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灿  董世武  余汇洋 《腹部外科》2007,20(3):182-18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Fibulin-5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正常胃组织中CD34和Fibulin-5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法进行半定量研究,并对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作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 胃癌组织中Fibulin-5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值皆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且两者都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并在低分化癌组织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 Fibulin-5在胃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可能通过作用于血管生成而参与胃癌组织的恶性转化和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肝细胞性肝癌性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肝细胞性肝癌标本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10例肝内胆管结石的肝组织中AR和E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内胆管结石的肝组织中,A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8%和0%,除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外(P<0.01),其它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10%和20%,在三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有阳性片中,AR和ER的标记指数(LI)均<25。结论:AR和ER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很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道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为胆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监测复发以及治疗等提供帮助,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胆道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经病理结果证实的胆道癌和胆囊癌患者的组织、胆汁标本以及良件胆道和胆囊疾病患者的组织、胆汁标本,应用双向电泳和MALDI-TOF-MS质谱技术检测出恶性和良性组织、恶性和良性病变患者胆汁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对同时高表达于胆道癌、胆囊癌及恶性病变胆汁的蛋白Mrp14进行Western blot、免疫组化验证,RT-PCR监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3组蛋白标本双向电泳后质谱成功鉴定出3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Mrp14同时在胆道癌、胆囊癌及恶性病变胆汁中高表达。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及RT-PCR验证其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于恶性组织中高表达。结论 Mrp14在胆道系统恶变后表达增高,可能为胆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候选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近期已应用人体内分泌腺组织免疫小鼠,使生成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再从中进一步研究该内分泌细胞的病理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鉴于中肠类癌肿瘤源自远端十二指肠至远端横结肠的粘膜内分泌细胞,除了阑尾类癌外这些肿瘤易转移,作者进行这方面单克隆抗体的探索以求改进其组织病理学诊断、肿瘤定位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侵入胆管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6例肝细胞癌侵入胆管致阻塞性黄疸。术前正确诊断3例。肝癌切除连同胆管内癌栓清除4例。6例同时行肝动脉结扎并插管。术后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0%、20%。增强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认识是提高诊断正确性的关键;对于肝脏有占位同时胆道有占位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应作详细的B超以及AFP检查以排除肝癌;PTC和ERCP对诊断有帮助。我们对这种患者的治疗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切除了肝癌,防止癌栓继续侵入胆道,降低了胆道压力,避免了梗阻性黄疸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胆系恶性肿瘤(BTC)是一系列罕见的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目前,胆道癌的系统治疗选择有限,且疗效差,反应时间短。在过去的几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已被确立为许多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有效全身治疗选择。ICIs治疗胆道癌的研究一直在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1(CD_(54))在直肠癌组织和邻近肠粘膜上皮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的CD_(54)单克隆抗体分子探针,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对36例直肠癌癌组织、癌下缘2cm处肠粘膜上皮及患者正常结肠上皮的CD_(54)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直肠癌细胞CD_(54)表达为(9.79±5.12)%,与癌下缘2cm处肠上皮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正常处结肠上皮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D_(54)肠癌组织明显表达,可作为直肠癌临床研究的指标;癌下2cm处肠上皮CD_(54)表达与直肠癌组织相似,提示有恶性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不能切除的胆管癌的胆道引流术(附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胆道引流治疗不能切除的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胆道引流手术治疗的不能切除的胆管癌80例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其中肝门部胆管癌49例(61.3%),胆总管中上段癌9例(11.2%),胆总管下段癌22例(27.5%).手术方式包括胆肠吻合的内引流术,U或T管外引流,或两者联用。结果:15%的病例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为10%。术后随访:肝门部胆管癌、胆总管中上段癌及胆总管下段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0、5.50和9.50个月。胆总管中上段癌无1年以上生存者,肝门部胆管癌和胆总管下段癌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7.39%、38.54%,6.59%、8.97%和2.10%、0。结论:胆道引流手术是治疗不能切除胆管癌的一种重要方法,可获良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1(CD5 4)在直肠癌组织和邻近肠粘膜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的CD5 4单克隆抗体分子探针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 ,对 3 6例直肠癌癌组织、癌下缘 2cm处肠粘膜组织及患者正常结肠粘膜组织的CD5 4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直肠癌组织CD5 4表达阳性率为 9.79%± 5 .12 % ,与癌下缘 2cm处肠粘膜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粘膜和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CD5 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 ,可作为直肠癌临床研究的指标 ;癌下缘 2cm处肠粘膜CD5 4表达与直肠癌组织相似 ,有恶性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BCL-2单克隆抗体对39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正常组织与肾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分别为13%(4/30)与44%(17/30),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各期及各级肾癌间BCL-2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发现BCL-2与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关系(P>0.05)。结果提示:BCL-2可能是肾癌发病的一原发因素,且持续在疾病进展中起作用。BCL-2还可能是肾癌耐药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肝外胆道类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外胆道恶性肿瘤临床并非罕见,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发生的2%。胆管腺癌(cholangiocarcinoma,CC)主要发生于胆道的上皮,其发生占所有胆道肿瘤的90%,其他胆道肿瘤包括:腺鳞癌、鳞癌、燕麦细胞癌、胶质癌、乳头状癌、多形巨大细胞癌和较少见的类癌。  相似文献   

12.
胆道癌栓与胆道结石的影象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所致的胆道癌栓与胆道结石在CT片、MRCP上的不同影象学特点。方法 60例患者均经ERCP检查证实为胆管结石或胆管癌栓,在此前提下,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CT片、MRCP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男性36例,女性24例,胆管结石患者为40例(占66%),胆管癌栓患者为20例(占34%)。CT检查对胆管癌栓的符合率82.4%,对胆管结石的符合率88.6%,MRCP检查在胆管癌栓的诊断符合率为94%,对胆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96%。综合ERCP,CT,MRCP的影像学检查所见,胆道癌栓表现为有局部胆管膨胀性扩张,肝内胆管多呈“软藤症样扩张”表现,对胆管的阻塞可以是不完全性的,造影剂可以部分通过,胆管壁也较光滑,这与胆管癌时管腔的完全阻塞及胆管壁僵硬变形有所不同;往往无胆道结石的病史,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肝内或其他部位可查见肿瘤。而胆道结石无局部胆管膨胀性扩张,肝内胆管多呈“枯树枝样扩张”,易有胆道完全梗阻,往往有胆道结石的病史,肿瘤标志物无或轻度升高,扩张的胆管在取石后往往恢复正常;肝内或其他部位往往无肿瘤存在。结论 胆道癌栓与胆道结石的判断是结合病史、ERCP、CT片、MRCP片的综合判断,ERCP对表现不典型病例不仅能对病变进行诊断,且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人类胆道癌细胞系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培养的肿瘤组织、肿瘤细胞是研究肿瘤必备工具之一 ,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机制和早期诊断、治疗评价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对人类胆道癌的临床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对其生物学特征了解不深入 ,还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完善的体外培养系统。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建系的肝外胆管癌细胞系约 7个 ,胆囊癌细胞系 10个左右。国内仅有一个肝外胆管癌细胞 QBC93 9[1 ] 建系报道。本文反映了应用胆道癌细胞系开展实验研究的概况。1 有关细胞凋亡基因与胆道癌的关系细胞凋亡 …  相似文献   

14.
靶向血管内皮细胞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研究靶向血管内皮细胞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裸小鼠人胰腺癌的动物模型,^131I标记抗胰腺癌血管内皮细胞单抗,抑瘤实验。结果 胰腺癌经单纯抗体治疗后,抑瘤率为68.50%,经^131I标记的单抗治疗后,抑瘤率为85.06%,并抑制了转移,降低了死亡率,病理检查证实,经单抗治疗后肿瘤区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大片肿瘤细胞坏死,瘤内血管密度明显降低。结论 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在动物实验中对胰腺癌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以此抗体为载体与核素相结合,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以往通常认为胆道系统是胆汁排泄的通道,联系着肝脏、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器官,一旦胆道系统罹患肿瘤,常常累及到上述组织。因此,在治疗中需要联合应用肝脏外科、胆道外科甚至胰腺外科技术加以解决。根据胆道肿瘤发生的部位,通常分为胆管上段癌、中段及下段癌。现有资料表明以胆管上段癌亦被称为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常见,国内外报道可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道癌栓的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并胆道癌栓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总结其诊断的规律。方法 分析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肝癌并胆道癌栓42例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入院后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B超、CT、MRI、ERCP、PTC等检查。结果 本组术前正确诊断率为71.8%。临床表现为肝癌及梗阻性黄疸症状。实验室检查AFP阳性27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8主前血清胆红素增高者33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19例,白细胞增高18例。影像学特点为:肝内肿瘤,胆道扩张,胆道内占位。要中见癌栓组织松脆易碎,多与胆道壁无相连,与肝内原发病灶相连或不相连。B超、CT、MRI、ERCP、PTC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11%、2.63%、10.00%、69.70%、100%。结论 肝脏占位,肝炎病史,AFP升高同时出现胆道扩张、黄疸,应考虑到本病存在,并选择多种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探头在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6(4):258-258,261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肿瘤组织,指导外科手术并非是新概念。早在1949年,Selverstore等[1]报道了用手持γ-探头探测放射性标记的骨骼病灶,引导手术切除原发骨肿瘤和骨转移性病灶。1977年,Cabanas[2]在阴茎癌病人中提出前哨淋巴结的概念,认为前哨淋巴结是癌转移的首发部位,并且常常是肿瘤唯一转移的淋巴结。近年,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肿瘤组织的特异性标记可通过发射γ-射线的核素标记抗体而达到。 放射性探头应用的基本原理 肿瘤病人术前经肿块周围或其他途径注射99mTc胶体等放射性核素标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化组织与癌组织蛋白质组之间的差异,鉴定其中的差异蛋白质点.方法应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细胞癌组织与肝硬化组织的蛋白质进行差异分析,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结果经肝细胞癌组织与癌周组织的差异对比分析,共发现有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35个蛋白质点,14个差异蛋白质点得到了初步鉴定,其中5个蛋白质既往文献中曾报道其与肝细胞癌变相关.结论HBV相关性肝细胞癌蛋白质组与肝硬化组织蛋白质组之间存在差异;本实验研究中初步鉴定的差异蛋白质,可能有助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癌变机制、肿瘤标记和治疗靶标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胆道癌的化疗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胆管癌及胆囊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尚不能做到早期诊断,术后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胆道癌对化疗的敏感性不高,且可能存在个体性差异及可能诱发的肿瘤多药耐药性,我们检测了38例胆道癌多药耐药性。我们检测了38例胆道癌的化疗药物敏感性,为实施个体化联合化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胆道癌诊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上海市胆道癌的诊治情况。方法对上海市区1997年6月至2001年5月4年间年龄在35~74岁的658例胆道癌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收集到的390例胆囊癌、195例胆管癌和73例壶腹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显示,胆道癌好发于老年人;胆囊癌男女之比为1:2.61;胆管癌和壶腹癌则男性略多于女性。胆囊癌、胆管癌和壶腹癌分别有68.5%、43.1%和22.4%的患者合并胆结石。胆囊癌的B超诊断准确率为63.1%,意外胆囊癌占20%,ⅣA和IVB期胆囊癌占43.6%。胆管癌和壶腹癌的误诊率较高,分别为19.1%和47、1%,且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出现黄疸。69例(18.2%)胆囊癌、50例(25.6%)胆管癌和54例(74%)壶腹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5%、42.8%、40.7%,58%、28.3%、11.1%和81.5%、39.2%、26.9%。79例胆管癌行姑息性引流术,大多数患者在术后1年内死亡。38例胆管癌植入金属内支架或塑料内支撑管,平均生存期约7个月。结论胆道癌的早期诊断仍较困难;应重视胆囊癌手术方法的规范化;怀疑胆管癌而无手术禁忌证宜手术探查;壶腹癌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