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应用人类淋巴母细胞建株方法,将珍贵的染色体异常类型的生物标本资源永久保存。方法 通过EB病毒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永生淋巴母细胞的方法,将临床患有流产、死胎、出生缺陷、死产、不良妊娠和不育、先天畸形等患者中罕见类型的染色体异常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细胞系。 结果 通过本实验研究,得到人类染色体异常个体的完整临床资料和异常核型与其相关的表型效应关系,建立对其深入研究的资源平台。结论 本研究将这些罕见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通过转化外周血B淋巴母细胞方法,建立一种能连续分裂永生细胞系,长期保存人类染色体异常个体的生物资源,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我国遗传性耳聋大家系患者永久淋巴母细胞株以研究核基因结构对线粒体DNA突变的修饰效应.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霉素A法,建立该大家系永生细胞系,其中患者14例,配偶及正常同胞18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结果建株成功率达到90%以上,对已建立的永生细胞株经复苏和冻存的成功率为100%.细胞染色体制备及G显带核型分析正常.结论通过建立永生细胞系保存这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家系遗传资源,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开展遗传性耳聋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外周血永生化B细胞系,保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特有的基因组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提供丰富实验材料.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加入环孢菌素A、 EB病毒共培养以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 成功建立14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外周血永生化B细胞系,建株成功率100%;对已建立的永生细胞株冻存和复苏,成功率为100%;转化前后制备细胞染色体和G显带核型分析无明显改变.结论: 经EB病毒成功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永生细胞株,为进一步开展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男性性腺发育不全患者外周血永生细胞系以保存性腺发育不全患者特有的基因组资源,为进一步探讨性腺发育不全的发生机理提供材料.方法收集40例男性性腺发育不全患者的外周血样品,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把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淋巴母细胞系;用遗传学方法检测其建系前后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建系成功40例,所有建成的细胞系冻存后复苏成功率100%,核型和DNA分析表明建系前后遗传是稳定的.结论性腺发育不全患者永生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性腺发育不全导致的不育症分子水平发病机理提供随时可取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5.
脑海绵状血管瘤家系永生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脑海绵状血管瘤家系永生细胞株,保存其特有的基因组资源。方法采用Ep-steinBarrvirus(EBV)转化技术,将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久生存的淋巴母细胞系。结果建立了一个脑海绵状血管瘤遗传家系3代12名成员的永生细胞株,其中包括5例患者。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遗传家系永生细胞株的建立,为在分子水平研究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可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并鉴定13/21易位与21/21罗伯逊易位21三体永生淋巴细胞株,为21三体罗伯逊易位的遗传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筛查获得易位型21三体患者并收集外周血,培养B95-8细胞制备EB病毒感染液,采用EB病毒转化法获得永生淋巴细胞株,对第10、15、20代细胞进行G显带染色体分析。结果筛检出1例罕见的13/21易位与4例121/21罗伯逊易位型21三体患儿并成功建立永生淋巴细胞株,传代至第10、15、20代细胞的核型无显著差异。结论明病毒转化法可用于易位型21三体永生淋巴细胞株的建立,早期转化的细胞可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建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LCL)。方法用EB病毒感染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CpGDNA免疫调节基序以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环胞菌素A(CysA)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LCL的形态特征,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LCL细胞膜表面分子CD19和CD23的表达水平。结果46例患者PBMC经EBV感染4周后,42例转化成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成功率为91.3%。转化后的B淋巴母细胞体积增大积聚成团,可进一步分裂增殖并长期传代培养。结论转化后的LCL保持了成熟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体外研究HBV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刺激细胞和靶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体外建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LCLs).方法 用EB病毒感染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CpG DNA免疫调节基序以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环胞菌素A(CysA)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LCLs的形态特征,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LCLs膜表面分子CD19和CD23的表达水平.结果 46例患者PBMC经EBV感染4周后,42例转化成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成功率为91.3%.转化后的B淋巴母细胞体积增大积聚成团,可进一步分裂增殖并长期传代培养.结论 CpG免疫调节基序联合EBV感染人PBMC,提高转化效率,转化后的LCL保持了成熟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体外研究HBV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刺激细胞和靶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福州地区1544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类型、发生率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方法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技术,吉姆萨染色,进行人类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异常核型312例,检出率20.21%。结论遗传咨询者中异常核型发生率比较高,异常核型与不孕不育、不良孕史、原发闭经、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统计重庆地区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和多态的类型和分布,探讨染色体异常和多态与不良孕产史、不孕不育、少弱精等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重庆计生医院就诊的1726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结果。结果 1726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异常120例(6.95%),其中数目异常21例(1.22%),结构异常35例(2.03%);常染色体异常30例(1.74%),性染色体异常26例(1.51%);共检出染色体多态67例(3.88%)。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生殖异常病因诊断,减少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建成的永生细胞株在传代过程中遗传特性是否发生改变.方法 对10株永生细胞株进行30代的长期传代培养,采用染色体显带、微卫星DNA及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观察不同传代次数的永生细胞株二倍性、染色体核型、微卫星DNA及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永生细胞株在30代以内,在染色体二倍性、核型、微卫星DNA方面保持稳定,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结论 经EB病毒转化的永生细胞株在有限代次内遗传特征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建立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永生化细胞株,为血小板免疫学及血小板交叉配型提供永久的研究材料。采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转化技术,把携带血小板特异性稀有抗原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淋巴母细胞株。结果:成功地建立了13个稀有血小板特异性稀有抗原建立了永久细胞株,所有的细胞株传代、冻存和复苏的成功率为100%,细胞传至30代没有发现基因突变。由所建的细胞株抽提的DNA样本,分发给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究会做为参比试剂,34个国际实验室基因分型鉴定结果的一致率为97.85%。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能成功地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细胞淋巴母细胞株,细胞株稳定传代,并可用作为参比试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表达特定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抗原的人B细胞系。方法在29例EBV转化B淋巴细胞建立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中,PCR-SSP方法检测HLA-A*0201表达的细胞系,将表达HLA-A*0201的细胞系通过有限稀释培养方法获得单克隆细胞系ZP-1。分别用PCR方法、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细胞IgHV家族、细胞表面免疫表型CD分子和染色体核型表达。结果 HLA-A*0201(+)的细胞,经单克隆化培养后获得3个细胞克隆,将其中之一命名为ZP-1。PCR检测显示ZP-1细胞表达IgHV3家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ZP-1细胞表达CD19、lambda链等B细胞免疫表型;核型分析结果显示,ZP-1细胞为正常女性染色体结构。结论成功获得表达特定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抗原的人B细胞系,为研发B细胞相关疾病的疫苗和分子靶向药物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了解某种疾病与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技术,行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1297例遗传咨询者中,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89例,检出率为6.86%。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发育异常、反复流产、生育畸形儿、不孕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十分必要,可为优生优育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云港地区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出现的类型、发生率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G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079例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209例,异常检出率为5.12%(209/4079)。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83例,占异常核型39.71%(83/209);染色体结构异常126例,占异常核型60.29%(126/209)。结论连云港地区遗传咨询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较高,这些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不孕不育、先天畸形、智力低下、原发闭经、发育迟缓、两性畸形等临床症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云南苗族巴德-毕氏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家系外周血B淋巴母细胞系,为研究BBS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长期的标本来源.方法 取1个BBS核心家系成员新鲜肝素抗凝全血,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并加入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yA)抑制T淋巴细胞,将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结果 成功建立了苗族BBS核心家系中12个个体的永生细胞株.结论 EB病毒转化技术可有效保存原来个体完整的基因组,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长期的DNA资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immortalized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of a Miao core pedigree with Bardet-Biedl syndrome (BBS), in order to provide a long-term source of material for research. Methods With Epstein-Barr virus transformation of B cells and addition of cyclosporine A to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T cells, fresh anticoagulated blood samples with heparin were collected from 12 members of the core pedigree,and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immortalized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of B lymphocytes. Results Twelve immortalized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of the core BBS pedigree were obtained successfully. Conclusion The immortalized 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of the Miao pedigree with BBS can preserve the whole genome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long-term research materials for BBS study.  相似文献   

17.
在多数淋巴瘤、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都发现有染色体异常,而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患者中,以前的报道多显示正常核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研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外周血及脐血淋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G带分析。结果由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效应。结论在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基因缺失,造成基因连锁的不平衡,因而出现一些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身材矮小女童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身材矮小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88例身材矮小的女童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88例患儿中染色体正常核型为48例,异常核型为40例,异常检出率为45.45%,其中常染色体异常1例,性染色体异常39例。结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是导致女童身材矮小的重要遗传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云南大理白族男性性染色体异常与性腺发育不全的关系。方法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技术,常规染色体制备G显带,显微镜下核型分析,按照国际人类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命名原则进行命名。结果在1025例男性患者中,检出性染色体异常40例,其发生率为3.9%。其中40例染色体异常患者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36例,占异常核型的90.0%,表型异常个体4例,比例为10.0%。和其它研究相比,发现数目异常是该类患者性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类型。结论性染色体异常以数目异常较为常见,是男性性腺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该类型患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因,并及时作出就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