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个克隆的掌叶大黄毛状根和非转化根,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7种糖作为培养基碳源时对大黄根生物量的积累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糖作为碳源对大黄根生物量积累和蒽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大黄根类型与糖种类互作分析显示,DH 7a与麦芽糖对于蒽醌产量来说是优势组合,而DH 5a和DH 5c在蔗糖和果糖差异不显著,非转化根在蔗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中蒽醌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6种糖。结论果糖作为碳源最利于大黄根培养的生物量的积累,蔗糖作为碳源时大黄根蒽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稀土元素镧(La2 )对3种大黄根生物量和蒽醌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稀土元素La3 对两种掌叶大黄单克隆毛状根DH5c、DH7a和液体培养非转化根NOR生物量和蒽醌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 La3 浓度对大黄根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影响,培养基中La3 为10 mg/L时,对大黄根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La3 浓度对3种大黄根的蒽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当培养基中La3 1.0mg/L时,蒽醌产量最高;经稀土离子处理的3种大黄根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显著高于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结论 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稀土离子La3 对掌叶大黄单克隆毛状根的生物量积累和蒽醌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激素与诱导子对决明毛状根生长和蒽醌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方法用发根农杆菌LBA9402感染决明Gassia obtusifolia外植体,建立决明毛状根培养系统。结果NAA为决明毛状根培养的最适外源激素,培养基中添加0.05%NAA可使毛状根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总和提高4倍。黑曲霉诱导子对毛状根生长影响不大,却明显促进蒽醌类化合物的形成,其中每50mL培养基加入2.0mL诱导子可使蒽醌类化合物总量增加2倍多。茉莉酸(JA)对决明毛状根中蒽醌类化合物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10μmol/L作用最强,蒽醌类化合物总量比对照提高73%,JA对毛状根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太显著。结论为进一步筛选适宜的决明毛状根培养系统并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何首乌毛状根中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用发根农杆菌Ri 15834菌株感染何首乌茎、叶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毛状根,并能合成大黄酚,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毛状根中大黄酚。结果 毛状根中大黄酚的含量为0.0164%。结论 该毛状根具有典型的毛状根形态特征,大黄酚含量低于何首乌药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药用植物何首乌茎段、叶片进行了毛状根的诱导研究.结果 表明,以Murashing&Skoog(MS)培养基+NAA(乙烯萘乙酸)1.0mg/L,25℃,暗培养条件下能诱导出毛状根.  相似文献   

6.
对黄芪毛状根、野生黄芪和栽培黄芪的急性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均符合药典规定的毒性要求,可安全药用。  相似文献   

7.
粟米草毛状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建立粟米草(Mollugo pentaphylla L.)的毛状根培养系统并研究毛状根的生长特性。方法:分别用发根农杆菌R1601,ATCC 15834和A4感染粟米草无菌苗的子叶,获得毛状根,并筛选优质株系;用高压纸电泳法对毛状根进行甘露碱检测;测定其生长曲线;比较不同基本培养液、不同pH 值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结果:高压纸电泳结果显示,所获毛状根中均含有甘露碱,表明毛状根中确已转入发根农杆菌的T-DNA;1/2 MS0培养液pH 5.4~5.8最适合粟米草毛状根的生长。结论:快速生长的粟米草毛状根在药用活性成分的生产上将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人参毛状根作为有效的生物反应器,对水杨酸进行结构改造。方法:培养人参毛状根22d,外源加入0.1mmol·L^-1水杨酸后,连续培养48h,利用TLC、HPLC等方法鉴定,分析转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人参毛状根中有新化合物产生,化学鉴定试验结果提示水杨酸的酚基被糖基化生成相应的糖苷。结论:水杨酸转化后人参毛状根醇提物能够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决明毛状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毛状根培养技术,在实验室摇瓶积累生产决明毛状根干重90g,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betulinic acid(桦木酸)。结论 此化合物为决明毛状根和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通过决明毛状根与其干燥种子、根、茎、叶的化学成分在薄层层析上比较。结果表明,决明毛状根培养可代谢产生桦木酸或大幅度提高桦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中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诱导子水杨酸(SA)、酵母提取物(YE)、AgNO3和CaCl2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毛状根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紫外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SA能明显促进Rb1、Re、Rg1和Rd 4种单体皂苷的积累,而且能促进人参皂苷分泌到细胞外并在培养液中积累。YE和10mmol/L AgNO3不但能促进人参毛状根中总皂苷含量和单体皂苷的积累,还能促进人参皂苷的外泌。CaCl2在较低浓度下(1.Ommol/L)明显促进总皂苷和单体皂苷的积累,但随着CaCl2浓度的增高这种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结论:诱导子可能是调节人参毛状根中皂苷积累的有效物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掌叶大黄多糖高产量和高纯度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采用超滤法、超滤-醇沉法和传统水提-醇沉法,通过测定大黄多糖得率和含量(纯度)比较3种纯化方法的优劣。结果超滤法所得大黄多糖得率和纯度均高于超滤-醇沉法和传统水提-醇沉法。结论用超滤膜技术可以纯化、富集掌叶大黄多糖,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无污染,所得制品收率高、纯度好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水提-醇沉法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具有产业化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大黄酸为指标,进行大黄不同提取物的药动学研究,对大黄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大鼠ig大黄不同提取物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浆,采用LC-M S法建立大黄酸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经3P 87软件计算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大黄酸在2.0~30μg/mL线性关系良好,ig大黄酸体内药时过程可用二室开放模型描述。结论以AUC为指标,SFE-CO2萃取 树脂精制产物工艺组最佳,SFE-CO2萃取组次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大黄水提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两种纯化工艺在不同条件下对大黄水提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结果两种纯化工艺在不同的条件下,大黄水提液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大小几乎具有一致的规律,即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醇沉工艺对于大黄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结论醇沉工艺对极性小的成分的保留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而对极性高的成分的保留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大黄对大鼠胃电活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黄对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ND-8ZB八道脑电图机记录胃肌电活动的变化。分别用α、β、M阻断剂酚妥拉明、疏得安和阿托品观察其对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 大黄可使胃慢波振幅和快波振幅明显降低,慢波频率无显著性变化。此作用在M受体阻断后可消失,结论 大黄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阻断胆碱能M受体实现,与肾上腺素能的α,β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主要成膜材料在大黄的水提液及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的成膜性能,为含大黄的中药制剂成膜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成膜材料的溶解性,选择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乙基纤维素(EC)、甲基纤维素(M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等成膜材料,通过显微镜和图像拍摄软件对膜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PVP-K30在大黄的水提液以及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液中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且膜的质地细密、光滑、平整;PVP-K90在大黄各提取液中均能成膜,但在大黄40%、60%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较差。PVA-17-88在大黄各提取液中均能成膜,但膜的表面凹凸不平、较粗糙,有少量颗粒分散。EC在大黄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能优良,能形成一层厚实、平整、致密的膜。MC在大黄提取液中的成膜性随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PVB只在大黄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成膜。结论 成膜材料的选择与大黄提取液溶媒的极性相关; PVP-K30在大黄的水提液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均较好,是含大黄中药喷膜剂的优选成膜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甘肃礼县掌叶大黄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可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ela Venusil XBP-C18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 ℃。结果 掌叶大黄中所含主要成分的色谱峰均得到了有效的分离,在指纹图谱中共有峰有26个,并指认了5个色谱峰。结论 该方法对掌叶大黄质量控制以及实现规范化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RP—HPLC(DAD)对不同产地掌叶大黄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比较。方法 用Inertsil ODS—3分析柱,1%HAc—H20与1%HAc—CH3CN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参比波长380nm。结果 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其他产地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 对大黄药材中各成分均得到很好分离,可作为大黄药材的具有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rapid and valid fingerprint method was developed using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ion (UPLC-PDA)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heum palmatum L.,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with antipyretic, purging and antibacterial ac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employing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were investigated and demonstrat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 palmatum by systematically comparing chromatograms of extracts with the professional analytical software recommended by China's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combining similarity evaluation could efficiently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raw herbs of R. palmatum from different speci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mercial grades on R. palmatum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s were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