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的AF内固定治疗。方法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结果22例压缩椎体高度完全恢复,4例部分瘫痪的患者术前症状基本消失。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AF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观察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AF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复位良好;后凸及侧凸畸形均获得满意的矫正,缩小的椎管管径完全得到恢复,均无畸形矫正丢失和伤椎及椎间高度下降,且未出现AF椎弓根螺钉松动及断裂。结论 认为胸腰椎骨折用AF内固定治疗,具有力学合理、复位满意、操作方便、固定牢固、短节段固定等优点,强调准确植入椎体弓根螺钉和植骨融合是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自 1 998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应用国产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37例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7例中男 30例 ,女 7例 ,年龄 2 1~ 5 6岁 ,平均 2 8岁。交通事故伤 2 3例 ,高处坠落伤 8例 ,压砸伤 3例 ,其他伤 3例。T113例 ,T12 5例 ,L11 4例 ,L2 1 2例 ,L3 3例。骨折类型 :屈曲压缩型 1 3例 ,爆裂型 2 0例 ,骨折脱位 4例。脊髓神经损伤按 Frankel分类 [1] :A级 6例 ,B级 8例 ,C级 1 3例 ,D级 8例 ,E级 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4小时~ 7天 ,平均 4天。2 手术方法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 ,后正中切口 ,显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整体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伤口均期愈合出院,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35d,出院随访6~24个月,均未遗留并发症。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配合有效护理,适时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行AF系统内固定治疗,部分行椎板减压,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椎管截面积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瘫痪患者中有1~2级恢复,无远期疼痛,无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结论AF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能间接椎管减压,再行椎管减压后,恢复和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整体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伤口均期愈合出院,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35d,出院随访6~24个月,均未遗留并发症。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配合有效护理,适时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AF(坚强的脊柱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0例,疗效满意。现将有关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42例,女8例。年龄20~64岁,平均42岁。高处摔伤12例,车祸致伤38例;T10爆裂骨折1例,T12爆裂骨折5例,T11爆裂骨折3例,L1爆裂骨折18例,L2压缩骨折10例,L3爆裂骨折13例。14例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受伤至就诊时间3h~6wk。1.2 手术步骤 患者在高位硬膜外阻滞或全麻下行胸腰椎骨折切开AF系统内固定术。患者俯卧位,将腹部悬空,避免对大血管的压迫,以减少出血。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AF内固定系统治疗新鲜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9例新鲜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患者行AF系统内固定或同时进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即时X线照片示脊柱序列和曲度均基本达解剖复位.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7年,最后随访时的X线照片与术后即时X线照片对比,椎体高度有部分丢失,Cobb角丢失0~11度,平均6.4度,1例断钉.术后神经功能除了2例Frankel分级为A级的无恢复外,其余不完全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有1~3级不等的恢复,无术后加重者.结论:本法治疗新鲜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理想的优点,但仍然存在术后矫正度丢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院骨科自1999年6月~2004年6月,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8例,疗效十分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1~66岁。损伤节段:T12 4例,L126例,L218例。骨折按Denis分型:爆裂型28例,压缩型14例,骨折脱位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高处坠落伤28例,压砸伤10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按美国ASIA分级:A级10例,B级12例,C级18例,D级4例,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占91%。受伤后至接受手术时间10h~5d(平均3d),其中22例在伤后1d内手术。均于术前、后有CT片对照。随访18个月以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系统与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F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在1~2年的随访后,分析畸形的纠正状况、并发症情况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压缩椎体高度恢复较为良好,椎管的内占位、神经功能分级显著降低,CoBB角显著减小,伤椎前缘压缩比升高。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有利于椎体的复位及保持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韩跃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98-399
目的: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AF系统内固定治疗28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和椎管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4年,28例患者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7例,基本恢复7例,过度撑开3例,1例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椎体侧方移位改善。所有病例后凸畸形均纠正。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1%恢复到术后的96%,椎体矢状面水平位移由术前平均31%纠正到术后6%。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确切,固定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年3月~2006年10月间经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分为两组:(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内植骨者27例为A组,仅行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者为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2~2.5年,观察两组间术后2周及内固定物去除后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的变化;同时评价内固定的失败率。结果Cobb角及伤椎体高度在术后2周两组间比较无甚昔性差异(P〉0.05),但在内固定去除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内固定去除后腰背痛发生率较低且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降低术后矫正角度的丢失及内固定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颈椎不稳定屈曲骨折并颈髓损伤后的手术治疗及内固定选择的适应症.方法:本组32例颈椎屈曲骨折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分别选用颈椎前路ORION钢板及颈后路AXIS钢板或前后路钢板一期完成内固定治疗,且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并进行了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由于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不同的内固定,使得颈椎得以早期获得坚强的内固定,部分患者得以早期下床,患者均获得早期功能锻炼.结论:颈椎屈曲骨折按照其手术治疗原则,恰当地选用不同术式及给以坚强的内固定利于颈椎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以最低限度地减少颈髓神经的继发性损伤.而不适当的手术方式及不恰当的内固定同样能造成多样的颈椎畸形及颈髓神经的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3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术中采取跨伤椎固定技术或经伤椎固定技术固定骨折,其中经伤椎体固定组54例,跨伤椎固定组44例。比较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术前伤椎后凸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周VAS评分、术后1年伤椎后凸角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均可以减少VAS评分(P〈0.05),同时减少伤椎后凸角度(P〈0.05)。跨伤椎固定组与经伤椎固定组在术前及术后第1周2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伤椎后凸角、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伤椎固定组术中失血低于经伤椎固定组(P〉0.05),但内固定断裂风险高于经伤椎固定组(P〈0.05)。结论: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固定胸腰椎骨折均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维持伤椎矫正度,但经伤椎固定技术的术后内固定失败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72例胸腰椎骨折,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椎体高度、矢状指数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86.1%,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正常91.7%,矢状指数由术前5°~31°(平均18°),恢复到术后-5°~6°(平均0°),发生螺钉植入错误、断钉、断杆等并发症各1例,占4.2%,未发生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正确选择AF器件和熟练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Ⅰ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前路病灶清除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43例。术后随访12~33个月,平均(20±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Cobb角),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应用Frankel分级评分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0.5)h,术中平均出血(600±50)mL。43例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感染现象,未见窦道形成。植骨块均骨性融合,局部无复发,术后X线片显示后凸畸形角度矫正10°~25,°平均(14±2)°,随访1 a以上至植骨块融合时,角度丢失0°~3°,平均(2±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后凸畸形加重。15例有神经症状患者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前后路联合Ⅰ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可以促进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后路减压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体会及疗效。方法:本组40例,按骨折部位分T10-1221例,L2-419例。手术时机:伤后1~10d,平均3.5d。平均随访1年。结果:采用X线片测定椎体,术前椎体前缘平均压缩51%。术后平均8%,复位率达86%。结论:AF系统内固定及后路短节段椎板切除减压、直视下椎管前壁成形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