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工作者于 1 971年从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具有过氧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1] 。由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及青蒿酯钠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疟活性 ,尤其对具有抗氯喹能力的脑疟和急性疟有效 ,因此 ,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药学工作者的关注。由于青蒿素的化学合成[2 ,3 ] 步骤繁多、难度较大、得率低、成本高等诸多因素 ,至今未能产业化生产 ,而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分离青蒿素 ,用于生产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制剂成本仍然较高 ,因此 ,许多国家的科研工作者都试图通过生物…  相似文献   

2.
黄花蒿资源品质(青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生态地域性,可能是黄花蒿的不同生态型之间的生理生化特性上的差异的表现。作者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对华中地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区山峡武陵山地所属的川东南、鄂西、湘西及黔东北各地进行了黄花蒿的生态环境调查及青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区域内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普遍较高,平均在4.847‰~8.853‰之间,最高可达10.221‰,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对黄花蒿中青蒿素成分的生物合成与转化有利。  相似文献   

3.
对青蒿素类创新中药的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作为新增品种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1]。青蒿素是中国学者于1971年从传统中药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提取出的治疗疟疾的有效单体,国内外公认属首创新药[2]。但有些人认为青蒿素不属中药而是“西药”。笔者认为青蒿素应属中药,或称现代  相似文献   

4.
青蒿素(artemisinin)是抗疟特效药,其原料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生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从黄花蒿的分布、种质资源,以及气候因素、土壤条件、人工栽培措施、采集时间、采集方式等方面对影响青蒿素产量的因素研究进行综述.不同地理环境中的青蒿素产量高低存在差异,气候、种质对其有影响,而土壤的影响则不显著;采集方式以及人工栽培措施的改进,可以提高青蒿素的量.并对今后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青蒿素高产的黄花蒿植株的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结合青蒿素量的测定,应用RAPD技术对10个产地黄花蒿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RAPD多态位点为53.6%,证明在黄花蒿野生群体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分析表明:在黄花蒿中可能至少存在具有遗传分化的4个分支,黄花蒿遗传分化与青蒿素量的变化及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黄花蒿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黄花蒿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是青蒿素“高量育种”和生物技术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山东引种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为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 ,中药名青蒿 ,具清热凉血、解暑、截疟等功效 ,其截疟有效成分为青蒿素 (arteannuian)。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我国研制的抗疟新药 ,具有高效速效、无抗药性、不良反应小之特点 ,居世界领先水平。青蒿素系列药还可用于治疗肿瘤、黑热病、红斑性狼疮等病 (中国中医药报 ,2 0 0 0 - 1 1 3- 1 3(1 ) )。野生黄花蒿虽分布较广 ,但青蒿素含量极低 ,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四川酉阳中国青蒿素开发研究中心培育了多种品系黄花蒿优良品种 ,青蒿素含量高、质量好 ,广为用作工业原料。为扩大药源 ,我们将…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168-168
菊科植物黄花蒿,曾被我国科学家提取出青蒿素,并自主开发为世界公认的抗疟疾良药。时隔30年,我国科研人员又在青蒿素类化合物的抗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与分子医学(JCMM)》。  相似文献   

8.
1研究背景 青蒿素(Artenusinin)又名黄花蒿素、黄蒿索,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Jl)中提取的有效抗疟成分,为我国传统抗疟中药.其化学成分是含内过氧化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黄花蒿干物质的积累及青蒿素与N、P、K量的动态变化研究,了解黄花蒿植株N、P、K的需求比例以及干物质的积累及N、P、K量和青蒿素量之间的关系,为肥料的合理配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桂93001号黄花蒿为观测对象,定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其生物量和根、茎、叶、花中的N、P、K以及叶片和花的青蒿素量。结果 黄花蒿7月中旬前干物质积累量最少,青蒿素的积累量最大,8月中旬到9月底干物质积累量较大,9月底叶片的青蒿素量达到最低;黄花蒿植株N、P、K积累量较多的时期主要在其生长前期,其中N、K是黄花蒿需要较多的营养元素,N、P、K在植株体内分配的比例为1∶0.12∶0.76,每生产100 kg黄花蒿需要N 19.6~28.2、P 2.0~3.4、K 13.6~17.3 kg。结论 施肥的重要时期主要放在生长前期,而肥料应以N、K肥为主,配施适量的P肥,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N、P、K量确定其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
青蒿素(Artemisinin)是1997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 L.叶中提取分离到的,在青蒿素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1]衍生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属于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1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 孙玮辰等[2] 1992年报道了4种青蒿酸及青蒿B衍生物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这些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又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Efferth等[3]在研究青蒿琥酯对55种癌细胞株的抗癌活性时发现,青蒿琥酯对白血病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抗癌活性最强,对黑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肾癌细胞等有中度活性,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细胞的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11.
山东黄花蒿采收期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薄层扫描法 (thin- layer chrom atography scanning,TL CS)对山东引种黄花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变化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差异 ,花蕾期植株中青蒿素含量最高 ,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2.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和毒理(综述)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室徐继红浙江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章元沛(审校)青蒿属菊科植物,其中具有抗疟作用者为黄花蒿(ArtemisiaannuaL.)。我国首先在黄花蒿中分离出有效单体青蒿素。随着青蒿素抗疟作用的证...  相似文献   

13.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抑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和花蕾中分离获得的一种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其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高效低毒的抗疟药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并从不同方面提示出其抑瘤活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工作者在1971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它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在青蒿素的基础上,经过结构改造,又得到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等衍生物。青蒿素类药物以其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各种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和低毒性而成为抗疟首选药。国内外有大量论文报导该类化合物的化学、药学、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本文对青蒿素类药物抗疟机制、联合用药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免疫调节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蒿素是从菊科艾属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一种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经化学改造可生成多种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对青蒿素免疫作用的研究是鉴于它对脑型疟疾有效;脑型疟疾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因而推测青蒿素除直接杀灭疟原虫外,可能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下面就其免疫作用做一简要概述。1对免疫细胞的影响1.1对T细胞影响林培英等[1]研究表明青蒿素、青蒿琥酯均对绵羊红细胞超适量免疫(SOI)诱导供体鼠T抑制细胞(Ts)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受体鼠效应阶段Ts细胞的活性有增强作用,而蒿甲醚对供体鼠和受体鼠产生的T…  相似文献   

16.
青蒿Artemisia annua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暑,除湿,截虐[1]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青蒿素和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青蒿素具有抗虐,抗菌,解热,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2].青蒿油具有抗菌,抗炎,镇咳,祛痰的作用[3],还可以治疗神经性皮炎[4],皮肤真菌病[5],慢支炎[6]等疾病.目前,对青蒿油含量测定的研究不多,作者采用挥发油含量测定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青蒿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青蒿的萜类代谢及其生物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Artemisia annua L.)是菊科(Asteraceae)艾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亚以及欧洲。在我国,传统医学和植物分类学之间对“青蒿”与“黄花蒿”的名称曾有歧义。现在一般认为“青蒿”和“黄花蒿”均为A.annua,而非A.apia.cea Hance。作为治疗脑虐等恶性疟疾的有效药物,其倍半萜成分青蒿素(artemisinin)是迄今所知最重要的植物天然产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植物黄花蒿进行进取研究,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及时间对青蒿素收率的影响。萃取产物经简单的分析后得到纯度≥95%青蒿素产品,经TLC、IR、MS^HNMR和^13CNMR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3种常用植物激素6-BA(6-苄基氨基嘌呤)、GA3(赤霉素)、CCC(矮壮素)及首次从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omesticoside(DOM)对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Artemisinin)及相关倍半萜青蒿乙素(Arteannuin B)、3α-hydroxy-1-deoxyartemisinin、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含量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土栽培实验,分别以6-BA(50、100、200 mg.L-1)、GA3(50、400、600 mg.L-1)、CCC(300、600、1200mg.L-1)及DOM(0.44、0.87、1.74 mg.L-1)连续叶面喷施3周。结果高、中、低浓度CCC干预第1周青蒿素含量分别增至(0.58±0.29)%、(0.40±0.18)%、(0.30±0.11)%,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4.5、9.0、6.5倍(P<0.05);高、中、低浓度DOM干预第1周青蒿素含量增至(0.41±0.14)%、(0.55±0.21)%、(0.44±0.06)%,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3、12.8、10倍(P<0.05);CCC、DOM对青蒿乙素影响与青蒿素相似,对青蒿酸作用相反,而对3α-hydroxy-1-deoxyartemisinin无影响。结论不同浓度DOM和CCC均能显著提高黄花蒿青蒿素、青蒿乙素含量,可作为黄花蒿人工栽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20.
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科研人员率先从"黄花蒿"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高效低毒抗疟药物[1].青蒿素内含有独特的过氧化物桥,可以与亚铁离子结合反应形成氧自由基,诱导细胞发生分子损伤和细胞死亡,或通过直接氧化作用损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2].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是青蒿素药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与青蒿素比较,DHA具有水溶性更好,抗疟效力更强的特点.作者就目前有关双氢青蒿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