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0岁.因"持续胸骨后闷痛5 h",于2005年1月29日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 主诉入院前5 h餐后突感胸骨后剧烈闷痛,伴心悸、大汗,持续5 h不缓解,急诊心电图检查,显示:心房颤动,Ⅱ、Ⅲ、AVF、V5、V6导联ST段抬高.以急性下壁、侧壁心肌梗死收入CCU.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出血性疾病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8.5/12.8 kPa(139/96 mmHg),神清,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口罗音,心率114~120 次/min,心律不齐,S1强弱不等,腹软.血常规:白细胞12.5×109/L,红细胞4.79×1012/L,血红蛋白148 g/L,血小板375×109/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1.9 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1.3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0.97;生化:血清肌酐(CRE)35.4 μmol/L,血尿素氮(BUN)7.0 mmol/L,血糖24.0 mmol/L,血钾4.5 mmol/L;肌钙蛋白I(TnI)<0.1 μg/L,2 h后复查TnI 23.5 μg/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17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及再通后YKL-40的水平,1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YKL-40水平及20例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心脏相关疾病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YKL-40,分别比较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前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健康体检者的差异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前后的差异。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血清YKL-40水平[(157.56±52.35)μg/L(75.02~558.04μg/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97.3±36.04)μg/L(53.2~199.05μg/L)](P〈0.05)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124.3±41.12)μg/L(67.5~224.8μg/L)](P〈0.05);健康体检者组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再通后YKL-40水平为[(106.45±39.22)μg/L(64.13~159.24μg/L)],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再通后与健康体检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YKL-40水平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方面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心前区疼痛11h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冠心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患者1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憋闷感,伴左肩背部酸胀不适并大汗,恶心、未吐,自服速效救心丸15粒无效,当地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予以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转入我院。心电图示I、aVL和V1~6导联ST段抬高0.2~1mV。肌钙蛋白I224.7n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7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77U/L,肌酸激酶3847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2U/L,乳酸脱氢酶1580U/L,羟丁酸脱氢酶160U/L,血小板1056×109/L。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体检:T36.8℃,HR83次/min,BP130/80mm Hg。全身皮肤无淤斑和出血点,双肺(-),心音低钝。超声心动图:左室前壁心肌变薄,回声减弱,运动幅度减低,左心扩大,二尖瓣中度反流,左房前后径46mm,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63mm,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40%。复查血小板1077×109/L,随后监测2周血小板连续升高,分别为1239×109/L、1405×109/L。骨髓涂片: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11~2017-01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127例,根据白细胞水平将病人分为WBC升高组(WBC≥10.0×109/L)69例和WBC正常组(WBC<10.0×109/L)58例,比较两组病人基线资料,观察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cT...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8岁,因胸痛3 h于2009年9月17 日急诊入院,心电图示V1~V4 ST段弓背向上抬高0.5~0.6 mV,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血小板150×109*L-1),服氯吡格雷6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后送介入室行冠脉造影见前降支近段急性闭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与血钾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早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3例按心电图特征分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抬高组)49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非抬高组)44例,将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中性粒细胞检测及血钾水平测定。结果抬高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非抬高组[(3.4±1.0)nmol/L比(4.2±1.2)nmol/L,(4.2±1.1)nmol/L,P<0.05];抬高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非抬高组[(10.6±2.2)×109/L比(4.8±3.1)×109/L和(8.7±1.5)×109/L,P<0.05];高血钾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低血钾组[(8.6±1.3)×109/L比(10.9±1.2)×109/L,P<0.01],高血钾组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低血钾组[(13.6±5.1)h比(6.3±2.2)h,P<0.01];抬高组患者血钾水平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r=0.415,P<0.05),而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378,P<0.05)。结论早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易出现低血钾症,监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钾水平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时间与溶栓成功的关系.方法 溶栓适应证的ST段抬高的AMI病例68例,给予国产尿激酶100~150万U溶栓,肠溶阿司匹林0.3 g口服;尿激酶溶栓6 h后,给予肝素5000 U肌注,2次/d.结果 静脉溶栓治疗2 h以内再通13例(再通率72.2%);3~6 h以内再通21例(再通率91.3%);7~12 h以内再通7例(再通率38.9%);13~24 h再通0例(再通率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激酶溶栓治疗,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8.
张瑞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06-1407
目的:对瑞替普酶(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4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6h内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结果临床再通率为82.5%,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泌尿道出血,经治疗后好转。结论瑞替普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再通率高,副作用相对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普通肝素(UFH)和parnaparin(商品名新复先) 两种不同抗凝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6名入院后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UFH组及parnaparin组。UFH组在溶栓治疗后12 h给予肝素100 U/kg·b.w.静脉推注,续1 000 U/h静脉滴注,维持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正常对照的1.5~2.0倍,连续3 d后改为皮下注射7 500 U每12 h 1次,连续注射4 d。parna-parin组在溶栓治疗后12 h给予parnaparin 0.4 ml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续注射7 d。主要观察终点:治疗2、7、14、30 d内发生心脏性或非心脏性死亡、再梗死、药物治疗疗效差而必须行急诊血运重建的三联终点事件(死亡、心肌再梗死、紧急血运重建术)。所有入选患者住院14 d以上,随访至治疗后45 d。结果随访45 d内复合三联终点事件在par-naparin组明显下降(42.22% vs37.08%,P=0.03),出血事件(10.00% vs3.13%,P=0.06)及血小板减少(3.33% vs0,P=0.07)亦少于UFH组。结论做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辅助抗凝治疗,parnaparin较UFH至少在45 d内更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再发生,更少发生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ction,AMI)按照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溶栓治疗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溶栓药物能增加血小板激活,降低溶栓疗效,增加再闭塞危险,溶栓治疗同时应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本研究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AMI的再通率、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以及血运重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3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发病≤3h再通率为100%,发病36h再通率为76.9%,发病66h再通率为76.9%,发病612h再通率为75.0%,36例患者中总再通率为86.1%(31/36)。结论: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 ST段抬高的最常见器质性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 1 991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笔者收治 2 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 ST段抬高者 ,为全面了解心电图 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提高诊断符合率 ,避免误诊 ,现将该 2 0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急性心包炎 :本组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4 5岁及1 6岁。前 1例因心前区疼痛 1 d入院。心电图 、 、 、av L、av F、V4~ 6 导联 ST段呈斜直形抬高 0 .2 m V,V2~ 3导联 ST段呈斜直形抬高 0 .3m V。后 1例因浮肿、尿少 7d,伴胸痛 1 d入院。心电图 、 、 、av L、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 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治疗后,尿激酶组冠脉再通31例,再通率为62.0%(31/50);瑞替普酶组冠脉再通34例,再通率为81.0%(34/42),两组再通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95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55,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尿激酶原组和同瑞替普酶组,每组各26例。同瑞替普酶组给予同瑞替普酶治疗,重组尿激酶原组采用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纤溶酶、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冠状动脉再开通情况及心脏事件、出血程度情况。结果两组纤溶酶在给药0 h、24 h、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给药2 h时,重组尿激酶原组纤溶酶明显高于同瑞替普酶组(P<0.05);两组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在给药0 h、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给药2 h、24 h时,重组尿激酶原组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同瑞替普酶组(P<0.05)。重组尿激酶原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同瑞替普酶组,出血程度明显轻于同瑞替普酶组(P<0.05)。重组尿激酶原组的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同瑞替普酶组(P<0.05)。结论重组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较小,确保了溶栓效果,提高了再通和完全再通率,减少了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及减轻再出血程度,故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8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计算溶栓后2 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h后,∑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时,患者自觉胸痛症状消失,心功能得到较好保护;而∑STE较治疗前下降小于50%时,患者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可作为心肌血供能否恢复的间接预测指标,从而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心脏手术中肝素耐药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8 kg,因发热25 d入院,心脏彩超示三尖瓣占位.入院后白细胞14.77×109/L,红细胞3.77×1012/L,血小板286×109/L,纤维蛋白原含量6.63 g/L,凝血酶原时间(PT)13.5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0.7 s.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余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占位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有50%~70%为右冠状动脉闭塞的结果,梗死累及左心室膈面,在冠心病老年人中占的比例较大,为探讨伴有胸前导联ST段压低机制,对66例老年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溶栓、12导联心电图动态观察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文病例来自我院CCU监护患者共66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60岁~82岁,经临床心电图及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皆在发病6 h内开始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入院后进行冠脉造影检查,造影显示完全闭塞或狭窄≥95%,定为梗死相关动脉;狭窄在70%~95%患者定为缺血相关动脉,狭窄≤60%时无临床意义。动态观察12导联心电图溶栓治疗后1次/2 h,24 h后改为1次/6 h,以后改为12h~24 h 1次,分别认真测量有关导联ST段偏移数值。2结果ST(V1、V2、V3、I、aVL)压低ST(Ⅱ、Ⅲ、aVF)抬高之间显著负相关(P<0.01),而ST(V5、V6)压低与ST(Ⅱ、Ⅲ、aVF)抬高之间无相关性,提示前者ST段压低机制可能系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对应性变化,但冠脉造影显示也有缺血因素,存在时多表示同时合并有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或对角支不同程度的狭窄。3讨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6 7岁。因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1.5 h急诊入院。体检 :BP10 .9/ 8.0 k Pa,意识模糊 ,面色苍白 ,口唇紫绀 ,双肺无异常 ,心界不大 ,HR4 0次 / min,律不齐 ,第一心音低钝 ,无杂音。心电图示 度房室传导阻滞 ,交界性逸搏 ,ST段改变 (V1 ~ V3ST段弓背向上抬高 0 .8~ 1.0 m V)。诊断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予多巴胺静脉滴注 ,立即行临时心脏起搏术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术中造影发现左冠脉前降支轻度狭窄 ,血流 TIMI 级 ;右冠脉第 2段完全闭塞。予尿激酶 5 0万 U行冠状动脉内溶栓 ,5 m in后重复造影时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汤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瑞替普酶组(42例)和尿激酶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出血率、1个月死亡率。结果溶栓2 h内,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出血率低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出血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尿激酶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瑞替普酶溶栓药物治疗。溶栓后1 h、2 h,对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治疗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溶栓后1 h、2 h,观察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再通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死亡率,对患者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