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的573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共9例,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57(%).2008,2009和2010年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58%,1.61%和1.47%.在9例切口感染病例中手术时间〉2.5h的为6例,1.0-2.5h的2例,〈1h的1列,其构成比例分别为66.67(%)、22.22(%)、11.11(%).结论:引起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分别为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月份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14274例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14274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274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33例;其中2007年5981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78例,感染率为1.304%;2008年8293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55例,感染率为0.663%;2008年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2007年(χ2=15.4635,P〈0.0001);2007年、2008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主要病原体中G+球菌与G-杆菌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49,P=0.2444)。结论:重视高危感染病例,减少待手术日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术中无菌及无创操作,进行手术医师切口感染专率监测,是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围手术期用药时,应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G+球菌和G-杆菌均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普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至2010年期间收治的1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3-4天停用抗生素,对照组82例,于手术切口基本愈合后停用抗生素,分别统计术后3天、7天、10天、14天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率,观察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和效果,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结果:观察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7.32%,对照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例,切口感染率为6.10%。观察组3d、7d、10d、14d时的愈合率分别为5.3%、50.8%、87.5%、98.4%,对照组3d、7d、10d、14d时的愈合率分别为4.9%、52.2%、89.3%、99.1%,两组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层医院普外科的手术前预防用药效果良好,对术后切口感染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早期停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切口愈合后停用抗生素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为减少耐药性发生、避免抗生素滥用、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应早期停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效控制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感染预防,防止医院感染重复发生。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248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78例发生切口感染。将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方面与临床切口感染发生例次及感染发生率间的关系。结果:本文统计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率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呈现正相关,亦即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率增高;而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率同样成正相关。通过对口感染与手术类型的比较发现,78例切口感染患者中,Ⅱ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3.92%,Ⅲ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5.35%,均显著高于I类切口的感染率。结论:对于Ⅱ、Ⅲ类手术的预防是普外科术后预防感染的重点,医院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处理措施,通过目标性监测管理,以期能有效控制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同时提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进而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基层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和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对本院2010~2011年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手术室卫生水平和无菌物品等进行对比,找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切口的年平均感染率分别是2010年9%、2011年4%,差异较大;2011年的卫生水平总体合格率优于2010年,差异较明显。结论:加强基层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测和控制能有效减少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6例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病种医院感染率情况、医院感染部位情况、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病原菌菌株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4.15%,非手术感染占8.00%,手术感染占92.00%。医院感染主要部位为手术切口,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3种;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敏感抗菌药物为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表皮葡萄球菌的主要敏感抗菌药物为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大肠埃希菌的主要敏感抗菌药物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结论:医院应根据感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避免滥用产生耐药及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于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位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记录以及医院感染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与整理,分析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4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1例,感染率为2.75%。手术时间超过3 h以上的患者有132例,其中发生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6.1%,构成比为72.7%);(2)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有117例,其中发生感染者9例(感染率为7.7%,构成比为81.8%);(3)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125例,其中发生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6.4%,构成比为72.7%);(4)术前存在感染灶的38例,其中发生感染者2例(感染率为5.3%,构成比为18.2%);(5)高血压162例,其中发生感染者9例(感染率为5.6%,构成比为81.8%);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中,主要为呼吸道感染(8例,占72.7%),其次为切口感染(2例,占18.2%),泌尿道感染(1例,占9.1%)。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以上各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手术前、中、后各时期的安全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处于无菌状态,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在术前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术前感染灶进行控制能够明显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678例放疗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是一所大专科小综合性的医院 ,以肿瘤患者为主。现将我院 6 78例放疗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预防措施 ,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1 临床资料放疗病人 6 78例 ,发生院内感染 6 5例 ,男 4 3例 ,占 6 6 .2 % ,女 2 2例 ,占 33.8% ,年龄 34~ 74岁 ,平均年龄 59.2岁。感染率为 9.6 % ,感染部位分布见表 1。表 1 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感染部位例数构成比 (% )下呼吸道 30 4 6.0上呼吸道 1 82 7.7泌尿道 5 7.7皮肤软组织 4 6.2肠道 4 6.2其他 4 6.2合计 65 1 0 02 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2 .1 创伤因素 :肿瘤患者一般都是经手术后 ,再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9.
据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告,目前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的病人很多。美国俄亥俄州10家医院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在1991~1994年间,一些常见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病例增加了2倍。目前国内还存在着中药滥用现象,某些患者,不经过诊断、辨证,凭广告就盲目服用,以致发生不应有的毒副反应。下面举一些实例分述如下:1 国外药物滥用鸟瞰1.1 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从1980~1992年,美国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增加了55%,其中由于使用抗生素失灵而死于常见感染的患者大有增加的趋势。如因长期应用青霉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6~12月普外科收治的18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管理措施。结果:188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7例,感染发生率为9.04%。肠梗阻手术感染发生率最高,为18.75%,其次为胃切除术的6.4%。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18株,革兰阳性杆菌6株,真菌1株。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10cm,III类手术切口、肥胖患者、术中发生失血、伤口的清洁度、侵入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留置引流管和住院时间10天。结论:根据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增强感染预防意识,合理使用无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 80 % ,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 5 8% ,远远高于 3 0 %的国际水平。在我国 ,滥用抗生素现象还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抗生素应用档次过高、疗程过长或不必要用药等过度用药现象 ;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则出现剂量不足、疗程过短或使用假冒伪劣药品等用药不足的现象 ,使致病微生物没能彻底杀来而产生耐药性。这两种情况均导致耐药生物的大量出现。我国滥用抗生素药物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生素及术中0.5%碘伏冲洗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10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前1 h不用抗生素,术中切口冲洗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实验组术前1 h应用抗生素,术中用0.5%碘伏溶液冲洗切口。观察2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7例(14%),实验组2例(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术后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前应用抗生素及术中予0.5%碘伏冲洗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10年3月我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研究对象为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20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有32例,感染率为1.6%;32例患者的骨科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结论骨科无菌手术的切口感染的预防工作中,可针对其相关因素采取一定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基层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来院就诊的普外科手术使用抗生素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和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150例普外手术患者中预防性给药77.3%,其余为治疗性给药.手术后切口甲级愈合达到88.3%;切口感染率占3.3%,其中Ⅰ类切口感染率是0.0%,Ⅱ类切口感染率是2.6%,Ⅲ类切口感染率是13.6%,治疗性给药切口感染率和预防性给药切口感染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用药以及用药时间长的患者,其切口感染率和单一用药以及用药时间短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引起.结论:在基层普外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把握患者指征,掌握其应用时机,防止多联用药以及长时间大剂量地用药,并降低菌种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中医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监测医院感染率及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以便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现患率调查优缺点。方法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凡于调查期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均计入医院感染。结果调查住院病人248人,实查率96.88%,发生医院感染15人,17例次,现患率6.05%,例次现患率6.85%;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病原学诊断率为64.71%;抗生素使用率59.68%。结论控制医院感染除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外,尚需加强对接受侵入性诊疗患者的护理,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及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维持患者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阑尾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分析其感染原因,制定出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指导临床工作,推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临床路径的开展,降低感染率。方法将2010年度行阑尾炎手术住院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措施,2011年度行阑尾炎手术住院患者207作为监测组,给予临床路径全程感染检测。比较2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8例,感染率20.4%;监测组发生切口感染20例,感染率9.7%。2组切口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进行住院后的全程监测和干预,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及预防控制感染的可执行力。方法:采集骨科Ⅰ类手术有内置器材的病例资料4079份。根据患者手术相关资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以及术后切口感染的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例占79.2%;足部位感染占29.2%,腰膝部位各占25%;深部感染率达到50%,腔隙感染率占37.5%;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达到37.5%,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6.7%、围手术期用药选择不合理占50%,用药时间不合理占66.7%;结论: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三个关键点即无菌技术操作;改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法管理、科学防控、关键在行动。  相似文献   

18.
姚玉周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8):228-228,227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一次手术切口感染上升趋势的原因,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对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5日全院5个外科病室所有实施手术的病人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意义,将手术切口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感染者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术后切口感染主要集中在骨外科和普外科,两科室141例手术病人,8人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5.67%,其中1例患者深部切口感染。结论术后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季节、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基础疾病、病人卫生习惯、开放性伤口污染情况、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手术、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及病房、手术室、换药室的管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切实控制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在外科领域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在抗生素的充分保护下 ,某些手术的术后感染率明显减低 ,然而 ,预防性应用过度会增加微生物生态压力 ,菌群失调 ,加大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危险性 ,通过近些年在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总结的经验和体会如下。1 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学术界中普遍认为 ,大多数手术前需要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患者健康状况良好 ,手术时间较短 ( <2小时 ) ,低危险因素的小手术可不用抗生素。但 Lewis等对低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应用单剂量头孢噻肟钠 ,使手术部位感染率下降了 75% ,明显获益。2 清洁手术预防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产科剖宫产手术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前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前2014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为5.21%,实施干预模式后2015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61%,2016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90%,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逐年下降。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有效预警医院感染流行与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