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异种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神经功能恢复,从而为临床应用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5只,致左侧坐骨神经1 cm缺损,以等粗兔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每2周测定坐骨神经指数,移植后4个月动物麻醉后暴露移植段神经,刺激近侧神经干、于同侧胫后肌群记录运动诱发电位,之后取移植段神经切片后行HE组织化学及NF-16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物未被宿主排斥,大量神经纤维长入移植物,神经电生理及坐骨神经指数显示宿主坐骨神经功能有部分恢复.[结论]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可以作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绿茶多酚溶液及辐照预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成年雄性Wista大鼠,将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5 mm处切除1.0 cm,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神经缺损分别用4种移植物桥接.A组:自体神经移植;B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C组:经辐照处理的异体神经移植;D组:绿茶多酚溶液保存的异体神经移植.术后6、12周通过大体、电生理学、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B、C组.[结论]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中,绿茶多酚溶液保存的同种异体神经是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优于辐照预处理的异体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胶原蛋白一明胶神经支架材料(CG材料)并研究其在修复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实验中的疗效。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明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具有轴向微管结构的神经支架材料,用其桥接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16周分别行透射电镜,S-100、β-tubulin class Ⅲ、NFl60免疫荧光染色以及电生理检测,观察支架材料引导神经再生的疗效。结果制备的材料内部为孔径均匀且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术后16周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大量再生神经纤维,电生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结论胶原蛋白一明胶支架材料能够有效的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4.
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索经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支架用于异种移植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制作预溃变2周(溃变支架桥接组)和新鲜的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形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支架(异体支架桥接组),兔新鲜胫神经束(异种神经移植组);切取自体神经15 mm原位移植(自体神经移植组),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15mm 的缺损.坐骨神经切断后不作移植修复,为对照组.术后6个月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和疼痛试验,用美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吻合口、移植体中央和远侧神经段的再生神经纤维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再生有髓纤维的数量、直径及髓鞘厚度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仅有溃变支架桥接组、支架桥接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动物患肢行走逐渐恢复.6个月时,针刺患足可引起背部肌肉收缩和下肢屈曲反应;术后6个月行SFI检测,溃变支架桥接组为-36.2%±9.7%,支架桥接组为-30.7%±6.8 %,自体神经移植组为-33.9%±11.3%,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见溃变支架桥接组与支架桥接组移植体中央横切面再生神经呈微束状分布.透射电镜观察见再生神经纤维具有正常的形态和结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溃变支架桥接组再生有髓纤维的数量和直径均达到自体神经移植组的水平(P>0.05);但溃变支架桥接组再生纤维的髓鞘厚度明显小于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用化学方法萃取的兔神经基膜管支架能移植于大鼠,成功桥接周围神经缺损,为应用动物神经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体外诱导分化的施万样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Wistar大鼠4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3组,每纽i6只,分别用下面3种不同的方法修复15mm坐骨神经缺损:DMEM组(支架内注射培养基)、诱导组(支架内注射施万样细胞)和自体神经移植组.通过足迹实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神经电生理检测、胫前肌湿重比率测定进行功能检测;应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2周诱导组的SFI指数、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以及胫前肌重量恢复、神经纤维数目、轴突直径、髓鞘厚厦好于DMEM组(P〈0.05),接近自体移植组。再生神经中标记细胞观察显示PKH-26标记的ADSCs,依然呈红色荧光。结论ADSCs诱导分化后的施万样细胞与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两者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神经能有效地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其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ADSCs经诱导后的细胞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LGA神经导管联合化学萃取的自体骨骼肌肌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SD大鼠45只,建立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自体神经(A组)、PLGA神经导管(B组)和PLGA神经导管联合化学萃取自体骨骼肌肌桥(C组).来修复神经缺损。术后通过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测定、组织学观察和图像分析对比等,检测神经缺损修复情况。结果神经导管联合化学萃取自体骨骼肌肌桥能促进坐骨神经再生.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神经导管移植.但是效果略差于自体神经移植。结论PLGA神经导管联合化学萃取自体骨骼肌肌桥.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叶酸复合交联多聚尿烷聚酯(folic acid coated-crosslinked urethane-doped polyester elastomer,fCUPE)神经导管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3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CUPE神经导管支架移植组(A组)、fCUPE神经导管支架移植组(B组)及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取C组对侧健康肢体作为对照组(D组)。建立大鼠20 mm长坐骨神经缺损模型,按分组分别采用相应材料修复神经缺损,于术后1、2、3个月采用Bain公式计算A~C组坐骨神经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神经电生理技术评价A~D组患侧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术后3个月处死大鼠,大体观察后取A~C组再生神经组织行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及A、B组雪旺细胞计数,比较各组神经修复和再生水平。结果 术后3个月各组大鼠手术部位神经导管支架均部分降解,神经及导管与周围组织之间无严重粘连,导管与远、近端神经连...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2.5cm长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21只2月龄Lewis 1w雌性大鼠随机分成三个神经移植组,每组7只。A组:种植同源雪旺细胞并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胶原神经管,即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B组:无雪旺细胞但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胶原神经管。C组:自体神经移植体。术后六个月,进行系列神经电生理监测,神经肌肉组织学观察,S-100和神经微丝蛋白(Neurofilament)免疫组化染色,轴突计数等检查。结果:在A组和C组移植神经上均能诱发出波幅明显的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再生轴突已通过移植神经全长,远端肌肉轻度萎缩。而B组中没有或仅记录到极小波幅的CMAP,移植神经远端结缔纤维组织增生,再生轴突罕见,所支配肌肉明显萎缩。结论:初步结果显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可用来修复大鼠长段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10mm长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28只体重在160~200g的雌性F344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A组:种植经诱导5d后的同源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中空管;B组:种植同源许旺细胞并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中空管;C组:无细胞只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中空管;D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3个月,进行系列神经电生理监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神经组织学观察、S—100及神经微丝蛋白兔疫组化染色和轴突计数等检查。结果 术后12周内,实验组(A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C组(P<0.05或0.01),与B和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作为外周神经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并应用于人工神经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三种去细胞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差异.方法 取大鼠坐骨神经39条,分别用甘油(A组)、叠氮钠(B组)、三硝基甲苯(C组)萃取,每组13条.观察萃取神经结构.用A、B、C三组神经支架修复1.5 cm长的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另设自体神经移植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每组10只,术后12周比较五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萃取后A组90%细胞、B、C100%细胞消失,纤维性支架结构A组95%完整;而B、C组仅30%.修复后小腿三头肌湿重、神经电生理A、B、C三组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相当(P>0.05),与D、E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油、叠氮钠、三硝基甲苯等萃取神经可较好地修复坐骨神经缺损,但甘油处理神经最为简单.  相似文献   

11.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after bridging a 15?mm sciatic nerve gap in 51 rats with a biodegradable poly(DL-lactide-ε-caprolactone) nerve guide. Recovery of func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analysing the footprints, by analysing video recordings of gait, by electrically eliciting the withdrawal reflex, b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by electromyography (EMG). Sensory nerve function recovered as measured by electrostimulation. Motor nerve function partly recovered but electromyograms remained abnormal throughout the study. We conclude that functional reinnervation by regenerating axons occurs after bridging a 15?mm nerve gap with a biodegradable poly(DL-lactide-ε-caprolactone) nerve guide, but the walking patterns remain abnormal. Video analysis is a useful tool to record and analyse the walking patterns of rats. 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selective reinnervation of specific muscles.  相似文献   

12.
替代神经外膜缝合─小间隙套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在动脉套接的基础上,尝试一种海洋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代替传统外膜缝合法的可行性方法:将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进行动脉套接的早期和远期的组织学和电生理学观察,其后进行海洋生物套管桥接的组织学及电生理观察。结果:原位和旋转的动脉套接组与外膜原位缝合组取得了相似组织学和电生理学恢复效果,且明显好于旋转的外膜缝合组;此种海洋生物套管取得了与动脉套管相似的结果。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动脉套接模型有利于神经再生,此种海洋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的修复效果好于断端转位的外膜缝合,有可能成为替代临床外膜缝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近端轴突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对SD大鼠坐骨神经近端新生轴突进行标记,观察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近端轴突再生过程.方法 64只SPF级SD大鼠于右侧坐骨神经分叉以上5mm处切断坐骨神经,分别采用原位缝合以及生物可溶性甲壳质套管小间隙(2 mm)缝合方法进行修复,分别于术后1、3、7及14 d取材.观察神经缝合处组织大体形态;套管内坐骨神经生长状态;近端新生轴突形态,并应用图像分析方法对新生轴突数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套管小间隙缝合组大鼠神经缝合处粘连情况较轻.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术后14 d,新生纤维神经干形成圆锥形向前生长.形态规则均一.原位缝合组大鼠缝合处粘连较重,新生轴突于7 d左右长过缝合点,坐骨神经远端新生轴突散在分布,形态不规则.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术后3 d原位缝合组新生轴突数目较套管缝合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套管小间隙缝合组大鼠坐骨神经开始大量再生;术后14 d左右,套管小间隙缝合组新生轴突数目显著高于原位缝合组(P<0.05).结论 甲壳质套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套管内新生轴突前沿以圆锥形向前生长,新生轴突形态较原位缝合组好,套管小间隙修复7 d后新生轴突数目开始较原位缝合组多.本实验主要观察了两种术式修复后大鼠坐骨神经新生轴突的生长规律,也从组织学角度解释了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方法的再生效果比原位缝合效果好的可能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甲壳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大鼠周围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PX  Jiang BG  Zhao FQ  Fu ZG  Zhang DY  Du C  Zhang HB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44-1347
目的探讨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120只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切断,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5组。A组:神经外膜原位缝合(n=24);B组:套管小间隙原位桥接(n=24,间隙5mm);C组:两断端相对旋转180°后外膜缝合(n=24);D组:两断端相对旋转180°后套管小间隙桥接(n=24,间隙5mm);E组:套管小间隙原位桥接(n=24,间隙5mm)后间隙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术后2、4、6、8周分别进行电生理学检查、组织学检查以及计算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数。结果组织学检查术后4周各实验组的神经远端均见到再生的神经纤维;小间隙套管组(B,D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各个时间检测点上均好于相应的直接外膜缝合组(A组)和旋转后直接外膜缝合组(C组)(P<0·05)。小间隙套管组(B,D组)神经远端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在4、6、8周3个检测点上高于相应的直接外膜缝合组(A组)和旋转后直接外膜缝合组(C组)(P<0·01);在2周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套管小间隙(5mm)桥接的修复周围神经的效果好于断端外膜直接缝合,具有替代直接神经外膜缝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小肠粘膜下层(SIS)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应用小肠粘膜下层(SIS)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并观察结果。方法 选取健康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先造成坐骨神经10mm缺损,然后分别用SIS桥接、自体神经移植和旷置不做处理,即SIS桥接神经组、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6周和10周取材,通过病理组织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来评价神经再生。结果 SIS桥接神经组可见有再生神经组织长过缺损,呈条索状连续样,且神经纤维多集中在SIS形成的桥接管周缘区域,而中心区域可见胶原组织和孔隙较多。从电生理检查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来看,SIS桥接神经组比自体神经移植组略差。结论 SIS具有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after bridging a 15 mm sciatic nerve gap in 51 rats with a biodegradable poly(DL-lactide-epsilon-caprolactone) nerve guide. Recovery of func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analysing the footprints, by analysing video recordings of gait, by electrically eliciting the withdrawal reflex, b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by electromyography (EMG). Sensory nerve function recovered as measured by electrostimulation. Motor nerve function partly recovered but electromyograms remained abnormal throughout the study. We conclude that functional reinnervation by regenerating axons occurs after bridging a 15 mm nerve gap with a biodegradable poly(DL-lactide-epsilon-caprolactone) nerve guide, but the walking patterns remain abnormal. Video analysis is a useful tool to record and analyse the walking patterns of rats. 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selective reinnervation of specific muscl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体重200~220 g的雌性F344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用下面6种不同的实验组修复15 mm长坐骨神经缺损.A组:种植ADSCs的去细胞神经;B组:种植诱导ADSCs的去细胞神经;C组:种植许旺细胞(SCs)的去细胞神经;D组:去细胞神经;E组:自体神经移植;F组:空白对照.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荧光金逆行示踪、组织学检测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 术后12周,F组未见桥接物,A组和B组的神经电生理等各项指标均分别优于D组(P<0.05或P<0.01),与C组和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ADSCs及诱导后ADSCs作为种子细胞,与去细胞神经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移植体,能够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涂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材料与许旺细胞(sc)的生物相容性,为构建适合神经再生的导管支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双酶法培养扩增sc,用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1%,3%,5%,7%的壳聚糖涂层于PLGA材料。将SC与材料浸提液联合培养,并设立对照作比较,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情况,分别在1,3,5,7天取材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将sC接种在各组材料上,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粘附和生长情况。结果:材料浸提液对sc生长及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浓度为1%和3%壳聚糖涂层PLGA材料浸提液在第5天和第7天细胞相对增殖率要高于以5%和7%壳聚糖涂层。sc在壳聚糖涂层PLGA材料上粘附紧密,生长增殖良好。结论:壳聚糖涂层PLGA材料与sc生物相容性良好,采用质量浓度为1%~3%壳聚糖涂层有利于sc粘附增殖,较适合构建神经导管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壳聚糖与聚乙醇酸联合制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神经生长因子(NGF)修复大鼠外周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壳聚糖套管和聚乙醇酸纤维制备成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并辅加NGF,修复大鼠的坐骨神经10mm缺失。术后24周,进行足迹试验,电生理学测试,形态学观察。用自体神经,硅胶管以及壳聚糖套管与聚乙醇酸纤维等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24周内,实验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炎症及排斥反应。实验组的各检测指标均优于除自体神经组外的各对照。结论 壳聚糖和聚乙醇酸与外周神经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辅加NGF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修复缺损的神经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