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家庭护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89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2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急救处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热惊厥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温、家族史与小儿高热惊厥紧密相关(P0.05),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癫痫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温和家族史,根据危险因素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和癫痫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高热惊厥(FC)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为3%~5%,首次FC后,约有30%~40%患儿可能再次发作,且有引起脑损伤的可能性。因此,应将温度及时控制,将高热惊厥控制于萌芽状态。家属应充分认识到FC的可能性及预防的可行性、重要性。家庭自备急救物品及药品,如温度计、降温药物、止惊药物等。家庭护理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紧急症状之一,发病率为30%~50%,复发率为35%,抢救护理不当可危及患儿的生命。现将我科2004年1~12月收治的56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家庭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0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FC发生率;观察年龄、性别、体温、首发24h惊厥次数、持续时间、家族史及发作类型与FC复发的关系。结果180例FC患儿复发60例,占33.3%,9例转为癫痫;复发的相关因素:首次发作年龄小、体温低、发作惊厥持续时间长、次数多、有阳性家族史。选择复发2次以上的FC患儿30例,给予地西泮口服预防性治疗,27例未复发。结论对FC易复发患儿应采取干预措施,对家长及患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予以间歇短程预防性治疗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我院儿科自2004年7月~2007年2月,共抢救高热惊厥患儿35例,均获得成功,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门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256例为研究对象,并将这25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并在门诊护理中注意预防多发的因素,将2013年收治的67名高热惊厥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体表降温处理,心理安慰护理,相关知识教育等)。将两组患儿情况对比,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门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2008年至2012年256例患儿病例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体温、家族史等。经过对比,观察组经过对患儿进行门诊护理干预的高热惊厥患儿的复杂性高热惊厥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经过对患儿进行门诊护理干预的高热惊厥患儿的复发率10.44%,比对照组高热惊厥患儿复发率19.1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门诊护理应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在临床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热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17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按照患儿是否为复发性热性惊厥分为观察组(复发)及对照组(未复发),从一般情况、惊厥类型、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对两组患者比较,同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热性惊厥与低龄、男性、低体温、复杂性惊厥、脑电图异常、低钠血症、贫血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热性惊厥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少数可转为癫痫,对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对高危患儿进行发热及惊厥的自我管理,按照癫痫药物治疗原则进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2-01~2004-10来我院就诊的高热惊厥(FC)患儿157例.其中男99例,女58例.年龄5月龄~9.5岁。按FC分型标准,单纯型98例.复杂型59例。有FC家族史36例,癫痫家族史5例,出生时有窒息史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惊厥发作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住院时间与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惊厥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急救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惊厥为儿科急症,以热性惊厥为多见,6个月至3岁的小儿在极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时即可发生,因而许多时候防治小儿惊厥,重在护理,必要时才用药,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因高热住院小儿612人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薛群 《全科护理》2012,10(24):2240-224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病人均转危为安并予以观察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了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及高热惊厥与体温的关系,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3例高热惊厥的住院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及时的止惊、降温,213例高热惊厥的住院患儿无一例发生惊厥持续状态,均痊愈出院。结论:争分夺秒的降温、止惊是避免造成脑神经细胞不可逆损害,留下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总结了5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特点、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认为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发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肠炎;发病年龄以0.5-5岁最多见;初发病儿体温相对较高。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热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  相似文献   

16.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惊厥可引起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经常发作会造成小儿智力障碍。现将我院2007年1~12月收治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朱加杰 《妇幼护理》2023,3(3):505-507
小儿高热惊厥属于儿科急诊的常见疾病,有 2 种表现形式,分别为单纯型高热惊厥、复杂性高热惊厥,前者的持续时间短,一天发作一次,不复发,神经系统疾病无。而后者的发病持续时间很长,一天多次发作,且伴随神经系统疾病,十分严重。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突发性升高,头后仰,双眼上翻,四肢湿热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消失,若长时间高热不退,则会损害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患儿就会有生命危险。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8.
凡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属于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临床表现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抽风的严重程度并不是与体温成正比,应及时进行抢救并加强护理。现将我科2005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58例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抵抗力差,受气温的影响,且发热后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高热惊厥。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高热惊厥是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初期。当体温骤然升高时出现的惊厥,大都旱良性过程,无后遗症。但是,有些高热惊厥,尤其是复杂性高热惊厥,可造成缺氧性脑损伤,与癫痫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最近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有将近40%的发热惊厥患者可发展成为癫痫,做好小儿高热惊厥的预见性护理,其目的是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病率与后遗症,同时还可以避免患儿家长高度紧张和极度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