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骥 《现代临床医学》2011,37(6):445-446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6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3岁的婴幼儿占74.6%.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患者中发热60例,拒乳、纳差40例,激惹、烦躁或精神萎靡59例,前囟紧张23例,嗜睡或昏迷13例,惊厥30例,脑膜刺激征阳性34例,病理征...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1(1/2)岁。因发热、腹泻10天,昏睡、腹胀浮肿1天入院。查体:昏睡状态。皮肤可见色素斑,无出血点。全身浮肿以右侧腹壁及双下肢为著。巩膜轻度黄染。腹部高度膨隆,肝剑下5cm,肋下3cm,脾肋下3cm,边钝、质中等硬,腹水征阳性。X 线检查:小肠胀气无液气平。B 超:腹腔内有大量液体。腹水为桔黄色漏出液。肝功:黄疸指数30u,TTT18、TFT(?)、SGPT196(本院正常值40以下)。总胆红素9.3g。1分钟胆红素4.8mg%,AFP 阴性。入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6岁.临床诊断: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呼吸困难,糖尿病。病史15年,近日吞咽困难.端坐呼吸呈点头状,呼吸三凹征(+),于1987年6月9日急诊入院.尿糖(++),空腹血糖175mg%.X线胸部正位片示气管明显左移变窄,侧位片示气管上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男性,21岁,战士,下肢麻木且呈进行性加重,半年后出现下肢酸软无力,走路时易跌倒,以“椎管内病变”入院。检查:脊柱变直,腰曲消失,下肢肌肉明显萎缩;肌张力稍高,肌力为Ⅲ级。步态不稳,痛、触觉自脐以下明显减退;巴氏征阳性,踝阵挛阳性;套根试验基本通畅。脑脊液检查蛋白定量为40mg%,截瘫指数为2。X 线检查:脊髓造影显示第7胸椎处梗阻,油柱呈毛刷状。  相似文献   

5.
脑干脑炎4例     
脑干肺炎临床并不少见,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我院曾收治4例,介绍如下。例1:女,24岁,于1983年9月10日入院。左侧肢体麻木,喝水呛,吞咽困难,右口角流涎6天。检查:两眼水平震颤,右鼻唇沟消失,软腭上举无力,咽反射(-)。左上肢肌力4级,左半身痛觉减退,左巴氏征阳性。脑脊液:压力120mmH_2O,细胞数0,蛋白15mg%,精82mg%,氯化物750mg%。脑电图:广泛轻度异常,右侧偏胜。给以激素、维生素B 族治疗痊愈出院。例2:男性,13岁,于1983年8月14日入院。头痛,吞咽困难,喝水呛,口角流涎,构音不清,双下肢无力6天,两眼球固定,眼睑闭合差,双侧咀嚼无力,  相似文献   

6.
例1,女性,25岁,于1981年2月23日入院。患者2月13日受凉后全身不适,鼻塞,上唇起疱疹。按“感冒”治疗好转。2月22日下午右侧下肢麻木无力,晚8时头痛,发热,左眼视物不清,眼睑下垂。查体:体温38.6℃。唇有一簇疱疹已结痂。心肺腹均无异常发现。神志清,左眼裂小,眼睑下垂,瞳孔左侧5mm,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3mm,光反射良好,左眼球固定,右眼球活动良好。双眼底正常。右侧肢体肌力3~4级,右巴氏征阳性,无脑膜刺激征。有关化验检查、胸片、心电图、脑超声均正常。脑电图双侧额颞区有4~7次/秒θ波,提示中度异常。2月23日脑脊液:多数红细胞、蛋白70mg%,余正常,3月18日脑脊液:压力320mmH_2O,蛋白90mg%,余正常。入院后给以激素、阿糖胞苷等治疗,病人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19-01收治的30例成人LADA患者视为实验组,另纳入同期体检结果正常的30例体检者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检测率;分析实验组GAD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情况.结果:实验组GAD、ICA、IAA三种抗体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6.67%(5/30)、20.00%(6/30)、13.33%(4/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3.33%(1/3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AD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C肽、餐后2h C肽均低于阴性患者,胰岛素使用率、自发酮症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DA患者的临床诊断中,GAD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LADA临床诊断的依据,应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8.
例1,女,32岁。因“甲亢”于1973年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结扎了左、右甲状腺上、下动脉,术后10小时发作性肢麻、僵硬,肌注注射用水缓解,诊断为“癔病”。10个月后手足搐搦、全身痉挛,长期按癫痫治疗无效。1979年起渐见智能减退。此次因频发痉挛、神志昏迷三天于1980年2月18日入院。体检:意识模糊,不语,间歇出现癫痫样发作,沃斯特克氏征阴性,特鲁索氏征阳性,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钙8.2mg%,血磷5.5mg%,24小时尿钙104mg,经用多种抗惊药,发作不能控制,后改用钙剂、维生素D有效,出院后随访2年多,无上述发作,但精神衰退,不能自理生活。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0岁.于1997年10月23日足月顺产下一女婴后16小时,发生阵发性抽搐伴意识丧失3次而入当地卫生院治疗.1997年10月25日病情恶化,呈频繁子痫发作,持续昏迷状态,故转入本院.体检T38.30c,P100次/分,R13次/分,BP24.0/16.0kpa,呼吸浅弱,口唇及肢端紫绀,深昏迷,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0.25cm ,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双肮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膝以下、小腿、足背明显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病理征未引出.水肿,尿常规示:蛋白,血常规示WBC7.4×109L,N19%,Hb95g/L,血糖105mg%.诊断,产后子痫持续状态.并发症: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2岁,因误服外用水杨酸20g 于1980年10月5日入院。查体:神志不清,烦燥,呼吸深大,26次/分,心(-),两肺呼吸音低。腹软,肝脾未及,NS(-)。翌日血NPN68mg%,Cr7.3mg%,血、尿水杨酸为74mg%与48mg%,尿FeCl_3试验(+),尿蛋白微量,比重1.020。经补液、纠酸、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好转。翌晚10时血水杨酸达84mg%,CO_2-Cp31Vol%。用炭肾“直接血液灌流”2小时,血水杨酸降为45mg%。7日血气分析为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水平,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8年30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过程.结果 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呕吐、腹膜刺激征.30例患者中休克4例;早期血淀粉酶检查24例,20例阳性;尿淀粉酶16例,8例阳性;腹水淀粉酶8例,均为阳性;腹穿16例均为...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3岁、昏迷半月入院。患者於1987年3月9日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在当地医院手术,术中发生休克,呼吸停顿5分钟,经抢救而复苏。术后第3天出现谵妄,烦躁不安,后神志逐渐淡漠,缄默不语,整日昏睡,大小便失禁。体检:BP80/50,神志不清,呈睁眼昏迷状,对光、声刺激无反应,呼之不应,问之不答,检查不合作,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角膜、压眶、咽反射及颅神经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痛觉存在,克氏征(-),双侧查朵克氏征(+),巴氏征(±),踝阵挛左侧(+),眼底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5g,白细胞8900,中性76%,淋巴24%,钾4.9mEq/L,钠130mEq/L,血糖104mg%,BUN12mg%。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33岁,因抽搐发作入院,住院号37330。入院前1个月并发肺部感染,有头痛、失眠、烦躁不安、哭笑无常及神志恍惚。曾两次突发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咬破舌头、二便失禁、四肢抽搐伴昏迷,每次历时数分钟。患者于1980年3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曾住院四次。本次入院时神志不清,压眶反射存在,颈稍抵抗。肝在右肋下3cm,质软边锐有压痛。双侧霍夫曼氏征(+),双侧巴氏征(+)。脑脊液压力正常,白细胞19/mm~3,糖48mg%,蛋白89mg%,氯700mg%。脑电图为广泛性轻度异常。头颅 CT 示脑实质密度一致,外侧裂、前纵裂、视交叉池及脑沟变宽加深,为皮质性脑萎缩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0岁,未婚,工人。因全身浮肿伴持续性尿检异常5年余,加重伴尿少半年而于1986年10月27日第二次入院,患者于1981年6月底发现颜面浮肿,7月10日查尿蛋白++,尿红细胞+,颗粒管型+,拟诊“急性肾炎”予青霉素、消炎痛及强的松治疗,症状加重并出现高血压。1981年12月第一次住院时,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9g,A/G1.4/2.0,总胆固醇403mg%,甘油三酯248mg%,BUN/Cr57/5.1mg,尿C_31.78mg%。α_2-M5.86mg/dl,Lyso3 5.54μg/ml;IgG1020mg/dl,IgA148mg/dl,IgM166mg/dl,C_3126mg/dl,ANA(-),A-dsDNA(-),CH_(50)1∶8,APCH_(50)22.4u/dl。肾活检病理报告示: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伴50%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示肾小球毛细管伴有IgG、IgA、IgMC_3呈颗粒状沉积。根据病人在半年内肾功急剧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时,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术前检查和术中检查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30例患者术中胆管造影的情况.结果:30例中26例(86.67%)无异常,4例(13.33%)阳性(胆总管结石).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术中胆管造影可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提高胆管结石诊断率,避免遗漏,是一种取代传统胆总管切开探查的安全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多内分泌病综合征系同一病人先后或同时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病,我们偶见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45岁。因乏力、皮肤色索沉着、毛发脱落一年半,近二月加重于1984年4月30日入院。色素沉着以面部、四肢关节皱折处为甚,伴毛发脱落,病后半年浮肿、食亢、多饮、月经提前。体检:T36℃,血压94/62,心率60次;毛发稀,皮肤粗,面部、口腔粘膜、指趾关节皱折处均有色素沉着;心音低,心界不大,肝脾未触及。化验:血红蛋白9g,白细胞4500,中性50%;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140mg%,食后半小时188mg%,1小时200mg%,2小时170mg%,3小时170mg%;血钾5.6mEq/L,钠120mEq  相似文献   

17.
患儿,15天,于1983年12月11日入院。系第2胎足月顺产,无窒息。生后第3天出现进行性黄疸,血总胆红素(简称总胆)>30mg%,直接胆红素(简称直胆)0.5mg%,立即进行光疗3天,输白蛋白1g/kg及血浆25ml各2次,黄疸稍减,但停光疗后黄疸又加深并出现两眼凝视和落日征。病程中无发热,大便白色。父母非近亲婚配。第1胎生后10天死亡,死前有明显黄疸。体检:巩膜与全身皮肤明显黄染,两眼凝视有落日征,腹软,肝肋下2 cm,剑突下1 cm,质软。实验室检查:入院当日血红蛋白11g、血型“A”,  相似文献   

18.
肖宇明 《哈尔滨医药》2013,33(4):298-299
目的 检测ER、PR、Her-2在10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103例,分别取原发性乳腺癌初次手术后病理组织与复发后再次手术后的病理组织,检测ER、PR、Her-2水平.对其中87例患者随访2年.结果 103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70例、浸润型混合癌21例、粘液腺癌12例;ER、PR、Her-2的总改变率依次为12.6%、20.4%、1.0%.87例随访患者中,9例死亡.ER、PR、Her-2的阳性存活率分别为94.3%、96.1%、90.0%和90.3%,对应的阴性存活率分别为82.4%、80.6%、89.4%和91.1%,其中ER、PR阳性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ER、PR、Her-2均为重要的乳腺肿瘤标记物及预后因子,受治疗影响较大的是PR,ER次之;ER、PR的阳性患者生存率较高,两者联合可评估乳腺癌预后.  相似文献   

19.
讨论本例特点:①患者男性,36岁。②病初表现为头昏、乏力、贫血,骨髓检查证实为红系再障。住院一年输血3万ml。曾出现过黄疸及肝功异常。③病程中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查血糖436mg%,尿糖卅。④4年来不规则畏寒、发热、多次血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无皮疹及淋巴结肿大。⑤皮肤色素加深,以眼眶及小腿皮肤最明显,呈青铜色。⑥实验室检查γ—球蛋白增高,IgG、IgA高,免疫复合物阳性。⑦血清铁高,铁蛋白高,尿含铁血黄素阳性。吴国梁主任军医:根据以上病史分析,患者原发病为纯红再障,治疗中曾大量输血,总量达3万ml,此后一度发生肝功损害。再次入院时见面色灰暗,两眼眶周围皮肤青铜色,两小腿皮肤发黑,肝肿大,血糖、尿糖均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名正)用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抗病毒指征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91例,将其随机分组为治疗组46例,给予名正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贺普丁治疗,比较两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情况。结果治疗18个月时,治疗组/对照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3.47%/82.22%、41.3%/28.89%、30.43%/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有4例出现耐药。结论名正安全有效,用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优于贺普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