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10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护理经验.我们认为:对RDS患儿在机械通气的同时,经气管插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同时给予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严格无菌操作等护理;10例中患儿治愈9例,自动出院1例.早期足量应用固尔苏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的护理体会。方法为NRDS患儿应用同尔苏,同时采取左侧位、右侧位、仰卧位经气管插管匀速注入,每次注入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1~2min,用药前后摄胸片测通气对比观察。结果运用同尔苏后患儿缺氧状况明显改善,胸片示肺野透视度有所改善。结论掌握好给药时机及给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给药时确定气管插管位置,采用正确的体位将固尔苏打入气管插管内,使药物在肺内均匀分布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需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减少患儿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物制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NRDS患儿5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curosurf(商品名:固尔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气、肺氧合指标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对照组21例未用curosurf。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及总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用药后6、24小时氧合及肺功能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1),呼吸机参数明显下降(P0.01);用药后24小时X线胸片积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P0.01)。结论:curosurf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严重NRDS患儿肺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4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惠儿治疗有效率为71.4%,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疗程结束后,所有患儿的PH值、PaO2、PaCO2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机械通气予以治疗的同时,临河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将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肺氧合功能、呼吸机机械通气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儿血PaO2和pH值升高值、PaCO2下降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 应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丽  高琳  钟艳玲 《海南医学》2011,22(24):40-4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NCPAP治疗。实验组60例,在NCPAP治疗的基础联合PS治疗。治疗后随访10—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PaO2(mmHg)、PCO2(mmHg)、pH值等血气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72h后实验组患者的PaO2为(85.7±10.3)mmHg,PCO2为(40.8圭7.6)mmHg,pH为(7.38±0.0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正珊  张喆  戈燕 《广东医学》2003,24(4):447-448
目的:探讨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4例NRDS患儿,于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应用PS治疗,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准确配置药液,正确摆放体位,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科学的吸痰方法,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给予及时相应的处理。结果:在用药后2h,PaO2即得到显著提高,PaCO2明显下降,并能迅速有效调低FiO2,PIP及PEEP等呼吸机参数,其中1例在第3天死于重症肺炎,1例有第7天死于肺出血,余12例治愈出院,结论:NRDS患儿在机械通气基础上应用PS,能迅速改善肺通气功能,并能尽快,有效地降低呼吸机参数,从而尽可能避免肺损伤,而正确的护理措施是PS发挥其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影响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方法 96例NRDS患儿,根据是否应用PS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所需无创辅助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类型及应用PS前后的血气指标、气体交换指标、呼吸机参数、用氧治疗时间、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病情恶化或死亡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24 h,治疗组在血浆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吸入氧浓度(FiO2)、PaO2/肺泡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的改善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气道压(MAP)、吸气峰压(PIP)、FiO2的呼吸机参数调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氧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nCPAP治疗时间、存活者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VALI发生率、病情恶化或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制剂(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本医院42例NRDS患儿用curosurf(PS的一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的变化及早产儿部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30分钟患儿Pa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02)明显上升,分别从44±14mmHg上升至102.4-59mmHg和从0.11±0.05mmHg上升至0.28±0.18mmHg。用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天的PaO2和a/AP02仍在较高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用药后30分钟,患儿PaCO2从用药前的54.4-17mmHg下降至45.4-13mmHg(P〈0.05)。用药后12小时,胸部X线片显示,患儿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用药后患儿颅内出血、气胸、动脉导管开放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7%、35%和79%。结论curosurf治疗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平舆县人民医院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4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2 h后47例患儿紫绀均得到明显减轻,血氧饱和度、吸气峰压以及呼吸机参数等明显好转;2例患儿死于重症感染,3例死于肺出血,其余42例痊愈后出院。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给予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行BIPAP的NRDS患儿根据是否使用PS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5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48h后的PaO2、氧和指数[PaO2/吸入氧浓度(FiO2)]、pH值、PaCO2、PaCO2与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机械通气参数及存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PaO2、pH、PaO2/FiO2、PaO2/PAO2均较对照组升高,PaCO2降低(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FiO2、MAP、PEEP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FiO2、MAP在24、48h时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对照组PEEP治疗后较治疗前呈升高趋势(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存活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5.7%,观察组用氧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PS联合BIPAP治疗NRDS,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降低患儿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磷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甘油减少,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升高,且与BALF表面张力增大相关。钌红染色见肺泡表面活性层失去连续,绒状结构,而以变性状态散落于肺泡腔。还见到纤维素阻拦肺表面活性物质,使之不能向肺泡表面解聚的特殊现象。以上结果表明,PS质、量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在实验性RDS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蛋白性肺泡渗出物能破坏或抑制PS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19例确诊为NRDS的患儿,经气管插管滴入PS,观察滴入PS前以及用药后0.5,1,8,24h和3d的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z)、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吸入气氧浓度(FiCh)和PaO2/肺泡气氧分压(PAO2)变化,观察用药前后呼吸机参数的变化以及肺部X线表现。结果 气管内注入PS前和滴入后1h动脉血pH值、PaO2、pacch、PaO2/FiO2、PaO2/PAO2、FiO2、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和平均气道压(MAP)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管内滴入PS后12h,16例患(84.2%)胸部摄片显示肺野透亮度增加,肺下界下降达第7、8后肋间以下。结论 早期使用PS可改善NRDS患儿肺的顺应性和氧合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CPAP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24h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24h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以及常规机械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进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59例进行常规的机械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55例,治疗成功率为90.2%;对照组治疗成功49例,治疗成功率为83.1%;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8例肺部感染,3例气胸,故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研究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研究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许浩 《吉林医学》2013,34(24):4922-4923
目的:探讨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性治疗措施。两组均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观察组同时给药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H值、PaO2和PaCO2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O2和PaCO2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疗效.方法: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RDS患儿按简单随机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独应用NCPAP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病死率、机械通气应用率、肺部感染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RDS,能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所占比例与有效所占比例之和)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 H值、Pa O2、Pa 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呼吸窘迫相关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