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镜导引下插管小肠双对比造影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改进小肠插管技术,提高小肠检查率和小肠病变的发现率。方法:经胃内镜引导把B-D导管置入空肠上部。结果:50例病人插管成功率100%(50/50);满意率98%(49/50);病变阳性率86%(43/50)。结论:胃内镜导引下小肠插管双对比能明显提高小肠检查率和小肠病变发现率,可作为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
小肠双重造影插管技术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7年,Bilbao和Dotter发明了B-D管,为小肠X线造影检查解决了一个重要技术问题(1,2),近两年来,国内也报导了利用B-D管进行小肠双对比灌肠和小肠低张双重造影(3,4),进行小肠造影,插管是成功的关键,下面就谈谈我们在进行小肠双重造影中关于插管技术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3.
小肠插管钡气双对比造影(附7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929年,Pesguera(1)就用十二指肠导管注钡方法检查小肠。近年来,随着导管和硫酸钡的改进,小肠钡,气双重对比造影(以下称小肠双对比造影)已得到了广泛开展和研究(2-7),但国内报告不多(8),我们采用自制导管自1981-1984年4月做了70例小肠检查,现着重将检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并初步评价其效果。材料与方法 以小肠溶空胶囊为载体盛装产气剂,口服后载体胶囊至小肠溶解,产生CO2,配合口服钡剂形成小肠气钡双对比。选取80例拟行小肠造影检查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本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单钡法。结果 试验组29例小肠双对比效果较满意,8例效果一般,有局部小肠双对比效果,3例无双对比效果,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均为单钡造影效果。结论 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确能形成小肠气钡双对比,小肠观察效果较普通单钡法有明显提高,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方法将产气粉装入小肠溶胶囊,口服并在小肠内崩解,释放二氧化碳气体,配合口服钡剂及西沙必利,形成小肠双对比像。选取130例拟行小肠造影检查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7例采用本法,对照组63例采用口服钡剂法加肌注胃复安。结果研究组53例效果满意,12例基本满意,2例未观察到明显双对比效果,其中1例因吞咽困难无法检查,总有效率97.02%,平均检查时间(34.63±16.66)m in;对照组均为单钡造影效果,平均检查耗时(77.12±32.98)m in;2种检查方法耗用时间及2种药物的效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确能形成良好的气钡双对比像,小肠观察效果较口服钡剂法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国产导管小肠插管双对比造影的应用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插管造影在1929年首先由Pesquera报告(1,2),此后有许多作者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普及,直至1967年Bilbao和Dotter设计了一种带导丝的导管才被推广。1974年Sellink改善了BilbaoDotter导管,加了一根弯头导丝,更有助于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内,国内由于导管进口不便,此术尚水普遍开展,我院从1983年11月开始,采用国产导管和血管造影导丝,对81例病人进行了86次插管检查,74例(91%)获得插管成功现就其方法介绍如下,并简要讨论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双向双对比造影对成人小肠Meckel憩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成人小肠Meckel憩室的临床及双向双对比造影影像资料,30例均行小肠双向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29例清晰显示憩室的开口、形态和盲端结构,憩室口部的“三叉路口”或“T”形黏膜为其特征性表现,1例憩室逆行翻入回肠后再导致回肠套叠,在非低张状态下观察憩室均有肠管样蠕动,具有一定张力;29例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证实双向双对比造影技术显示病变直观、定位准确,诊断明确。结论:气钡双向双对比造影能明确显示成人小肠Meckel憩室的直接形态并做出准确诊断,该检查方法简单、易行、患者痛苦少,可作为成人无痛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式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在乳头溢液检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对136例有乳头溢液的女性患者行改良式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检查中,133例造影成功,检查成功率为97.8%。导管正常者8例,占5.88%;肿瘤性病变65例,占47.79%,非肿瘤性病变63例,占46.32%。总检查阳性率为92.75%。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在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中是一个既实用又安全的方法,在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造影技术的不断规范和改进对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肠(空、回肠)互相重叠绕于腹腔中,常规钡餐检查易漏诊。自Billba Doteer导管问世,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
273例水溶性造影剂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技术因素对造影影像质量及造影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73例不孕症,用76%泛影葡胺采用传统通液管法和球囊导管并加压注射法两种方式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采用传统通液管法造影154.例,成功149例(96.75%),其中125例(83.89%)双侧输卵管显示;采用球囊导管并适时加压注射法造影119例,造影成功119例(100%),111例(93.28%)双侧输卵管显示。结论:数字点片、利用球囊导管以及加压注射,可以提高造影成功率,并明显提高输卵管的显示效率。  相似文献   

11.
X线下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易行、图像清晰的小肠造影检查方法。方法:选择临床需要小肠造影的87例患者实施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检查,造影图像经放射科两位以上副主任医师分别阅片。结果:87例患者插管造影成功率达100%,检查过程中患者能够耐受,配合良好,所得造影图像清晰,有助于诊断。结论:X线下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插管技术较易掌握,图像显示清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X线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X线透视下鼻空肠管的置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9例因疾病限制不能经口进食而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危重病患者,鼻空肠管经一侧鼻孔插入,在X线引导下将鼻空肠管插至十二指肠曲氏韧带附近或更远处的小肠.结果 全部病例鼻空肠管均顺利通过幽门插入预定位置,平均置管时间为14.5 min(7~55 min).置管中及置管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经鼻空肠管滴(注)入营养液,促进了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改善了机体的营养状况,效果满意.结论 X线引导下经鼻鼻空肠管置入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肠内给养途径,因而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 1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小肠梗阻时于DSA透视下插入鼻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观察患者鼻肠减压管插入后近期临床表现及导管引流情况,并于导管停止移动后经导管行肠内造影以明确诊断,其中15例患者在腹胀缓解后予口服supportan治疗.结果 18例患者鼻肠减压管均顺利插入预定位置,在术后2 d至1周内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经导管肠内造影,18例患者均有阳性征象;15例患者口服supportan 2周后营养情况改善.结论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玄明粉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随机抽查80例临床疑为小肠疾病患者,分两组:40例采用造影前2h口服玄明粉15 g(玄明粉组),40例常规口服法小肠双对比造影(对照组).对比剂均采用口服混悬钡,浓度为60%(W/V),总量350 ml,产气粉9g,进行对比.结果 口服玄明粉后可明显缩短造影时间;小肠清洁率优于对照组;病变显示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47.5%(19/40).结论 造影前口服中药玄明粉能使小肠清洁,缩短造影时间,明显提高了小肠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麻醉下经口气管插管中,以Macintosh喉镜+纤支镜双人操作和单人纤支镜操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010~2011年间连续收入的择期腹部手术的全麻成年患者4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双人操作Macintosh喉镜+纤支镜,B组单人纤支镜插管,每组200例。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插入喉镜,评出CormackLehane(C-L)分级。观察指标:(1)术前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张口度、甲颏间距,并评定Mallampati分级。(2)声门暴露时间、置管时间、暴露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满意度评分。(3)短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口齿损伤、气管导管染血、咽喉疼、声嘶。结果有392例(98%)进入统计。A组C-L分级Ⅲ和Ⅳ级分别有9例(4.6%)、4例(2.0%);B组8例(4.1%),4例(2.1%)。声门暴露及置管指标(时间、一次成功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插管满意度评分,A组也显著高于B组(P〈0.05);气管导管染血、咽喉疼及术后声嘶,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使用Macintosh喉镜辅助可显著提高麻醉状态下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的一次插管及置管成功率,并减少短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对支气管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行双腔气管插管的开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B组在诱导前5min静脉给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两组均用异丙酚、芬太尼、力月西、万歌唱松诱导,机械控制呼吸。术中监测气道峰压、血氧饱和度(SPO2)及双肺呼吸音,比较两组结果。结果:B超的气道峰压、呼气相哮鸣音的发生率、SPO2降至96.0%以下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诱导前静脉给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预防和改善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于洋  万琼  谢艳玲  梁淑娟 《武警医学》2022,33(5):373-377
 目的 比较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硅胶型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s,DLT)与聚氯乙烯支气管封堵管(single-lumen tube with bronchial blocker,BB)插管在肺隔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01至2020-12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肺隔离手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和支气管封堵管组(B组),每组51例,实施左侧双腔管支气管插管术和左侧单腔管封堵术,均在FOB引导下完成气管插管及对位。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时间、导管对位时间、导管错位发生率、术中肺最大程度塌陷所需时间、肺塌陷质量、单肺通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值、术后咽痛VAS评分及声带损伤程度。结果 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咽痛VAS评分、声带损伤发生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导管对位时间[(26.83±6.71)s]短于B组[(49.17±7.14)s],D组导管错位发生率(3.92%)低于B组(17.65%),D组术中肺最大程度塌陷所需时间[(11±5)s]短于B组[(31±17)s],D组肺塌陷质量(90.2%)优于B组(56.9%),单肺通气后PaCO2和PetCO2的差值小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需单肺隔离的手术中,FOB引导硅胶型DLT与BB一样快捷且损伤小,同时可以获得更佳的肺隔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