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Young 等发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病人的BALF 中性白细胞升高,本文复习可疑PCP 病人的BALF 细胞分类,以确定对预测PCP 预后的临床使用价值,根据临床记录和肺病理,以确定BALF中性白细胞升高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
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 (GC)诱发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 ,PCP)的免疫应答。 [方法 ]SD大鼠皮下注射GC建立免疫抑制PCP模型 ,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CD4+ T细胞 /CD8+ T细胞比例 ,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 ,BALF)中淋巴细胞比例、sIL 2R和TNF α值。 [结果 ]①免疫抑制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CD4+ T细胞 /CD8+ T细胞比例降低 ,BALF中淋巴细胞比例、TNF α、sIL 2R均降低 ;②BALF中TNF α、外周血CD4+ T细胞 /CD8+ T细胞比值在PCP组中最低 ;③PCP组的BALF中淋巴细胞比例比PC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 [结论 ]使用GC造成大鼠免疫抑制 ,诱发PC感染后 ,CD4+ 减少及TNF α分泌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吉氏染色法检查艾滋病患者有耶氏肺孢子虫(菌)肺炎临床表现者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耶氏肺孢子虫(菌)。抽取部分留痰患者(500例)血液,检测CD4+淋巴细胞。结果显示,痰液标本耶氏肺孢子虫(菌)的阳性率(46.8%,845/1 806)显著低于BALF标本(55.8%,106/190)(P<0.05)。耶氏肺孢子虫(菌)阳性患者有临床症状的比例(96.6%,816/845)显著高于阴性者(64.0%,615/961)(P<0.05)。患者血液中CD4+淋巴细胞数量越少,耶氏肺孢子虫(菌)阳性率越高,CD4+细胞数量>200×106/L组、200×106/L~100×106/L组和<100×106/L组的耶氏肺孢子虫(菌)阳性率分别为12.0%(6/50)、39.0%(39/100)和54.6%(191/350)(P<0.05)。吉氏染色法是较好的检查耶氏肺孢子虫(菌)的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推广,但需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PCR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技术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应用价值。方法SD大鼠和Wistar大鼠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两次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诱导产生卡氏肺孢子虫;8week后,收集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PCR技术检测卡氏肺孢子虫DNA,并与Giemsa染色法比较。结果实验组两种大鼠肺组织卡氏肺孢子虫DNA阳性率分别为9643%和100%,BALF阳性率亦分别为9643%和100%,它们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ALF的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Giemsa病原染色法,肺组织的两种方法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R是一种检出率较高的方法,可作为早期诊断PCP的常规方法,特别适用于BALF检测卡氏肺孢子虫DNA。  相似文献   

5.
[目的 ]验证参与卡氏肺孢子虫致病过程中 ,宿主炎性反应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小鼠CD4+ T细胞耗竭或将小鼠CD4+ 和CD8+ T细胞都耗竭后 ,经气管接种卡氏肺孢子虫。观察在CD8+ T细胞缺如或存在的情况下 ,小鼠呼吸机能的改变和肺炎的程度。 [结果 ]耗竭CD4+ 和CD8+ T细胞后 ,小鼠虽发生PCP ,但呼吸频率无明显加快 ,肺组织损伤程度也较轻。相反 ,仅耗竭CD4+ T细胞保留CD8+ T细胞的小鼠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肺内炎性细胞反应和肺组织损伤程度均较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CD8+ T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 [结论 ]PCP的致病过程中 ,宿主的炎性细胞反应对肺功能有直接损伤作用 ,其中CD8+ T细胞似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临床的中性粒细胞性激素抵抗型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HDM)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混合液,气管内给药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18只雌性C57BL/6小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HDM+LPS)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HDM+LPS+Dex)。肺功能仪测定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过碘酸-雪夫染色(PAS)观察杯状细胞增生,瑞氏染色检测BALF炎症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和BALF炎症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结果HE染色显示,哮喘组肺组织炎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炎症较哮喘组稍减轻(P>0.05);BALF细胞分类计数显示,哮喘组炎症细胞(除外嗜酸粒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炎症细胞总数分别为(2797±400)×106/L和(105±75)×106/L,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1151±395)×106/L和(12±6)×106/L,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897±135)×106/L和(11±5)×106/L,巨噬细胞计数分别为(215±51)×106/L和(34±16)×106/L,均P<0.05],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总数及巨噬细胞计数较哮喘组显著下降[炎症细胞总数(1140±418)×106/L vs(2797±400)×106/L,巨噬细胞计数(117±31)×106/L vs(215±51)×106/L,均P<0.05],但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计数(587±208)×106/L vs(897±135)×106/L,中性粒细胞计数(294±134)×106/L vs(1151±395)×106/L,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同样证实,地塞米松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哮喘组不能被有效抑制;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气道阻力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间气道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肺组织Th2炎症指标显著降低(均P<0.05),而Th17细胞炎症指标有升高趋势,Th1炎症指标无显著改善;流式细胞术显示,地塞米松组肺组织Th17细胞浸润较哮喘组显著增多[分别为(5.8±1.9)%和(2.3±0.8)%,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模拟临床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地塞米松非但不能抑制小鼠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而且促进Th17细胞分化,印证该哮喘模型存在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保元汤加减煎剂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大鼠免疫状态的调节作用 ,以探索中医药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新途径。 方法 在造模不同时间 ,以保元汤加减煎剂给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模型大鼠灌胃 ,2ml/次 ,1次 /d ,于造模后第 8周末 ,测定各组实验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及T细胞亚群百分率。 结果 预防组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PCP模型对照组 ,其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的CD4+ 及CD4+ /CD8+ 值高于PCP模型对照组和治疗对照组 ,预防组CD4+ 及CD4+ /CD8+ 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保元汤加减煎剂 ,可提高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大鼠的机体免疫功能 ,可作为防治卡氏肺孢虫子肺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双氢青蒿素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检测双氢青蒿素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大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醋酸可的松皮下注射Wis tar大鼠建立PCP动物模型 ,用 60mg/kg双氢青蒿素治疗实验大鼠 ,杀鼠取肺 ,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其脾细胞 ,用PI和TUNEL染色法检测其凋亡 ,同时设有感染组和正常大鼠对照组。结果 感染组和治疗组大鼠脾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治疗组大鼠脾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感染组。结论 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引起大鼠脾细胞发生凋亡 ,而双氢青蒿素治疗后PCP大鼠脾细胞凋亡降低  相似文献   

9.
作者将PCR用于临床病人及实验动物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诊断、早期诊断价值、并与以往的PCP诊断方法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比较研究。 卡氏肺孢子虫(PC)取自感染大鼠与小鼠。以包括PCP在内的44例呼吸道疾病病人的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为检测材料。检测对象为:确诊的10例PCP患者,8例疑似的PCP患者,26例其他肺部疾患者(送检材料为痰液者15例,BALF者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道炎症特征是气道壁以淋巴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浸润为主,而管腔内则以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作用为主,为进一步了解COPD急性加重期气道炎症细胞的特点.方法 对23例COPD急性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共32次,灌洗液进行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分类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成功脱机拔除气管插管14例,住院死亡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3例.23例患者共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32次,灌洗液回收量为(12.88±4.98)ml,回收率为(32,2±12.45)%;23例患者气管插管后即刻或次日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白细胞计数中位数M为50×106/L;细胞分类中位数M为:上皮细胞18%、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2%、巨噬细胞8%、嗜酸粒细胞0%;其中14例顺利脱机拔管的患者,灌洗液白细胞计数中位数M为25×106/L;细胞分类中位数M为:上皮细胞19%、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1.5%、巨噬细胞6.5%、嗜酸粒细胞0%;住院死亡6例,灌洗液白细胞计数中位数M为50×106/L;细胞分类中位数M为:上皮细胞19%、中性粒细胞62%、淋巴细胞1%、巨噬细胞10%、嗜酸粒细胞0%;病情恶化自动出院3例,白细胞计数中位数M为100×106/L,细胞分类中位数M为:上皮细胞15%、中性粒细胞10%、淋巴细胞25%、巨噬细胞2%、嗜酸粒细胞2%;在14例顺利脱机拔管的患者中8例患者在病情好转脱离呼吸机前重复上述检查,白细胞计数中位数M为50×106/L,细胞分类中位数M为:上皮细胞11%、中性粒细胞52%、淋巴细胞1.5%、巨噬细胞4%、嗜酸粒细胞0%.结论 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所获得的COPD患者气道炎症细胞主要为肺泡巨噬细胞以及较多的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一部分患者还存在较多的嗜酸粒细胞,其中最主要的是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这些细胞一方面通过吞噬异物和参与免疫调节发挥对肺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蛋白酶等参与肺的损伤过程.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肺内大量聚集,肺防御机制被破坏,抗损伤功能减弱,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激活呈失控状态,释放过量炎性介质,导致肺损伤.COPD的患者各种致病因子长期得不到清除,自身修复和防御机能的平衡遭到破坏,下呼吸道无菌状态被扰乱,以致细菌在黏膜上定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孢子菌肺炎(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吞噬功能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AM培养上清TNF-α、IL-6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连续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建立免疫抑制PCP模型,检测大鼠AM吞噬功能及BALF、AM培养上清TNF-α、IL?6水平,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PCP模型组大鼠AM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为(20.61±2.04)%,吞噬指数为0.25±0.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5±3.1)%和0.31±0.16(P均〈0.05)。BALF中TNF?α为(16.84±0.86)pg/ml,IL?6为(1.05±0.19)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8±0.84)pg/ml和(0.86±0.11)pg/ml(P均〈0.05);AM培养上清中TNF?α、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造成大鼠免疫抑制诱发PCP后,大鼠AM吞噬功能降低,BALF中TNF-α、IL-6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每周2次、连续6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3.5 mg/只,建立清洁级SD大鼠PCP动物模型(PCP模型组,8只);黄芩苷预防组大鼠(7只)于模型诱导第4周起给予黄芩苷100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5周;同时设不给予任何处理的对照组(7只).通过观察各组大鼠肺质量、肺质量/体质量、包囊计数、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等指标考核疗效.结果 大鼠肺质量,黄芩苷预防组[(1.62±0.15)g]高于对照组[(1.43±0.15)g,P<0.05],低于PCP模型组[(2.70±0.15)g,P<0.01];肺质量/体质量,黄芩苷预防组[(0.79±0.13)%]高于对照组[(0.59±0.10)%,P<0.05],低于PCP模型组[(1.98±0.18)%,P<0.01];每视野包囊数,黄芩苷预防组[(37.00±6.46)个]低于PCP模型组[(56.29±5.82)个,P<0.01];肺组织炎症,黄芩苷预防组较PCP模型组明显减轻;血清TNF-α水平,黄芩苷预防组[(2.14±0.14)μg/L]高于对照组[(0.70±0.21)μg/L,P<0.01],低于PCP模型组[(3.65±0.73)μg/L,P<0.01].结论 黄芩苷对大鼠PCP有明显的预防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大鼠实验性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模型,观察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2和IL-6的变化.方法 给SD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酶免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2和IL-6含量及血清中IL-6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清中IL-2含量.结果 感染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2和IL-6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2和IL-6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卡氏肺孢子虫在大鼠肺外组织器官(肾、肝、脾、骨髓)的播散性。方法地塞米松肌肉注射Wistar大鼠,诱导建立PCP大鼠模型。模型诱导10 w后,剖杀大鼠,取其肺、肾、肝、脾和骨髓,分别作各组织印片和切片,光学显微镜下对各组织印片和切片进行病原学和病理学观察。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PCP组大鼠肺、肾、肝、脾、骨髓印片卡氏肺孢子虫包囊阳性率分别为100%(25/25)4、%(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0%(0/25)、0%(0/25)、0%(0/25);对照组大鼠各组织印片中均未查到肺孢子虫包囊。PCP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表现为典型间质性肺炎,肺外组织器官(肾、肝、脾、骨髓)均无明显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区别。结论肺孢子虫肺炎大鼠肺外组织器官(肾、肝、脾、骨髓)没有检测到卡氏肺孢子虫病原体,也没有出现病理改变,提示肺孢子虫肺炎大鼠一般不会出现肺外组织器官(肾、肝、脾、骨髓)播散。  相似文献   

15.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比较用SpragueDawley(SD)大鼠和Wistar大鼠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模型的差异。 方法 选用SD大鼠和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免疫抑制诱导建立动物模型 ;收集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分别制成肺印片和BALF涂片 ,作Giemsa染色 ,镜检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结果 共收集实验组SD大鼠和Wistar大鼠的肺组织及BALF标本各 2 8份 ,经Giemsa染色后 ,在肺印片中查见Pneumocystiscarinii(Pc)虫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89.2 9%和10 0 % ,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BALF阳性率分别为 6 0 .71%和 78.5 7% ,两者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同种大鼠的肺印片与BALF涂片 ,其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肺印片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BALF涂片。同种大鼠不同肺叶的肺印片 ,其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D大鼠与Wistar大鼠作为PCP模型动物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效果。 方法 地塞米松连续肌肉注射Wistar大鼠8周,建立大鼠PCP动物模型。用大蒜素治疗实验大鼠,同时设复方新诺明治疗对照组和PCP模型空白对照组。通过各组大鼠肺重、肺重/体重比值、肺印片中每100个油镜视野肺孢子虫包囊均数等指标考核疗效。 结果 大蒜素治疗组大鼠平均肺重为1.73±0.17、肺重/体重比值为0.84±0.12,显著低于PCP模型对照组的 2.31±0.35、1.25±0.35(P<0.01)。肺印片中包虫数较PCP模型对照组减少62.9% ,其与复方新诺明治疗对照组接近。 结论 大蒜素对实验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接近复方新诺明。  相似文献   

17.
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大鼠血清中酶学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氏肺孢子虫(PC)感染大鼠血清中酶学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地塞米松诱导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模型(PCP组),于造模前(0周)及造模后3、6、9、12周断尾取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于12周后采集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ALT、AST、ALP、LDH水平。结果PCP组血清ALP、AST水平从造模第3周以后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LT及LDH水平无明显规律性变化。结论ALP、AST可作为PCP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H Sadaghdar  Z B Huang  E Eden 《Chest》1992,102(1):63-69
We correlate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indings with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 of Pneumocystis pneumonia. Forty-eight patients with AIDS and a confirmed diagnosis of P carinii pneumonia were studied. Patients with additional pulmonary infections were excluded. On the basis of BAL finding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ose with a low neutrophil count (less than 5 percent) and those with a high neutrophil count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5 percent). Sixteen patients with AIDS but without PCP served as a control group. All BAL fluid samples from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a low neutrophil count. The group with PCP and a high neutrophil count had more severe respiratory compromise and greater morbidity than the group with PCP and a low neutrophil count. Mortality rate was not different. The group showing a high BALF neutrophil count also showed a higher BALF protein concentration, a higher ratio of BALF protein concentration to plasma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alpha 2-globulins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creased alveolar-capillary permeability occurs during severe PCP.  相似文献   

19.
白果内酯治疗实验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观察白果内酯对卡氏肺孢子虫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地塞米松连续皮下注射Wistar大鼠 6周 ,建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 ,腹腔内注射白果内酯 30mg/(kg·d)× 8d。停药 1周后取大鼠肺组织作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白果内酯作用后的卡氏肺孢子虫虫体有大量空泡形成 ,细胞器肿胀破坏 ,髓样结构形成 ,胞膜破坏 ,胞质内出现电子密度较高颗粒。结论 白果内酯可破坏卡氏肺孢子虫的超微结构 ,从而引起虫体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