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行动态增强MRI检查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动态增强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动态增强MRI检出恶性肿瘤86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3.5%(86/103);检出良性肿瘤76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8.4%(76/91);检出恶性病灶118枚,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8%(118/130);检出良性病灶85枚,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4.2%(85/101)。动态增强MRI检出恶性肿瘤86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3.5%(86/103);检出良性肿瘤76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8.4%(76/91);检出恶性病灶118枚,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8%(118/130);检出良性病灶85枚,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4.2%(85/101)。动态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恶性肿瘤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4%(86/107)、81.7%(76/93),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分别为88.1%(118/134)、87.6%(85/97)。结论:动态增强MRI能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FNH的MRI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T1WI、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③结果 10例病灶中T1WI稍低信号8个,等信号2个;T2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质均强化,门脉期有7例病灶呈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延迟期5例呈相对高信号,5例呈等信号.7例病灶中央可见瘢痕,5例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例边缘见假包膜.④结论 FNH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有效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挫裂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MRI诊断为肝脏挫裂伤的病例27例,外科手术证实3例。结果肝脏包膜下血肿5例,肝脏实质挫伤21例,肝脏挫裂伤并肝脏内血肿1例。结论MRI是诊断肝脏挫裂伤最好的方法,特别是轻微的肝脏实质内挫裂伤,明显优于超声和CT。  相似文献   

4.
人工注射法在肝脏局灶性病变MRI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注射法在肝脏局灶性病变MR I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方法:对经B超或/和CT检查发现肝脏有局灶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的63例患者进行人工注射法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变增强特点,对病变定性诊断。结果:63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22例,肝脏转移瘤18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4例,肝脓肿6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结论:肝脏病变经人工注射法动态增强扫描,可获得可靠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实性肝脏局灶性病变(SFLL)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公司Signa 1.5T磁共振扫描机(MR)对142例共158个SFLL进行屏气磁共振加权成像(DWI),b=500s/mm2,所有病灶包括未成熟肝脓肿7例,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2例,肝细胞肝癌(HCC)74例,胆管细胞癌26例,肝转移癌39例。分析各类病灶的DWI信号强度、ADC值及其差异。结果 24个病灶表现为高信号,132个病灶表现为稍高信号,2个病灶表现为等信号。未成熟肝脓肿、FNH、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的ADC值(×10-3 mm2/s)分别为(1.48±0.23)、(1.75±0.26)、(1.23±0.43)、(1.47±0.35)、(1.36±0.33)。FNH与其他SFLL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成熟肝脓肿与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癌、转移癌的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信号强度及ADC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30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24例中有4例又行肝特异性造影剂检查,包括2例锰福地匹三钠(Mn-DPDP)和2例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扫描。结果 22例为单发FNH,2例为多发。大小为1.0~6.0cm。24个病灶在T1WI上呈典型的等或略低信号,4个呈低信号,2个为略高信号。25个病灶在T2WI呈典型的等或略高信号,5个呈高信号。29个病灶的实质部分在动脉期明显强化,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或略高信号。1个病灶的实质部分在动脉元强化,而在延迟期变成等信号。2个病灶在延迟期出现增强的假包膜。21个病灶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瘢痕,9个均未显示。瘢痕为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4个病灶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供血动脉影。使用Mn-DPDP后病灶为等或略高信号。使用SPIO后,病灶呈等信号。结论 多数FNH有典型MRI征象,综合使用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是正确诊断的关键。肝特异性造影剂对FNH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3.0 T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47例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散成像,分析各种病变弥散成像的特点并测量肝脏和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DWI图像显示,病灶呈较高信号46例,信号欠均匀以及边界欠清的病灶分别占51.06%(24/47)、44.68% (21/47)。当b值为400?s/mm2时,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145.86±33.97)×10-3]?mm2/s、[(185±53.09)×10-3]?mm2/s 和[(212.62±81.72)×10-3]?mm2/s,转移瘤与肝脏的ADC值存在显著的差异(t=3.202, P=0.011),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与肝脏的ADC值之间无差异。转移瘤与肝细胞癌之间、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之间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与胆管细胞癌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 Tesla MR弥散成像有助于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8.
MRI VIBE序列评价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快速梯度回波的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3D-VIBE)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价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28例疑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患者采用常规自旋回波(spin-echo,SE)T2W、2D GRE T1W平扫及3D-VIBE序列钆剂增强的多期增强扫描和2D GRE T1W钆剂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先行T2W和T1W平扫,再相继进行3D-VIBE增强多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和2D GRE T1W平衡期增强扫描.经手术、病理或综合CT、US等多种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51例(90个病灶).分析51例(90个病灶)各序列的MR征象、VIBE资料重建后对病灶血管及肝血管解剖的显示,评价3D-VIBE和2D GRE T1W序列对不同大小病灶检测与定性的准确性及对病灶组织学起源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D-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常规2D GRE T1W增强扫描对病灶总的检测及定性能力分别为98.9% (89/90)、91.1% (82/90)和86.7% (78/90)、75.6% (68/90)(P<0.05). 对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2.9%(39/42)、90.4%(19/21)、80%(12/15)、100%(12/12)和78.6%(33/42)、81%(17/21)、53.3%(8/15)、83.3%(10/12) (P<0.05). 3D-VIBE肝动脉期扫描有44例(86.3%)肝动脉显示良好,门静脉期有46例(90.2%)门脉期显示良好;肝细胞癌17个病灶可清晰显示供血动脉,14个病灶显示引流静脉;1例肝血管瘤显示供血动脉;1例肝转移瘤显示毗邻静脉.结论:MRI 3D-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无论在病灶的显示及定性诊断方面,还是在病灶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肝血管解剖的显示上均较常规2D GRE T1W增强扫描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影像学检查对FNH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常规MRI检查对FN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病变的特征,从而提高术前的诊断率。本文总结我院2004年7月至2010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13例FNH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肝脏的局灶性病变包括肝细胞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等多种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其常规MR征象存在一定的交叉,部分病例也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资料,以致临床工作中常有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1.
孙素芳 《中外医疗》2013,(22):173-17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诊断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5例肝脏肿瘤患者,均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ADC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良性肿瘤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根据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的动脉期表现,可将其分为富血供病灶和乏血供病灶。结论根据不同肝脏肿瘤磁共弥散成像ADC值的可以明确鉴别肝脏肿瘤病变的良恶性,同时可以根据动态增强扫描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的动脉期表现观察病灶的血供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弹性成像(UE)在肝纤维化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112例慢性乙肝患者并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磁共振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UE、MR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UE对肝纤维化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为92.00%、83.78%、92.00%、83.78%和89.29%;而MRI则为80.00%、89.19%、93.75%、68.75%和83.04%,两者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E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肝纤维化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优于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13.
梁立锋 《医学综述》2012,18(15):2476-2479
滑膜疾病包括一系列以滑膜炎、感染、增生、化生、肿瘤方面等为特点的复杂疾病。磁共振对滑膜的病变非常敏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滑膜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现对滑膜疾病的临床病理及相关磁共振的表现特点进行综述,以探讨磁共振在滑膜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致力于探索一种准确、敏感及非侵入性的胰腺癌诊断方法,其中以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弥散成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为代表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它们在胰腺癌的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及其他胰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正显示出重要价值。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在分子扩散、生化代谢、组织灌注等方面存在差异,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能反映这些差异而用于鉴别诊断。磁共振功能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鉴别胰腺癌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张宏江  王家平  袁曙光 《医学综述》2013,(20):3772-3774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功能性成像技术,已成为前列腺疾病诊断研究的热点.DTI可通过各向异性分数值及表观弥散系数值提供前列腺疾病水分子弥散的信息,间接反映微观组织结构的早期改变,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术前分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并通过纤维束重建技术直观显示前列腺疾病纤维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刘娜 《医学综述》2013,19(11):2009-2011
平山病是一种散发的、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为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隐袭起病的单侧前臂和手的肌肉无力和萎缩。自然位颈磁共振成像(MRI)可见低位颈髓萎缩变扁,屈颈位MRI显示颈髓前移、变扁,脊膜后可见月牙形略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及其内的流空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肌电图提示颈区肌肉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其治疗与预后非常重要。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技术有: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T2*W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及磁共振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现对这些乳腺磁共振检查技术、磁共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应用与进展及乳腺磁共振检查优缺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扩散加权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德智 《医学综述》2009,15(2):284-286
磁共振扩散加权像(DWI)是一种能够反映人体内水分子运动状态的成像技术,它反映组织结构、细胞密度这些直接与肿瘤分级有关的信息,已广泛应用于脑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年来,DWI开始应用于乳腺病变的诊断,但仍处以研究探索阶段。本文就DWI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表现,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前列腺癌96例,占25.9%;良性前列腺增生225例,占60.6%;前列腺炎20例,占5.4%;前列腺脓肿30例,病变占8.1%(30/371);误诊率为8.6%(32/371)。结论MRI是诊断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MR动态增强等手段,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的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视神经脊髓炎的平扫及增强磁共振影像资料,寻找其特征性表现.结果病灶仅累及颈髓3例,颈胸髓6例,仅胸髓2例.矢状位呈线样损害1例,线样损害合并弥漫性损害6例,弥漫性损害4例.结论 MR对诊断视神经脊髓炎有特征性,可作为检查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