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满足不同社会层次孕产妇的生理、心理需求,更好的为她们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要求助产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保持身心健康。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助产士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仍然是个全球性问题,已成为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是为大众健康服务的基础。如何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确保助产士的身心健康,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灵仙 《护理研究》2008,(1):262-263
分娩室工作性质特殊,节奏快,工作人员高度紧张,在观察产程接生过程中,助产士与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与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接触密切,使助产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产房的助产士其工作是在一个特殊环境里,从事特殊护理的群体。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着产房一线护士必须要面对各种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等。特别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如何有效地做好产房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现报道如下。1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条件助产士每天频繁接触血液、羊水、分泌物,排泄物、组织器官,体液等,体液飞溅到皮肤、眼睛里时有发生,而以上这些都是手术时护士常接触到的物质。人体皮肤黏膜损伤,天然屏障消失,此时若接触到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即有被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苏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3357-3358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助产士作为产科分娩室的护理工作者,是在特殊环境中为特殊人群护理服务的人群,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助产士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因此,如何充分做好助产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现就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助产士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着特殊的工作.精神高度紧张,每天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和患者零距离接触,在给产妇备皮、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会阴缝合、穿刺抽血等操作时,易发生针刺伤,而这些都使助产士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如不进行有效防护,很容易引起职业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高新仪器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医务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也相应地增多,职业损伤的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共同关注。而产房又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相对封闭,作为助产士由于其工作的相对特殊性,时刻陪伴在产妇身边,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因此,加强助产士的职业防护,保证其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产房梅毒的预防及产时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本病的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种器官组织,产生各种症状。早期主要侵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引起胎传梅毒,危害极大。从国内外文献了解到,国内外对医生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助产士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随时要与梅毒患者进行接触.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但对助产士工作环境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对助产士在助产梅毒患者时的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意外损伤和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助产士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助产梅毒患者的防护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缓解助产土职业压力,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红缨 《天津护理》2009,17(3):182-184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讯速发展,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而人们对医院感染和职业性危害的认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评估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导致的现存与潜在危害。护士是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群体,与患者接触密切,既担负技术工作,又是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9.
高灵仙 《护理研究》2008,22(3):262-263
分娩室工作性质特殊,节奏快,工作人员高度紧张,在观察产程接生过程中,助产士与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与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接触密切,使助产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心理性危害,并提出了自我防护措施,如改变工作流程、防止意外损伤、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调整心理状态等。认为应从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强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防护环境三方面着手,减少医院感染,促进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韩翠存 《现代护理》2007,13(3):679-680
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助产士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良工作环境、提高防护意识、增强法律知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实行弹性工作制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卢玉仙  冯蓉  徐益荣 《护理研究》2010,(8):2188-2189
由于助产士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日常工作中常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性因素中。Beltrami等的研究表明,分娩室是具有职业危害的高危科室,但职业安全相对薄弱。实习助产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实习工作的过程中更易受到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产房助产士职业性损伤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52-6753
近年来职业安全已成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产房助产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OI)。OI对护理人员的危害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产房助产士OI相关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对策总结如下。1产房助产士OI相关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1.1事故性危害(1)锐器伤:锐器作为最常见的事故性危  相似文献   

14.
SS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护士较其他行业自有它的特殊性,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高风险性职业。而产房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助产士工作所面对的又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其压力来源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工作量、工作强度;特殊的工作环境;心理卫生知识缺乏;社会支持不定等各个方面,因此,如何应对排解职业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助产士所面临的首要解决问题。S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其防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房晓惠 《天津护理》2009,17(2):119-120
手术室是一个为病人提供治疗和护理的特殊工作环境。护士长时间连续工作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手术间噪音及放射危害,各种化学药物的接触,有害气体的污染,频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使得从事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经常有感染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即职业暴露。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应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势在必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做好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ICU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而人们对医院感染和职业性危害的认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评估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导致的现存及潜在危害[1].护士是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群体,与病人接触密切,既担负技术工作,又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ICU是医院抢救重危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ICU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现将ICU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洁  马静 《当代护士》2005,(10):66-69
综述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分别为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5个方面提出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对策,即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危害的防护。  相似文献   

18.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助产士由于其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容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对其身心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给助产士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分析总结了助产士健康影响因素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促进其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助产士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良工作环境、提高防护意识、增强法律知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实行弹性工作制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产房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助产士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良工作环境、提高防护意识、增强法律知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实行弹性工作制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