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而自然界的变化又影响到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医学天人系统观产生于古人对人体和天文的同步观察研究。薛伯寿教授重视《内经》天人相应观,认为岁气、四季、六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密切的关系。掌握应用五运六气,结合临床就要"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四季热病亦各有特点,选方用药应不同。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岁气、四季、六气对诊疗的影响,有时内伤杂病亦要注意气候影响因素,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薛伯寿教授认为《伤寒论》一书的临床运用,因发知受理最正,审证求因大法彰,为首部外感热病专书。理解六经辨证实为八卦学说之活用、八纲辨证的典范、脏腑辨证的先导;六经病受病传变学说符合临床;理法方药一致,开创中医基本治疗八法,从而可知仲景论辨证求本,阴阳六经统之;论治病之法,八法赅之,然法中有法,当圆机活法应用。提出伤寒三阴三阳为融天道、人道、地道之复杂立体恒动思维。懂得《伤寒论》实为伤邪论,伤于六淫、疫疠之邪,内涵温病、温疫之病,为其临床治疗外感热病融汇贯通伤寒、温病、温疫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历代名医家不断发展创新了外感热病治疗经验。蒲辅周老中医以善治热病而驰名,薛伯寿教授追随蒲氏十三载,全面继承其擅长治疗外感热病经验的同时有所发挥,认为"外感热病是中医宝库中最为可贵的部分,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外感热病证治过程,脱离外感热病,只治内伤杂病,难以铸就高水平的中医。"近年外感疾病依赖西医已成普遍现象,抗生素滥用等致国民体质下降。然中医治疗外感热病优势仍是西药无法取代,提高外感病辨证论治实为振兴中医之迫切要务。据继承心悟,系统整理总结导师薛伯寿教授外感热病治疗精髓,该篇主要论述薛伯寿教授对外感热病在中医医疗学术体系中地位重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早在《内经》中就有结合人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特征,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体质类型的记载。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中医关于体质有异与治疗有别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体丰者多痰湿盛,治疗时宜重视化痰利湿;体清瘦者多火多燥,治疗时宜适当清润等。文章以儿童及老年人体质特点,用药养生食疗有别为例,说明细察体质之不同,因人制宜方可达治病求本。最后对系列的七篇文章进行归纳,总结薛师治疗外感热病尊经典、重节候、融寒温、理邪正、明标本、护胃气、察体质的系统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外感多实,实有六淫、疫疠之分,亦有体质素虚或因病致虚者之异,临床所见往往错综复杂,标本难明,虚实互见,必须分主次,辨缓急。一般病轻可标本兼治,应据情有所侧重,或治本而兼治标,或治标而兼治本;病重,则应择标本、先后分治。薛伯寿教授认为,治疗外感热病重视标本缓急以确定正确治则,实为治病救人的要妙之一;另外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故外感热病治疗当始终护胃气存津液。  相似文献   

6.
邪正关系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相互对立制约的重要因素,正虚易感外邪,邪犯必伤正气。外感热病虽以正虚为根本原因,然不可妄补,皆宜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如何正确处理好复杂之邪正关系,就某种意义而言,扶正是为了更好地祛邪;祛邪是为了尽快恢复失和之正气,但必须做到扶正不碍邪、祛邪勿伤正。正气失和,外感热病就常易出现兼挟,无论伤寒、温病均应重视邪之兼挟,临证邪及兼挟,必须要同治分消。文章就伤寒、温病的证治,举临床医案为佐证来探讨强调邪正关系在外感热病发生治疗转归中的作用以及运用分消法治疗兼挟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刘惠民先生从医近60载,精于各科病证的辨治,对外感热病的治疗颇有见地。刘老研读大量经典医籍,尊古不泥,善于突破,如对酸枣仁的运用,既主张用量宜大,又强调生熟并用。临证时重视整体观念,审证精准,在处方用药方面注重药物的品种、产地、炮制、煎法,并根据药物的药性及患者的证候,对证选择合理剂型。同时,重视药后调护,对患者要护理得法。刘老对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的治疗强调以太阳经病为主,善用发汗峻猛之剂,主张外感病早期要解表清里两施,善用重用生石膏,同时重视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8.
中医在诊治传染病时,曾经先后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有热病、伤寒、瘟疫、温病等不同的学派,互相争鸣,至今未能统一,中医学院的教材仍然把伤寒与温病说成是互相对立的两大学派,伤寒与温病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类疾病.邓铁涛教授(邓老)指出,伤寒与温病都是针对传染病的中医理论,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应是逐渐融合为统一的热病.  相似文献   

9.
和合思想在中国哲学及文化中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的重要体现。“和”有和谐、包容、合而为一之意,“合”为统一,把握大道之意。著名中医学家薛伯寿教授认为中医学大道至简,因此执简驭繁是临证关键。薛老在临床过程中,处处体现谨守和合思想。在遣方用药中,善于针对不同疾病多运用调和阴阳、表里分消、补泻同用、寒热并用、调畅气血、升降互用等治则综合运用。在方剂配伍以及用药剂量方面,认为中药配伍本身就是和合增效减毒思想的具体反映。药物配伍是通过有效整合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临床用药或从七情配伍,或遵脏腑配伍,或依性味配伍,随证而变,灵活组方施治。其他如待人谦和、与人为善,药物治疗与心理调节相辅相成等亦体现和合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丁樱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紧密结合小儿体质特点,注重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强调治疗一定要用药及时准确;临证用药不拘寒温,根据小儿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情况灵活掌握;在正确辨证基础上,处方轻巧灵活,擅于使用经方和温病名方及散剂化裁;治疗用药中病即止,强调祛邪不伤正,邪去重顾本;注重饮食因素对小儿外感热病发病及预后的影响,提出治疗要顾护脾胃,重视饮食调理。丁教授指出,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辨证用药及调护方面唯有紧密结合小儿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方能获得佳效。  相似文献   

11.
《难经·四十五难》记载:"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但对其意义的理解,各医家却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总结各家之言将热病分为外感热病和内生之热。其中在外感热病中,以八会穴中某一穴为主穴,另外几穴为配穴进行治疗。而在内生之热中则分虚实二证加以区别并配合相应八会穴进行治疗,以此扩大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梳理并分析“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形成与内涵,探讨其对外感热病恢复期辨治的启示。[方法]梳理并分析《黄帝内经》至明清时期“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形成,对比“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异同,并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恢复期为例,基于“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的观点,结合各版新冠肺炎恢复期的辨治方案,探索外感热病恢复期的中医辨治思路。[结果]“除邪务尽”观点认为对于外感邪气必须完全祛除,以免伏留人体,变生他疾,在治法上应遵循“祛邪外出”-“调畅枢机”-“补养正气”的治疗次第,多采用发汗、泻下、清宣之法,用药上多选用清解、宣透、调畅气机之药,慎用温补味厚之品,以免碍邪外出、耗伤阴液。“除邪勿尽”主要针对内滞入里的邪气,多适用于年事已高、素体亏虚、病程已久的内伤之人,其治疗重心由“逐邪”向保全人之生机、激发鼓舞正气、保持五脏安和转变,多选疏解、调中再予补益或清滋、培补激发正气的法度。[结论]外感病恢复期辨治中对于外邪、伏邪当参照“除邪务尽”的原则,以防复证;对于外邪祛除后残留体内的痰瘀湿浊,可按照“除邪勿尽”观点,视人体表证存留情况、阳气亏耗程度、体质强弱,治疗因人而异。恢复期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注意调摄,以免因起居不当出现复证。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与温病学,都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历代医家各自经验的不一、认识的局限,因而对外感热病看法不一、理解不一,遂至发展成伤寒与温病两派,并形成了两种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14.
简介全国名中医张西俭主任医师辨治小儿外感发热的学术经验。包括对小儿平脉和小儿外感发热的脉象特点的认识。张西俭主任医师擅长以"脉诊优先、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小儿外感发热病机要素主要包括数邪兼杂、内外合邪、虚实夹杂、传变迅速等方面;针对病机,用药强调相济相成、相反相成,治法采用寒温并用、清散同行、双解表里、攻补兼施。并介绍了服药调摄的相关经验,举典型病例以说明。张西俭主任医师临证辨治小儿外感发热效果甚佳,其经验值得总结传承。  相似文献   

15.
<正>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具有年龄越小兼证越多的特点,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持续高热会出现惊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临床常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口服[2],不仅短时间内不能多次使用且会出现汗多、恶心呕吐,甚至影响肾功能的副作用[3]。外用退热贴虽使用方便,但存在退热效果差,发热易反复等问题。中药内治经辨证选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较好疗效,但口感较苦,多为小儿不喜,口服困难。近年来有研究证实,中药外用或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确切疗效[4-5]。桑杲教授为杭州市级名中医,  相似文献   

16.
说起“治未病”,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它在预防医学上的重要意义。但是,中医学的“治未病”并不仅仅限于是一种预防思想,它更是一种治疗思想,而且是从较高的理论水平上研究提高疗效、更好保护机体的卓越的治疗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治未病”的涵义和“治未病”思想对外感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作如下论述。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一语的提出,最早见于《内经》,其后,《难经》、《金匮要略》亦有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发展和儿科学疾病谱系的变化,虞坚尔教授提倡当以“扶正祛邪”“和解”“平调”为中医儿科的主要指导思想。仅就“和解”法治疗复感、“和胃柔肝”法治疗胃炎入手,简述其“和”“解”学术思想在中医儿科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虚损生积”论——刘平教授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教授通过对大量中医文献的整理分析,并结合现代肝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了"血瘀为积之标,虚损乃积之本"的肝硬化"虚损生积"中医病机理论。其中"虚损"主要表现在肝脾气虚和肝肾阴精虚损两个方面,气虚反映了机体功能的损伤与降低,而肝肾阴精虚损则指肝脏形质损伤,是虚损更深层次的病机变化。通过基础研究进一步明确"虚损"主要体现在肝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与功能的衰退以及肝窦壁的损伤;而"血瘀"主要表现为肝脏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对阴精虚损的救治只能缓图,而"气虚"当先急顾,可冀"气中生精"。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极易进展为难治性银屑病。刘红霞教授基于王好古“阴证学说”的思想,并结合新疆的地域特点,指出新疆地区难治性银屑病患者“本虚”的体质特点,燥、湿、瘀邪气蕴积成毒,本虚伏毒是发病的核心病机,病位在肝脾肾。刘红霞教授将难治性银屑病分为脾虚湿蕴证、脾肾两虚证、上热下寒证,提出健脾解毒、脾肾双补、引火归原、养血润肤的治疗原则,以健脾解毒汤为基础方,并根据病证特点加减用药,强调配合走罐、火疗、中药药浴法等中医外治疗法,内外同治,协同增效,为临床辨治难治性银屑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和法缓治”是清代名医费伯雄先生提倡的治疗思想,为孟河医派所推崇。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将“和法缓治”运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以扶正祛邪为治疗总则,调和脏腑,调和气血,和畅枢机,制方用药平淡和缓,既是和法的具体运用,也体现了孟河医派和缓的治疗风格与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