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疼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他们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和生活质量,另外,会导致机体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等并发症增加,延缓康复[1-2],笔者总结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低下,许多高龄患者同时伴随有心肺系统的疾病和功能不全。当原发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加之手术创伤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少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并发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以度过疾病的危重期,我科ICU病区在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共收治呼吸机患者47例,临床护理发现,  相似文献   

3.
<正>食管癌患者术后由于消化道重建后的容量及功能恢复时间较长而不能正常、足量进食,术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或胸腔胃瘘,围术期放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等多种因素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消化道瘘不愈甚至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等,营养支持治疗及胃肠减压是重要的治疗措施[1-4]。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对胃肠功能功能认识的加  相似文献   

4.
术后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术后疼痛可引起"全身应激反应",可影响机体自主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变化,造成一系列术后机体功能紊乱.许多研究[1]表明术后镇痛能有效抑制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血中促炎因子浓度,早期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启动,减少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本文将对不同的镇痛方式和镇痛药物对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围术期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50例肺癌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集患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 Th1/Th2、Th17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 I③N-γ、IL-17、TN③-α)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行病灶切除术后机体的免疫细胞分布出现明显的异常,术后外周血CD+3、CD+4、Th17、Th1/Th2等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均出现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外周血NK细胞的表达水平较术前也发生显著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肺癌患者病灶切除术后外周血I③N-γ、IL-17、TN③-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是反映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有效指标,行肺癌病灶切除术会一定程度地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低下,许多高龄患者同时伴随有心肺系统的疾病和功能不全症。当原发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加之手术创伤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少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并发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以度过疾病的危重期,我科ICU病区在1998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呼吸机患者47例,临床护理发现,  相似文献   

7.
手术患者往往因为术前疾病本身的消耗,手术、麻醉对胃肠道的刺激,术后一段时间内对胃肠动力恢复及分泌、吸收功能产生了干扰及影响,统称为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PGID).PGID使机体吸收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机体处于营养失衡状态,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临床营养支持有肠内与肠外两大类,而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要求.有研究表明[1],胃的功能可于术后1~2d恢复正常,大肠功能与术后3~5d恢复正常,而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术后几小时即可恢复正常,肠内营养可在肠道术后6h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对小肠有局部营养作用,能刺激肠蠕动,并可使肠功能提前恢复.胃肠道手术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障碍,手术创伤又使分解代谢增加,机体营养消耗增多,笔者认为做好临床营养支持与护理,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灵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控制及减轻术后营养不良现象,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万淑华 《当代护士》2016,(12):63-64
总结了本院收治的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原因,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食管癌术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高龄患者原有肺部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未规范使用抗生素;未充分评估应用制酸剂;胃-肺感染途径的存在。认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执行手卫生规范,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这些都是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人流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人流术后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7 d。统计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并对比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人流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血清D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50例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5d及术后7d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手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较术前有显著性增高(P〈O.05),尤其是术后1d和术后3d患者血清中两者的增高显著,术后5d、7d开始下降,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可作为监测手术前后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骶骨肿瘤切除内固定术重建机体功能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果  刘纯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654-1655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机体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 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12例原发骶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括约肌功能训练并训练患者床上卧位大小便,术后体位护理,进行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结果 12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2~3周下床活动;经6个月至18个月随访,除1例在术后15个月肺转移死亡外,其余病例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效的护理干预训练,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运用缺血预处理对瓣膜置换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10例)和预处理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C4及IL-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IgG、IgM和C3、C4、IL-2水平均在术后1d较术前明显降低,IgG、IgM在术后3d有所恢复,术后5d恢复正常,C3术后3d恢复正常。预处理组C4和IL-2在术后3d即恢复至术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缺血预处理能促进瓣膜置换术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而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则可能通过对补体系统调节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输血可能诱发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术中输血可能对喉癌患者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术后并发症多、预后差。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45例因喉癌、喉咽癌的全喉切除术,探讨术中输血与全喉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细胞数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肺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人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第1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持续干预7d。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PA、TFN水平均明显提升,且均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Ig A、IgG、IgM水平均明显提升,且均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血清caspase-3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确保术后机体营养供应,利于改善免疫指标,促进caspase-3表达,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060480 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机体应激分析及护理探讨/谢莉…//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4 -15 通过测定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血糖含量,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患者血糖的变化规律;监测术后即刻、术后1 、2、3天的白细胞数;监测术后体温变化。结果: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均显著高于术前。提示:颅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及卵巢储备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D3+、CD4+、CD8+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8+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侧窦状卵泡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创伤小,痛苦少,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可以运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龄人口的不断增加,高龄外科疾病也同时增多.但由于术中和术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龄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出现低体温,对手术后机体代谢及各脏器功能可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发生或加重术后并发症,延缓机体恢复.现就常见低温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患者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红娣 《护理学报》2005,12(10):44-45
了解宫颈癌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原因,为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护理依据.回顾分析25例宫颈癌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有:尿潴留、泌尿系感染.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导尿管,冲洗+擦洗会阴的护理,拔管前膀胱功能锻炼及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等是宫颈癌患者术后护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快速康复中,选择中药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泰州市姜堰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术后6周,观察组患者背伸、跖屈活动度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6周,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踝关节骨折术后快速康复中开展中药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可减轻机体疼痛程度,亦可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确保康复安全性,值得借鉴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在34-36℃称为低体温。有文献报道,50%-7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大量研究显示,术中低体温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血、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和机体寒战反应。因此,维持术中患者体温正常是降低术中、术后和麻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关注外科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及危害,并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