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恩 《河北中医》1994,16(4):14-16
李恩复教授治胃病用药特色张荣恩(永年县第一医院057150)李恩复教授研究胃肠病30余载,对胃肠病的发病原因、证候特点、辨证治疗颇有独特的见解。认为胃喜凉恶温,喜润恶燥,喜通恶滞,喜降恶升。提出了凉润通降的治疗大法。清胃热药多选生石膏、黄连、栀子、蒲...  相似文献   

2.
临床组方时,除针对脏腑病理特点辨证论治外,为提高临床疗效,还要充分考虑所治脏腑生理特性。如肺之宣发肃降,脾之喜燥恶湿、喜通恶滞,心主通行,肝喜条达,胃主通降,肾中阴阳互根、主封藏等。如此配伍,相得益彰,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李七一教授治疗心系系统疾病学术观点及临床中医辨证及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抄方、阅读李七一教授中医临床相关学术观点著作、整理其治疗心系疾病的三例典型病例并加以分析,总结李七一教授诊疗心系疾病的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李七一教授中医中药辨证论治胸痹心痛、心衰病、失眠,结合患者复杂症候进行辨证论治,取得满意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李七一教授诊治心系疾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五脏皆有阳虚,脾胃也不例外,但脾阳虚与胃阳虚在生理、病理及用药上不尽相同。生理上脾主升胃主降,脾为阴土喜润恶燥,胃为阳土喜燥恶湿;病理上脾阳伤易气机下陷,胃阳伤则气机上逆;治疗脾阳虚应"温、运、补",治疗胃阳虚应"温、宣、通",而不重补益;脾胃皆阳虚导致湿停中焦时可脾胃合治,以苦温芳香燥湿为主。  相似文献   

5.
“脾胃者,仓廪之官”,为后天之本。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脾体阴而用阳,胃体阳而用阴”,“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脾以升则健,胃以降则和”,两者具有阴阳、气血、运纳、刚柔、燥湿等一系列性能和体用的不同,为此,在研究脾胃的时候,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本文试就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曾倩教授论治妊娠恶阻的经验及特色,曾倩教授认为,妊娠恶阻以冲气上逆、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责之肝脾肾,以调和肝脾、平冲降逆兼顾补肾安胎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特色在于:首选非药物治疗,如耳穴、敷贴等外治疗法;若必须用药物治疗时,用药少而精;服药时注意浓煎,少量频服;若患者呕吐剧烈,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陆为民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的病位在于大肠,与肺、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治疗当重视理肺、治脾、通降胃气。文章从脏腑病机、遣方用药等方面,介绍了陆为民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二者同居于中焦,而功能不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以阳气为主,胃以阴津为要.<伤寒论>设"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与"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两篇,分而论之、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9.
姜桂宁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1):790-791
人体内脏腑经络各具特性,如肺主宣发肃降,但以降为主;肝属木,主升主动,体阴而用阳;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胃为阳明燥土,喜润恶燥。若各种原因影响了脏腑的个性,则会偏离常态,出现病理表现,即所谓“逆其性而病”。古语云“用药如用兵”,而如何调兵遣将,则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这个“彼”就是脏腑的个性。顺应脏腑的个性,运用针刺、方药以纠正其偏离之性,恢复其常态,疾病才会祛除,正谓“顺其性而治”。1宣降肺气为治肺要法五脏之中,肺位最高,乃五脏之天,其气主宣发肃降,但以降为主,即肺金喜降。无论何因,影响肺气和降,肺气上而为逆则出现…  相似文献   

10.
妊娠恶阻为妊娠早期的常见病,马春芬教授治疗妊娠恶阻的经验,认为病因胃虚、肝热最为多见,病理主要是胃失和降、冲气上逆所致。导师以清肝和胃,降逆止呕为主要治则,常以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姚奇蔚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奇蔚教授、主任医师 ,从医六十余年 ,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颇有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亲聆教导 ,获益颇丰 ,现将本人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姚老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多为胃阴不足 ,病位在胃。胃为阳土 ,喜润恶燥 ,病久多寒湿化热 ,燥热伤阴 ,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唐容川说 :“胃燥不能食 ,食少不能化 ,譬如釜中无水 ,不能熟物也。”引起胃阴不足的原因 :一为嗜食辛辣食物或过嗜烟酒 ,二为肝气郁结化火乘胃。临证常见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脾胃湿热等证。胃阴…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介绍崔公让教授运用芳香药物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崔教授认为,脾为湿困、升降失调,致使脾胃受纳、运化、升降等功能失调,治疗时应根据脾胃的生理特性,即“脾喜燥恶湿,胃喜温恶寒,脾喜升胃主降”等,辨证治疗。崔教授根据“芳香偏入脾”理论,治疗脾胃病时注重运用芳香化湿药、芳香理气药、芳香温中药,以达到健脾燥湿、行气解郁、温经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志甫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在中医理论方面造诣较深,善治内科杂病,其对脾胃病的治疗颇有见地。王老认为,脾为阴脏,主升喜燥恶湿,胃为阳府,主降喜润恶燥,脾胃位居中州,又为升降之枢纽,故脾胃病纯虚纯实、纯寒纯热者鲜见,多为寒热虚实错杂之证,因此他主张用药宜寒热并用,虚实同调。据脾宜升则健,胃  相似文献   

14.
古展鑫  刘锐  刘华盛 《河北中医》2020,42(5):658-660+686
李桂贤教授认为,呃逆总由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所致,并常与肺气是否通降、肝气是否条达、肾气是否摄纳有关。根据寒热虚实病性,辨证论治,强调舌诊,重视调畅情志。临床治疗以调气和胃、降逆止呃贯穿始终,应用自拟调气降逆汤,结合穴位点按,调气为本,降逆为标,结合实际症状合理遣方用药,获效良多。  相似文献   

15.
朱襄君先生,治学严谨,学验俱丰,长于内妇儿各科,尤擅脾胃病的治疗。1963年,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亲聆教诲,受益颇深。现仅举胃病一证,以窥其学术思想之一斑。1 健脾益胃贵在运化朱师认为,脾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一升一降,胃喜润而恶燥,脾喜燥而恶湿,二者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临证指南医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润自安”,又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对水谷的受纳、运化、排泄等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脾气升、胃气降,脾主运,胃主纳,二者密切配合而…  相似文献   

16.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无处不贯穿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脏象学说中,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阴土,喜燥恶润,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宜升,胃宜降。这说明两者性质相反,但二者又同处于  相似文献   

17.
探讨朱方石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通过跟师抄方,从中体会其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方面的思路及经验。朱方石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治因气、血、阴、阳各有所主,寒湿燥火瘀各有感化,标本虚实各有所现,故而辨证用药较为复杂。导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基于脾胃虚弱,脾以气虚为主,当健脾益气,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以阴虚为主,当滋阴润燥,方选益胃汤加减;而病程常见土虚木乘,当疏肝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汤加减;且血瘀阻络贯穿病理过程之中,并影响着萎缩的进展、肠化和异型增生,活血通络化瘀则能控制萎缩进程,方选仁术健胃汤加减。体现其诊疗理念对改善患者病情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林沛湘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贵华  林寿宁 《新中医》2005,37(10):16-17
林沛湘教授认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根据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病理机制,治以养阴益气补阳相佐,辛温苦寒兼施,扶正祛邪并用,治肝胃共举等法,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独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斌,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教授,《伤寒论》专业硕士生导师.行医五十余载,对慢性胃病的治疗颇有专长,疗效尚佳.笔者随诊并参阅其70余例慢性胃病的治验病案,受益非浅.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于下、或可有益于同道.慢性胃病的通治三法(一)调节升降:胃为六府之一,以通为用.外寒犯胃、肝气乘胃或劳倦伤脾,都要影响胃的通降,以致胃气壅塞或胃气上逆,常见胃痛、痞满、呕恶、暖气诸症.若失治误治、病情迁延,则往往致慢性胃病.  相似文献   

20.
清热化湿、通瘀降逆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治法,但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也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季节变化而调整用药:春天万物生发,以少阳生发之气为主,易引发胃气上逆而下降不足,故春季治疗该病应注意疏泄肝胆之气;暑湿为夏季之主气,湿邪易困阻脾胃气机而影响脾胃之气的升降,治疗应注意健脾化湿和胃;秋天燥邪当令,而胃喜润恶燥,治疗应注意生津润燥,养胃通下;冬主收藏,阳气内敛,体内阳热之气易上冲而导致胃气下降不及,且易化生湿热阻滞气机,故冬季用药应佐用下气消导之品。文章以四个临床病案进一步阐明了顺应四时气候治疗胃病的实际临床疗效,探讨对中医时间医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