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心络胶囊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尾部血栓长度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通心络组、每组各12只。灌胃时间1个月,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用角叉菜胶构建尾部血栓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的黑尾长度,抽血查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含量、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通心络组黑尾长度显著减少:AT-Ⅲ活性和D-二聚体含量增加。结论 通心络胶囊有减轻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尾部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机制为AT-Ⅲ依赖性抗凝和增强继发性纤溶作用。  相似文献   

2.
角叉菜胶致大鼠尾部血栓形成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揭示角叉菜胶造成大鼠尾部血栓模型的诀窍和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灌胃1个月.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用角叉菜胶构建尾部血栓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的黑尾长度,检查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延长灌胃时间至4个月,观察黑尾长度,检测凝血机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PAI)活性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t-PA)活性.结果 模型组IL-1β值为(32.54±9.26)pg/mL,血浆纤维蛋白原为(4.28±2.06)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为(13.12±2.40)s,分别高于正常组;D-二聚体含量低于正常组.结论 只要控制好条件,角叉菜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动物血栓造模试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螺旋藻激酶(SPK)对活体内皮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抗凝和溶栓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SPK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内大鼠内皮损伤血栓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SPK低、中、高剂量组。不同剂量SPK干预后麻醉动物,Fe Cl3诱导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损伤形成血栓,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抗凝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纤溶酶原(PLG)和抗凝血酶(AT)-Ⅲ的含量。结果动物模型构建成功后损伤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液中PLG和AT-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SPK各剂量组PLG和AT-Ⅲ含量明显升高(P<0.01),在中、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 SPK在抗凝溶栓效应上,促进PLG和AT-Ⅲ释放,提高内皮细胞抗凝溶栓酶活性,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合剂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脑钠肽(BNP)、神经肽Y(NPY)、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组及解毒通络合剂低、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4组制作代谢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时间为4周,最后1次灌胃后予垂体后叶素注射造成AMI模型,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BNP、NPY、SP水平。结果伴MS大鼠心肌梗死后BNP明显升高,高剂量解毒通络合剂可以降低BNP含量;解毒通络合剂低、高剂量组和倍他乐克组可以降低NPY的含量(P0.01),解毒通络合剂高剂量组优于倍他乐克组(P0.01);解毒通络合剂高剂量组、倍他乐克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SP含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高剂量解毒通络合剂能够改善伴MS的AMI大鼠心力衰竭症状,降低其交感神经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后胶原合成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和ACEI组。解毒通络方组给予解毒通络方冲剂悬液10、20、30 g/kg灌胃,ACEI组给予卡托普利水溶液0.005 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7 d后,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碱水解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和TGF-β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ngⅡ含量及心肌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及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方各剂量组血清AngⅡ含量及心肌Hyp含量均降低(P<0.05),心肌ColⅠ、ColⅢ和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ACEI组比较,解毒通络方高剂量组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减少(P<0.05)。结论解毒通络方可以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肌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Ⅱ生成及干扰心肌TGF-β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变化,并探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TAGO STA-Compact全自动凝血仪检测65例肺癌(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中的FIB、D-二聚体、AT-Ⅲ。结果观察组血浆FIB与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FIB、D-二聚体、AT-Ⅲ水平与肺癌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AT-Ⅲ活性降低,凝血及纤溶的异常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白酒、红葡萄酒、白酒加活血中药灌胃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低量白酒组、高量白酒组、白酒高量加银杏叶组、白酒高量加葛根素组、红葡萄酒组.灌胃4周后,用角叉菜胶造成小鼠血栓模型,测量黒尾长度.结果 高剂量白酒组小鼠较模型对照组、红葡萄酒组、低量白酒组体重降低,死亡增加,黑尾明显增长.结论 高剂量饮酒增强角叉菜胶对小鼠的致血栓作用,加入银杏叶或葛根素未出现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8.
D-二聚体在诊断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收肝硬化剔除不符合标准者共有83例入组,据螺旋CT增强扫描是否合并PVT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观测其D-二聚体水平。结果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可提示门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气压治疗预防老年内科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wells 评分达到高度可能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间隙充气加压泵(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预防.通过比较两组间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AT-Ⅲ)指标数值的差异以及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结果 气压预防组与对照组 D-二聚体值、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AT-Ⅲ)指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压预防.气压预防组与对照组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PC能够预防老年内科患者静脉血栓(DVT),临床预防效果与低分子肝素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气压治疗预防老年内科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wells评分达到高度可能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间隙充气加压泵(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预防。通过比较两组间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AT-Ⅲ)指标数值的差异以及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结果气压预防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值、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AT-Ⅲ)指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压预防。气压预防组与对照组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PC能够预防老年内科患者静脉血栓(DVT),临床预防效果与低分子肝素相当。  相似文献   

11.
吴冬科  杨明  吴星恒 《山东医药》2011,51(52):62-64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关系,以及低分子肝素钙对儿童NS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用药物干预方法(双盲法)对40例NS患儿进行治疗,A组(20例)在基本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干预治疗,B组(20例)在基本治疗基础上予以双嘧达莫片(潘生丁)口服抗凝,另选40例正常体检小儿做为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血浆vWF、D-二聚体、AT-Ⅲ、PT、APTT、血小板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胆固醇,比较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儿童NS患者较C组血浆vWF、D-二聚体增高,血浆AT-Ⅲ水平降低(P均〈0.01)。A、B组治疗后血浆vWF及D-二聚体较治疗前下降,血浆AT-Ⅲ较治疗前上升(P〈0.01或〈0.05)。A组治疗后尿蛋白及胆固醇下降程度大于B组,白蛋白回升比B组明显,D-二聚体及vWF水平低于B组,AT-Ⅲ水平高于B组(P均〈0.05)。结论血浆vWF是反映儿童NS高凝状态的早期敏感指标,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改善儿童NS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变化,以探讨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TAGO STA-Compact全自动凝血仪检测59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FIB、D-二聚体和AT-Ⅲ的活性,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D-二聚体与FIB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均P0.01);D-二聚体、FIB和AT-Ⅲ在乳腺癌临床Ⅰ、Ⅱ期患者与临床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凝血及纤溶的异常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同时检测凝血指标变化可为肿瘤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液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水平,探讨其肾脏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是否异常以及检测价值.方法金标定量测D-D,连续监测法测GPDA,免疫比浊法测AT-Ⅲ.EH组根据尿蛋白排泄量不同分为A,B,C 3组,比较各组的差异,并与30例正常对照(NC)组进行比较.结果①EH患者尿液D-二聚体、AT-Ⅲ和GPDA水平(0.28士0.11,11.6±5.4,7.9±2.7)均显著高于NC组(0.17±0.05,7.2±2.9,3.8±1.7)(P<0.01);EHA组尿液D-二聚体和AT-Ⅲ水平(0.18±0.04,7.6±2.4)与NC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PDA水平(5.3士1.9)差异有显著性(P<0.01);EHB组(0.26土0.06,9.8±4.6,8.2土2.1)和EHC组(0.38±0.10,16.2士5.1,9.9士2.6)尿D-二聚体、AT-Ⅲ和GPDA水平均显著高于EHA组(P<0.01);EHC组尿D-二聚体、AT-Ⅲ和GPDA水平均显著高于EHB组(P<0.01),且EHA组、EHB组和EHC组3项指标水平依次升高.②EHⅡ期(0.29±0.12,12.0±5.3,8.1士2.9)与EHⅠ期(0.27±0.08,10.9±4.7,7.6±2.2)尿液D-二聚体、AT-Ⅲ和GPDA水平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尿液D-二聚体、AT-Ⅲ和GPDA可以为临床监控高血压并发肾脏损害的进展和疗效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血栓前分子标记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至2011年所有诊断为OSAHS的580例患者,分为轻度患者为180例,中度为290例,重度为110例,健康对照组为50例;应用ELISA法对上述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人凝血酶原片段F1+2、P-选择素、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血红蛋白(Hb)等检测。结果OSAHS患者组D-二聚体水平和Hb均高于健康组,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步升高。轻度组P-选择素、人凝血酶原片段F1+2、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中度组及重度组均有差异(P〈0.01)。轻度组D-二聚体、Hb、AT-Ⅲ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选择素、F1+2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栓前分子标记物高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在围术期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对照组在围术期均未使用低分子肝素;两组患者术后比较彩色多普勒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结果并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7%(P<0.05);血浆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和含量分别为22.45%、(1.75±0.93)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4%、(2.21±0.88)mg/L(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通过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能及时准确判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鼠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有无输注不良反应,是否形成肝内及肝外血栓及宿主凝血机制有无其他异常表现。方法应用CCl4/2-AAF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然后行BMMNC移植。实验按注射BMMNC的数量随机分成3组:A组为移植对照组;B组为经尾静脉注射BMMNC0.3ml;C组为经尾静脉注射BMMNC0.9ml;分别于移植后1周、2周处死小鼠,取其血清检测D-二聚体值,取肝、肺、心、脑、肾组织观察小鼠BMMNC移植后这些器官有无血栓形成。结果可在肝脏损伤处发现红色荧光;同一时间点各实验组间比较、A组与其他组比较、同一实验组移植后1周与2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器官血栓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发现,1周及2周肝脏、心脏、肺脏及肾脏均有血栓形成,第2周血栓较第1周明显,脑部未发现血栓。D-二聚体检测:乳胶凝集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值,各时间点各组间均未发现差异。结论 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BMMNC0.3ml及0.9ml均可致多器官血栓形成。BALB/C小鼠尾静脉注入BMMNC剂量大者形成血栓的机会越大。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值对检测BALB/C小鼠尾静脉移植BMMNC后是否有血栓形成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经血管造影确诊的98例老年DVT患者,分为合并肺栓塞(PE)组和无PE组;依据血栓形成部位不同,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组,并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抗凝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组间D-二聚体表达有无差异。结果合并PE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无PE组(t=6.424,P0.001;χ~2=12.086,P0.001);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组溶栓抗凝前D-二聚体含量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5),治疗后各组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DVT患者若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排除合并PE;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DVT患者D-二聚体表达及阳性率逐渐升高;DVT溶栓抗凝过程中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血栓演变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18.
正1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衡量血清中与血栓相关的分子含量指标,包括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凝血酶时间等。D-二聚体是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产物,凝血激活纤溶过程的诊断指标和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1]。D-二聚体的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杨凌示范区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出血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268例。根据术中有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分为栓塞组(48例)和无栓塞组(22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D-二聚体预测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效力。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有高血压病史例数、Hunt-Hess分级≥Ⅲ级例数、Fisher分级≥Ⅲ级例数、WFNS分级≥Ⅲ级例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浆D-二聚体水平、动脉瘤最大径、动脉瘤形态方面差异显著(均为P<0.05)。D-二聚体预测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最佳诊断界值为625.25 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血红蛋白<105.35 g/L、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D-二聚体≥625.25 g/L会增加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风险(均为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葡萄球菌激酶对大鼠颈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葡萄球菌激酶对大鼠颈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和特点。方法:通过电刺激法形成大鼠颈动脉混合性血栓,观察葡萄球菌激酶对血栓的溶解作用,同时测定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值(FDP),D-二聚体(D-D)值。结果:葡萄球菌激酶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具有明显的溶栓作用(46.8%);溶栓过程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P<0.05或P<0.01),FDP值及D-二聚体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葡萄球菌激酶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的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