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体温)R(呼吸)HR(心率)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ECG(心电图)EEG(脑电图)L(淋巴细胞)M(单核细胞)N(中性粒细胞)E(嗜酸粒细胞)Hb(血红蛋白)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cH(胆固醇)SCr(血肌酐)NO(一氧化氮)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BUN(血尿素氮)PLT(血小板计数)WBC(白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PaO:(动脉血氧分压)Pa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IU或U(酶活力的国际单位)APlT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s(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Hbe(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对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12例,观察CBP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计算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检测CBP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 12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与治疗前比较,经CBP治疗12、24和48 h后,所有患者体温、心率、MAP均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血肌酐、尿素氮、ALT、AST、CK、CK-Mb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也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CBP治疗能明显改善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的肝肾功能,减轻心肌和骨骼肌损伤,清除体内炎症因子,稳定机体内环境,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用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效果。方法 MODS患者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0—87岁,ASA分级Ⅱ级7例、Ⅲ级13例,均符合MOD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经右侧股静脉置管,使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以高容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模式治疗。于第1次CBP前、CBP开始后2、4、6h及CBP停止后6h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同时抽取静脉血2ml测定血液BUN、Scr、Glu、Na^+、K^+、Cl^-的浓度。结果 与第1次CBP前比较,pH、PaCO2、Na^+、Cl^-、G1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O2/FiO2和Cdyn在CBP开始后2、4、6h时明显升高(P〈0.05);Raw、BUN、Scr和K^+明显降低(P〈0.05);HR于CBP开始后2、4、6h以及CBP停止后6h时降低(P〈0.05)。结论 CBP能促进MODS患者的氧合功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维持内环境稳定,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对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观察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进行CRRT的重症患者21例,治疗时间为连续72 h及(或)日间间断治疗8~16 h,4%枸橼酸钠以180~200 ml/h由体外循环的动脉端泵入,血流量150 ml/min;通过监测血气分析中血钙水平,使体外循环局部游离血钙维持在0.25~0.35 mmol/L之间,达到局部抗凝效果,并以调整外源钙的补充,增加(或减少)枸橼酸输入、血流量或透析液量等,达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d partial thrombo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小板(platelet,PLT),pH值,血钙,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变化,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滤器使用寿命及临床出血事件.结果 ①监测患者凝血指标PT、APTT、INR及PL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进行CRRT治疗过程中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21.34 h;③治疗过程中未引起凝血功能紊乱,未增加患者活动性出血的风险;④治疗后监测患者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指标中pH值、SCr、BUN、CRP、ALT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A在重症患者行CRRT过程中是较理想的抗凝方式,安全又有效,对患者凝血指标无影响,能明显延长滤器使用寿命,无临床出血事件发生,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实施简化枸橼酸抗凝、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模式后稀释的治疗情况下,在当前公认的滤后游离钙目标控制范围内,探究静脉壶及之后体外管路中血游离钙水平是否达标.如未达标,则进一步探讨新的滤后游离钙控制目标设定.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中的治疗时机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以来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2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按RIFLE标准分为AKIⅠ期、Ⅱ期和Ⅲ期,并对不同AKI分期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指标、患者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AKI Ⅱ期和AKI Ⅲ期较AKIⅠ期患者的机械通气率、缩血管药物使用率、肝脏衰竭率、ARDS发生率,全身炎症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都显著提高(P〈0.05)。与CVVH治疗前相比,CVVH治疗24h后平均动脉压和氧合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在AKIⅠ期和Ⅱ期患者显著降低(P〈0.05),在AKI Ⅲ期患者中变化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 Ⅲ期患者的医院死亡率显著高于AKIⅠ期和AKI Ⅱ期患者(P〈0.05),AKI Ⅰ期和AKI Ⅱ期患者死亡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AKI、MODS的HFRS患者早期行CBP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因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故死亡率高。随着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微循环障碍等学说的出现,对于SAP 的治疗目前更重视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现将我院对26例SAP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低容量血液滤过及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常见,约占13%,其中以中央脑桥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预后最差[1].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移植中心从2006年开始在营养神经、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成功救治4例肝移植术后重症CPM病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循环Th1/Th2的影响及其引起Th1/Th2漂移的机制。方法18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CBP治疗。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进行前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h采血检测Th1/Th2,同时检测血液中IL4和IFN-1浓度。结果MODS患者经CBP治疗后,Thl表达逐渐增加,而Th2表达逐渐下降,IFN-γ和IL-4的浓度均下降;Th1/Th2和IFN-γ/IL-4比值随治疗时间的增加升高;Th1/Th2和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结论CBP治疗可能可改善MODS患者的Th1/Th2平衡漂移,可能与改善机体内IFN-γ/IL-4比值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在危重中毒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危重中毒患者104例按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CRRT+HP)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生化指标,比较2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CRRT+HP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血肌酐(SC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24h和48h后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HD+HP组(P〈0.05)。结论CRRT联合HP较HD联合HP更适合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可能是改善危重中毒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Cage,n—HA/PA66Cage)植人人体内可能引起的全身毒性反应及对人体局部组织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将n—FLA/PA66Cage通过腰椎后路经椎间孔进行腰椎椎体融合植入20例患者体内,通过对研究对象检查术前、术后4d、术后2个月等3个时期的血压、脉搏、体温、免疫球蛋白A、G、M、补体C3、C4、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沉、局部反应等指标。结果n—HA/PA66Cage植人人体后,除了术后4d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与术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时相,其他检查结果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n—HA/PA66Cage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部分性脾栓塞术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51.1岁;肝功能Child-PughA级3例,B级9例;在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的同时行PSE;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结果本组脾栓塞面积为50%~60%,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WBC和PLT显著提高(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数量和HG量无明显改变(P〉0.05)。TBIL、ALT和AST无明显变化(P〉0.05),TBA下降(P〈0.05)。结论PSE能纠正脾功能亢进,提高血WBC和PLT的数量,使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TACE能顺利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震致挤压伤者血清肌酸激酶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地震致挤压伤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地震致挤压伤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清CK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CK〈1000U/L)150例;Ⅱ组(CK1000~10000U/L)31例;Ⅲ组(CK〉10000U/L)20例。比较3组临床特点和血生化指标,并对地震致挤压伤者血清CK水平与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Ⅲ组多数为复合伤及有肢体肿胀,40%(8/20)患者行筋膜切开术,35%(7/20)患者接受截肢术,80%(16/20)患者发生急性肾衰竭,65%(13/20)患者行透析治疗,均高于Ⅰ、Ⅱ组。Ⅲ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钾、血磷和乳酸脱氢酶(LDH)较Ⅰ、Ⅱ组升高(P〈0.05),血钙较Ⅰ、Ⅱ组降低(P〈0.05)。地震致挤压伤者血清CK水平与SCr、BUN、ALT、AST、LDH、血钾及血磷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0.45、0.54、0.64、0.46、0.48、0.36,P〈0.01),与血钙呈负相关(r为-0.34,P〈0.01)。结论CK可以作为评估地震致挤压伤严重程度和选择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不同分期及原发病脂质代谢紊乱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为临床调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18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血脂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结果总胆固醇在前4期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在前4期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在各期均与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总胆固醇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三酰甘油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5),与体质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血脂水平异常与患者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肾功能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早期疗效。方法将43例通过。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MsPGN患者,分为厄贝沙坦联合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组(A组)15例;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组(B组)14例;甲基泼尼松龙片常规剂量治疗组(C组)14例,疗程共4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周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及空腹血糖(FBS)。结果A、B组在治疗后第3、4周24h尿蛋白定量减少、Alb升高,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在治疗后第3、4周24h尿蛋白定量减少,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Ccr、BUN、ALT、AST及FB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原发性MsPGN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起效时间短,降低尿蛋白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患者,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心率、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a+、K+、Cl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患者心功能、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心率(79.7±9.0)次/min、心脏指数(3.35±0.91)L/(min·m2)、左室射血分数(53.55±10.32)%、心输出量(4.47±0.35) L/min、SCr (392.00±86.32)μmol/L、BUN(11.2±4.5)mmol/L、K+(4.4±0.5)mmol/L]均优于治疗前[心率(128.2±14.2)次/min,心脏指数(1.96±0.57) L/(min·m2)、左室射血分数(39.25±8.55)%、心输出量(3.08±0.54) L/min、SCr(903.00±106.10) μmol/L、BUN(20.5±9.4)mmol/L、K+ (5.60±0.97)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3%)(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挤压综合征(CS)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收集95例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透析组和CS非透析组,按Hb、PLT降低程度分为4级,比较两组Hb及PLT、PT、APTT的改变以及两组血液制品输注情况。结果CS患者85例(89.5%)发生贫血,47例PLT降低(49.5%),合并AKI的CS透析组Hb和PLT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CS透析组PT、APTT均较非透析组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S透析组输血人次、输血量、输入血浆量均较非透析组高(P〈0.05)。结论CS患者可发生明显的血液及凝血功能的异常,造成Hb及PLT不同程度地降低,PT、APTT时间延长,在合并AKI的CS透析患者中,Hb及PLT降低程度更重,输血及血浆治疗在CS透析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