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  相似文献   

2.
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周同 《现代免疫学》1995,15(1):58-61
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作用,是机体构建或维持组织或器官以及功能最基本的生命现象。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群在多种细胞上表达,介导细胞间粘附和作用的糖蛋白物质。它们除参与介导细胞粘附机制,还互相传递信息,调节细胞功能,并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对其粘附机制的阻断,使之成为临床上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转移灶细胞粘附分子检测及其腹腔播散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钙依赖粘附素(E-CD)及CD44等细胞粘附分子在卵巢癌腹腔播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T细胞活化与粘附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细胞活化后分化增殖直至出现功能,不仅靠淋巴因子、单核细胞因子等的调节,还必须有T细胞间、T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 抗原特异性结合主要靠T3/TcR,但还必须有抗原非特异性结合予以辅助T细胞才能活化。辅助T3/TcR的分子群目前得知有:  相似文献   

5.
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的转移是其致死性的主要原因 ,其过程包括从肿瘤的原发部位脱离 ,进入周围的基质 ,进入循环或淋巴系统 ,粘附在内皮细胞壁并向血管外迁移及在远处侵润 ,血管增生 ,形成新的转移灶。这一过程包含复杂的分子机制 ,计多粘附分子、蛋白溶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 ,本文将从粘附分子、蛋白溶酶和血管增生三方面将近年来的发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茶多酚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法,体外研究高转移性肺癌细胞(PG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粘附分子表达以及共多酚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茶多酚可明显抑制PG细胞表达CD44、CD54的表达。茶多酚对PG细胞与激活和静息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粘附分子CD44、CD54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茶多酚的抗粘附作用可能与其抗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8.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的研究对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具有重要意义,TIDC的浸润程度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密切关系;TIDC的表面分子尤其是MHC-Ⅱ类分子不表达或低表达有重要意义,肿瘤细胞分泌的TGF-β,VEGF和IL-10等可溶性的因子对TIDC的作用可能是其表面分子异常表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近十年来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成员中的I CAM 1,VCAM 1,PECAM 1;整合素家族中的αvβ3;及选择素家族中的E 选择素在介导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粘附的作用 ,从而提示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在恶性肿瘤细胞沿血管或淋巴管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细胞粘附分子CD1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细胞粘附人子CD15在7例正常肝组织,13例肝硬变(5例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和4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变组织中均无CD15表达,仅肝癌组织中出现CD15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0.6%(15/49),CD15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肝癌肉眼形态,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细胞粘附分子与Ⅰ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英 《现代免疫学》1999,19(5):319-319,F003
在Ⅰ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发生过程中, 有许多细胞粘附分子诱导表达于胰岛周围及内部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它们同淋巴细胞上的粘附分子相互作用, 引导淋巴细胞向胰岛浸润, 形成胰岛炎。这些细胞粘附分子的单抗能有效阻断或抑制胰岛炎及IDDM 的发生, 为IDDM 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并为我们研究IDDM 的发病机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淋巴管内皮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内皮粘附分子的表达受多种机制调控。淋巴管内皮粘附分子介导炎性细胞和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在炎症和肿瘤淋巴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形性日光疹( 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是一种特发性、间歇性反复发作、以多形皮损为特征的光感性皮肤病。目前,PLE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其中与免疫,尤其是与细胞粘附分子(CAM)的关系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CAM在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皮肤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研究发现紫外线诱导的PLE皮损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的表达相关,且黏附分子的表达形式与正常皮肤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相似,提示免疫反应是PLE发病机制的基础。本文就国内外对多形性日光疹与细胞粘附分子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望能有助于明确其发病机制并对临床和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细胞粘附分子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附分子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α-硫辛酸能够降低粘附分子的水平,有望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是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间相互结合、起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 ICAM-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 VCAM-1)均属于CAM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  相似文献   

16.
细胞粘附分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细胞粘附分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对有关粘附分子方面的治疗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天疱疮抗原包括PFA和PVA,是角朊细胞的桥粒性钙依赖性细胞粘附分子。PFA与DGI有一致的分子量和抗原反应性。天疱疮抗体与角朊细胞结合后可引起棘层松解。纤溶酶原激活剂尤其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参与了这一过程。抗u-pA抗体和一些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或部分抑制天疱疮抗体所致的棘层松解。天疱疮是由于天疱疮抗体与角朊细胞结合后,通过直接抑制天疱疮抗原的粘附作用和分泌蛋白水解酶引起棘层松解和表皮内水疱形成。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劭夫  张波 《现代免疫学》1994,14(6):374-375
本文着重对可溶性选择素及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中的可溶性ICAM—1和VACM—1与某些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进一步了解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细胞粘附及其信息传递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发生发展与细胞粘附及其信息传递密切相关。细胞粘附分子是跨膜蛋白质,其胞内部分与细胞骨架结合,胞外部分与胞外基质或另一细胞粘附分子结合,激活胞质酪氨酸激酶pp125FAK,调节基因表达,影响细胞生长和运动。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胞粘附分子与抗细胞粘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习了近年细胞粘附分子的种类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抗粘附治疗的可能物质、途径、作用机理、以及在动物和人体的实验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