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阳市成人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丽君  宋钰  李恂  王健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504-1505
吸烟是造成世界人口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吸烟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献表明,全球1/3的吸烟人口在中国,有3亿之多.为了解沈阳市成人吸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成人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沈阳市中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吸烟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初、高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恂  董丽君  宋钰  王健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178-1179
吸烟已经成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吸烟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上1/3的吸烟人口在中国。我国每年约有100百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近年来吸烟人数仍在继续增加,而且开始吸烟的年龄也在逐渐减小。越来越多的人在初、高中时就开始吸烟。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初、高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以探索针对中学生吸烟的预防措施与戒烟方法。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影响私立学校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私立学校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提供的"青少年控烟项目调查问卷"为核心,对武汉市8所私立学校13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吸烟影响因素中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结果父母对子女吸烟的态度、男性好朋友中抽烟人数、吸烟使人看起来成熟、与同班同学的比较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是否有禁烟规定这5个因素是影响私立学校中学生吸烟的主要显著因子.结论针对影响私立学校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其吸烟行为的早期预防教育和干预、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迎薇 《中国保健》2010,(6):124-125
目的了解我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研究和探讨其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建立适合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青少年预防和控制吸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临湘市的中学生中抽取所需要的样本量。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吸烟影响的单因素分析采用扩检验。结果学生的吸烟率为6.6%,有8.7%的学生以前尝试过吸烟。年龄阶段10-12岁为中学生开始吸烟的主要阶段。吸烟容易与他人接近是引起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分析表明,父母吸烟,同学或朋友吸烟是中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相关危险因家,父母、学校对吸烟持否定态度是防止学生吸烟的重要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吸烟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行之有效的控烟干预措施应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影响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的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吸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 6所中学在校学生 ,作吸烟情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总的吸烟率为 5.31 % ,其中男生为 9.0 6 % (2 4 0 / 2 650 ) ,女生为 1 .30 % (32 / 24 68) ,男女生之间吸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初中生总吸烟率为 5 .83 % (1 79/ 3 0 69) ,且随着年级的增高 ,其吸烟率逐渐上升 ;高中生总吸烟率为 4 .54 % (9./ 2 0 4 9) ,且随着年级的增高 ,其吸烟率也逐渐上升。开始吸烟的原因主要是好玩、好奇和闲得无聊以及消除紧张 ;中学生吸烟主要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认为吸烟能帮助思考和集中精神、能使人放松、是个人自由等是吸烟的危险因素 ;而认为吸烟对学习不利、是浪费钱财及有害健康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率不高 ,但初中生吸烟率高于高中学生 ,初中生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早于高中生 ,提示控烟应从低龄做起。  相似文献   

6.
姜醒  陈慧  曾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4):508-511
了解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影响,为更好地预防控制青少年吸烟饮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珠三角地区抽取部分中学初二至高二年级的l 573名学生,采用自我报告法调查吸烟饮酒行为.对有吸烟或饮酒行为的137名学生,按照班级、年龄、性别采用1∶2配对选取未使用成瘾物质的27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中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家庭因素.结果 珠三角地区中学生饮酒行为报告率为7.63%,高于吸烟行为报告率的3.18%,初次饮酒的年龄为(11.5+3.49)岁,初次吸烟的年龄为(13.5+2.46)岁.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目前吸烟/饮酒(OR=2.236)、亲戚吸烟/饮酒(OR=2.523)是中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家庭危险因素,亲子感情高得分(OR =0.885)是中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家庭保护因素(P值均<0.01).结论 父亲和亲戚吸烟饮酒行为会影响中学生使用烟酒行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感情有助于预防中学生的吸烟饮酒行为.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吸烟行为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联  王卫峰  赵庆法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21-1823
目的:为了预防与控制中学生的吸烟行为,降低中学生吸烟及尝试吸烟率,在河南省新乡市4所中学进行了中学生吸烟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和中学生控烟模式的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763名学生通过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学生的吸烟率为6.6%,有8.7%的学生以前尝试过吸烟。年龄阶段10~12岁为中学生开始吸烟的主要阶段。吸烟容易与他人接近是引起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分析表明,母亲吸烟,同学或朋友吸烟是中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学校对吸烟持否定态度是防止学生吸烟的重要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吸烟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行之有效的控烟干预措施应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防与控制逐步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1-4].抑郁心理状态不但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具有抑郁症状者甚多[1-4].一项对云南省12 206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23.7%[5].为此,笔者于2011-2012年对某中学开展了为期1a的预防干预研究,以期为建立中学生抑郁症状的预防干预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研究课题。抑郁心理状态不但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1-3]。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为了解云南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状况,为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对云南省12 206名中学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本文撰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弥勒、禄劝4个少数民族地区7 979人的调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族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哈萨克族中学生中开展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进行现况调查,描述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吸烟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吸烟之间的关系。结果哈萨克族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9.45%,吸烟率为3.4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哈萨克族中学生吸烟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是否饮酒和父亲是否吸烟。结论哈萨克族中学生吸烟状况不容忽视。应针对中学生与吸烟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在中学生中及早开展控烟干预措施是控制人群吸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吸烟人数显著增加,烟民队伍日趋年轻化,校园内的吸烟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学校和社会问题。徐芳对2000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吸烟人群总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吸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有效控制我国人群总吸烟率、减少烟草对健康影响的关键。但目前学校吸烟干预活动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压力对其尝试吸烟行为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在青岛市城区抽取部分中学的一、二年级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878人,尝试吸烟率为21.25%,吸烟率为2.45%。经常出现心理压力问题的中学生尝试吸烟率明显高于不出现或很少出现心理压力问题的中学生(P〈0.01或P〈0.05)。[结论]心理J压力是促使中学生尝试吸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抑郁心理症状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研究课题。抑郁心理状态不但增加痛苦的心理体验,损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1]。为了解云南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状况,为进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对云南省12 408名中学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青少年开始吸烟年龄有前推的倾向[1].大部分吸烟者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而最后成为长期吸烟者,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有效降低我国成年人总吸烟率的关键[2].为了解宁波市6区青少年吸烟行为现状和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笔者组织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青少年吸烟率仍处上升趋势,控制中学生吸烟已刻不容缓。为完成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校预防吸烟项目”,了解我省中学生吸烟现状,制定干预措施,特对我省城乡中学生进行了吸烟行为及有关因素的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整群随机抽取我省市区、县镇中学各两所的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3058名。1,2方法:采取不记名、自填式问卷,由学生本人在课堂上当场完成。调查人员由省健教所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经统一培训。调查内容包括有关吸烟的知、信、行等问题共35项,收回有效答卷3be3份。确定吸烟者标准为:吸过一口烟为尝试者…  相似文献   

16.
烟草是造成世界人口过早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目前我国3亿多烟民中,有1/3是青少年,仅中学生就达500多万,而且呈上升趋势[1]。15岁以上人口吸烟率为20%~35%[2],成年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在10~15岁。中学生吸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职业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值得重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丽水市3所职业高中9个班级学生450名为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440份,回收率为97.8%。其中男生278名,女生162名;高一年级学生84名,高二148名,高三208名。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州市农村地区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705名农村中学生进行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农村中学生尝试过吸烟(包括只吸1口)的占14.43%,其中男生为21.41%,女生为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7,P=0.00);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12.09%,高中生尝试吸烟率为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P〈0.05);经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朋友中有人吸烟、有喝酒经历、父母中有人吸烟、认为“吸第一支烟是避免成为吸烟者的关键”的同学,其发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危险性分别是其他中学生的3.01、2.84、2.02和0.44倍。结论湖州市农村中学生尝试吸烟现象较为普遍,好友吸烟、喝酒行为、父母吸烟对中学生吸烟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应在学校里开展预防吸烟、喝酒等危险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吸烟学生开展控烟同伴教育,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无烟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了解广州市城区中学生二手烟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校园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抽取7所学校的3 575名非吸烟中学生进行二手烟暴露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二手烟暴露率为59.7%,其中公共场所、家里、学校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49.5%,34.5%,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里二手烟暴露的影响因素有父亲吸烟、好朋友吸烟、同学吸烟和家里控烟情况;学校二手烟暴露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同学吸烟、教师吸烟和好朋友吸烟;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每月零花钱、父亲吸烟、好朋友吸烟、同学吸烟(P值均<0.05).结论 公共场所和家里是广州市城区中学生二手烟暴露的重点场所,周围人群吸烟是二手烟暴露的危险因素,家里完全禁烟是有效降低二手烟暴露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学生父母的烟草使用及烟草依赖性状况,探究其吸烟影响因素及父母吸烟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的中学生父母中抽取所需要的样本量。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吸烟及烟草依赖性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父亲和母亲的吸烟率分别为65.8%和3.2%。开始吸烟年龄主要在17~25岁。养成每天吸烟习惯的年龄主要在19~30岁。大多数吸烟者对戒烟持消极态度。吸烟的父母中93.7%有不同程度的烟草依赖症状。父母的吸烟行为对子女产生了负面影响。父母吸烟状况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学历、体育运动情况、饮酒频率、饮酒量、童年时父亲吸烟、首次吸烟年龄及开始养成每天吸烟习惯年龄。结论有效地开展父亲的控烟工作对预防青少年吸烟至关重要。要做好中学生父母的烟草控制工作,必须加强烟草危害知识的通俗化教育,以便被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所接受。控烟教育与提倡改变静息式生活方式、科学运动、适度饮酒等内容相结合,往往能提高并巩固控烟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延庆县随机抽取5所学校1 466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尝试吸烟率为32.9%,现在吸烟率为12.3%,吸烟率为6.5%;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于高中和初中学生;开始吸烟年龄<12岁者占50.1%,尝试吸第1支烟的最主要原因是出于好奇(274人,59.4%),中学生吸烟者最常与学校内的同学或朋友一起吸烟占62.1%;56.3%的学生报告学校周边可以买到烟,初中报告率最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高学生、男生、有同伴吸烟、想模仿影视剧中的吸烟形象、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学习成绩较差是中学生尝试吸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吸烟态度的正确持有、家中有限制吸烟规定是中学生尝试吸烟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吸烟行为不容乐观,应尽早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教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