体改变及脑萎缩.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 32例MS患者中,30例MRJ脑部有阳性病灶,敏感性为93.75%.全部为多发病灶,以皮层或皮层下白质、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胼胝体为其好发部位.MS斑块直径大小不等,以圆形、卵圆形占大多数.双侧病灶大部分对称分布.其中"直角脱髓鞘征"20例、"白质变脏征"12例,兼具此二征者11例.T1WI表现为等、稍低或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斑块无强化,强化斑块主要表现为结节状强化、环形强化.MS斑块无占位征象或轻度占位征象;矢状位胼胝体检查28例,17例信号异常,占60.71%(17/28),胼胝体萎缩5例.10例MS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腩萎缩.结论 MS好发于皮层或皮层下白质区、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及胼胝体,以圆形、卵圆形占大多数;MS斑块多发,双侧病灶大部分对称,"直角脱髓鞘征"及"白质变脏征"为MS较特异的征象;大多数MS斑块增强扫描可无强化.或出现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MS斑块无或有轻度占位征象;常侵犯胼胝体,表现为弥漫性、结节状、放射状信号异常及室管膜不规则形增厚,以矢状位Flair序列显示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MRI对重症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年内10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MRI表现。90例有CT检查资料,其中19例CT检查无阳性发现。结果104例患者MRI检查表现为脑挫裂伤/脑内血肿53例,硬膜外/碡E膜下血肿4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5例。19例CT检查无阳性发现患者中MRI显示脑挫裂伤倔内血肿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2例。结合CT检查,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11例在MRI显示不佳。结论MRI在重症颅脑损伤诊断中与CT相比有优势也有不足,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CT的重要补充,尤其要重视CT检查无阳性发现或表现轻微而临床症状严重患者的MRI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多发性硬化(MS)的特征性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8例MS患者的MRI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常规扫描T1WI,T2WI,FLAIR序列,其中10例进行了Gd-DTPA增强扫描。结果:28例MS患者脑部MRI均有阳性发现,均为多发病灶,共发现病灶193个,病灶主要位于侧脑室旁(30.57%),半卵圆中心(23.32%),皮质或皮质下(20.21%),胼胝体(16.06%)。病灶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形态多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典型病灶垂直于侧脑室。12个病灶出现强化,结节状强化5个,环状强化3个,弧形或开环状强化4个。15个病灶中心见到扩张小静脉。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脑内的MS病灶,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头颅MRI测量2岁以内正常小儿部分颅脑结构的数值,提高对小儿颅脑结构的认识。方法 545例0~2岁正常小儿的头颅MRI资料,按月龄分7组;分别测量头颅前后径、左右径,大脑半球长度、宽度、高度,胼胝体前后径和膝部、体部、压部厚度,小脑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桥脑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延髓上段前后径、左右径。结果测量值经统计学处理取平均值和标准差,具体数据见正文表格。结论测定2岁以内小儿颅脑结构正常数值,丰富和完善影像解剖学数据,为小儿脑发育的评估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MRI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近 2年 9例诊断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 ,伤后不同时期颅脑CT扫描及MRI检查的资料。结果  9例患者伤后多次颅脑CT检查均为正常 ,而MRI检查表现为出血性改变 4例 ,T1W像为高信号 ,T2W像为高信号 ;表现为非出血性改变 5例 ,T1W像为等信号 ,略低信号 ,T2W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uid -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 ,FLAIR)为高信号。 结论 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MRI检查能提高出血性病灶及非出血性损伤的检出率 ,并可以避免一些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8例急性脑损伤患者,用自身对比的方法进行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与MRI检查;分析两者的优缺点。结果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的诊断,CT与MRI结果相符;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诊断,CT较敏感;脑叶挫裂伤、脑深部挫裂伤的诊断,MRI明显优于CT。结论MRI能明显提高脑叶挫裂伤和脑深部挫裂伤诊断敏感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5.
周福良  张蓉 《中国现代医生》2013,(30):60-61,F0003
目的分析颅脑结核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的脑结核的CT、MRI表现。结果CT呈低密度,部分钙化;MR呈长T1长T2信号,周围脑组织水肿,结节性或环形强化。结论CT、MRI表现为颅脑结核诊断提供依据,部分颅脑结核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胎儿Chiari畸形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2月至2022年2月经随访证实的27例Chiari畸形的产前MRI表现,并与超声结果对比。结果 共纳入27例孕妇,年龄16~36岁,平均28.0岁,孕龄15.3~38.4周,平均24.3周;27例胎儿,包括ChiariⅡ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Ⅱ,CMⅡ型)18例、ChiariⅢ型(CMⅢ型)3例和ChiariⅣ型(CMⅣ型)6例;CMⅡ型及CMⅢ型MRI表现均有小脑扁桃体疝、桥脑下移,后颅窝池、第四脑室变窄或消失,蛛网膜下腔间隙消失,其中合并脑积水17例,脑脊液消失2例,柠檬头征及香蕉小脑征17例,脑膨出4例,开放性脊柱裂15例,脊髓低位3例,脊髓空洞2例,脊柱成角畸形4例,伴发其他畸形6例;CMⅣ型小脑未发育2例,小脑及脑干发育不全4例,脑积水5例,后颅窝池增宽4例,伴发其他畸形4例。MRI对后颅窝结构及脊髓的显示较超声更清晰,可发现超声未能发现的病变。结论 产前MRI可作为超声的补充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颅脑弥散受限类疾病的MRI表现,提高弥散受限疾病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颅脑常见弥散受限类疾病MRI特点,扫描序列为T1WI、T2WI、T2 Flair、DWI等检查;观察病变发生部位、形态、范围、边界、信号特征等。结果 颅脑弥散受限疾病有一定的特征,低血糖脑病(4例),好发于双侧顶枕叶;NKH-CB(4例),受累区域主要是基底神经节,壳核最多见,其次为尾状核;线粒体脑肌病(4例),无明显的对称性分布的特点;CO中毒迟发性脑病(11例),双侧苍白球、脑室周围白质;疱疹病毒性脑炎(23例),好发于颞叶及边缘系统;酒精中毒性脑病(2例),导水管周围灰质、乳头体及内侧丘脑对称性分布;肝性脑病(1例),双侧基底节区弥散受限。结论 根据颅脑弥散受限疾病的MRI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大大提高颅脑弥散受限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王小微 《当代医学》2021,27(36):143-14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35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病灶检出情况,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结果.结果 MRI检查对于DAI患者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且MRI检查的出血病灶检出率及脑深部区域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24 h,CT检查下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变化不明显,而在MRI检查下可见胼胝体后部及侧脑室、双侧顶叶周围白质点片状等,存在明显多发散在轴索损伤.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检出病灶类型及准确位置,且与CT检查相比,更有利于检出微小病灶,为患者早期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1例成年人肝豆状核变性(HLD)的颅脑MR表现,以提高对HLD成年期的认识。方法 21例HLD患者中,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其中3例作MRI增强检查。结果颅脑MRI检查21例中,20例有异常发现。累及豆状核(壳核及苍白球)20例,丘脑15例,中脑10例,额顶叶10例,桥脑7例,尾状核3例,胼胝体压部2例,小脑齿状核1例。20例合并脑萎缩;3例MRI增强检查中,2例未见异常强化,1例额叶病灶呈轻度脑回样强化。本组21例中,2例额叶病灶及1例小脑齿状核病灶稍不对称,其余病灶均呈两侧对称性分布。结论成年人HLD颅脑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即对称性的双侧豆状核、丘脑异常信号,可同时累及额顶叶白质,多伴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单次激发厚层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SSTSE)序列行磁共振胎儿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fetography,MRF),评价其作为胎儿三维重建的一种替代方法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间,对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或怀疑胎儿存在先天性缺陷以及染色体检查异常的孕妇164例,169个胎儿,在常规胎儿MRI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lf-fourier acquired single shot turbo spin echo,HASTE),真实稳态自由进动(True fast imaging with steady precession,true-FISP)序列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ging,T2WI)序列和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Fast low angle shot,FLASH)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序列基础上行MRF.结果:所有MRF成像均一次成功.在一幅MRF图像上可观察到宫内胎儿的比率,胎儿光滑的表面,突出于胎儿表面的正常结构以及胎儿的四肢.51例胎儿体内的含液器官病理性扩张或萎陷,28例胎儿病理性积液,10例胎儿囊性病变,15例胎儿体表畸形和17例肢体畸形,以及16例母体肾盂积水和13例囊性病变在穿透胎儿表面后,也同时显示.MRF上未能显示27例在T2WI上为低信号的胎儿器官异常.结论:MRF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感的胎儿整体图像,能在1幅图像上同时捕捉胎儿的一些解剖和病理,半透明状态和整体表现相结合是对胎儿的一种全新显示,MRF具有快速、多方位、多次重复成像的特点,可以作为胎儿三维成像的一种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