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12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与孕周的关系及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结果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35~36^-6周组与孕28~34^-6周组比较,其Apgar评分较高,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均较低,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宜于孕34周后经阴道终止妊娠为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相关因素,分娩时机、方式及早产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中重度妊高征、多胎妊娠、前置胎盘是引起早产最常见的因素;胎龄愈小,早产儿存活率愈低;早产组行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其早产儿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组无期待治疗者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有期待治疗者(P<0.05).结论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加强产前保健,对高危妊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产前期待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张天慧  甘荔  彭红  李俊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86-2187
早产是围生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预测和早期诊断早产,积极处理减少早产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是产前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将我院103例早产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早产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早产儿的合并症较多,早产儿的结局如何,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重视,现将我院建院三年来的早产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早产产妇(早产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样等量足月产妇资料(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史、产前检查以及孕妇的产科合并症等危险因素。结果早产组有人工流产史者124例(46.2%),人工流产≥2次者60例(22.4%),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99例(36.9%)和30例(11.2%)(P<0.05)。早产组规则产前检查者148例(5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例(73.1%)(P<0.05)。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多胎、胎位不正等为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注重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早产是指妊娠在28周以上不足37周分娩者,早产并发症多,新生儿死亡率高,因此应积极控制早产。现将我院发生的136例早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伟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5):417-418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减少早产发生率。方法 对1996—2001年6年中早产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发生率4.53%,前3年与后3年相比较,孕妇的孕产次、分娩孕周、出生的早产儿性别体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人工早产与自然早产比较,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早产相关因素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前置胎盘是人工早产的主要原因,胎膜早破是自然早产的主要原因;人工早产剖宫产率高,自然早产阴道分娩率高。  相似文献   

8.
张艳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82-2582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的患病率及其造成的围生儿死亡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107例早产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发生率5.1%,其中OPPROM导致早产占42.1%.硫酸镁和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治疗先兆早产,延长孕周8 d,较单独应用硫酸镁(2 d)的孕周时间延长.PPROM超过24 h15例,发生宫内感染5例,破膜在24 h以内30例,仅有1例宫内感染(P<0.001),PPROM早产宫内细菌培养阳性14例,发生临床宫内感染5例.培养阴性31例中1例宫内感染(P<0.05).结论:PPROM大于或等于24 h者宫内感染发生率增加,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沙丁胺醇治疗先兆早产,可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9.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就135例早产作回顾性分析,探讨早产发生的病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以及降低早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我院5年出生的170例早产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概况:早产是指在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的分娩;1993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5709例中,早产170例,早产的发生率为2.98%。早产病例中,多胎妊娠43例(25.3%),死胎6例(3.5%),新生儿畸形8例(4.7%),除去多胎、死胎、畸形后,单胎早产率占同期分娩总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早产的认识,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至2011年分娩的早产病例资料163例,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115例,医源性早产48例,进行早产因素分析.结果 全部163例早产中,胎膜早破者58例(35.6%),双胎妊娠者27例(16.6%),不明原因者18例(11.0%),臀位12例(7.4%),医源性早产48例(29.5%).5年间早产发生率4.8%( 163/3426);早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流产史在两类早产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而医源性早产中胎儿畸形占很大比例.结论 自然早产中,胎膜早破是引起早产的直接主要因素,还有相当一部分早产原因不明;医源性早产主要与胎儿畸形、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朱继文 《河北医药》2004,26(5):416-416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主要因素及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130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早产的原因、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性早产占71%,其次是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剖宫产率达75%。胎龄小于32周者新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在有规律进行产前检查的病例中,新生儿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重视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提早对难以避免的早产给予药物治疗,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尚秧红  韩克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47-3248
目的探讨早产的诱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医院住院的139例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17%早产由于胎膜早破,孕28~〈35周者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35~36周。结论早产与胎膜早破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关,孕28~34+6周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桂云 《首都医药》2010,(14):32-32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早产的原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胎位异常、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出血居早产病因的前五位。早产与孕期未规律地产检有关。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降低诱发早产的危险因素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早产胎膜早破1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圣英 《安徽医药》2005,9(6):453-454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141例.结果74.47%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比较孕28~34 6周与孕35~36 6周的PPROM,发现其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新生儿体重、从破膜到分娩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孕28~34 6周PPROM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6 6周者.结论对于孕28~34 6周者宜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早产病例337例,与同期足月分娩(对照组)337例对比进行早产临床因素分析。结果孕期母亲胎膜早破、中重度妊高征、臀位、双胎、产前出血、未作产前检查等均与早产有关(均P〈0.05);人工早产者剖宫产率最高(141/151,93.38%).并主要与中重度妊高征、产前出血、ICP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早产增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及母体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医源性早产近年有升高趋势,探讨医源性早产的病因、新生儿影响以降低医源性早产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医源性早产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早产的病因最主要的是重度子痫前期,其次为胎盘因素。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为9.02%,在妊娠33周后终止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低,仅为8.95%。分娩方式因病情及个人因素而定。结论降低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首先应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若发生妊娠合并其他疾病也应该积极到有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尽早治疗,医师应该尽量延长孕周,积极对胎儿及产妇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1347例早产临床分析,自发早产率3.35%,早产因素为多样以妊毒症最多,依次早破膜、死胎、双胎和产前出血等。早产儿围产期死亡率30.25%。死胎原因以脐带异常和胎儿畸型为多;死产除破坏性手术外以胎头吸引和臀位牵引术最多,低位产钳术和剖宫产最低;新生儿孕龄在35周和出生体重2000 g 以下死亡率倍增,病率和死亡以窒息和肺疾患为多。本文提出降低早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防治结合;从早孕开始加强孕期管理,对早产高危孕妇重点监护,治疗合并症。当发觉宫缩频率增加即卧床休息,诊断确定,给抑制宫缩剂以延缓分娩期达孕35周以上。选择分娩方式要考虑母子双方利弊,权其轻重;无论如何提高新生儿抢救技术和管理水平亦极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42例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5067例,其中早产242例占4.78%,对早产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占38.02%(92/242),其中小于1500g占3.31%(8/242)。产妇采用阴道自然分娩占76.45%(185/242),剖宫占23.55%(57/242)。分娩新生儿257例,新生儿死亡占7.78%(20/257)。孕周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病死率越高。结论对产妇定期检查不但可以让产妇得到良好的孕期保健,还可以及早发现、预防早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早产对围产儿的影响,探讨防治早产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198例早产分娩患者及同期正常分娩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发生与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臀先露、双胎及早产史、未经产前检查等因素相关,可能是发生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治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产科并发症,可能减少早产的发生,早产发生时,采取药物抑制宫缩治疗等,可延长孕周,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