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56岁.主因发作性胸闷1年,加重伴胸痛1小时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行急诊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其中前降支近段狭窄约90%,回旋支近段以远100%闭塞.右冠状动脉近段以远100%闭塞.考虑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经与家属商量后行右冠状动脉PCI术.成功开通右冠状动脉后,10天后择期行前降支及回旋支PCI术.其中回旋支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开通时间长达1.5h,照射剂量达1.96Gy.术后患者无不适.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如图1.  相似文献   

2.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56岁。主因"反复发作胸闷、晕厥20天"入院。入院后16h再发胸闷,数秒后意识丧失、小便失禁,血压、心率明显下降,约1 min恢复正常,心电图出现一过性aVR导联ST段抬高,余导联ST段明显压低。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呈线性显影,狭窄98%左右,前降支及回旋支血流TIMIⅢ级;右冠开口狭窄85%。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3年,再发胸痛10d于2015-02-22入院。患者于3年前因胸痛4h至我院就诊,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于我科行急诊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及回旋支近端均为完全闭塞病变,并可见右冠至前降支侧支循环形成,rentrope血流3级,结合心电图改变,考虑此次罪犯血管系回旋支,遂于回旋支植入Nano 3.5mm×18.0mm支架1枚,1个月  相似文献   

4.
老年女性患者,主因“间断胸痛2月,加重1周”入院。入院后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段100%闭塞,于前降支狭窄处植入Excel支架1枚,术后造影远端血流TIMI3级。5天后因“突发胸痛2小时”急诊入院,心电图提示Ⅰ、aVL、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行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原支架内100%闭塞,沿导引导丝送入血栓抽吸导管至前降支病变处,反复抽吸,抽出红色血栓2枚及大量白色血栓,经抽吸导管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后送入NC球囊在原支架内扩张。术后造影,无残余管腔狭窄、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形成,远端血流TIMI3级。未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给予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匹伐他汀,后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出院后继续口服上述药物治疗,电话随访,患者无胸痛、胸闷发作。  相似文献   

5.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慢性严重狭窄病变的心电图特点。方法 单中心前展性连续选取典型心绞痛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1mm,其他导联ST段压低或不抬高者作为研究对象,心绞痛缓解后aVR导联ST段抬高≥1mm恢复到等电位线。符合这一标准者共计76例住院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左主干病变特点和其他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目测狭窄程度≥70%,为严重左主干狭窄病变。结果 单纯左主干严重狭窄54例(54/76, 71.1%),左主干病变 前降支近端近开口病变6例(6/76,7.9%);单纯左回旋支狭窄3例(3/76,3.9%); 其他复杂三支血管病变13例(13/76,17.1%)。冠状动脉正常者为零。左主干严重狭窄患者,aVR导联ST段抬高比非左主干患者更明显(0.25±0.10mV vs 0. 20±0.11mV, P<0.001); ST段压低导联多见于II III aVF和V3-V6导联,左主干严重狭窄患者,ST压低导联ST段压低程度比非左主干患者更明显(p<0.001)。这一特点诊断左主干严重狭窄的敏感性为72.7%, 假阳性54.4%,特异性45.4%,符合率61.9%。  相似文献   

6.
de Winter综合征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冠脉造影结果常提示左前降支近端闭塞或严重狭窄,但不局限于前降支近端.本文报道的1例64岁男性患者,心电图呈de Winter综合征改变,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多支血管病变(第二对角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胸痛患者首诊时,医生应加强对这类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0岁,因“间断胸闷2个月,再发1 h”入院。心电图示广泛导联ST段压低并T波高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左前降支中远端弥漫性变细,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术中给予硝酸甘油注射后,左前降支狭窄较前恢复,提示广泛导联ST段压低并T波高尖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47岁,主因发作性胸痛2个月,加重10余天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9/74 mmHg(1 mmHg=0.133 kPa),肺部、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体格健康,有吸烟史约20年,每天约60支。2021年9月入院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4~6导联ST段压低约0.1 mV。心肌酶正常,低密度脂蛋白3.25 mmol/L。心脏彩色超声(彩超)示:左室舒张末内径4.7 cm,左室射血分数59%。入院前10 d,外院冠状动脉增强CT示:冠状动脉硬化,左冠状动脉为著,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中段,回旋支管腔重度狭窄,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起源异常)。  相似文献   

9.
例1,48岁男性,心电图有下壁透壁心肌梗塞表现至少3个月但无任何症状.活动平板试验至第4min(Bruce方案Ⅱ级),出现广泛的ST段压低2mm,此时心率为125bpm.造影示:左前降支近端及其对角支和左回旋支及其一支边缘支狭窄≥70%;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连续48h动态心电图记录,凡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1mm且持续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反复加重的静息情况下胸痛1周,于2013-04-16入院,该患者于8个月前在我院心内科因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前降支(LAD)弥漫长病变,最重狭窄90%,左回旋支慢性闭塞病变,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行LAD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植入3枚药物支架,一直规范双联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本次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心电图示Ⅱ,Ⅲ,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既往8年前在本院曾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双支病变,累及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仅有从升主动脉搭至右冠状动脉远端,再至钝缘支的大隐静脉桥。术后患者恢复好。近3个月来,患者胸痛发作频繁,以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收住院。入院后行冠状动脉、左心室、桥血管造影示:前降支中段弥漫不规则95%狭窄;回旋支中段100%闭塞;右冠状动脉起始至中段弥漫不规则狭窄,最重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5岁,主因阵发性胸闷胸痛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曾有心肌梗死病史,未行溶栓,经药物保守治疗好转,但胸痛症状反复发作。就诊于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右冠近段弥漫性狭窄,近段闭塞,前降支及回旋支均有80%狭窄病变,建议行冠脉搭桥术,患者及家属均拒绝,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9岁。主因间断发作心前区不适10年、加重15d入院。入院后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心电图可见前壁导联普遍的T波倒置(V1~6)。因持续有劳累后心绞痛症状,遂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术中常规采用F6JL4和JR4造影管,左冠脉造影显示左回旋支缺如(见图1),前降支管腔未见>50%的狭窄。多体位造影未发现回旋支开口。再行右冠脉造影显示右冠脉粗大,远段左室后侧支走行于回旋支供血范围,并可见类似钝缘支的分支,全程未见>50%的狭窄。为防止回旋支过小而被忽略,或导管超选入前降支使回旋支不显影,又行升主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电图用于预测急性回旋支闭塞的价值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急性回旋支闭塞患者心电图12导联的不同ST-T及其临床表现和病变血管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回旋支闭塞的患者,根据他们急诊心电图的表现随机分为:1).ST段抬高(n-43)2)单纯的胸导联ST段压低(n=12)3)轻微的ST段改变(n=8)。将在这三组比较临床特点、冠脉病变特点及罪犯血管情况。 结果:和心电图没有ST段改变的相比,ST段抬高组、和ST段压低组Killip分级更高、肌钙蛋白峰值更高、左室射血分数更低,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组的这部分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更缓慢,更容易出现二尖瓣反流(比例为25.0%,ST段抬高组为9.3%,无ST段改变组为0%,P=0.03),12例中 有9例表现为V7-V9导联ST段抬高。ST段压低组罪犯血管为回旋支近段的占41.7%,ST段抬高组罪犯血管为回旋支远端的41.9%,无ST段改变组罪犯血管为OM的为(62.5%)(所有P值均小于0.01)。无ST段改变组中更多的患者存在侧枝循环。 结论:回旋支闭塞的不同心电图改变代表不同的临床表现、血管特点。表现为ST段压低的这部分患者需要更及时的再灌注治疗,加做V7-V9导联能够更及时的识别。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 (HCM )伴胸痛的诊断与治疗。本组 18例HCM ,临床上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并伴心电图 (ECG)ST T缺血改变。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 ,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 11例 ,狭窄Ⅱ级 2例 ,Ⅲ级 5例。其中 1例回旋支 90 %狭窄 ,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成功 ,4例前降支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 ,收缩期狭窄 >75% ,舒张期正常。外科行肌桥松解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病人心绞痛消失 ,ECG改善。随访 6个月至 3年效果良好。HCM伴胸痛 ,ECG显示明显缺血 ,药物治疗反应差者应行CAG检查 ,如有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血管或粥样硬化狭窄者 ,应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4岁,以反复胸痛3年,加重1月于2003年4月3日入院。心电图示V1~V4呈QS型,诊断为冠心病,陈旧前壁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于4月14日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示左前降支(LAD)发出第一对角支(D1)后99%闭塞,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正常,可见RCA和LAD形成侧支循环,血流1级。决定干预LAD。沿7FJL4指  相似文献   

17.
心性猝死发生全过程的心电图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81岁.胸痛伴发热3天于2004年6月1日入院.2月前发生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100%阻塞,左回旋支70%狭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aW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7年间57例aWR导联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参考冠脉造影资料,分析患者冠脉病变部位及预后。结果 57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9例,其中左主干病变患者6例,前降支近段病变10例,右冠近段病变2例,回旋支近段病变1例;多支病变38例,其中左主干加前降支近段病变9例,前降支加回旋支病变8例,三支病变16例,左主干加三支病变5例。预后分析,57例患者死亡6例,其中3例死于冠脉造影术后12小时以内,急诊CABG5例,择期CABG15例,行介入治疗28例,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aW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病变往往较重。预后较差,aVR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罪犯血管、判断病情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所见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3组,ST段无变化组(47例),ST段抬高组(16例),ST段压低组(124例);所有患者均行CAG。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RCA)近段闭塞(14例,82.3%),尤其是伴圆锥支动脉闭塞,与RCA中远端闭塞(2例,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14例(73.7%)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可见于RCA、回旋支(LCX)闭塞及RCA、LCX闭塞与前降支(LAD)、对角支(D)病变的不同组合,其中LCX闭塞伴RCA病变者多表现为朐前ST V_4~V_6的压低,RCA闭塞伴LAD近端病变多有胸前ST V_1~V_6的压低,RCA伴D病变胸前ST V_1~V_3压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段抬高表明为RCA近段或丌口闭塞且多伴右心室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为多支病变,ST V_1~V_3压低多伴有对角支严重狭窄,STV_1~V_6压低多伴有前降支的严重狭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急性完全闭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心电图的不典型改变,以便尽快做出侵入性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02于我院导管室行急诊PCI的1支主要冠脉急性完全闭塞患者168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是否有典型改变分为2组:典型改变组156例(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改变)和非典型改变组12例(表现为心电图无改变或ST段压低/T波倒置、低平)。了解3支主要冠脉闭塞的发生率、典型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及其分布情况,记录患者进入急诊室大门到冠脉球囊扩张的时间(D-TO-B)和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68例患者冠脉闭塞性病变部位中,首先位于左前降支88例,其次为右冠脉58例,冠脉左回旋支22例;其中非典型改变组分别为5例(5.7%)、3例(5.2%)、4例(18.2%)。典型改变组D-TO-B时间为(2.75±0.76)h,非典型改变组为(3.54±0.80)h。左前降支闭塞患者中,非典型改变组较典型改变组EF值明显降低。结论:非典型改变组D-To-B时间明显延长,前降支闭塞非典型改变组心功能明显降低,所以早期识别有助于尽早采取侵入性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