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胎传梅素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1年7月。2004年7月收治的14例早期胎传梅毒。结果皮肤粘膜损害4例,病理性黄疸7例,肺炎3例,早产2例,鼻炎1例。梅毒血清学检查:RPR阳性14例,TPHA阳性14例。青霉素治疗:13例好转,1例放弃治疗,未发生吉赫反应。2例出院随诊复查RPR转阴,3例未复查,9例失访。结论临床表现以皮损害、病理性黄疸为主。早期诊断,早期彻底治疗梅毒孕妇可减少早期胎传梅毒病死率。注意预防吉赫反应,提高出院后随访率。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胎传梅毒10例 ,其中首诊误诊7例 ,兹将7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引起相关科室临床医师的重视。临床资料误诊7例中男3例 ,女4例 ;入院时年龄≤1天4例 ,~30天1例 ,~60天2例 ;出生史 :第1胎4例 ,第3胎2例 ,第4胎1例 ;早产2例 ,分别为35周、36周 ,余均为适于胎龄儿 ;出生体重<2500g1例 ;患儿母亲有流产史3例 ,死胎史1例。母快速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 (RPR)阳性3例 ,父母双阳性3例 ,1例拒查。2例母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阳性。皮肤损害…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将本科 1999年8月至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1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16例中男 12例 ,女 4例 ,男∶女为 3∶1。入院时日龄 <1d 8例 ,~ 3d 6例 ,5d 2例 ,平均 (2 0± 0 2 )d。早产儿 7例 (胎龄 34~ 36周 ) ,其中有一双胎。出生体重 15 0 0~2 90 0g。 6例出生时有轻度窒息。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损害 :6例有皮肤黏膜损害 ,眼、鼻分泌物增多 ,四肢及颜面皮损明显 ,表现为斑疹、斑丘疹、丘疹、脓疱疹及片状蜕皮等。其中 1例有梅毒性天疱疹。 (2 )肝功能损害 :肝、…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破伤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6年3月~2001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2例,现将其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母梅毒之新生儿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母确诊为梅毒的13例新生儿病例进行临床分型、影像学检查、免疫测定和定期随访,探讨母产前梅毒螺旋体治疗情况对新生儿发病的影响,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CS)的主要临床表现.新生儿期确诊为CS共5例,疑诊3例,正常5例;确诊5例中母未治疗4例,产时较治疗前RPR滴度下降<4倍1例,产时RPR滴度>14共4例,新生儿RPR滴度≥母4倍3例.CS临床表现以早产、肝脾肿大、皮疹为主.神经系统早期改变主要为脑脊液蛋白增高.13例中失防2例,确诊组和正常组各1例;确诊组1例给予重复治疗,3例RPR滴度不同程度下降;疑诊组RPR滴度均在4个月内阴转;正常组持续阴性.结论新生儿期的CS症状不典型,需根据临床、X线检查以及血清学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母产前定期监测、有效治疗可降低CS的发病率,而新生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有利于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母梅毒之新生儿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贝斐  孙建华  黄萍 《新生儿科杂志》2004,19(1):7-9,F003
对母确诊为梅毒的13例新生儿病例进行临床分型、影像学检查、免疫测定和定期随访,探讨母产前梅毒螺旋体治疗情况对新生儿发病的影响,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CS)的主要临床表现。新生儿期确诊为CS共5例,疑诊3例,正常5例;确诊5例中母未治疗4例,产时较治疗前RPR滴度下降<4倍1例,产时RPR滴度>1:4共4例,新生儿RPR滴度≥母4倍3例。CS临床表现以早产、肝脾肿大、皮疹为主。神经系统早期改变主要为脑脊液蛋白增高。13例中失防2例,确诊组和正常组各1例;确诊组1例给予重复治疗,3例RPR滴度不同程度下降;疑诊组RPR滴度均在4个月内阴转;正常组持续阴性。结论:新生儿期的CS症状不典型,需根据临床、X线检查以及血清学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母产前定期监测、有效治疗可降低CS的发病率,而新生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有利于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0例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 30例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胎儿腹水及肠管扩张.7例保守治疗,17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只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回肠造瘘术.胎粪性腹膜炎常见型13例,纤维黏连型8例,囊肿型2例.病死率6.7%,并发症发生率36.7%.结论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0例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 30例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胎儿腹水及肠管扩张.7例保守治疗,17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只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回肠造瘘术.胎粪性腹膜炎常见型13例,纤维黏连型8例,囊肿型2例.病死率6.7%,并发症发生率36.7%.结论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1979年1月到1984年10月共收治胎粪吸入性肺炎46例。男26例,女20例。所有患儿均有窒息或宫内窘迫复苏史。足月儿28例,其中小样儿6例,过期产儿18例。本文治疗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措施。46例中4例死亡,死亡率8.7%。并介绍了作者的临床医治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0例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 30例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胎儿腹水及肠管扩张.7例保守治疗,17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只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回肠造瘘术.胎粪性腹膜炎常见型13例,纤维黏连型8例,囊肿型2例.病死率6.7%,并发症发生率36.7%.结论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0例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 30例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胎儿腹水及肠管扩张.7例保守治疗,17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只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回肠造瘘术.胎粪性腹膜炎常见型13例,纤维黏连型8例,囊肿型2例.病死率6.7%,并发症发生率36.7%.结论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0例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 30例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胎儿腹水及肠管扩张.7例保守治疗,17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只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回肠造瘘术.胎粪性腹膜炎常见型13例,纤维黏连型8例,囊肿型2例.病死率6.7%,并发症发生率36.7%.结论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0例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 30例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胎儿腹水及肠管扩张.7例保守治疗,17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只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回肠造瘘术.胎粪性腹膜炎常见型13例,纤维黏连型8例,囊肿型2例.病死率6.7%,并发症发生率36.7%.结论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0例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 30例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胎儿腹水及肠管扩张.7例保守治疗,17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只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回肠造瘘术.胎粪性腹膜炎常见型13例,纤维黏连型8例,囊肿型2例.病死率6.7%,并发症发生率36.7%.结论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NecrotizingEnterocolitis,简称NEC),是新生儿期的严重疾病之一,可合并肠穿孔、腹膜炎等急腹症,死亡率较高。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NEC12例,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7...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腹的临床X线表现,探讨气腹发病原因及发生部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气腹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X线特点,发病原因及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新生儿气腹患儿12例,发病日龄3~15天,其中胃穿孔6例,5例胃泡明显,1例胃泡较小,表现为液体量多,胃泡消失或胃泡瘪小不规则,小肠无或仅有少量气体;肠穿孔6例,2例小肠壁肌层缺损穿孔,1例小肠溃疡穿孔,1例结肠壁肌层缺损穿孔,2例坏死性肠炎导致穿孔,表现为腹腔液体较多、小肠胀气扩张明显,肠壁增厚、可见肠壁积气及肠腔内多发小气液平面。结论新生儿气腹诊断较容易,根据不同原因导致气腹的临床X线特点,可结合临床表现对发病原因及部位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是由于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所致。绝迹了近40年的小儿先天性梅毒如今又卷土重来。由于过去发病率较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以致临床出现一些误诊或漏诊的情况。现将我科近1年来误诊的2例患儿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例新生儿梅毒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成人梅毒增多,新生儿梅毒的发病明显增多。作者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误诊20例新生儿梅毒,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