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近年来有关槲寄生植物学,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一些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的药源情况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槲寄生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的功效,《本草求真》称其为“补肾要剂”,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疾病。近年来,随着补肾降压理论的广泛研究与应用,槲寄生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逐渐得到青睐。文章通过查阅古今文献中槲寄生的记载,对其进行药物基原考证,明确其补益肾气的功效,深入探究其“补益肾气”“平补阴阳”理论在高血压病中应用的基础。同时结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总结其在治疗高血压病中降低血容量、抑制Ca2+内流、保护靶器官等作用,为临床应用及药物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槲寄生[Viscum coloratura(Kom.)Nakai]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是一种常用中药。传统医学认为槲寄生为祛风湿药物,其昧苦、平,归肝、肾经,临床上用于祛风湿、降血压、安胎等;国外还用于治疗癌症。近年来对槲寄生的研究发展比较快,本文对槲寄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桑寄考与槲寄生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槲寄生碱的提取纯化及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槲寄生是一种传统中药 ,近年来 ,有学者发现其有抗肿瘤作用 ,我们通过本研究 ,从实验及临床两方面均证实了槲寄生确有抗肿瘤的作用 ,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1 动物实验1 .1 材料和方法1 .1 .1 材料 选用槲寄生 ( Viscum cloratumNakai)为实验材料 ,经化学提取、纯化 ;选用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动物 ,进行抗肿瘤及抗炎作用研究。1 .1 .2 方法 选用常规实验方法 ,主要从定性方面进行实验 ,先在酸性水溶液中浸泡粉碎后的槲寄生 ,然后再用碱性沉淀的方法提取出生物碱。具体过程 :选择槲寄生→粉碎→在酸性溶液中浸泡 48h→过滤→…  相似文献   

6.
应用水提法从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中提取出含有总黄酮的浸膏后制成片剂,对片剂中总黄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查,并着重对生药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fatum(Komar)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我国传统上将其作为祛风湿类药物.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临床上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等症.近年来,通过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该药在防治冠心病方面,不失为一剂保心护心的良药.现将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有毒动物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毒液中含有丰富多样的专一性作用于各种膜通道及受体的多肽毒素。这些多肽毒素呈现惊人的分子水平生物多样性;目前已成为国际争相挖掘和利用的天然药物资源。动物多肽毒素的研究对于解析膜通道及受体的结构与功能,探究人类重大疾病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科学意义。同时很多多肽毒素可作为药物先导分子,对研制一些人类重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镇痛等创新药物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Nakal的干燥带叶茎枝,常寄生于梨、榆、杨、山楂等树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甘、苦、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滋阴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寄生属植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柱层析和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3个化合物: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 acetate)(Ⅰ)、β—香树脂醇(β—amyrin)(Ⅱ)、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Ⅲ)。【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瘤果槲寄生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组织器官严重并发症的一种综合病症,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分泌胰岛素的胰腺B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万德森 《广东医学》2001,22(7):549-551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而早期诊断和根治办法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 ,故此 ,许多国家 ,特别是西方国家 ,仍然把结直肠癌作为重点癌瘤进行研究。现将有关临床研究进展简述如下。1 临床流行病学1 1 发病率和死亡率 全世界结肠癌平均发病率 ,男性为 16 6 /10万 ,女性为 14 7/10万 ;直肠癌平均发病率 ,男性为 11 9/10万 ,女性为 7 7/10万。但是地域分布差异性很明显 ,高发区如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中发地区如东欧、南欧、拉丁美洲 ;低发地区如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结直肠癌高、低发区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桃叶珊瑚苷在杜仲、车前草等植物中的分布,介绍了桃叶珊瑚苷的生物合成、理化性质及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概括了冷浸提取法、醇提铅盐沉淀法、超声波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等提取纯化方法,比较了硫酸铜-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分离-分光光度法、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方法,展望了桃叶珊瑚苷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桃叶珊瑚苷的研究和含桃叶珊瑚苷类药品的生产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980-2015年国内外毒理学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利用InCites数据库,从发文量指标 、论文被引指标、科研合作指标对毒理学研究的国家、中国科研机构和作者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高被引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研究时间范围内,美国、英国和日本是毒理学研究发文相对较高的国家,我国毒理学研究发文量呈指数型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显著提升,正在向世界平均水平靠 近。结论:今后我国毒理学发展需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加强学科发展定位和体系建设,重视前沿动态与回顾分析相结合并注重国际及横向合作,加快毒理学发展步伐,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cardionatrin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7.
欧艳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28-30,33
综述目前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发病率、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种族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学说有很多;目前,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学和临床,也会结合部分新的检测技术。随着围生期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病因来治疗和控制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症状会更有效更安全,一些新的途径将会为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的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高,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疼和病理性骨折,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中,发生率高达60%以上。一些最新提供的药物已证实能够降低骨质疏松症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风险。然而,在现代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现在仍然有越来越多的骨折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要新的治疗药物和理念。新的骨形成促进剂和骨吸收抑制剂,如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通过维持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平衡,从而维持骨形成。基于对骨质疏松症在病理生理学上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新药物的出现,将对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很大的改善,有助于大大降低目前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在发生率,该研究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血小板产生过程中关键性的调节因子,又称巨核细胞生长衍生因子。TPO可与巨核细胞上的表面受体c-Mpl结合,然后再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来活化巨核细胞,促使巨核细胞发生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血小板,继而达到提高循环中血小板水平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对TPO进行了分离和克隆,并对它的蛋白结构、表达调控、生物学活性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TPO的新来源及其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结构的异同点、TPO在体内浓度的维持机制、各代TPO药物的优缺点;同时也报道了TPO不仅在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对除外血液系统的其他器官或细胞也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这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发对于TPO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上述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