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骨盆骨折Tile分类与患者早期输血量之间的相关性 ,便于预测骨折患者的输血量 ,指导急救早期对血流动力学不稳患者的治疗 ,减少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 5年间收治的 97例骨盆骨折患者 (包括复合伤患者 ) ,用Kruskal -Wallis非参数统计检验患者在受伤后早期的输血量与Tile骨盆骨折不同分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三型骨折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与输血量统计学上有显著的相关性。 97例患者平均输血量为 912ml,其中A组平均输血 2 5 2ml,B组为 892ml,C组为2 2 0 0ml;ISS评分平均为 18 4 ,其中C组为 2 8 7。死亡率平均为 5 2 % ,C组平均为 19 0 %。结论 Tile骨折分类方法和骨盆骨折患者输血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因而有临床预测价值。骨折类型越严重 ,患者早期复苏时的输血量就越多 ,其中严重类型(C型 )骨折患者平均输血达 2 2 0 0ml以上。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折Tile分类与患者早期输血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骨盆骨折Tile分类与患者输血量之间的关系,便于对骨折患者的输血量进行预测,指导临床早期对血流动力学不稳患者的救治,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研究5年间我院收治的97例骨盆骨折患者(平均年龄40.7岁)输血量、ISS评分、伴发损伤、住院时间、死亡率等与骨折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结果:3型骨折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与输血量、ISS、死亡率等,各组之间具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患者平均输血量为912ml,其中C组平均输血2200ml。ISS评分平均为18.4,其中C组为28.7。死亡率平均为5.2%,C组平均为19.0%。并且骨折的3组分类的伴发损伤之间也有统计学上差别。结论:Tile骨折分类方法能对骨盆骨折患者输血量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骨折类型越严重,患者早期复苏时的输血量就越多,伴发胸腹部损伤的机会和ISS评分也增加。 相似文献
3.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合并致命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0.2%,临床处理极为棘手。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骨牵引、骨盆悬吊及石膏固定,骨盆严重畸形及致残率可高达5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度骨盆骨折救治效果不断得到改善,主要有赖于三个方面的发展:①尽早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控制出血,救治休克;②多学科(包括SICU或TICU)协同救治有重度骨盆骨折的多发伤患者;③手术复位和固定有明显移位的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闭合性骨盆骨折类型与患者伤后早期输血量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7-12诊治的497例闭合性骨盆骨折,AO-A型骨折395例,AO-B型骨折63例,AO-C型骨折39例,分析骨盆骨折类型与伤后6h内输血量的关联性.结果 497例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中104例需要输血,伤后6h内输血量为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在Tile B型骨盆骨折中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1—2014-01诊治64例Tile B型骨盆骨折,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和对照组(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前环外固定架固定),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Majeed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4,P=0.019)。试验组的术后平均Majeed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20,P=0.033)。2组肢体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是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术后肢体功能,且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骨盆骨折的分类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国外学者对此十分重视。如不稳定骨折虽经积极治疗,致残率仍然达4%~20%,死亡率在34%~42%[1,2]。为此许多作者从不同角度对骨盆骨折进行了分类。现将各种分类方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1 Tile分类方法(1986年)11 稳定骨折111 前后挤压伤 ①Ⅰ型:即开书型骨折。1期:只有耻骨联合分离,较少见。如果耻骨联合分离小于25cm,则骶髂韧带完整;大于25cm,则韧带断裂。2期: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伴骶髂前韧带和骶棘韧带断裂。3期: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骶髂前韧带损伤,伴有皮… 相似文献
8.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近年来,随着体外骨折模型的建立、大宗临床资料的总结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引入,骨盆损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骨折分类系统的适用性互补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价伤情特征、了解损伤机制、判断病程转归及推测预后等。然而,目前各种分型方法都难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相比之下,Tile[1]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及其移位方向所提出的分类标准得到了学术界(AO/ASIF、OTA、SICOT)较广泛的认可,具有明显的优点。(1)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稳定型骨折(A1~A3)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对分离性旋转不稳定型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杂骨盆骨折的早期急救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复杂骨盆骨折23例资料,采取重症监护为主、多科协作、早期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进行治疗,研究死亡例数、住院时间、X线结果、骨折愈合等临床指标。结果除2例患者死亡外,余病例术后双下肢等长,行走步态正常,未遗留严重后遗症。Majeed评分,优良率为87%。结论及时、快速、有效的早期处理,才能降低复杂骨盆骨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重症监护为辛、多科协作、早期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是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至关重要。逆行尿道造影不仅可以了解有无尿道损伤,还可以明确尿道损伤的类型,是目前推荐使用的诊断方式。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早期处理方式较多,目前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二期尿道修复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本文就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的早期处理方式及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9-06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手术治疗的15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术中采用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钢板螺钉固定骨盆前环.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 相似文献
13.
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 1 985年 1月~ 1 999年 1月收治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 77例 ,在尿道会师牵引术的基础上在环形管引导下定期作尿道扩张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7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 5~ 52岁 ,平均36.4岁 ,其中 2 0~ 45岁者 68例 (88.3% )。主要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Colorado 2TM骶髂板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稳定性重建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8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2~52岁,平均34.4岁。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挤压伤2例。按照Tile分型,C1-2型5例,C1-3型2例,C2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平均7 d。经股骨髁上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采用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骶髂关节,选择性加用骨盆前环重建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骨盆后环获得即刻稳定性。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骶髂关节无再移位,螺钉无松动。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获优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 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可使骨盆后环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早期外支架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能量致伤因子的撞击或重物挤压造成的骨盆骨折多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5%。早期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患者常合并多部位组织脏器的损伤,就诊时一般情况较差。因此,尽早使用微创的外支架固定骨盆来迅速有效地恢复骨盆的稳定性是稳定伤情和挽救生命的重要举措。我科2004年1月-2005年6月收治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多发伤25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lorado 2TM骶髂板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稳定性重建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8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2~52岁,平均34.4岁。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挤压伤2例。按照Tile分型,C1-2型5例,C1-3型2例,C2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平均7 d。经股骨髁上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采用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骶髂关节,选择性加用骨盆前环重建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骨盆后环获得即刻稳定性。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骶髂关节无再移位,螺钉无松动。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获优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 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可使骨盆后环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5例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均行经外固定架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患者手术前后ISS评分、统计骨折纠正率及病死率。结果本组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8.57%)。存活的32例患者均获6个月随访,骨折纠正率为91.43%。患者术后ISS平均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应用于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早期治疗中,可显著缓解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骨折纠正率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序贯外固定架固定在抢救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时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8-06抢救的145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53例在输血、补液扩容、升压等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单纯介入栓塞治疗(单纯栓塞组),45例急诊行介入栓塞后序贯行外固定架固定(栓塞后固定组),47例骨科医师确定血压允许情况下行外固定架固定后再介入栓塞治疗(固定后栓塞组)。结果单纯栓塞组21例(39.6%)因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栓塞后固定组2例(4.4%)因休克纠正不及时死亡,固定后栓塞组中5例(10.6%)死亡。与单纯栓塞组、固定后栓塞组比较,栓塞后固定组输血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更少,栓塞后4 h血乳酸水平更低,休克纠正时间更短,病死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序贯行外固定架固定既可以控制动脉出血,又可以稳定骨盆环控制静脉出血,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符合多发伤救治的损伤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