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丙泊酚注射痛指导无痛人流术后镇痛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6月拟行无痛人流的患者1200例,年龄18~42岁,ASAⅠ~Ⅱ级,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分为三组(Ⅰ、Ⅱ、Ⅲ组),每组400例.三组均以0.5 mL/s的速率静注1%丙泊酚2 mg/kg,当丙泊酚给药量达1/4时暂停给药,采用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评分法评价丙泊酚注射痛(VRS 1分为发生注射痛,VRS≥2分为中重度注射痛),之后静注剩余量丙泊酚完成麻醉诱导,Ⅰ组所有病例未予其他特殊处理;Ⅱ、Ⅲ组中VRS≥1分者术中静注舒芬太尼0.2 μg/kg;Ⅲ组中VRS≥2分者术后另给予下腹部理疗辅助镇痛.术后30 min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无痛人流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30分为发生术后疼痛.[结果]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Ⅰ组为67%,Ⅱ组为68.5%,Ⅲ组为6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疼痛发生率Ⅰ组为70%,Ⅱ组为26%,Ⅲ组为11.3%,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说明依据丙泊酚注射痛给予舒芬太尼能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发生率;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说明依据丙泊酚注射痛程度给予不同术后镇痛模式的有效性.[结论]应用丙泊酚注射痛指导无痛人流术后镇痛的模式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1776年认识三叉神经痛以来,人们对病因、治疗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关于病因仍众说纷云,治疗方法亦不断增多,疗效各异。我们1985年以来共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0例,其中190例做了经乙状窦后径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方法已作过报道,兹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显微血管减压术190例中,男性107例,女性83例;年龄30~80岁,平均55岁,以51~80岁为最多,占80%;病程1.5~15年,平均7年;疼痛部位:右侧101例,左侧89例,Ⅰ、Ⅱ支痛21例,Ⅱ支痛41例,Ⅲ支痛29例,Ⅱ、Ⅲ支痛84例,Ⅰ、Ⅱ、Ⅲ支痛15  相似文献   

3.
可塞风加芬太尼对脊柱术后PCIA血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可塞风加芬太尼、芬太尼加氟哌啶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术后24h、48h血中皮质醇浓度,同时观察其镇痛效果、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等。方法:90例脊柱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芬太尼1mg加氟哌啶10mg,Ⅱ组可塞风16mg加芬太尼0.5mg,Ⅲ组可塞风24mg加芬太尼0.5mg,3组药液均配制为100ml,镇痛持续48-72h。结果:①血中皮质醇浓度(nmol/L):术后24h,Ⅰ组113.92±85.04;Ⅱ组56.06±28.77;Ⅲ组51.23±3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P<0.01,48小时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1。②镇痛优良率(VAS<3分):Ⅱ组(90%)、Ⅲ组(93.3%)与Ⅰ组(60%)比较P<0.01。③芬太尼用量(ug/h):Ⅱ组7.75±1.52、Ⅲ组6.92±1.73、Ⅰ组18.24±7.44,Ⅱ、Ⅲ组与Ⅰ组比较P<0.01。④不良反应:恶心呕吐:Ⅰ、Ⅱ组无病例,Ⅲ组1例;头晕:Ⅰ组5例,Ⅱ、Ⅲ组无病例;腹涨:Ⅰ组1例,Ⅱ、Ⅲ组无病例。结论:可塞风在治疗剂量范围内(<16mg/24h)复合芬太尼用于PCIA可显著减少芬太尼用量,减轻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同时降低阿片类镇痛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处理仍是神经内外科的难题之一。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应用无水酒精注射三叉神经周围支治疗这类患者 5 7例 ,绝大多数在门诊或急诊室迅速止痛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0例 ,女 2 7例 ;年龄44~ 78岁 ,平均 6 4岁 ;病程 3月~ 30年。疼痛位于左侧 31例 ,右侧 2 6例 ;累及第Ⅱ支 2 3例 ,第Ⅱ ,Ⅲ支 17例 ,第Ⅲ支 10例 ,第Ⅰ ,Ⅱ支 4例 ,第Ⅰ支 3例。 5 7例均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先接受系统内科治疗 ,后因药物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明显而改用本法。 30例曾用中药、针灸或理疗治疗 ,疼痛一度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阴道分娩后产妇会阴疼痛状况及外科干预对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的影响。方法:调查2009年1-10月阴道分娩产妇866例,根据会阴裂伤及侧切情况分Ⅰ~Ⅳ组,分别统计产后1-3天疼痛发生率。将此866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理疗、药物、理疗加药物三种方式治疗,比较其疼痛情况。结果:产后第1天各组会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4%(Ⅰ组),42%(Ⅱ组),94%(Ⅲ组),55%(Ⅳ组),产后第2天各组会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5%(Ⅰ组),32%(Ⅱ组),81%(Ⅲ组),35%(Ⅳ组),产后第3天各组会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1%(Ⅰ组),22%(Ⅱ组),61%(Ⅲ组),18%(Ⅳ组)。其中外科干预组发生会阴疼痛率高于会阴裂伤组,特别是会阴侧切组疼痛率高于会阴裂伤和会阴中切组。三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疼痛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外科干预是阴道产后会阴疼痛的常见诱因,应严格掌握会阴切开的指征,选择适合产妇的会阴切开术,以降低产后会阴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不同时间服用甲羟孕酮后对改善化疗期所致的食欲减退、恶心、体质量改变等生活质量的作用,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全组102例肺癌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明确诊断。分为3组:第Ⅰ组:化疗前≥3d开始服用甲羟孕酮(32例);第Ⅱ组:化疗同一天或化疗前<3d开始服用甲羟孕酮(37例);第Ⅲ组:化疗结束服用甲羟孕酮(33例)。甲羟孕酮25mg,3次/d,连服10~14d;化疗选用以长春地辛、顺伯、异环磷酰胺为主的方案,辅助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控制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结果在化疗期间食量不减或增加者69例,Ⅰ组为91%(29/32),Ⅱ组为68%(25/37),Ⅲ组为45%(15/33);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Ⅱ=2.28;tⅢ=4.22)。食量减少者33例,Ⅰ组发生率9%(3/32),Ⅱ组发生率32%(12/37),Ⅲ组发生率55%(18/33),其中Ⅰ、Ⅱ组减少幅度轻,恢复时间快。接受化疗时50%未发生恶心,其中Ⅰ组(63%)明显优于Ⅱ组(49%)Ⅲ组(39%)。体质量不变或增加者70例,其中Ⅰ组为88%(28/32);Ⅱ组为70%(26/37);Ⅲ组为48%(16/33)。Ⅰ组与Ⅲ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3.58)。结论化疗前提前服用甲羟孕酮更能发挥其抗胃肠道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卵圆孔封闭治疗,采用两种不同的无水乙醇注入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特别是失明和角膜溃疡等)情况,并进行对比. 临床资料ASA Ⅰ~Ⅱ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7例,男12例,女15例,30~68岁,平均56.4岁;右侧痛16例,左侧痛11例,第Ⅱ支痛6例,第Ⅲ支痛8例,Ⅱ、Ⅲ支痛13例,病程2~30年,所有病人均有内科服药治疗史.其中,15例患者有外周封闭治疗史,效果不佳,2例病人为开颅三叉神经减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阿是穴注射配合放松训练减缓肺癌晚期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是穴小剂量氯胺酮注射配合放松训练对肺癌晚期疼痛的缓解作用,为临床筛选减轻肺癌晚期患者疼痛方法提供依据。方法34肺癌晚期患者按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给予氯胺酮(小剂量)阿是穴穴位注射配合放松训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哌替啶或吗啡法。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Janescott目测疼痛分数测量法进行疼痛分数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分数值(21.8±14.8)分与治疗前(55.0±16.5)分比较(t=7.2,P<0.01)。治疗后对照组疼痛分数值(40.6±22.5)与治疗前(59.6±19.5)比较(t=2.1,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t=2.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3.8±21.8)%,(27.7±19.6)%,两者比较(t=4.7,P<0.01)。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阿是穴注射配合放松训练是缓解肺癌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头面部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疼痛发作时患者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医院2001年9月至2011年10月采用CT定位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80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方 法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800例,其中男706例,女1074例.年龄18~94岁,平均69.2岁.右侧1276例,左侧524例.第Ⅰ支疼痛126例,第Ⅱ支疼痛329例,第Ⅲ支疼痛644例,第Ⅱ+Ⅲ支疼痛667例,第Ⅰ+Ⅱ+ Ⅲ支疼痛34例.病程6个月~32年.平均3年5个月.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三叉神经痛,其中5例经CT或MR检查明确三叉神经痛继发于颅内肿瘤,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余1795例均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10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在镇痛方面,观察组镇痛分级0级64例(64%),Ⅰ级24例(24%),Ⅱ级12例(12%),Ⅲ级为0;对照组0级为0,Ⅰ级为0,Ⅱ级26倒(26%),Ⅲ级74例(74%),2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2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时间[第一产程:(7.60±1.52)h与(6.80±1.46)h,第二产程:(1.12±0.38)h与(1.18±0.40)h]、产后出血[(200.0±86.2)ml与(202.0±60.3)ml]、胎儿窘迫(16%与15%)、新生儿窒息(8%与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12%与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时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93年以来,我科对3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行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取得了满意的止痛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5~76岁,病程3~30年,平均7.6年。左侧痛19例(61.2%),右侧痛12例(38.8%);第Ⅰ支痛3例,第Ⅱ支痛2例,第Ⅲ支痛10例,第Ⅰ、Ⅱ支痛2例,第ⅡⅢ支痛9例,第Ⅰ、Ⅱ、Ⅲ支痛3例。20例有扳机点,部位以患侧上,下唇和鼻翼旁最多。伴高血压病史者12例,伴耳鸣6例,有冠心病7例。本组病人术前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双侧桥小脑角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是否对异丙酚注射痛有预防作用。方法:15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五组。Ⅰ,Ⅱ,Ⅲ组患者在注射异丙酚前分别注射2 mL生理盐水2、mL 2%利多卡因、2 mL 100μg/kg氯胺酮,Ⅳ组患者注射相同剂量氯胺酮和异丙酚的混合液, Ⅴ组患者注射相同剂量的氯胺酮后3 min再注射异丙酚。在异丙酚的注射过程中,麻醉医师每隔5 s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记录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与Ⅰ组相比,Ⅱ和Ⅲ组患者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Ⅱ和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相比,Ⅳ和Ⅴ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100μg/kg氯胺酮后注射异丙酚能够明显降低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的剧烈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笔者运用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至一股资料本组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7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8年。2治疗方法常用穴位:鱼腰、四白、下关、合谷。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第一支痛为主取鱼腰、合谷;第二支痛为主取四白、合谷;第三支痛为主取下关,合谷。用30号3.5厘米不锈钢毫针,针刺深度2厘米左右,患者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后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2次,每日针刺1次。…  相似文献   

14.
颈外静脉穿刺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3,自引:0,他引:113  
对颈外静脉穿刺在30具成人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和模拟穿刺,并根据颈外静脉回流部位将其分为三型Ⅰ型回流到颈内静脉占13.3%,Ⅱ型回流到静脉角占50%(其中66.7%从静脉角前壁汇入,33.3%从静脉角后壁汇入),Ⅲ型回流到锁骨下静脉占36.7%;从颈外静脉中点到上腔静脉起始处间距Ⅰ型左16.9±0.3cm,右13.8±0.3cm,Ⅱ型左17.5±0.6cm,右14.1±0.6cm,Ⅲ型左21.4±1.2cm,右17.0±0.2cm。结论穿刺点应选在颈外静脉上段中点处,Ⅰ、Ⅱ型可以插管,Ⅲ型尽量避免插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定量感觉检查的相关特点,以及定量感觉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明基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就诊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和髓核摘除术手术治疗。于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类似极限法定量感觉检测小腿外侧部、足背外缘部皮肤的温度感觉、外踝部的振动感觉,神经电生理检测病侧H反射和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视觉类比法评价进行坐骨神经疼痛评分,分析其变化及差异。并根据定量感觉检查结果,将70例患者按感觉异常的轻(Ⅰ组)、中(Ⅱ组)、重(Ⅲ组)分为三个组,分析三组腰椎间盘突出度与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治疗后20 d评价,保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0.0%)与手术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d评价,保守组(包括病侧和健侧)与手术组小腿外缘的热觉、热痛觉和冷痛觉比较,足背的热觉、热痛觉比较,以及外踝部的振动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Ⅰ、Ⅱ、Ⅲ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三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按Ⅰ、Ⅱ、Ⅲ组顺序,腰椎间盘突出度依次加大(P<0.01),疼痛评分随腰椎间盘突出度的递增而递升(P<0.01),即Ⅰ组疼痛改善最佳,Ⅲ组疼痛改善最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按Ⅰ、Ⅱ、Ⅲ组顺序随腰椎间盘突出度的递增而递降(P<0.05)。结论坐骨神经痛定量感觉检查是否有异常,可能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判断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症状的效果。方法:于2000-05/2002-05选择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科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运用按、捏、拿、滚、扳等手法在患者腰腿部操作,再做适当的腰腿被动活动,约20min。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腹针治疗。以水分、气海、关元为主(进行治疗。留针3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d。治疗两个疗程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学会制定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定疗效。改善率为100%时为康复,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腰椎疼痛的评价内容,使用目测类比评估法,评定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无法忍受。结果: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经20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5%,P<0.01)。②疼痛视觉类比评估法治疗前后比较: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0次和20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3.06±0.13,0.83±0.23,4.98±0.36;3.96±0.31,2.85±0.49,4.77±0.24),治疗组治疗第20次后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0.83±0.23,2.85±0.49,P<0.01)。结论:腹针疗法能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较常规推拿疗法更有效。腹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的康复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者近6年来对6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情况 本文男18例,女4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9岁,以40~60岁者占75%;病程最短者25天,最长42年。发病部位:右侧34例,左侧26例,双侧2例。Ⅱ支发病者31例,Ⅱ、Ⅲ支混合者28例,Ⅰ、Ⅱ、Ⅲ支混合者3例。 二、诊断标准 1 、疼痛为剧痛、电击样痛、突发性病。2、疼痛  相似文献   

18.
美施康定,路泰对重度癌痛的止痛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美施康定、路泰对重度癌痛的止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4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重度癌痛病人,83例服用美施康定(A组),62例服用路泰(B组),初始剂量均为30mg口服,每12h一次;据实际疗效来调整用量,每次递增30mg,直到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结果美施康定、路泰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5.2%,93.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1.9%,80.6%.镇痛有效时间分别为9.1±4.1h,8.7±4.4h.两药镇痛效果及镇痛有效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分别有62人(74.7%),47人(75.8%)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一个等级,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两药对骨痛、内脏痛、软组织浸润痛效果好,对神经痛效果欠佳.神经痛与其它类型疼痛的镇痛效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两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便秘,恶心、呕吐、嗜睡、排尿困难等.结论美施康定或路泰对重度癌痛止痛效果好,镇痛时间长,副作用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重度癌痛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电子针灸感应器对眼部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对视疲劳的保健治疗效果.方法采用BCS-EAP-Ⅱ电子针灸感应器治疗视疲劳患者52例,作治疗前、治疗第1次结束和第1个疗程结束后的视力和眼压比较观察,并作问卷了解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及结论52例治疗前、治疗1次后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裸眼视力分别为06(0.06~1.5)、0.7(0.06~1.5)、0.7(0.06~1 5),前者分别与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2例治疗前、治疗1次后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眼压(kPa )分别为(16±7)、(16±8)、(16±7),前者分别与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2例治疗1次后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视疲劳症状好转或缓解分别占69%(36/52)、92%(48/52),无效分别占31%(16/52)、8%(4/52).提示BCS-EAP-Ⅱ电子针灸感应器对眼视疲劳病例有较显著的保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背景既往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骨骼及神经,肌肉病理改变的研究较多,而对畸形足周围软组织变化的研究正在探索中.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对象实验于1997-11/2003-08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实验组深筋膜标本来自于15例手术矫正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男11例,女4例,均年龄9个月.对照组选择5例非神经肌肉性疾病及非胶原病死亡患儿.年龄4~21个月,平均11个月.方法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及非神经肌肉病变死亡小儿的足部及小腿前外侧深筋膜进行免疫组化,切片应用LeticaQ,570c彩色图像分析仪处理系统进行量化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深筋膜的Ⅰ,Ⅱ,Ⅲ型胶原阳性表达及相对含量.结果实验组足内侧Ⅰ,Ⅱ,Ⅲ型胶原含量分别为116.43±11.80,132.91±8.88,184.40±1182;对照组分别为169.28±8.17,176.33±9.47,194.38±5.87.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挛缩组织Ⅰ,Ⅱ,Ⅲ型胶原含量均有增加,Ⅰ型胶原增加最显著,Ⅲ型次之,Ⅱ型增加最少.且Ⅰ,Ⅲ型胶原呈负相关.Ⅱ型胶原的阳性表达可能为伴随现象.它与Ⅰ,Ⅲ型胶原无相关性.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符合组织器官纤维化及一般瘢痕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故认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能为足内侧的纤维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