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的定义为BMI ≥ 30;由于东方人体型较小缘故,我国对肥胖界定为BMI ≥ 28。我国是肥胖大国,2014年我国肥胖人口数已近9,000万人。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肿瘤发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已被证实与肥胖相关的肿瘤为13种左右。因此,对于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保证BMI处于正常范围内仍是规避肿瘤发病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肥胖也影响着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生存,多篇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对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而随着肥胖及肿瘤发病率的双升高,临床中肥胖肿瘤患者的治疗也越来越成为临床工作者需要考量的问题。长期以来,肥胖被视作肿瘤治疗的“绊脚石”,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肥胖在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疗效中的双重作用即“肥胖悖论”:相较于BMI处于正常范围的患者,超重和轻度肥胖肿瘤患者获得最好生存收益以及疗效,而中重度肥胖及体重过轻均可造成较差预后。这使得研究者认识到肥胖影响肿瘤治疗的另一面。因此,肥胖肿瘤患者的体重管理方案、治疗策略、远期生存预测,均需通过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实践不断摸索与建立,而更为细致、深入的了解肥胖与肿瘤的关系,将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及思路。本文主要就肥胖对肿瘤治疗影响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心  胡伟国  宋启斌 《肿瘤学杂志》2021,27(12):986-990
摘 要:肥胖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包括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炎症细胞因子、瘦素及脂联素和雌激素的生理改变,但其影响因女性绝经状态不同而有所区别。大部分研究支持肥胖与绝经前乳腺癌风险呈负相关;而对于绝经后女性,肥胖会增加其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肥胖与癌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研究证实,肥胖可以影响某些癌症发生的危险性。肥胖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可能与肥胖者的年龄,种族,家族史,脂肪分布及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肥胖增加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与性激素水平等关系密切;肥胖料可增加结肠癌的危险性,可能与高胰岛素水平有关;肥胖与卵巢部的关系还不明确;但肺癌与肥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血清瘦素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检测骨密度和血清瘦素,探讨血清瘦素和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12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肥胖去势组、肥胖对照组、肥胖空白组、正常体重去势组、正常体重对照组、正常体重空白组)。通过实验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分别于术后2、3、4、5、6月每组随机抽出大鼠4只,行骨密度测定及血清瘦素测定。结果 血清瘦素含量肥胖去势组最高;骨密度含量肥胖去势组最低。结论 血清瘦素与骨质疏松在本实验前提下有可能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肌少症性肥胖是一种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与肥胖共存的临床状态。在肌少症和肥胖共存的状态下,身体的瘦体组织与脂肪含量失衡,其与不良的临床结局相关。肌少症和肥胖对健康都有着独立的不良影响,两者同时并存而产生的协同作用导致代谢紊乱加重,使肌少症性肥胖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远比单纯的肌少症或单纯肥胖更加严重。而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治疗、延缓肌少症性肥胖的进程,因此早期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对肌少症性肥胖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营养和运动干预,新型的药物治疗或肠道菌群治疗对肌少症性肥胖也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关于肌少症性肥胖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及欧洲肥胖研究协会已发布了诊断标准,首次明确了其诊断,肌少症性肥胖的发病机制,代谢障碍和炎症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也进一步被揭示,但目前仍没有治疗肌少症性肥胖的特效方法。本文就肌少症性肥胖的诊断标准、发病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肌少症性肥胖的防治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分析肥胖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108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均≤35岁),根据中国成年人肥胖划分标准,以体重指数≥28 kg/m2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统计分析两组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相较于非肥胖患者,肥胖患者原发肿瘤更大(P=0.000),肥胖患者中临床分期III期比例以及淋巴结阳性率更高(P值分别为0.003和0.003),肥胖患者Ki-67表达率更高,起病至首诊时间更长(P值分别为0.000和0.020),肥胖患者在分子分型及脉管癌栓方面与非肥胖患者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00和0.828)。结论: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自身特点,相较于非肥胖患者,肥胖患者的病理特征较差。因此,在早期乳腺癌的精准医疗中,除了依据临床病理学特征之外,体重指数也应该在预后风险评估和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肥胖对乳腺癌颈后的影响。方法 用身体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判断病人的胖瘦,分成消瘦组、普通组、肥胖组,比较各组乳腺癌病人的分布及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结果 (1)512例乳腺癌病人中肥胖病人占67%。(2)消瘦组5年生存率是78.3%而肥胖组5年生存率是57.8%,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 肥胖可以作为预示乳腺癌发病及判断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3岁。向心性肥胖2年,血压升高20/14kPa2月,于1997年3月8日入院。病程中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膨隆、四肢纤细、面部痤疮、臀部和腋下皮肤紫纹。全身无力、血皮质醇600ng/dl。CT示:双侧肾上腺未见异常,右肾孟占位病变。1997年3月26日手术见,右肾盂前后侧有1哑铃形肿物,向肾盂内突入。表面紫红色,包膜完整。临床诊断:柯兴氏综合征、右肾盂肿瘤。病理检查:灰白色肾脏1个,大/J‘llcmX6cmX5.scm,表面光滑。在肾门处可见一暗红色结节状肿物scmX4cmX3cm,表面光滑、质中、包膜完整。肿物根部与肾门由少量纤维脂肪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 kg/m 2,11例)和非肥胖组(BMI<28 kg/m 2,7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造血干细胞植入、移植后并发症、生存及复发等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8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80 d(8~1 218 d),1年总生存(OS)率77.9%,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73.8%。非肥胖组与肥胖组1年OS率分别为82.6%和46.2%( χ2=15.54, P<0.01),1年PFS率分别为82.1%和36.4%( χ2=15.56, P<0.01),非复发死亡(NRM)率分别为7.1%和32.7%( χ2=6.463, P=0.01),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1.5%和42.9%( χ2=8.146, P=0.004)。非肥胖组和肥胖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血小板植入时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出血性膀胱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EB病毒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OS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 HR=3.814,95% CI 1.343~10.827, P=0.012)。 结论:肥胖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生存的重要不良影响因素,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疗效及生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CharleneLaino 《抗癌》2005,(1):47-47
肥胖作为一种可防治的慢性病症成为点燃未来生活重大健康灾难之火的驱动力量。肥胖是一种流行时疫,遍布世界各地。糖尿病、高血压、哮喘.心脏病和某些癌症的相关危险只不过是肥胖严重后果中的几个而已;这些健康问题导致美国卫生保健费用的增加和生产力的下降,代价之大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1.
郁汉明 《抗癌》2004,(4):34-34
最近,一些癌症预防专家反复告诫人们:不要过量饮食,防止肥胖;不要对肥胖等闲视之;不要对减肥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2.
单次剂量顺铂致周围神经毒性一例刘华杨作衡患者女,36岁。因乳腺癌术后双肺转移而入院。给予环磷酰胺、阿霉素、氟脲嘧啶、氨甲喋呤化疗4周期,达部分缓解。第5周期因心脏毒性而改用顺铂100mg代替阿霉素,其他化疗药不变。化疗后第15天,出现腹部及四肢刺痛、...  相似文献   

13.
现今生活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肥胖在正常人群中的患病比重不断增加,同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肥胖患者中又具有高发病率,虽然现已明确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对于肥胖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预后尚无定论,而肥胖悖论的提出引发了我们新的探索,对于患有结直肠癌的肥胖患者其中是否存在一定特异性相似以及其行新辅助治疗的必要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肥胖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关系以及一些特异性联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肥胖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身体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分析肥胖对乳腺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740例女性乳腺癌病人,按身体指数大小分成消瘦组(≤21.0)、普通组(21.1~23.0)和肥胖组(>23.0)。结果表明,乳房肿块大,淋巴结转移度高者均以肥胖组居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雌激素受体状态与胖瘦无关。我们认为,肥胖对乳腺癌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朝初年,繁荣昌盛,丰衣足食,人们便开始崇尚"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女性体态上的肥胖、穿着上的暴露作为一种审美取向,即今人所说的"以胖为美"。但殊不知肥胖时刻侵蚀着人的身体健康。而如今肥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约有17亿超重人群和3亿肥胖者。截至2004年,中国人群中体重超重者已占22.4%,其中肥胖者占3.01%,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10年的WHO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年龄15岁以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kg/m~2的人数已达总人口数的32%。可能大家都知道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冠心病的发生都与肥胖有关,而对于肿瘤的发生和肥胖的关系就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6.
邹杰 《抗癌之窗》2012,(1):32-33
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已人尽皆知。长期肥胖是造成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胆结石、妇科病、皮肤病、肿瘤、血管堵塞、心脏衰竭、关节磨损、痛风以及癌症、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脑梗死引起的偏瘫半身不遂)等疾病的主要因素。肥胖更是以上慢性病发病率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肿瘤》2004,24(3):F002-F002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现又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建于1904年,医院设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市六临床医学院、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和上海市超声医学培训中心。医院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肥胖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93例淋巴结阳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理检查及临床治疗资料.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影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卡方检验进行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比较.结果:肥胖是影响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P=0.003),是影响绝经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10),而对绝经后患者不存在这种影响;肥胖与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肥胖是影响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尤其是绝经前患者;肥胖患者的肿瘤直径较非肥胖患者的大,这可能是肥胖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巨大色素痣一例山东省聊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李萍患儿男,1天。生后即发现躯干及四肢黑色斑。胸背部呈大片状黑色斑,四肢呈点片状损害,上有细长黑色毛发。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足月新生儿貌,心肺肝脾无异常发现,头面部及四肢散在分布绿豆大小黑斑,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20.
数千年来,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营养不足、消瘦、赢弱成为民族之特征,人们热切盼望改变此易受外侮之欺的状况,因而视营养过剩的肥胖为一美事。婴儿问世自是以自胖为荣,中年以后疏于活动而形体肥胖,也被誉之谓“发福”而具富态,以至亲友弄璋之喜均以竞相祝贺得一白白胖胖的小子为习。每当除岁迎新拜访多时不见的友好,见面问候语也常是以对方发福为贺。唐朝更以妇女体肥为美,杨贵妃即为一例。可见“发福”、“富态”等词语无疑成了褒义词。近年来虽有一族追求时尚的丁克以骨瘦如柴为美,但并未能改变社会对“发福”、“富态”的认同,缘因该观念已深植人们脑中,欲将其改变颇为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