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国产替考拉宁与进口万古霉素治疗肾移植术后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7例诊断和高度怀疑肾移植术后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患者入选,38例应用国产替考拉宁和19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分别设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并将临床分离培养菌分别进行国产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国产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肾移植术后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6.8%和84.2%,细菌清除率为91.7%和88.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2%和26.3%,肾毒性的发生率为5.3%和15.8%,从分离到的75株病原菌药敏试验分析发现,对替考拉宁敏感率为97.3%,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96.0%,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理的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治疗肾移植术后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疗效强,且安全可靠,但万古霉素剂量需个体化,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及观察肝肾功能情况;国产替考拉宁是治疗肾移植术后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研究期间共诊治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130例次。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多发生于术后6个月76.92%(100/130);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83.85%(109/130)、咳嗽55.38%(72/130)、咳痰46.15%(60/130)和呼吸困难37.69%(49/130)。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40.00%(52/130)。在130例次感染中,有65例患者检测病原体阳性,病原体以混合感染为主占46.15%(30/65)。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于术后半年后,患者多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就诊,混合感染多见,针对病原菌应用抗菌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尤其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发生的特点,探讨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所有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比较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与其他类型肺部感染的特点.结果 2003年1月-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病例92例,发生肺部感染19例,感染率20.7%;其中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8例,占42.1%;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发生感染时间的中位数为术后61 d.结论 肾移植术后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而在肺部感染的病例中,提示预防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控制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的发生,是降低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0年9月—2012年6月接受肾移植术治疗的2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发病时间、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报告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从而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特征.结果 肾移植术后2~6个月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58.0%,表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发时间为2~6个月;肺部感染主要呈现中、重度发热状态,占总数的88.0%,具有不同程度的咽部疼痛、胸闷、呼吸急促、咳嗽、咳痰、肺部哕音等临床表现;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革兰阴性杆菌,其中病毒感染18例、革兰阳性菌感染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2例、混合细菌感染2例、真菌感染4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无病原体感染8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主要为糖尿病、术前NEU值、术前腹水、手术时间、急性排斥、术后尿量和血透时间,这些检测指标合并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颇多,特征复杂,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一旦发现典型临床表现,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伏立康唑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对应用伏立康唑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伏立康唑治疗的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治愈率77.8%.结论 对于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50例肾移植患者所发生的31例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单纯细茵感染9例,真菌感染3例,CMV感染5例,结核感染1例,混合感染10例,病原不清3例。治疗后27例治愈,4例直接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予以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治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加强对症及支持治疗,有利于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结果共有1 191例患者进行结直肠癌手术,发生肺部感染的共计173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4. 5%。共培养出病原菌1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7株,革兰阳性菌7株。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47株、鲍曼不动杆菌27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阴沟肠杆菌9株。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较敏感。结论革兰阴性菌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致病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较为敏感,治疗肺部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类型、原因及死亡率,以提高其生存率.方法 对110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29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类型、病原体、预后等.结果 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率为27.04%,其中肺部269例,泌尿系统15例,消化道9例,切口3例,颅内及全身各1例;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后感染率达59.35%;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77%,革兰阳性菌占19.80%,真菌占6.71%,卡氏肺孢子虫占4.03%,病毒占3.02%;感染率中男女无差异,男性发生感染后死亡及切除移植肾比例较高.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患者有一定的规律,应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全身支持治疗,尤其是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9例符合临床诊断和临床拟诊肺部曲霉菌属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临床诊断和拟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患者中,血培养确诊黑曲霉菌性肺炎1例次,痰培养诊断肺曲霉菌属感染3例次,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阳性5例次,CT扫描典型表现诊断2例次,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或细菌感染6例,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1例,单纯IPA 2例;7例临床拟诊后立即给与伏立康唑静脉注射,其中有2例合并或序贯给予米卡芬净治疗,1例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1例给予卡泊芬净注射液治疗;合并CMV感染者给予更昔洛韦,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愈8例,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拟诊曲霉菌属感染者应结合GM试验、CT扫描和临床表现,尽早进行经验性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71例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对其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例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男性49例感染率26.92%,女性22例感染率24.18%,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41~55岁的24例感染率17.39%;56~73岁47例感染率34.81%;56例患者存在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房颤、矽肺等基础疾病,感染率35.67%;53例应用抗菌药物,感染率31.36%;62例术后无效排痰,感染率91.18%;所有肺部感染患者均在肺结核术中进行了插管麻醉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26.01%;年龄、存在基础疾病、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术后有效排痰是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较大、存在基础疾病、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侵入性操作及未有效排痰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避免术后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于移植术后<6个月者36例(76.60%),6~12个月8例(17.02%),>12个月3例(6.38%);其中有10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病死。细菌感染15例,真菌感染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结核感染2例,混合感染2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病原体呈多样性,早期发现病原体、合理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院内感染13例,院外感染8例;19例检出病原菌,其中细菌感染有17例次(院内感染7例,院外感染10例)占47.22%;单纯感染4例,混合感染15例占检出病原菌的78.95%(院内感染均为混合性);4例患者(19.05%)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21例中死亡3例均为院内感染,治愈18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早发现、果断治疗,了解院内、院外感染的区别,及时正确使用呼吸机,调整免疫抑制剂和全身支持疗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移植中心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在肝移植术后的救治过程中出现疑似肺部真菌感染的所有病例,留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作真菌直接涂片和(或)真菌培养,用SPSS10.0软件,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205例肝移植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为12.2%,感染发生的平均时间为移植术后(24.3±16.2)d;机械通气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广谱抗生素过长时间的使用、营养过度包括肠道内营养和静脉营养、各种导管包括各种血管留置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及肝移植术前肝肾功能衰竭,均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25例患者各种标本共分离出26株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为57.7%.结论临床医师应尽量避免给予患者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减少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预防肝移植术后各种感染的发生;早期送检各种标本作真菌检测,从而作出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中医分段辨证治疗。方法根据肾移植术后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且有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及感染呈多样性等特点,阐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是以正虚(肾虚)为本,以感邪(热、毒、瘀蕴结于肺)为标,即正虚邪实,故在治疗上应重视调理整体功能状况,采用急性期和恢复期2个阶段分别施以清热、解毒、活血,补肾养阴、清热润肺等辨证治疗,标本兼顾。结果中医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采用分期论治,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稳定的特点。结论中医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3年1月-2011年1月重症监护室4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肺部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6个月(32例,80.00%),发热是其主要症状,病情严重时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继而发展为ARDS。早期胸片仅有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或肺野有少许斑片状影,CT扫描逐渐发展为双侧下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毛玻璃状等间质性改变。感染多以病毒和真菌等机会性感染为主。40例患者,存活16例,死亡24例,病死率60.00%。早期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晚期死亡原因主要为真菌及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感染所致的呼吸衰竭。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所致ARDS病死率高。应及早诊断,合理调整及停用免疫抑制剂方案,经验性抗感染和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策略,加上减少误吸风险的合理营养支持方案和层流洁净病房的应用,将为患者的康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放射学诊疗价值。方法 由2名有经验的医生经双盲法对16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者158例,其中主要的病原菌依次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影像学诊断为正常者30例(19.0%),诊断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者44例(27.8%),肺部感染者84例(53.2%)。DSA造影诊断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5例,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胰腺血管内血栓形成l例。结论 胸片与CT扫描有助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胸片是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DSA检查有利于明确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肝移植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感染组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组,分析患者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3.5%,病死率60.0%,感染与术中输液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血肌酐、白蛋白、腹腔出血、胸腔积液等因素有关,肺部感染组与未发生肺部感染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死率较高,肝移植术中尽量控制液体输入量、术后尽快拔除气管插管、预防肾功能不全、加强营养、及时处理大量胸腔积液和腹腔出血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原因及相关因素,加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手术及门诊随诊32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中124例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其中发生肺炎感染者124例次,感染率为38.6%。呼衰发生率29.8%,治疗平均天数22d。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免疫抑制剂组合、环孢素浓度、生物制剂的使用、白细胞数量。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情严重,住院周期长.死亡率较高。引起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主要与免疫抑制剂使用剂量与用药方案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评估其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2005-2007年前3位抗感染药物的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在这3年的销售金额居于首位,分别为5.81、6.59、6.76万元;2008-2010年碳青霉烯类和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由2005年第5位升至2010年第2位;在2005-2010年喹诺酮类药物DDDs值均居于前3位,而美罗培南、替硝唑针的DDDs分别上升至第1、2位;2005-2010年抗感染药物的用量符合率与适应证均呈逐年升高趋势,用量符合率由64.52%升至96.55%,适应证符合率由80.65%升至96.55%.结论 医院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个别过量使用情况,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