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表达活化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因子(regulatedonactivationnormalTexpressedandsecreted,RANTES)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研究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和效果。方法:RT-PCR法克隆人和鼠源性(regulatedonacti-vationnormalTexpressedandsecreted,RAN-TES)基因,采用AD-easyXLAdenovirusVectorSystem试剂盒分别构建表达上述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通过趋化试验验证表达RANTES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所具有的趋化肿瘤免疫细胞的作用。应用于体外及小鼠体内试验,包括成瘤试验及抑瘤试验,通过观察免疫效应细胞对小鼠体内肿瘤的抑制作用来评价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结果:克隆了人和鼠源性RANTES基因编码序列并成功地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功能试验表明由腺病毒表达的RANTES具有趋化肿瘤免疫细胞的作用。体内试验表明该病毒载体可抑制肿瘤细胞成瘤作用,应用于荷瘤小鼠可抑制肿瘤的发展,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表达RANTES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可显著地趋化免疫细胞到肿瘤局部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成瘤作用并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TβR-Ⅱ-RANTES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XD  Liu H  Cao S  Li H  Ren XB  Hao XS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6):405-410
目的构建表达融合基因TGF-βⅡ型受体(TβR-Ⅱ)胞外区及活化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因子(RANTES)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抗肿瘤作用。方法RT-PCR扩增小鼠TβR-Ⅱ胞外区和RANTES基因,重叠PCR扩增融合基因TβR-Ⅱ胞外区-RANTES。采用adMax adenovjrus vector creation试剂盒构建表达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小鼠肺腺痛LA795细胞系,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后细胞融合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LISA)法检测其培养上清的蛋白含量;Annexin V-FITC法检测感染后细胞的凋亡;并观察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对小鼠脾细胞的趋化作用。将感染后的细胞(1×105个)接种于T739小鼠,观察成瘤时间和生存时间;1×1010pfu的重组腺病毒局部注射荷瘤小鼠,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并统计肿瘤的重量和计算抑瘤率。结果经测序证实,RT-PCR正确扩增小鼠TβR-Ⅱ胞外区和RANTFS基因,重叠PCR正确扩增融合基因TβR-Ⅱ胞外区-RANTES。重组质粒pDC316-融合基因经酶切鉴定正确,与pJM17双质粒共转染获得表达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8×1010pfu/m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感染后的LA795细胞有融合蛋白的特异性条带出现;培养上清中,游离TGF-β1的水平显菩减低,而RANTES的水平显著升高。感染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低,凋亡率为16.9%;培养上清可趋化小鼠脾细胞,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组与对照组相比,体内成瘤时间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局部注射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37.6%。结论成功构建表达融合基因TβR-Ⅱ胞外区-RANTES重组腺病毒可有效结合TGF-β1,显著逆转TGF-β介导的免疫抑制状态,高水平表达RANTES强化肿瘤局部的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携带1/100、1/1 000减毒活性的突变减毒志贺样毒素Ⅰ(Shigalike toxin 1, Stx1) 编码序列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并观察其抗人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活性。方法:重叠PCR法构建毒性为原毒素毒性1/100、1/1000的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TA克隆并测序后构建携带该编码序列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vStx1R170L。制备人乳腺癌T47D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AdvStx1R170L肿瘤局部注射给药,评价其体内抑瘤能力。结果:经测序证实正确克隆了1/100、1/1 000减毒活性的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成功构建携带该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vStx1R170L。体内实验显示,AdvStx1R170L可以有效抑制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序列的腺病毒对照组、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1/1 000原毒素活性的突变减毒Stx1编码序列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该病毒载体可以有效抑制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且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将目的基因mIFN-β经体外、体内两种途径导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中,观察体外转mlFN-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和瘤苗作用,及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的mIFN-β对体内局部肿瘤治疗和抗肿瘤转移的作用。结果:1)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B16细胞能获得较高的转移效率和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2)将mIFN-β基因导入B16细胞对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细胞表面MHC-I类抗原的表达;3)将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接种小鼠,其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且对对侧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抑制作用;4)瘤体内注射和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给予AdCMV mIFN-β.对局部肿瘤和转移瘤有治疗作用。结论: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是可行的,并具有较好疗效,提示用腺病毒载体携带有效的目的基因来开发瘤苗和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于TGFB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负性免疲调节作用,使T淋巴细胞对TGFB失去敏感性可以恢复其对肿瘤的杀伤活性,拟用含有TβRⅡDNglytk质粒的慢病毒来感染T淋巴细胞使其对TGFB失去敏感性后发挥抗肿瘤效应,因此我们首先构建含有TβRⅡDNglytk的人真核表达的慢病毒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ⅡDNglytk。方法:从质粒上将TβRⅡDN及HSV-tk克隆下来,重组PCR技术将其构建为融合蛋白TβRⅡDNglytk,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纯化:再利用TOPO克隆技术将其连接到慢病毒质粒pLenti6/V5-TOPO上,将质粒测序验证。结果:测序结果证明已将TβRⅡDN和HSV-tk构建成融合蛋白TβRⅡDNglytk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lenti6/v5-D-TOPO中。成功构建了含TβRⅡDNglytk的人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ⅡDNglytk,经测序鉴定图谱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人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ⅡDNglytk,联合应用重组PCR与TOPO克隆技术能够简单、高效、快速的构建慢病毒质粒。  相似文献   

6.
增殖病毒对肿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ER2/neu原癌基因胞外区片段DNA免疫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在体内的抗瘤效应。方法:克隆并构建人HER2/neu原癌基因及其胞外区片段表达载体,分别转染SP2/0细胞以制备杀伤靶细胞。将质粒DNA免疫小鼠,观察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同时分析免疫动物体内抗瘤效应。结果:体外获得稳定表达HER2/neu基因的SP2/0靶细胞。目的基因DNA免疫后,免疫鼠脾细胞在体外可检测到特异性杀伤作用,体内肿瘤细胞接种后可发现肿瘤结节出现时间延迟,肿瘤生长缓慢。结论: HER2/neu原癌基因胞外区片段DNA免疫可诱导出特异细胞免疫应答,并具有一定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HER2/neu原癌基因胞外区片段(ECD)DNA直接肌肉注射在小鼠体内表达,体液免疫状况,利用小鼠流产模型观察其体内效应。方法:克隆并构建了人及大鼠HER2/neu原癌基因胞外区片段真核表达载体pCDNA3-X,采用肌肉直接注射的方法免疫小鼠,分析目的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及其诱导的兔疫应答。结果:在质粒DNA直接注射部位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并诱导了针对HER2/neu的抗体反应;同时诱发小鼠流产,使免疫鼠产仔数减少,可观察到流产结节形成。结论:通过基因免疫,可诱导针对HER2/neu原癌基因产物的有效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GM-CSF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GM-CSF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cDNA3.1-GM-CSF扩增出GM-CSF基因片段,通过穿梭质粒pShuttle,将带有CMV启动子的目的片段克隆入Adeno-X腺病毒DNA中,获得重组腺病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经包装扩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Adeno-X-GM-CSF,PCR鉴定,ELISA法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含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X-GM-CSF构建成功,经PCR鉴定和DNA测序等证实了其正确性,重组腺病毒上清液中GM-CSF表达量达26ng/mL。结论:含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oligo化学合成及PCR扩增法合成人显性抑制TGF-βⅡ型受体目的基因,并建立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根据Genebank数据库确定显性抑制TβRⅡ目的基因,利用化学合成法进行单链oligo的合成,PCR法将合成的oligo拼接成完整的序列,装入PMD18-T载体并转染感受态细胞DH5 .经XhoI和EcoRI酶切后连接至目的载体PIRES2-AcGFP中,转染COS-7细胞,对此质粒载体进行酶切电泳鉴定和DNA测序鉴定,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NTβRⅡ表达.结果: 合成DNA经测序验证与目的基因一致;PIRES2-AcGFP-DNTβRⅡ转染COS-7细胞,实现了DNTβRⅡ目的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体外转染及瞬时表达.结论: 采用oligo化学合成及PCR扩增法成功合成人显性抑制TGF-βⅡ型目的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DNTβRⅡ,为进一步研究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谭毅  谭冬梅  何明忠  王立芝  后晓南 《肿瘤》2006,26(2):135-138
目的构建小鼠secretedfrizzled-related protein-2(SFRP-2)全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系统。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SFRP-2基因片段克隆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然后在细菌内与pAdEasy-1进行同源重组,经脂质体转染293细胞包装并扩增腺病毒颗粒。体外原代培养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染制备的腺病毒颗粒,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FRP-2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的小鼠SFRP-2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效价达到5.6×1012pfu/mL,转染原代培养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48h后,有SFRP-2蛋白的明显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含小鼠SFRP-2全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FGFR2)片段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相应受体结合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进行体内外实验研究。方法 应用RT-PCR技术,从胎鼠肝脏扩增Flk-1/KDR片段,重组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和表达载体pFT-28b( ),并行表达、纯化和鉴定。以原代培养的小鼠内皮细胞,观察可溶性受体蛋白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以脂质体法转染肿瘤细胞系S180和B16,观察基因转染后的体内生物学特点。结果 在受精后第9,11天的胎鼠肝组织中分离出1000bp大小的可溶性VEGFR2片段,连接TA克隆载体,经测序此片段为VEGFR2胞外段部分序列。将可溶性VEGFR2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b( ),体外实验显示,可溶性受体蛋白能有效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将可溶性VEGFR2片段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并成功转染肿瘤细胞系S180和B16,体内实验显示,转基因细胞系的瘤重减轻,体积明显缩小,且其血管密度明显降低,而Flkl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可溶性VEGFR2片段是一种有效的抑制血管形成的生物工程产品,有望作为抗血管形成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胆囊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囊癌细胞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胆囊癌、11例胆囊腺瘤及30例胆囊炎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胆囊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30例胆囊癌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的阳性率分别为73.3%、20.0%和16.7%,胆囊腺瘤中阳性率分别为90.9%、63.7%、54.5%,在胆囊炎中阳性率分别为96.7%、93.3%、90.0%。TGF-β1在胆囊癌中表达低于胆囊炎(P〈0.05);Smad4蛋白、TβRⅡ在胆囊癌中表达均低于胆囊炎和胆囊腺瘤(P〈0.05)。Ⅰ-Ⅱ期胆囊癌TGF-β1阳性率低于Ⅲ-Ⅴ期(P〈0.05),而Smad4蛋白、TβRⅡ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Ⅴ期(P〈0.05)。TGF-β1在有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率为94.1%,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TGF-β1的表达降低可能与胆囊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TGF-β1高表达不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与Smad4及TβRⅡ的低表达有关,且TGF-β1高表达与胆囊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肿瘤靶向性葡萄球菌肠毒素 A 和 CD80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 PCR 技术从质粒 pShuttle - AFP - CD80扩增人 CD80全长 cDNA 片段,克隆至已构建载体 pMD18- T - BIS,取代小鼠CD80 cDNA 片段。重组质粒命名为 pMD18- T - hBIS。经酶切,将 CWV 增强子修饰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从已构建载体 pGL3- CWVE - hTP,亚克隆至穿梭质粒 pShuttle2,然后经酶切将片段 hCD80- IRES - SEA从 pMD18- T - hBIS 质粒亚克隆至 CWV 增强子修饰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下游,构建质粒 pShuttle2-CE - hTP - hBIS。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 pAdEasy -1共转化 E. coli BJ5183,以获得的重组子(命名为 Ad - CE- hTP - BIS)转染 Ad293细胞制备病毒并纯化。将病毒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 H7721、宫颈癌细胞株 Hela 细胞和原代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SEA 和 CD80在细胞膜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能够使 CD80和 SEA 在人肝癌细胞 H7721、宫颈癌细胞株 Hela 细胞膜上共表达,而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中不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多肿瘤靶向性 SEA 和 CD80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应用 SEA 和 CD80基因对人多种肿瘤进行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oligo化学合成及PCR扩增法合成人显性抑制TGF-βⅡ型受体目的基因,并建立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ebank数据库确定显性抑制TβRⅡ目的基因,利用化学合成法进行单链oligo的合成,PCR法将合成的oligo拼接成完整的序列,装入PMD18-T载体并转染感受态细胞DH5。经XhoI和Eco-RI酶切后连接至目的载体PIRES2-AcGFP中,转染COS-7细胞,对此质粒载体进行酶切电泳鉴定和DNA测序鉴定,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NTβRⅡ表达。结果:合成DNA经测序验证与目的基因一致;PIRES2-AcGFP-DNTβRⅡ转染COS-7细胞,实现了DNTβRⅡ目的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体外转染及瞬时表达。结论:采用oligo化学合成及PCR扩增法成功合成人显性抑制TGF-βⅡ型目的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DNTβRⅡ,为进一步研究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人Flt3配基的胞外区表达载体pCDNA3FL,并在体内外对其表达率及活性进行检测。方法:从健康人单核细胞中反转录PCR扩增FLcDNA胞外区片段,并进行测序,构建表达载体pCDNA3FL,测定pCDNA3FL转染H22细胞后及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hFL表达量。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克隆的靶序列正确,Western结果证实pCDNA3FL能正确表达hFL蛋白。ELISA结果表明表达载体pCDNA3FL在体外H22细胞中的瞬时表达量为5.9ng/ml。小鼠经尾静脉注射pCDNA3FL载体后血浆中的hFL蛋白最高含量为36μg/ml,外周血中CD3 、CD4 、CD8 、CD34 细胞亚群的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CDNA3FL,为构建肿瘤细胞瘤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TGF-β1 、TβR Ⅱ及cyclinD1 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TGF-β1 、TβR Ⅱ及cyclinD1 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从蛋白水平分析TGF-β1 、TβR Ⅱ、cyclinD1 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 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腺瘤组织为28. 6 % ,大肠癌组织中为57. 1 %( P < 0. 05) ; TβR 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1. 8 % ,低于腺瘤组织( P < 0. 01) ; TGF-β1 、TβR Ⅱ表达的改变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TβR Ⅱ和cyclinD1 的表达呈负相关( P < 0. 05) 。结论 TGF-β1 的过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演进密切相关; TβR Ⅱ的失表达不仅有助于提高细胞对TGF-β1 的生长抵抗,也增强了大肠癌的侵袭性;cyclinD1 在TGF-β1 的生长抵抗中可能发挥了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携带鼠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Ⅱmolecule transactivator,CⅡTA)反义RNA的腺病毒载体,观察腺病毒介导该基因对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慢性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鼠CⅡTA mRNA为模板的反义片段,构建可表达反义片段的腺病毒载体(AdEasy-1系统),经HEK293细胞包装产生含反义片段重组腺病毒Ad-asCⅡTA,扩增、纯化。建立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用包装后的腺病毒注射并感染移植体周围,观察其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包装出含CⅡTA反义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可感染气管移植体,Ad-asCⅡTA感染组移植气管组织炎症反应和纤毛上皮变性坏死等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重组腺病毒表达的小鼠反义CⅡTA基因能通过对MHCⅡ类分子的抑制而抑制异位气管移植的慢性免疫排斥反应。这为气管移植治疗气管肿瘤和气管狭窄等疾病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将目的基因mIFN-β经体外、体内两种途径导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中,观察体外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和瘤苗作用,及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的mIFN-β对体内局部肿瘤治疗和抗肿瘤转移的作用。结果:1)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B16细胞能获得较高的转移效率和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2)将mIFN-β基因导入B16细胞对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细胞表面MHC-I类抗原的表达;3)将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接种小鼠,其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且对对侧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抑制作用;4)瘤体内注射和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给予AdCMVmIFN-β,对局部肿瘤和转移瘤有治疗作用。结论: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是可行的,并具有较好疗效,提示用腺病毒载体携带有效的目的基因来开发瘤苗和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ER2/nen的癌基因胞外区片段DNA免疫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在体内的抗瘤效应。方法:克隆并构建人HER2/nen原癌基因及其胞外区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SP2/0细胞以制备样伤靶细胞。将质粒DNA免疫小鼠,观察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同时分析免疫动物体内抗瘤效应。结果:体外获得稳定表达HER2/nen基因的SP2/0靶细胞。目的基因DNA免疫后,免疫鼠脾细胞在体外可检测到特异性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含人A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树突状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肝癌瘤苗。方法:将AFP基因亚克隆到pIND载体和Shuttle2载体中,构建穿梭载体Shuttle2-AFP。用PI—SceⅠ和I—Ceu Ⅰ双酶切后将所获AFP基因片段再与线性化的腺病毒载体pAdeno—X连接,构成pAdeno—AFP重组腺病毒载体。其后,用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包装腺病毒表达载体。通过酶切、PCR对腺病毒载体进行鉴定。包装好的重组病毒载体pAdeno—AFP体外感染树突状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肝癌瘤苗后,FACS分析pAd-eno—AFP/DC表面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AFP水平。结果:酶切、PCR鉴定证实,穿梭质粒插入片段为AFP基因。包装的腺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感染性,可以在293细胞中形成病毒颗粒,腺病毒载体内携带AFP基因感染树突状细胞,pAdeno—AFP/DC能高水平的表达CD1a,CD11c,CD80,CD86以及HIA—DR,并分泌较高水平的AFP。结论:构建成功的含AFP腺病毒载体可以在树突状细胞中表达AFP,为DC瘤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