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甲蓝复合液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复合液采用2%利多卡因2 ml,1%亚甲蓝 1 ml和强的松龙25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根据疼痛部位和受侵犯的脊神经选取穿刺点,每周1次,4次1疗程,先注入1%利多卡因2 ml试验量,15 min后无脊麻征、原区域疼痛消失,注入配制好的药液,保持原体位1 h,有条件者可在影像下进行.结果 47例患者痊愈40例,好转7例,痊愈率85.1%,5例患者3个月后复发,继续治疗后痊愈.结论 亚甲蓝复合液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60例躯干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硬膜外镇痛组(A组)和舒芬太尼镇痛组(B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2%利多卡因3 ml+复方倍他米松1ml+甲钴铵1 mg+0.9%NS 10 ml,在此基础上,B组加用舒芬太尼0.5μg/ml。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并随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疼痛评分随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舒芬太尼镇痛组治疗后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单纯硬膜外镇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后随访3个月,A组1例出现后遗神经痛,B组无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可提高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硬膜外侧间隙持续输注神经妥乐平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64人,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即消炎镇痛药组(32例)与B组即消炎镇痛药复合神经妥乐平组(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硬膜外侧间隙穿刺精确置入导管,连续硬膜外镇痛3~4周。A组镇痛泵内药物:0.4%~0.8%的盐酸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2mg 0.9%生理盐水共250ml;B组镇痛泵内药物:0.4%~0.8%的盐酸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2mg 神经妥乐平7.2单位 0.9%生理盐水共250ml。两组流速均为5ml/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入院时、硬膜外镇痛结束后(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VAS评分,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从而评估两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B组较A组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对麻木、痛觉过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综合症状均有一定疗效,但B组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CT引导下将消炎镇痛药及神经妥乐平精确注射到受损神经的部位,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的缓解疼痛效果,且复合应用神经妥乐平镇痛效果更明显;神经妥乐平能有效改善麻木、痛觉过敏超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经硬膜外侧间隙连续推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除头、面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即神经妥乐平连续硬膜外阻滞组(18例),与对照组即硬膜外神经阻滞组(16例)。均在CT引导下行硬膜外侧间隙穿刺置管。对照组经导管注入复方倍他米松0.5ml+维生素B121.0mg+2%利多卡因1ml+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至10ml,每周1次,疗程2~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导管注入神经妥乐平3.6U+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至5ml,每天1次,疗程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30d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3、7、14、30d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硬膜外腔置管,应用神经妥乐平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腔应用消炎镇痛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区域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200 mg/次,5次/d,口服;甲钴胺胶囊0.5 mg/次,3次/d,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75 mg/次,1次/d,口服;外涂阿昔洛韦软膏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肋间神经或腰椎旁神经阻滞,每点注药3~5 mL,每5 d 1次,共3次,并给予神经妥乐平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15 d.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第1,5,10天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5,10天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满意,并可防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症在治疗上相当棘手 ,笔者近几年采用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本病 2 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1 7例 ,女 1 1例。年龄 55~ 78岁 ,平均年龄63岁。皮疹分布在上肢 3例 ,下肢 6例 ,躯干部 (包括胸背及腰腹部 ) 1 9例。病程 2 5~ 90 d。均经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疱疹已干枯结痂 ,或皮损已消失 ,但患处仍痛如锥刺 ,日夜不宁。1 .2 方法 用 5ml注射器抽吸曲安奈德混悬液 1 0 mg(1 ml) ,加盐酸利多卡因 2 ml,充分混匀后于患侧相应的华佗夹脊穴刺入 1 .5~ 2 .5cm深 (病在上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血液病化疗同步药物湿敷时,不同药物配比对预防静脉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成人患者90例分别平均分为三组,选择2%利多卡因5ml 25%硫酸镁15 ml 地塞米松2.5mg同步化疗前静脉湿敷为实验组1,2%利多卡因5ml 25%硫酸镁15 ml 地塞米松5mg同步化疗前静脉湿敷为实验组2,常规化疗不使用同步化疗前药物静脉湿敷为观察组。结果:实验组1和2均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实验组1湿敷疗效高于实验组2,p<0.05。结论:用2%利多卡因及25%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可以很好地预防静脉炎发生;2%利多卡因5ml 25%硫酸镁15 ml 地塞米松2.5mg比2%利多卡因5ml 25%硫酸镁15 ml 地塞米松5mg湿敷预防静脉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外用薄棉灸患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250ml/d。注射后8h1:3服阿昔洛韦片2片/5h,静脉滴注美能注射液40ml/d,3~5d后改为1:3服美能片2片/次,3次/d,肌内注射VitB1 100mg/d,VitB120.5mg/d。TDP照射20min/次。结果106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100%。无遗留疱疹后神经痛,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袁佳 《中国康复》2005,20(1):49-49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70例,均应用浮针疗法 治疗,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结果:70例患者总有效率88.6%,病程≤3个月的患者显效率明显优于病程>3 个月的患者(P<0.01)。结论: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浮针疗法不仅镇痛效果好,且可有效预防神经痛。  相似文献   

10.
利多卡因治疗妊娠剧吐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诊为妊娠剧吐的病人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5 4例给予静脉输液疗法 ;治疗组 5 6例在静脉输液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利多卡因 2 0 0mg加入 10 %葡萄糖液 5 0 0ml中静脉点滴 ,2 0~ 30滴 /分钟 ,1次 /日 ,治疗 3天判断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 10 0 % ,对照组 81.48% (P <0 .0 1) ;治愈率治疗组 89.2 8% ,对照组 40 .74% (P <0 .0 1)。低浓度利多卡因对妊娠剧吐的止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抗抑郁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9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试验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微创治疗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20 mg,每天一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0天评估疼痛强度,并计算疼痛缓解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疼痛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可有效提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带状疱疹好发于年老、体弱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正常人也有可能发病。其原因是曾受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当体质条件下降时发病,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时发生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9%~13%[1]。在治疗各种慢性疼痛过程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属于复杂疼痛综合征范畴,用单一疗法较难收到明显治疗效果[2]。2009年2月—2015年3月,作者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男 ,46岁。因腰及右腿疼痛 0 .5a就诊。脊柱 CT显示腰 2、腰 3椎间盘突出 ,右腿抬高试验阳性。诊断为腰 2、腰 3椎间盘突出。治疗选用椎旁神经阻滞。即 2 %利多卡因 5 ml,维生素 B1 22 ml(1 mg) ,维生素 B1 2 ml(1 0 0 mg) ,强地松龙 1 ml(2 5mg) ,共 1 0 ml混合药液 ,用长 1 0 cm的 7号长针在第 2腰椎右侧旁开棘突 4cm处进针 ,垂直刺达横突 ,退针少许。再向头、向内推进约 2 cm,即达椎旁间隙 ,回抽无血无脑脊液 ,注入药液 1 0 ml,注射完毕后 ,患者取平卧位。约 5min后 ,患者主诉双腿发热 ,发麻 ,不能抬起。 1 0 min后 ,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针灸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带状疱疹189例随机分为5组。A、B、C、D 4组均给予围针刺阿是穴、电针夹脊、支沟、后溪等穴,B组加用铺棉灸疗法,C组加用火针疗法,先行火针治疗,再进行基础针刺,D组加用叩刺拔罐疗法;E组采用西药盐酸伐昔洛韦胶囊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后随访第30、60、90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5组均治疗10d后,随访30、60和90d各A、B、C、D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0及60d时A、B、C、D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可显著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长春瑞滨不同给药方法致静脉炎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春瑞滨(NVB)不同给药方法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使用NVB提供参考依据.方法:NVB采用了3种不同给药方法:①NVB 25mg/m2+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0min,前后分别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0ml+地塞米松5mg.共38次.②生理盐水250ml+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后,NVB 25mg/m2+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0min,然后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第2天、第3天仍在原静脉穿刺,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共52次.③深静脉置管给药NVB 25mg/m2+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0min.共18次.结果:第1种方法静脉炎发生率为57.9%,第2种方法静脉炎发生率为19.2%,第3种方法无静脉炎发生.第2、3种方法与第1种方法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第3种方法与第2种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经外周静脉输注NVB时,采用第2种方法较好,有条件者最好采用深静脉置管给药.  相似文献   

16.
维拉帕米和/或吗啡用于臂丛阻滞辅助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和/或吗啡用于臂丛阻滞辅助镇痛效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上肢择期手术成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对照组)应用1%利多卡因溶液;Ⅱ组(吗啡组)应用含有吗啡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Ⅲ组(维拉帕米组)应用含有维拉帕米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Ⅳ组(吗啡和维拉帕米组)应用含有维拉帕米5mg和吗啡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每位患者均接受1%利多卡因40ml(内含5μg/ml肾上腺素)腋路臂丛阻滞.结果:四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后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臂丛阻滞液中应用吗啡的患者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应用维拉帕米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延长(P<0.05).结论:臂丛阻滞液中应用吗啡能增加术后镇痛维持时间,而应用维拉帕米能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但对术后镇痛无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每星期一次,治疗1个月,并从治疗开始时口服普瑞巴林300 mg/d,bid直至第10周,低剂量组采用相同的神经阻滞疗法并从治疗开始时口服普瑞巴林150 mg/d,bid直至第10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10w,VAS和Q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治疗后第5w和第4w开始VAS评分和QS评分分别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0周,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普瑞巴林300 mg/d联合神经阻滞可迅速缓解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大剂量可达龙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用药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利多卡因反复应用无效或反复除颤利多卡因不能维持的16例患者,静脉注射可达龙3-5mg/kg稀释后10min内注入,随后0.5-1.5mg/min泵入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min再注射75-150mg,同时口服可达龙0.2,3次/d。结果:静脉平均用药3-9(5.9±3.2)d。第1d平均静脉用量(1153±183)(900-1500)mg,心律失常控制率18.7%,第2d31.3%,3d全部控制。7d后0.2-0.6/d维持。30d时1例停服可达龙后17d的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再次发生,除颤无效死亡;余15例患者,病情稳定后改用可达龙0.1-0.2口服,随访3-12(7.7±3.1)个月,无复发。结论:静脉注射可达龙加口服应用对顽固性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完全有效,用药要个体化。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和心律,预防复发需坚持长期口服。  相似文献   

19.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口服药物和理疗综合治疗措施;Ⅱ组为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根据带状疱疹发生部位选用相应的神经阻滞).药物为0.5%利多卡因.0.15%布比卡因.聚肌胞2~4mg,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 100m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缓解程度。结果:Ⅰ组止痛优良率为27%.Ⅱ组为93%,两比较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另外,Ⅱ组病人的病程也较Ⅰ组明显缩短。结论: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具有起效快、止痛效果好、利于病人早期康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疾病,由于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易至误诊,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笔者现将21例带状疱疹误诊病例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病例是1995年2月~1999年6月,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收集的住院病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6~68岁,50岁以上5例,51~68岁16例;其中顿挫型5例(23.8%),大疱型11例(52.3%),出血型1例(4.76%),眼型2例(9.52%),耳型1例(476%)。12临床特点2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其中神经痛后出现皮疹14例(66.7%),皮疹后神经痛7例(33.3%)。皮疹特点:5例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