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市城区婴儿气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北京市城区4 ̄8月健康婴儿的气质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区婴儿气质类型分布与已有同类结果类似,但气质因子中多数表现出明显差异。婴儿气质类型与家庭类型有关,女婴困难型气质多于男婴,住房类型,孕周,孕次,Apgar评分,小儿性别,母亲文化程度都对婴儿气质因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单纯肥胖儿童气质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单纯肥胖症儿童气质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及“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相应年龄组的单纯肥胖组(研究组)及正常体重组(对照组)儿童各249名进行问卷调查。用自制“儿童气质相关因素问卷”进行相关因素调查。 【结果】 在气质类型分布上,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气质维度上,轻度肥胖组的3~7 岁男、女童活动水平以及重度肥胖组的男童节律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8~12岁男性中度肥胖组的反应阈、重度肥胖组的节律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女性轻度肥胖组注意分散和反应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肥胖组之趋避性和持久性,重度肥胖组之趋避性和反应阈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或0.01)。影响肥胖儿气质的因素有:出生体重、出生是否足月、分娩方式、父母婚姻关系、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管教方法、管教态度、父母文化程度。 【结论】 单纯肥胖儿童的抚养教育中要针对其气质特点,重视改善成长环境,提高父母自身素质,改进管教态度和方式,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影响婴儿气质的相关因素,为儿童气质、行为问题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美国Carey等编制并经标准化的中国4~12个月儿童气质调查问卷和家庭环境调查表,对婴儿气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家庭的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在婴儿气质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婴儿气质与家庭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R-ITQ对北京市城区婴儿气质的测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对R-ITQ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本文采用R-ITQ对北京市城区235名4-8个月健康婴儿的气质进行了测试。结果 其重测信度r=0.40-0.70,平均0.55;克伦巴赫同质信度α=0.07-0.84;项目内部一致性地达中度水平,平均相关关系数范围0.31-0.67;一些氯质因子相关性较妇,而相关系数普遍偏低,说明9个因子相互关联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结论 提示R-ITQ可以用  相似文献   

5.
1233名学龄前儿童气质测定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华  方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556-3557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气质特点,为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对1233例7岁以下儿童采用不同年龄的气质问卷。结果:被调查儿童中,易养型占29.52%,难养型占14.60%,启动缓慢型占5.27%,中间偏易养型占42.74%,中间偏难养型占7.87%。结论:不同性别儿童气质纬度无明显差异,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学龄期肥胖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对肥胖儿童气质的影响,为肥胖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8~12岁学龄儿童气质问卷”对单纯性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儿童各119名进行问卷调查。用自制的"儿童一般资料问卷"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在气质类型分布上,肥胖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气质维度上,肥胖组男童注意分散的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女童趋避性、适应性、持久性上得分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活动水平、反应阈的得分低于正常组(P<0.05)。影响学龄期肥胖儿童气质维度的相关因素有学前带养史、家庭结构、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管教态度。结论 对特殊气质的肥胖儿童应根据气质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教育,促使肥胖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对R-ITQ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本文采用R—ITQ对北京市城区235名4~8个月健康婴儿的气质进行了测试.结果 其重测信度γ=0.40~0.70,平均0.55;克伦巴赫同质信度α=0.07~0.84;项目内部一致性也达中度水平,平均相关系数范围0.31~0.67;一些气质因子相关性较好,而相关系数普遍偏低(γ=0.00~0.56),说明9个因子相互关联同时也具相对独立性.结论 提示R—ITQ可以用于我国儿童的气质测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儿的气质类型、气质维度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CMPA婴儿早期家庭养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正常体检的婴儿10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在过敏专科门诊就诊的4~8月龄CMPA 102例婴儿作为病例组,对婴儿进行婴儿气质量表(CITS)、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评估及维生素D水平检测,同时对母亲进行焦虑症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 气质类型方面,两组婴儿的气质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6,P<0.05),在气质维度水平除持久性和注意分散外,牛奶蛋白过敏组婴儿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活动强度、心境和反应阈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5.713、4.154、4.844、5.052、5.067、4.138、4.787,P<0.05);CMPA组婴儿中CoMiSS评分、母亲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9.433、16.562,P<0.05);CMPA组婴儿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t=-16.981,P<0.05)。Spearman分析显示, CMPA组婴儿母亲的焦虑情绪、CoMiSS评分与婴儿的气质类型显著相关(r=0.191、0.228,P<0.05),同时母亲的焦虑情绪水平与CoMiSS评分呈正相关、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r=0.762-0.520,P<0.05)。结论 CMPA婴儿的气质类型存在难养型增加,易养型减少,应针对此类婴儿气质类型指导家庭养育,关注此类婴儿母亲的焦虑情绪对婴儿气质和家庭养育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和规范诊疗,缓解婴儿过敏症状并改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CMPA婴儿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婴儿气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质是个体的行为方式。婴儿气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早产、低出生体重及与早产相关的临床并发症、父母个性及母亲产前产后情绪、种族差异等。婴儿气质影响亲子依恋模式的形成及婴儿目前和将来行为问题的发生。本文就近五年的主要研究在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婴儿气质、家庭环境与发育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气质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婴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4-8月婴儿气质问卷(CITS)和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评定婴儿气质和发育状况,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婴儿的家庭环境。结果:婴儿6-9月时的MI和DQ与婴儿的活动度,反应强度得分呈正相关,与心境得分呈负相关,MI和DQ与动作能力训练,户外活动和亲子言语交流有关,且与婴儿发育有关的气质维度和家庭环境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多因素分析表明MI与婴儿的反应强度和亲子言语交流有关。结论:DQ与婴儿的反应强度、心境和动作能力训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茌平县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茌平县城镇和农村4所幼儿园共1 000名儿童,应用《3~7岁儿童气质测查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分析茌平县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在气质维度方面,该市儿童和常模组在9个维度上均有差异;男童和女童在活动水平、反应强度、持久性和注意分散四个维度上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组儿童除在活动水平和趋避性上无差异外,其他七个维度均存在差异。在气质类型上,该市儿童和常模组、不同年龄组儿童在五个气质类型间的分布不同;而男童和女童在气质类型的分布上无差异。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教育方法、儿童和父母关系、入托时间等均是影响儿童气质的因素。 【结论】 茌平县学龄前儿童各气质维度和气质类型在性别和年龄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儿童气质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2所幼儿园,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进行调查,同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男童活动水平高于女童,而女童反应强度更为强烈,反应阈倾向于低阈值。3~4岁儿童活动水平较其余年龄段高,而6~7岁儿童相比于其他年龄段更有规律、能坚持和集中注意力。健康状况不好的儿童节律性和适应性较差且反应阈倾向于低阈值。父亲陪伴时间较少时儿童更倾向于退缩,而母亲陪伴时间较多时儿童的适应性、注意力和情绪本质趋向于积极,同时良好的父母关系有助于儿童气质的发展。结论环境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关注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特点对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婴儿气质     
气质是个体的行为方式。婴儿气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早产、低出生体重及与早产相关的临床并发症、父母个性及母亲产前产后情绪、种族差异等。婴儿气质影响亲子依恋模式的形成及婴儿目前和将来行为问题的发生。本文就近五年的主要研究在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哈尔滨市儿童哮喘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我们于2000年6月-11月在哈尔滨城区进行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  相似文献   

15.
1~6岁儿童气质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岁儿童气质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采用CTTS、CPTS问卷及自拟相关资料调查表.对气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居住条件、教育方法、管教态度、父母亲文化程度及职业、父亲收入、生后照管人、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父母关系、出生窒息、出生体重、入托年龄等与气质维度有关;母亲文化程度高、良好的亲子关系、民主一致的管教方式、入托早、主要由保姆照管的家庭中E型儿童的比例高,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工人、入托晚、教育方法粗暴、管教态度不一致、主要由(外)祖父母照管、亲子关系差的家庭中D型、I—D型、S型儿童比例高。【结论】多种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气质维度及类型。  相似文献   

16.
4~8月婴儿气质围生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4~8月婴儿气质的围生期影响因素,以促进婴儿早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133对夫妇及她们所生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相关因素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及4~8月婴儿气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平易型气质类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母亲孕期的心情、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孕期的工作环境以及母亲孕期是否受到精神创伤;麻烦型气质类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母亲孕期的心情、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孕期的睡眠时间以及母亲孕期是否受到精神创伤。影响气质维度的因素包括:母亲孕期是否受到精神创伤、母亲孕期的工作环境、母亲对胎儿性别的关注程度、母亲在孕期的看电视时间、母亲在孕期的心情、母亲在孕期的工作环境、父亲的年龄、父亲的文化程度、父母婚姻是否和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是否一致、儿童的出生情况、住房是否安静。【结论】母亲孕期的心理行为:方式影响气质的类型和维度。  相似文献   

17.
张红忠  戚小兵  张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98-4600
目的:了解珠海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943名3~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3~7岁儿童气质测查问卷》和自制的相关因素问卷对儿童气质和有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珠海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以易养型和中间偏易养型占多数,分别占儿童总数的33.7%和39.1%;儿童健康状况不良,儿童入睡困难,母亲孕期抑郁忧虑和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是难养型气质的危险因素。结论:生物学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良好的围产期保健,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西城区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学龄前儿童气质特征,指导家长及幼教人员合理养育,防止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方法 采用中国儿童气质问卷测查量表,对600名3~7岁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北京市西域区儿童的主要气质类型分别为:易养型(41.2%)、中间偏易养型(36.7%)、困难型(9.7%)、中间偏难养型(7.1%),启动缓慢型(5.3%).不同性别儿童气质维度中,男童较女童活动水平、适应性、情绪本质、坚持性高(t值分别为5.135、3.970、2.102、3.479,均P<0.05),女童反应阈较男童高(t=-2.344,P<0.05).不同气质类型分布之间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5.900,P=0.207>0.05).不同年龄儿童气质维度比较,活动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气质测评,早期发现困难型气质儿童,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天津市婴儿麻疹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控制麻疹提出策略。[方法]对天津市历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天津市麻疹发病显示明显的年龄分布特点,2005~2009年间均是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婴儿麻疹占麻疹病例的构成比呈增高趋势。73.97%的8月龄~1岁婴儿麻疹病例未进行过免疫接种。8月龄以下婴儿随月龄增长抗体阳性率逐渐下降,7月龄时抗体阳性率降至16.67%。医院就诊史与1岁以下婴儿麻疹有关,OR=15.4。[结论]天津市2005~2009年间麻疹发病均是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婴儿麻疹占麻疹病例的构成比呈增高趋势。未及时免疫、麻疹胎传抗体的滴度低以及医院就诊史等因素可能与婴儿麻疹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市婴儿死亡情况,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婴儿死亡率,我们于1994~1996年在我市五县(市)、四区进行了婴儿死亡原因监测调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取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以乡和村为初级抽样单位确定监测点,对监测点范围内1994年1月1日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