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批量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预防性气管切开的呼吸道管理,以规范护理操作程序。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5批53例烧伤患者中32例行气管预防性切开者的呼吸道管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实施科学的呼吸道管理,32例均未出现严重烧伤并发症及呼吸衰竭,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结论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的尽早建立,对伴有吸入性损伤的批量烧伤患者的救治非常重要,严格规范的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早期综合救治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吸入性损伤患者共35例,入院后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入院后用生理盐水4ml+氨溴15mg+异丙托溴氨500u行超声雾化,特别对于面颈肿胀明显的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应用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10mg静滴,3~4d后停用;对照组10例,行常规超声雾化及甘露醇125ml静滴。对12例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行气管切开,预防性气管切开组10例;紧急气管切开组3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实施手术时间为伤后(4.51±3.02)h,紧急气管切开组为伤后(36.37±3.89)h。结果:治疗组25例,治愈24例,死亡1例,治愈率96%;对照组10例,治愈8例,死亡2例,治愈率80%。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疑有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患者应及早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尽量避免紧急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批量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预防性气管切开的呼吸道管理,以规范护理操作程序.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5批53例烧伤患者中32例行气管预防性切开者的呼吸道管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经实施科学的呼吸道管理,32例均未出现严重烧伤并发症及呼吸衰竭,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结论 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的尽早建立,对伴有吸入性损伤的批量烧伤患者的救治非常重要,严格规范的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管理,为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供经验。方法对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7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包括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创面护理、病房环境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29例,治愈率87.6%,无患者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过及时治疗以及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38例严重烧伤拟有吸道吸入性损伤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其中在伤后 4~ 8h行气管切开 2 6例 ,2 4h内气管切开 12例。结果 :治愈 31例 ,死亡 7例 (其中死于气管导管滑脱于皮下 1例 ,死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败血症 6例 )。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 ,是早期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要有效措施之一 ,在临床上对拟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 ,宜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使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吸入性损伤并实施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湿化法)和观察组(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每组各30例,对两组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38例严重烧伤拟有吸道吸入性损伤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其中在伤后4-8h行气管切开26例,24h内气管切开12例。结果:治愈31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气管导管滑脱于皮下1例,死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败血症6例)。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是早期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要有效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对拟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宜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烧伤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立即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严格无茵操作,烧伤创面彻底清创;加强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治愈率97.65%,好转2.35%,总有效率达100%;未发生休克、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及时的治疗、观察同时配合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0年12月共174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吸入性损伤管切开的患者,轻度和重度组气管切开时机分别为伤后27.6h,18.6h和12.7h;拔管时间分别为术后13.8d,14.7d和18.7d,病死率为3.3%、5.8%和40%。结论:对密闭环境下头面部深度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可适当放宽气管切开术的指征,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病床尾号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4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与失败教训。方法:回顾性总结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如:在积极补液防治休克,抗感染及预防内脏并发症,积极封闭创面的同时,不放松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对吸入性损伤诊断明确后即行吸氧,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气管切开术;冲洗气道分泌物;呼吸机应用;皮质激素短期用于肺水肿或严重支气管痉挛时,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治疗措施。结果:本组50例中,痊愈出院42例,治愈率80.4%,中途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气管切开指征应适当放宽,减少并发症,抓早抓好各项治疗措施,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此类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气管套管拔除时间、感染控制时间、GCS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套管拔除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吸入性烧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最佳时机和可行性,以提高吸入性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13年吸入性损伤治疗过程中行气管切开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行气管切开手术不同时机将患者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2例)和紧急气管切开组(14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5.12±2.21)h行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23.24±2.36)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相关生命指征、呼吸频率及预后情况。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组PaO2、SaO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紧急气管切开组手术前后PaO2、SaO2、呼吸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PaO2、SaO2、呼吸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病死率低于紧急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烧伤中重度患者及早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均为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包括鼻饲并发症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胃管固定、鼻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以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以预见性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2%,对照组为76.47%,前者高于后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38例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结果 38例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手术顺利,全部存活。无皮下气肿,气胸,血肿,套管脱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拔管时间为732 d,平均20 d。结论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护理,通过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8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气管切开及常规气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8%,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9.1%,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器官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24 h强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即采用24 h强化护理干预的方法治疗的治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即采用正常护理的治疗方法相比,24 h强化护理干预更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烧伤整形科2O1O 年1月-2O13年11月收治的2O 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O 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17例,治愈率85%,死亡3例,病死率1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ICU气管切开患者80例,时间为2016年2~12月,这8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均伴有肺部感染的情况,区组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0例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ICU气管切开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ICU转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几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几率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其临床不良症状的改善,减少其并发症的几率,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