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ASP)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Platelet)功能的影响,了解它们与CHD的关系。方法将90例CH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组口服ASP 50 mg/d,II组ASP 150 mg/d,早餐后顿服;8周后检验两组患者的血浆CRP浓度、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除I组CRP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ASP 150 mg/d能直接降低血浆CRP浓度、GMP-140水平和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能有效地防止冠状血管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低能量氦氖(HeNe)激光治疗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P-选择素(GMP-140)、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用血管内低能量HeNe激光照射治疗2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另选25例病情相似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于症状达高峰后3d内和相隔21d后两次抽血,测定血浆中GMP140、SOD和MDA含量,并同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至病程第21d后,不论有无激光治疗,患者血浆中GMP140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P<0.05),但经激光治疗者变化更明显(P<0.05);血浆中SOD含量都有所增加,仅激光治疗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管内HeNe激光治疗能降低脑血栓患者血浆中GMP-140和自由基含量,增强SOD活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巴曲酶对脑梗死急性期病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脑死塞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血浆颗粒内的GMP-140含量。多功能血液凝集仪测定治疗前后Fg。结果 GMP-140和Fg含量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巴曲酶能明显降低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小板活化,降低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降低Fg含量。说明对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脑梗死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超声治疗(常规药物+超声+激光),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GMP-140和vWF的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GMP-140和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且患者治疗前血浆GMP-140和vWF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1);超声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GMP-140和vW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接近正常对照组;超声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治疗后GMP-140和vWF降低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GMP-140和vWF可能共同参与了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超声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GMP-140和vWF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与血小板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于发病急性期和稳定期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血中NO含量;用光电比浊法和免疫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同时检测正常对照15例.结果 血清中NO含量在发病急性期较正常对照增高(P<0.01).同时,PAgT与正常对照有差异,以二磷酸腺苷作诱导剂的P<0.05,以肾上腺素作诱导剂的P<0.01;而血小板GMP-140在急性期和稳定期较正常对照均有差异(P<0.01).结论 脑梗塞发病急性期随着血中NO含量的增高,导致PAgT受抑,血小板GMP-140水平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对冠心病患者GMP-140及vWF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用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超声联合药物治疗组(超声组)35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药物组)35例,观察治疗前后vWF和GMP-140的变化,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GMP-140和vWF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GMP-140和vWF水平明显下降,超声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药物组治疗前后比较vWF P<0.01, GMP-140 P<0.05,超声组比药物组患者GMP-140和vWF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活化参与了冠心病的发展过程,超声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与超声的三大生物效应外还与降低血浆GMP-140和vWF浓度,减少粘附反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释放试验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阻抗法与荧光法同步测定血小板聚集及ATP释放反应;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结果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ATP释放量及血浆GMP-140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浆GMP-140含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病情越重增高越明显;而ATP释放量则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浆GMP-140含量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2=0.653,P<0.05;r2=0.47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处于过度活化状态,引起凝血功能亢进,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病和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之一。测定血小板聚集试验和血浆中GMP-140含量的水平,及时发现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改变,对于指导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MCP-1、GMP-140、vWF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炎症因子变化、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方法:选择35例1级、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MCP-1及GMP-140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塞106例疗效观察及血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理疗,药物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HBO组106例,采用理疗,药物加高压氧舱治疗,对照组除高压氧外,其他治疗同HBO组。结果:HBO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压氧舱配合理疗,药物治疗脑梗塞患者有明显改善脑梗塞预后,将脑梗塞后遗症的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早期再通的关系。方法: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AMI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h、6h、12h、24h分别取血测定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依溶栓前临床间接指标及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再通组(27例)和未通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中GMP-140的动态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浆GMP-14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纷呈不同浓度的动态变化,溶栓未通组,GMP-140升高;溶栓再通组,则GMP-140降低,两组溶栓后6h、12h、24h血浆GMP-140浓度差异显著(P<0.001)。结论:AMI后血小板高度活化,血浆GMP-140与AMI的血栓形成、溶解及再通密切相关,其在溶栓后的迅速下降可望作为临床判断血管再通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VWF)和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骨科治疗和护理措施,不同的是治疗组患者术前12h和术后每天一次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共11d,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检测术前和术后第1、7和14天患者血浆VWF和GMP-140水平,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下肢血管判断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前血浆VWF和GMP-140含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天治疗组血浆VWF和GMP-140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VW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3.126、9.163,P均〈0.01;t=11.785、8.291,P均〈0.05)。两组在观察期内均未发现有DVT。结论低分子肝素可降低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血浆VWF和GMP-140水平,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并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系。方法将76例创伤患者分成轻伤组(ISS评分小于16分,27例)和重伤组(ISS评分大于或等于16分,49例),再把重伤组分为并发DIC组(19例)与未并发DIC组(30例),另3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76例创伤患者分别于伤后24h、3d、7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浓度、用放免法测定GMP-140。结果 24h内轻伤组与重伤组F1+2、GMP-14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伤组又明显高于轻伤组。非DIC组伤后F1+2、GMP-140水平逐渐降低,DIC组伤后F1+2水平持续升高,24h内GMP-140水平明显高于非DIC组。结论创伤后急性期F1+2、GMP-140升高程度不仅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创伤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期外持续测定F1+2水平对预测创伤后DIC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及对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对10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标准氯吡格雷疗法即术前3 d服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随后75 mg/d维持量),试验组给予大剂量氯吡格雷疗法(术前3天服氯吡格雷600 mg负荷量,随后150 mg/d维持量或75 mg bi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采集外周静脉血,并分析两组血浆GMP-140的水平.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所得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对照组GMP-140较术前无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GMP-140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示:对照组ISR发生率10%,试验组ISR发生率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试验组ADP诱导的GMP-14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SR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提示大剂量氯吡格雷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表面的GMP-140表达,从而能明显降低ISR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LPO、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 72例 ,随机分成高压氧组 (高压氧加药物治疗 )和对照组 (单纯药物治疗 )各 36例。治疗前及治疗后 2 0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LPO和SOD。【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 91.7% ,对照组 6 6 .7%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接近正常水平 ,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有改善 ,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 ;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 ,SOD明显升高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 <0 .0 1)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提高SOD水平 ,降低LPO水平 ,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昕  田旻  路英  郜旭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7):482-484
目的 探讨MgSO4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血浆谷氨酸 (Glu)的影响。方法 将 4 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MgS0 4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3、14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Glu水平进行检测 ,并观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Glu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用药后 3d ,MgS0 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Glu水平下降较快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用药后 14d ,两组患者血浆Glu均降至正常水平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MgSO4治疗组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MgS0 4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Glu水平 ,从而减轻其神经毒性 ,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与血小板功能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发病初期组、缓解期组,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血清中NO水平在发病初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同时,血小板PAgT明显减低,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ADP<0.05,P<0.01);GMP-140在发病初期和稳定期减低,较正常对照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随着血中NO水平的增高,PAgT受抑,GMP-140水平减低。认识上述病理变化对脑梗死发病机制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提示N0含量、PAgT、GMP-140测定可作脑梗死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脑梗塞急性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是否与开始治疗时间有关。方法 用插线法制作125只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梗塞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25只。4个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的开始时间分别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术后4、8、12、16h;对照组,只行大脑中动脉梗塞术,不行高压氧治疗。对比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塞体积、脑水含量及死亡率的差别。结果 大脑中动脉梗塞术后4、8h开始高压氧治疗(1、2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压氧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脑梗塞体积明显缩小(P<0.01),脑水含量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而术后12、16h开始高压氧治疗(3、4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脑梗塞体积明显扩大(P<0.01),脑水含量无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增高。结论 脑梗塞急性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与开始治疗时间有关,在治疗时间窗内(小于8h)有益,而在治疗时间窗外(大于12h)则有害。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及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的抗炎作用。【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65例和高压氧组65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d7、治疗后d1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后hsCRP和IL-6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②两组治疗后d7和d14比较,hsCRP,IL-6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脑梗死急性期继发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射频消融术(RFCA)血栓前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需要行RFCA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4组,A组(n=20):术前3 d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术后继续静脉滴注5 d;B组(n=16):术前3 d口服阿司匹林(Asp);C组(n=18):术前3 d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口服Asp,术后继续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5 d;D组(n=16):术前术后不用药.分别于术前(T0)、电生理检查后(T1)、RFCA后即刻(T2)、术后2 d(T3)、术后5 d(T4)5个时段采血,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比较四组不同时段各项指标的变化及组间差异,并进行RFCA的程序变量与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及C组RFCA各时段GMP-140、DD及vWF无显著性差异;B组GMP-140无显著性变化,DD、vWF显著升高,以消融完成后升高最明显;D组GMP-140、DD及vWF均显著升高,以消融完成后升高最明显.结论 RFCA术可导致血栓前状态,阿司匹林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阻止血小板的激活,改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双重激活,有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对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用血管内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治疗24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10次;另选25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作为对照。两组患均于症状遮高峰后3d内和相隔21d后两次抽血,测定血浆中GMP-140、SOD和MDA含量,并同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至病程第21d后.不论有无激光治疗,患血浆中GMP140和MDA含量均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P<0.05).但经激光治疗变化更明显(P<0.05).血浆中SOD含量都有所增加,仅激光治疗组变化有显性(P<0.05)。结论:血管氦-氖激光浩疗能降低脑血柱患血浆中GMP-140和自由基含量,增强SOD活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