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改良肘后入路Y形钢板治疗肱骨髁部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10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采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配合肘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按Cassebaum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1.3%。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化性肌炎、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发生。结论: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具有暴露安全充分、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后路经鹰嘴V形截骨、尺神经前置、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于术后4、10周及6、12个月摄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随访12-30个月,术后12-18周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优9例,良5例,可2例,差2例。术后尺神经麻痹1例于术后6个月完全恢复;术后5周肘关节异位骨化1例,1例因糖尿病切口延迟愈合。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Y"形钢板内固定结合CPM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Y形钢板内固定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19例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7例,C1型7例,C2型4例,C3型1例。均采用肘后正中纵形切口,骨折复位后用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结合上肢CPM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4例,良4例,可1例,无差病例。总优良率为94.7%。无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骨化性肌炎、迟发性尺神经炎、内固定失败等发生。结论 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尺骨鹰嘴截骨人路双柱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11年1月我院治疗26例肱骨髁间骨折,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8~58岁,平均40岁。采用肘关节后侧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骨折复位双钢板进行双柱固定,术后早期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伸30。,屈130。。无尺、桡神经损伤病例。结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关节面解剖复位、钢板双柱固定和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截骨双钢板固定治疗成人创伤后肘内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22例成人创伤后肘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8~29岁,平均21岁。既往均有肱骨髁上骨折病史;初次骨折后3个月~1年,平均6个月出现肘内翻畸形;出现畸形后4~17年,平均8年入院手术。术前患侧肘关节提携角为肘内翻16~25°,平均20.6°。肘关节功能采用Flynn评分均为差。术中行肱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以2块重建钢板塑形后分别置于肱骨内外侧柱以固定截骨断端。术后无需外固定,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提携角为肘外翻0~10°,平均7.5°。患者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3周,平均10周。术后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无肘内翻复发。末次随访时Flynn评分优17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91%。结论采用肱骨髁上截骨加双钢板固定治疗成人创伤后肘内翻畸形,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成人跟骨钢板塑形后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方法] 2010年3月~2014年3月采用成人跟骨钢板塑形后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患者15例。[结果] 15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其他合并症。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骨折愈合,14例解剖和功能完全恢复,1例出现轻度肘内翻,肘关节功能无明显异常。临床评定为优14例,良1例。[结论]采用成人跟骨钢板塑形后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简便易行,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16例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6例C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分别采用双钢板(10例)、Y型钢板(4例)及张力带钢丝(2例)内固定治疗.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6~4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肘关节功能按Aitken et al标准进行评定:优7例,良5例,可2例,差2例.结论 影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是肘关节功能的决定因素,双钢板固定是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C3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结合尺骨鹰嘴附着点局部纵向切开显露、双钢板内固定治疗33例肱骨髁间C3型骨折患者。结果 33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按Cassebaum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1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8.9%。结论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结合其肘后鹰嘴附着点局部纵向切开,有效显露肱骨髁间C3型骨折、双钢板内固定,术后个体化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可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3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5-46岁,平均35岁。按照Riseborough和Radin的分类方法,Ⅱ型6例,Ⅲ型18例,Ⅳ型2例。[结果]术后25例骨折复位满意,1例复位稍差,无切口感染,1例术中牵拉损伤尺神经,22例获得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3.5个月。尺神经损伤恢复,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7周。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5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8%。[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骨折充分,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固定肱骨髁间骨折牢固可靠,能有效的防止骨折不愈合,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C型骨折15例,均采用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复位后均使用Y型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8个月。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尤其老年人肱骨髁C型骨折,是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肘横纹前方入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于闭合复位失败或合并前方血管神经卡压的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探讨经肘横纹前方入路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对44例闭合复位失败或合并血管神经症状的儿童(2~11岁,平均4.6岁)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开放复位,其中肘横纹前方入路19例,其他人路25例(外侧入路21例,内外侧联合入路4例).术中复位满意后克氏针内固定辅以石膏托固定,3周后行功能锻炼.以肘关节Flynn等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年(1~4年),经肘横纹前方入路组与其他入路组在提携角丢失及肘屈伸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横纹前方入路组优良率89%,其他入路组83%,P>0.05);肘横纹前方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人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肘横纹前方入路治疗闭合复位失败或合并前方血管神经卡压的儿童Gar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便于安全快速地获得解剖复位,利于探查骨折伴发的血管神经损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渐进式功能锻炼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双钢板内固定术后对肘关节功能影响。方法:对纳入标准的8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给予双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术后即可给予渐进式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患肢于伸肘30°位石膏外固定制动,1周后(术后7~11天)开始功能锻炼。采用肘关节Mayo评分、肘关节活动度比较2组术后2周、术后3月、术后6月肘关节功能,并对术后6月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80例均获得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3月、术后6月肘关节疼痛、活动度、稳定性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术后6月治疗组肘关节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3月、术后6月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伸直差值度、前臂旋前度及前臂旋后度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术后6月治疗组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伸直差值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两组优良率经Wilcoxon秩和检验(Z=–1.976,P<0.05);术后6月两组优良率经Wilcoxon秩和检验(Z=–2.042,P<0.05);2组术后6月均无出现切口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C型骨折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在肘关节活动度、功能恢复、疼痛缓解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改进及并发症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董喆  史民权 《中国骨伤》2009,22(5):329-330
通过改进后的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以预防和降低肘内翻的发生。方法:肱骨髁上骨折197例,男167例,女30例;年龄3~12岁,平均8.7岁;伸直型179倒,屈曲型1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单纯石膏托外固定34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53例,牵引复位、石膏外固定23例,手术治疗87例。手术者中29例采用肘前外侧切口,58例采用后内侧切口。结果:197例中191例得到随访,时间1-5年,平均3.7年,参考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相关疗效评定,优142例,良27例,可13例,差9例,肘内翻发生8例。结论:肘内翻发生虽有其客观因素,但治疗时只要彻底纠正尺偏倾斜并维持复位后的稳定,可使肘内翻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We present a study of the pattern of elbow fractures in children under 15 years of age, during a 5-year perio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The incidence was 308/100 000 per year; 58% of the children had a fracture in the supracondylar area of the humerus. There were 355 elbow fractures, and there were 164 boys (46%) and 191 girls (54%). The mean age for the entire group was 7.9 years (for boys, 7.2 years; for girls, 8.5 years). Of 209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including 5 combination fractures), 134 were type I, 40 were type II, and 35 were type III (as classified by Gartland). Associated temporary nerve injuries involving the median, radial, and ulnar nerves were seen in 15 patients with type III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Associated brachial artery injuries were seen in 6 patients, 5 of whom had type III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中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7例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4例;年龄为2~14岁,平均7.31岁。按照骨折移位程度分型,完全移位断端接触17例,完全移位断端无接触10例。合并尺神经损伤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所有病人在手法复位失败后均采用术中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4~6周拔出克氏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病人手术时间为15~50 min,平均30 min。病人术中均覆盖防辐射铅衣保护,术中透视5~8次,平均7.5次。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病人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平均4.5周,术后3个月尺神经损伤均恢复。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8%(26/27)。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肘内翻、骨化性肌炎、医源性神经损伤。结论 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后的...  相似文献   

16.
儿童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致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致神经损伤类型、保守治疗时间和损伤机理。方法:对53例伴神经损伤的儿童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54条神经损伤涉及桡神经29条、骨间后神经13条、骨间前神经6条、正中神经4条、尺神经2条。46条神经保守治疗,8条神经手术探查连续性完整,呈牵拉和挤压伤,2条伴挫伤,伤后8~12周2条桡神经行松解术。伤后8~12周神经功能恢复48条,超过12周6条,最长时间24周。结论:儿童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所致的神经损伤,多数功能可自然恢复。伤后4~6周对神经恢复情况综合评定,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功能无恢复及早手术,观察到伤后8~12周为宜。神经在肘部的临床解剖学特点是损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肘后S形入路可吸收钉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肘后S形入路可吸收棒固定治疗4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结果 40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周.参照Flynn功能评定标准:优30例,良8例,差2例.无神经、血管损伤,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改良肘后S形入路手术切口创伤小,骨折复位固定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对57例C型(AO分类)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26个月,57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按Jupiter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1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伤前存在肘关节畸形),优良率为92.3%。无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肱三头肌萎缩、骨化性肌炎、及骨不愈合发生。结论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理想入路,可取得良好的肘关节和肱骨远端显露,内固定安放方便,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血管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针对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闭合复位不满意的Ⅱ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4~16岁,平均6.4岁。16例手术患儿出现17个神经损伤症状,桡神经损伤5例,正中神经损伤7例,其中1例伴有尺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4例;13例出现肢体远端桡动脉搏动减弱、手凉血管损伤症状。比较患肢术前、术后神经、血管恢复情况,必要时应用肌电图、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和指导进一步治疗。结果:96例患儿85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73例患儿切口Ⅰ愈合,12例切口Ⅱ期愈合,无感染及肘关节功能障碍。5例桡神经损伤病例中3例桡神经损伤患儿术后3个月桡神经损伤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3个月行桡神经探查松解术,术后5个月症状消失;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解除石膏压迫3个月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中神经损伤7例,其中1例伴发尺神经损伤,6例正中神经损伤患儿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伴有尺神经损伤的病例Ⅱ期行神经探查,术后9个月神经损伤症状消失。尺神经损伤5例,其中伴发正中神经损伤1例,尺神经损伤病例术后6个月神经症状完全消失。术前出现桡动脉搏动弱、手凉症状13例,术中未行血管探查,骨折固定后桡动脉损伤症状消失。结论:肱骨髁上骨折Ⅰ期手术过程中常规探查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及血管是否探查根据术前查体决定,肌电图及多普勒超声不作为术前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