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立简便的纸片扩散试验方法,用于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方法以头孢他啶、亚胺培南为底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和2-巯基乙醇(2-ME)为酶抑制剂,在MH平板上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协同敏感试验,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任一药敏纸片与含酶抑制剂纸片间出现抑菌环扩大现象则表示受试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初筛试验阳性,在144株受试菌中,协同试验阳性29株,PCR检测金属肛内酰胺酶阳性26株。结论CAZ-EDTA纸片协同法在检测产IMP-1型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与PCR技术相媲美,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日常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株分布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κ—B法筛选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同时耐药菌株,E—test法检测产金属伊内酰胺酶菌株,最后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3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同时耐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者34株,占11.3%(34/300);其中检出产金属伊内酰胺酶15株,占5.0%(15/300),产酶株分布较为集中,产酶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等抗生素高水平耐药,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部分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伊内酰胺酶检出率升高,产酶株的多重耐药较严重,应高度重视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耐药性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现状,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方法将VITEK-2全自动鉴定仪鉴定出的10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体外耐药性监测及统计耐药率,同时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百分率。结果 10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22株,占20.8%。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与阴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相比较,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呈现的耐药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及产酶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本地区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检出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151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47株.使用IMP/EDTA纸片法筛选产金属酶的耐药表型,PCR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SPM和GIM 4种基因型.PCR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后,进行核酸电泳.结果 47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IMP/EDTA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阳性21株,占44.6%.PCR检测金属酶基因型阳性14株,占29.8%,其中IMP型阳性11株,占78.6%,VIM型阳性3株,占21.4%.未检测出SPM和GIM型金属酶.结论 池州地区产生的金属酶同时存在IMP和VIM两种基因型,其中以IMP亚型为主,少部分为VIM亚型,分布科室主要为ICU,其次为神经外科.产金属酶是本地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耐药机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监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铜绿假单胞菌-改良Hodge(PAE-MHT)法对铜绿假单胞菌(PAE)金属β-内酰胺酶(MBLs)检测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82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的PAE,通过双纸片协同法、E-test法及PAE-MHT法作为MBLs表型初筛试验,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IMP型和VIM型MBLs基因并测序。结果 PAE-MHT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4.6%,97.2%,97.6%.PAE-MHT法和双纸片协同法、Etest法有非常好的一致性。结论 PAE-MHT法简便、快捷,不失为临床快速筛查非发酵菌产MBLs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以及β-内酰胺金属酶阳性率。方法采用K-B法检测35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采用IPM EDTA与CAZ EDTA抑菌环直径之差判断金属酶阳必性率。结果356株铜绿假单胞菌有86株对IPM耐药。有155株对CAZ耐药,82株同时对CAZ与IPM耐药,从中共检测出1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对大多数抗生素形成耐药。结论金属酶对氨曲南和多粘菌素B稳定,可作为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通过密切监视产金属酶菌株的发展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持续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双纸片增效试验进行ESBLs检测,使用x^2检验比较PA产ESBLs菌株与未产ESBLs菌株在耐药性之间的差别。结果 对109株PA进行检测,其中22株产ESBLs.检出率为20.2%。产ESBLs PA组与未产ESBLs PA组均对泰能、多粘菌素E敏感,对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P〉0.05);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在内的8种抗生素,产ESBLs PA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产ESBLs PA组(P〈0.05或P〈0.01)。结论 产ESBLs PA对常用抗生素呈现出更强的耐药性,并且部分产ESBLs PA菌株还常常联合其他酶造成混合耐药,使PA多重耐药状况更加严重。微生物工作者应加强PA产酶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及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情况。方法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系统进行细菌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协同实验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结果 23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63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率为26.69%,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氨曲南部分耐药,耐药率分别为45.12%、50.33%、59.74%、61.43%、62.12%和63.16%;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6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38.10%(24/63)。结论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实验室应加强对产酶菌株的监测,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10-1211
目的了解耐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的现状。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耐头孢他啶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结果 65株临床分离耐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30株(46.2%),AmpC酶4株(6.2%),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0株(15.4%),同时产金属酶和产ESBLs 15株(23.1%),同时产AmpC酶和金属酶2株(3.1%)。结论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以产ESBLs为主,其次为AmpC酶和金属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双纸片增效法。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999年的13.0%升高到2005年的39.1%。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巴坦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在60%~63%之间,对妥布霉素、氨曲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6.5%、68.0%、70.7%、71.0%和72.2%,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15,7%。结论 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产金屑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实验室应加强对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Cica-Beta Test试剂盒对铜绿假单胞菌(PAE)金属β-内酰胺酶(MBLs)检测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文献[5]中的82株耐亚胺培南PAE,PAE-MHT法和Cica-Beta Test试剂盒分别进行MBLs检测。结果 PAE-MHT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4.6%,97.2%和97.6%。Cica-Beta Test试剂盒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6.9%,100%和96.3%。PAE-MHT法和Cica-Beta Test试剂盒有非常好的一致性。结论 两种方法均适合应用于临床快速筛查非发酵菌产MB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同时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结果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ESBLs2株(4%)、产AmpC酶20株(40%),1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22%),金属酶筛选出8株(16%)阳性。结论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AmpC酶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金属β-内酰胺酶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流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更多困难。现对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流行病学特征、性质、分类、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本院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性与产β-内酰胺酶现状,并探讨产酶与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院内感染PA菌株112株,进行药敏、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金属β-内酰胺酶(MBL)和头孢菌素酶(Amp C)的检测。构建PA产β-内酰胺酶与耐药之间的Logistic回归方程,ROC曲线评价产酶预期概率(PRE)与多重耐药(MDR)在筛查PA产酶菌株中的价值。结果我院PA菌株对阿米卡星、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都70%,ESBLs、MBL和持续高产Amp C酶的阳性率分别为3.6%、8%和16.1%。PRE筛查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100%和93%,分别高于MDR的96.2%和74.4%。结论临床应加强对PA产β-内酰胺酶的监测,以Logistic回归PRE值为指标筛查产β-内酰胺酶菌株,要优于以MDR为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同时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结果 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ESBLs2株(4%)、产AmpC酶20株(40%),1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22%),金属酶筛选出8株(16%)阳性.结论 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AmpC酶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铜绿假单胞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用改良三维法 ,检测了 14 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高产AmpC 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 ,并对其耐药表型及耐药机制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2 0 0 1~ 2 0 0 3年期间从我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为受试菌 ,大肠埃希菌ATCC2 5 92 2为三维试验指示菌。质控菌株有肺炎克雷伯菌ATCC70 0 6 0 3(SHV 18) ,大肠埃希菌DH5a产酶工程株 3株 :包括TEM 1、SHV 1和ACT 1(质粒型AmpC酶 ) ,阴沟肠杆菌 0 2 9(野生型AmpC) ,阴沟肠杆菌 0 2 9M(持续高产型AmpC) ,阴沟肠杆菌1194EC(高度诱…  相似文献   

17.
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β-内酰胺酶可分为4种:IMP、VIM、SPM以及GIM,而各型又有若干亚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位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并以基因盒的形式存在于整合子中。整合子属于可移动基因元件,借助整合子的移动,基因盒可在不同细菌间传递,导致耐药性在不同细菌间水平传播,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改良的碳青霉烯类灭活法(mCIM)和铜绿假单胞菌改良Hodge试验(PAE-MHT)法对铜绿假单胞菌(PAE)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表型筛选能力。 方法 收集176株耐碳青霉烯类PAE,PCR检测IMP 和VIM基因,采用mCIM法和PAE-MHT法检测产MBLs菌株,其中mCIM法分别选择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作为药物底物进行筛选能力的研究,对几种方法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IMP为底物mCIM法和以MEM为底物mCIM法检测MBLs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以IMP为底物mCIM法、以MEM为底物mCIM法和PAE-MHT法的准确度分别为94.9%,96.6%和94.3%; 敏感度分别为90.5%,100%和85.7%; 特异度分别为95.5%,96.1%和95.5%。三者在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之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99,均P>0.05)。三种方法与PCR法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PAE-MHT法经济、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读。以MEM为底物的mCIM法具有高敏感度与高特异度,更适合于检测PAE的MBLs。  相似文献   

19.
姚慧琳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261-262,260
目的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K—B法或MIC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再进行改良三维试验.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结果在9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有16株(17.20%),8株高产AmpCβ-内酰胺酶(8.60%),6株为金属β-内酰胺酶(MBL)(6.45%),有2株同时产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2.15%),2株菌(2.15%)可能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或有胞壁屏障。总产酶率为36.56%。结论产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正确认识它的耐药机制,有助于了解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以及医院内耐药基因的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K—B法或MIC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再进行改良三维试验.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结果在9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有16株(17.20%),8株高产AmpCβ-内酰胺酶(8.60%),6株为金属β-内酰胺酶(MBL)(6.45%),有2株同时产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2.15%),2株菌(2.15%)可能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或有胞壁屏障。总产酶率为36.56%。结论产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正确认识它的耐药机制,有助于了解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以及医院内耐药基因的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