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胰肾联合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4年7月行胰肾联合移植术6例,均采用供者十二指肠与受者空肠侧侧吻合的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术式,术前口服吗替麦考酚酯500mg,他克莫司2mg,术中用甲泼尼龙(MP)1.0g。术后2例用2剂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克隆抗体,4例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导治疗,术后1~3d分别用MP冲击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维持治疗。每日用那屈肝素钙(速避凝)或前列地尔等抗凝药物防止移植胰腺血栓形成。应用生长抑素预防移植胰胰腺炎。术后3~5d肾功能恢复顺利时加用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术后随访15~49个月。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血糖6~16mmol/L,应用小剂量胰岛素5~10d后停用,6例患者血糖均维持在正常范围。1例术后第7天出现他克莫司浓度过高所致肾中毒,经血液透析治疗3次,他克莫司减量后,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4、20、22天并发消化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早期未发生胰瘘、肠瘘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6例均存活,存活4年以上者1例,3年以上者3例,2年和1年以上者各1例。胰腺功能良好,血糖正常。5例血肌酐(Scr)正常;1例Scr〉400μmol/L。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改良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更符合生理,术后并发症少。供器官质量、组织配型、胰液引流方式、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和术后远期感染是影响患者术后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53例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施行的53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情况,分析受者死亡原因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原因.结果 3、5和8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0.1%、89.1%和80.0%,3、5和8年移植胰腺存活率分别为84.9%、84.8%和60.0%,3、5和8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0%、82.6%和53.3%.受者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4例)、移植肾功能丧失(2例)、心血管急症(1例)和脑卒中(1例).移植胰腺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带功能受者死亡、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和带功能受者死亡.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远期效果良好,感染、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是受者死亡和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演变规律及处理经验。方法 对2例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长期存活(5年,8年)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临床表现,血液气体分析及碳酸氢钠的给药方式,剂量和疗效。结果 2例患者术后均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需长期给予碳酸氢钠替代治疗。结论 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代谢性酸中毒很难自行代偿纠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结果 5例术后分别存活5年1个月、4年、22d、70d和5个月,前2例目前仍健在,生活质量佳。5例均发生了近期或远期的非技术性并发症,其中包括胰瘘、胰周感染及脓肿、十二指肠残端瘘、膀胱炎、血尿、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尿潴留与尿道狭窄等。结论 胰、肾一期联合移  相似文献   

5.
临床胰肾联合移植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胰肾联合移植(SPK)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及尿毒症合并有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胰腺移植之后可获得正常的糖代谢,不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并可逆转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采用外源性胰岛素的替代疗法并不能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肾脏移植之后使尿毒症得到纠正,自1966年首例临床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成功以来,到1994年底,全球单一胰腺移植1600例。有131个移植中心施行胰肾联合移植5628例,移植患者1年与5年存活率分别为91%和78%目前,胰肾联合移植仅次于肾,肝、心移植,居第4位,现将胰肾联合移植进展分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6.
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Ⅰ型糖尿病、部分Ⅱ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有效的常规方法.有关移植胰外分泌引流方式的选择.移植胰静脉回流途径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方面,近年都取得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7.
对一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AMVT)患者移植胰腺的功能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移植胰腺发生了血液再灌注的损伤但恢复很快,术后早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功能。据此认为:AMVT术后,血清C-肽结合血糖测定可较好反映移植胰腺的内分泌功能,血糖的监测对于治疗、特别是决定要否补充外源性胰岛素非常重要;存在外源性胰岛素的情况下,血胰岛素的检测临床意义不大;血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测定可同时反映移植胰腺的损伤情况与外分泌功能,应作为AMVT术后移植胰腺功能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Ⅰ型糖尿病、部分Ⅱ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有效的常规方法。有关移植胰外分泌引流方式的选择。移植胰静脉回流途径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方面,近年都取得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胰腺和肝脏在联合移植时互惠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Qiao H  Zhu Y  Jiang H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49-752,I111
作者对观察肝脏对胰腺的免疫保护作用和胰腺对肝脏的营养保护作用,采用大鼠单独胰腺移植,单独肝脏移植及肝胰联合移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胰腺联合肝脏移植时,胰腺平均功能存活期较单独移植时显著延长,间质排斥反应减轻,分级分布与单独移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肝脏有联合移植时,术后再生能力以及形态的完整性估于单独移植。  相似文献   

10.
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肾移植后存活超过1年的164例患者中41例移植肾失功或死亡的原因分析,并总结存活3年以上者的资料,认为慢排斥反应(C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HLA配型,加强出院患者的管理和长期随访等对改善肾移植的远期效果有得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腹部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磁共振检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腹部器官移植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肝移植、5例胰肾联合移植及2例肾移植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检查时间在术后28d至2年,采用GE1.5TMR机型,成像技术包括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例肝移植,1例发生肝动脉狭窄伴肝坏死,1例发生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为肝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口明显狭窄,1例为左右肝管明显狭窄;5例胰、肾联合移植中,1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1例为移植胰慢性排斥反应伴纤维化,1例为迟发性胰腺炎,移植肾4例正常,1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伴肾梗死;2例单纯肾移植者,1例为肾动脉局限性中度狭窄,1例为肾动脉与髂内动脉吻合口处动脉瘤形成。上述病理改变均经组织病理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结论磁共振可作为腹部器官移植并发症的一种无损伤检查手段,对于血管并发症,有其独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应用于腹部多器官移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保留自身胰腺的多器官(肝、胰和十二指肠)移植,供者为符合“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中的中国三类(C-Ⅲ类)标准的2例男性捐献者.采取多器官联合切取法完整切取供者的肝脏、胰腺、十二指肠和部分空肠,利用供者的髂外、髂内动脉将供者的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成型为一个出口,与受者的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受者的胰腺不切除,其门静脉与移植物的门静脉后壁行端侧吻合,供者的十二指肠降部与受者的上段空肠行侧侧吻合.结果 2例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总量等肝功能指标在术后2周达正常水平;术后7d血糖恢复正常;术后4d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恢复正常;术后1~2周空腹血C-肽和胰岛素达正常范围.1例术后出现肠吻合口瘘,经穿刺引流,4周后痊愈.2例受者分别在术后8周和5周康复,肝功能及胰腺功能正常,未再使用胰岛素.结论 符合C-Ⅲ类DCD供者的器官可用于腹部多器官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大鼠胰十二指肠肾脏联合移植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进行胰肾联合移植基础研究,建立一种简易可靠的大鼠胰十二指肠肾脏联合移植(SPKT)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作同品系异体移植的供受体,受体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STZ)50mg/kg,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在保存液中,移植物门静脉与肾下下腔静脉作袖套式吻合;移植物肾上腹主动脉,肾上下腔静脉分别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肾下下腔静脉显微缝合吻合,移植物十二指肠与受体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移植物带输尿管的膀胱片与受体膀胱吻合。结果:血管吻合时间及受体手术时间短,手术成功率为88%,移植胰腺及肾脏功能良好。结论:此模型是一种简易可靠的大鼠胰十二指肠肾脏联合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Cardiac disease is a common cause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olid organ transplant. Improvement of the results of abdominal organ transplantation has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ing pool of patients who require open heart surgery. We investigated short- and long-term results of open heart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ing abdominal solid organ transplant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examined 60 patients (52.5 years in average)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nd/or valve surgery since July 1988 after abdominal organ transplantation. There were 22 females (37%). They consisted of 46 kidney, nine kidney-pancreas and five liver recipients. Cardiac surgery was performed 68.9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Preoperative serum creatinine level was 2.1 mg/dl, and 11 patients (18%) had creatinine level more than 3.0 mg/dl. Eleven patients (18%) were operated upon on non-elective basis. Twelve patients (20%) were not given stress-dose steroids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Three patients died early after surgery (5.0%). Twenty-six major complications were seen in 17 patients (28%), including deterioration of renal function in seven (three patients required temporary hemodialysis), three major infections, two bleeding complications, and two strokes. No graft loss was encountered. No differences were seen i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betwee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stress-dose steroids. Multivariate analysis identified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P<0.05) as a risk factor for operative death, preoperative creatinine level (P<0.05),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P<0.05) and the amount of fresh frozen plasma used (P<0.05) for major complication, non-elective surgery (P<0.01) for deterioration of renal function. Thirteen patients died and five kidney allografts failed late after surgery. Three- and 5-year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s were 70.8 and 66.8, 84.5 and 84.5%,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ed female gender (P<0.05), body mass index (P<0.001) and non-elective surgery (P<0.001) as risk factors for late death, and preoperative creatinine level (P<0.05) for late graft loss. Conclusions: Open heart surgery can be performed with acceptable short- and long-term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ing abdominal transplants. Stress-dose steroid may be unnecessary in selected patients. Aggressive use of open heart surgery in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to avoid non-elective surgery may further improve early and late surgic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或肾移植术后受者再次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适应证、术后并发症及存活情况.方法 对2003年10月至2008年12月施行的3例肝或肾移植术后再次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的受者进行随访,并进行文献复习.对其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及存活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3.3%(1/3).术后并发症:1例因腹腔出血术后第29天死于肺部感染、急性移植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患者均发生了肺部感染;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2例存活患者,从首次移植计算,已经分别存活56个月和228个月;从一期肝肾联合移植计算,已经分别存活40个月和48个月.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肾疾病的有效方法.肝或肾移植术后受者再次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手术技术、治疗经验及并发症防治。方法2001年10月至2005年3月进行肝肾联合移植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41—66岁,平均54岁。原发病:多囊肝、多囊肾并尿毒症3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尿毒症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7例,肾移植术后14年丙型肝炎肝硬化导致肝衰竭伴移植肾功能不全尿毒症1例。肝移植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式和背驮式肝移植术式,肾移植为常规术式。病肝切除时注意细致分离第三肝门、创面及时止血。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诱导,术后服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及激素维持免疫抑制治疗。患者门诊随访,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以及移植物B超等。随访时间12—53个月。结果1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继发性出血1例,心肌梗死1例(死亡),胸腔积液4例,肺部感染3例(1例死亡)。除死亡病例外,所有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逆转治愈。11例存活者肝肾功能正常,其中存活4年5个月者1例,存活3年以上者2例,2年以上者6例,1年以上者2例。1例49岁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52岁患者术后13个月死于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肝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娴熟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及时诊治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肾移植后的近期存活率。方法:对6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患者与60例肝功能正常患者肾移植后1,3,5年的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60例HB Ag及HCV阳性者的肝肾功能,并发症,存活率及死亡率与肝功能正常组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sAg及HCV阳性患者可以接受肾移植,近期存活率与肝功能正常者相仿。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发生肝损伤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出现肝损伤,其中21例发展至肝功能衰竭,肝损伤的原因主要有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抑制剂肝毒性等。多数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主要有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乏力、纳差、黄疸、腹胀、肝性脑病、出血等。结论术前应对肾移植受者的肝脏情况进行严格的综合评估,术后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尤其是术前检查有阳性发现者。  相似文献   

19.
杨翔  郎韧  贺强  陈大志  李宁 《腹部外科》2004,17(6):324-326
目的 探讨肝肾序贯移植和同期联合移植的手术难点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对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实施肝移植 ,并对 1例巨大多囊肝、多囊肾的病例实施肝肾联合移植。结果  2例肾移植术后实施肝移植的病例 ,其中 1例因术后肾功能衰竭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另 1例术后肝、肾功能良好 ,现已存活 1年。肝肾联合移植病例术中采用肝后腔静脉直接阻断法 ,使重达 10kg的巨大病肝得以顺利切除 ,并采用腔静脉成型术完成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免疫方案采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达利珠单抗免疫诱导下的以FK5 0 6、霉酚酸酯 (MMF)和激素的三联用药 ,肝、肾功能恢复良好 ,现为术后 6个月。结论 序贯性肝肾移植在术前应该准确评估移植肾功能 ,如果移植肾功能不良 ,应果断选择实施肝肾联合移植。肝后下腔静脉直接阻断法在实施巨大病肝切除时具有较大优势。肝肾联合移植术中及术后建议采用达利珠单抗免疫诱导下的免疫三联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