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27例(占48.21%)患者死亡。结论多种危重病都有可能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呼吸衰竭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治疗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的疗效和风险性。方法随机将26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镇静、非肌肉松弛状态下均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A组在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压力控制法(PCV)肺复张策略。测定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0min、1h、4h、24h时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PaCO2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PaO2/FiO2在30min、1h、4h、24h时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aCO2在治疗后30min、1h、4h、24h时均有明显降低。结论压力控制法(PCV)肺复张结合肺保护通气策略是治疗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的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14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4h内的年龄、性别等多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检验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将140例患者分为生存组47例和死亡组93例,生存组平均年龄41.3岁,死亡组平均年龄48.5岁。经过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两组病例中,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pH、P、氧合指数、血糖水平、肺外衰竭器官、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综合评价,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加强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军  刘媛怡 《贵州医药》2005,29(1):48-4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休克、创伤、误吸、肺外或肺内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衰竭,是危重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作为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善通气和氧合,维持组织供氧,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重症肺炎患者脏器损伤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主,常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外脏器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凝障碍以至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胃肠道损害等为多.笔者发现流感病毒所致重症肺炎肺外脏器损伤程度不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呼吸衰竭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呼吸衰竭 (ARF)是由于某些外科严重感染、创伤等突发因素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产生严重缺氧和 /或二氧化碳潴留 ,导致全身情况不稳定及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损害。一旦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死亡率达 6 0 %。因此及早发现和合理处理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就临床所遇到的 10 4例围手术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1~ 2 0 0 2年 ,我院共收治围手术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10 4例 ,男 76例 ,女 2 8例。年龄 10~ 86岁…  相似文献   

7.
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48例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控制感染、解除肺血管痉挛,等治疗手段。结果48例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40例治愈,8例死亡,死亡率为16.7%。死亡病例均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有7例伴有休克,1例伴有脓毒血症。结论尽早补液、机械通气并加强抗感染治疗是治疗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8例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58例患者,成功救治29例,成功率50%,其他29例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最终由于多种原因放弃治疗或者死亡,放弃治疗者经随访均死亡。结论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一旦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极容易出现死亡,所以一定要给予早期的预防、诊断、治疗以降低病情进一步加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ARDS)是由休克、创伤、误吸、肺外或肺内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衰竭,为危重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作为一项最基本,量重要的治疗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改善通气和氧合,维持组织供氧,并量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ICU自2000-04~2002-10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7例ARDS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彭木开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69-169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治愈53例,死亡15例,死亡率为22.06%。死亡原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休克、大出血死亡3例。结论:对于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治疗以尽早行机械通气为主并给予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以下简为ARDS)又称休克肺、损伤后肺功能衰竭、创伤性湿肺、灌注肺综合征、急性微循环障碍性呼吸衰竭等,是一种继发于休克、严重感染、创伤或大手术后的急性呼吸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近年来,国内陆续有些病例报告。我院骨科在近二年来抢救三例,二例脱险,一例死亡,兹报道于下,并结合文献作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损伤(ALI)是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急性、进行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最终严重阶段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中病死率极高的危重病之一,我科于2004年至2005年参加全国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协作组对小儿ALI/ARDS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同时开展小儿ALI/ARDS机械通气下呼吸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多见于早产儿,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临床表现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1]。在活产婴儿中其发生率为0.31%,占早产儿死亡原因的50%70%,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2]。因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替代治疗NRDS可增加肺的顺应性和通气量,改善肺氧合功能,提高存活率,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能否达到最好的效果则依赖于良好的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高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例本院高龄ARDS患者分为肺内源性组、肺外源性组,给予4h俯卧位通气治疗。结果:肺内源性组患者通气2h、4h后氧合指数、Raw值均有显著变化(P0.05);肺外源性组通气30min、2h、4h后氧合指数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2h、4h氧合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最佳时间分别为≥4h、≤2h。  相似文献   

15.
孙书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94-2994
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严重创伤复苏过程中发病率很高,往往在严重创伤或休克后24小时内逐渐形成,24~48小时达高峰,抢救若不及时或护理方法不当则可促使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将创伤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原因和临床表现创伤后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休克,并与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常并发呼吸衰竭,病理上以肺不张和肺透明膜形成为特征。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自开展使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姜永宾 《淮海医药》2010,28(4):337-33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以感染为诱因而发病,经气血分析、痰培养、胸片证实。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综合抢救成功3例,死亡7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早期确诊,合理治疗措施,呼吸机应用,改善低氧血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ICU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流行病学特征,评价救治效果,分析死亡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ICU内ARDS患者病历资料,对比存活者与死亡者资料,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死亡28例(51.85%),直接死因感染性休克14例、呼吸衰竭9例、心力衰竭3例、中枢神经衰竭2例;死亡患者肺部疾病发生率35.71%、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诊断标准符合数≥4项目比重64.29%、器官衰竭个数≥3个比重67.86%,高于存活者19.23%、38.46%、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病死率极高,死亡与SIRS、MODS、肺内疾病密切相关,合并SIRS项目越多、器官衰竭个数越多,死亡风险越高;应在治疗原发病、祛除诱因基础上,给予ARDS患者抗感染、抗休克、支持治疗,做好实验室指标监测,必要时安排连续血液净化、肺泡复张等专项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血气、PaO2/FiO2等与诊断及治疗的关系。结果对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率71、88%,大部分患者于机械通气治疗4~7天后病情好转或缓解,9例死亡,死亡率为28.12%,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严重左心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旦发生,应在严密监测情况下及早给以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20.
韩扣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92-3294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原因造成急性肺泡-毛细血管损伤,引起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