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系统性护理在烧伤患者VSD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 12月我院采用VSD创面修复治疗的6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 =30)和试 验组(n =30)。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对方式、 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后应对评分高于干预前,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干 预前,且试验组应对评分高于常规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常规组(P <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 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70.00% (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常规组的26.67%(P<0.05)。结论 对于VSD创面修复烧 伤患者,辅以系统性护理可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预防并发症发 生,具有较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前臂、手部受电烧伤及热压伤等深度烧伤,除皮肤全层坏死外,肌肉、肌腱、神经、血管和骨关节等深部组织也受到广泛破坏,导致严重畸形及功能障碍,给晚期前臂手部整形、修复与功能重建带来很大的困难[1].我院近年来对前臂手部深度烧伤后畸形深部组织缺损根据不同伤情,采取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复合移植的方法,将多种修复手术合并应用,既修复了畸形,又进行了功能重建,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儿手部烧伤的功能治疗及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蔡林碧珍,郑庆亦,邹紫红小儿手部深度烧伤治愈后,易发生皮肤疤痕挛缩致手指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功能丧失,严重的手部疤痕挛缩畸形,即使整形手术,效果也往往不理想。1991年1月至1993年6月我科对小儿...  相似文献   

4.
探讨VSD技术联用表皮生长因子对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应 用VSD技术与生理盐水冲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 情况和炎症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瘢痕生成数及感染数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IL-1、TNF-α、E、NE、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技术结合表皮生 长因子能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效果,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156例手部深度烧伤的早期整形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早期整形修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4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手部深度烧伤156例(198手)患者。男119例155手,女37例43手。年龄21~52岁。深度105例121手,度51例77手。伤后24h内手术29例36手,1周内手术94例117手,3周内手术33例45手。患者均采用中厚皮片、全厚皮片植皮或皮瓣修复,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创面期愈合,皮瓣及植皮均成活。供区期愈合。145手获随访6个月~5年。参考王澍寰(2002)手功能评价标准:优109手(75.2%),良18手(12.4%),中11手(7.6%),差7手(4.8%)。结论手部深度烧伤后宜早期行整形修复手术,可有效预防手部瘢痕形成,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6.
多个手指掌侧深度烧伤创面的整形修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毅  张绪生  蔡黔  张诚  张鲜英  肖斌  张斌  姜疆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5):580-581,i006
目的:探讨修复多个手指掌侧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方法:1999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腹部联合薄皮瓣延迟修复的方法,治疗2个以上手指掌侧深度烧伤患者7例l9指。结果:移植皮瓣和皮片均100%成活,伤口Ⅰ期愈合。除1指因深浅屈肌腱均损伤,屈曲功能障碍外,其余18指功能完全恢复,手指外形良好,基本达到了美学要求。结论:腹部联合薄皮瓣延迟修复术是修复多个手指掌侧深度烧伤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使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创面修复的深度烧伤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40)和研究组(n =40)。两组均接受湿润烧伤膏创面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 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负性情绪、瘢痕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 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干预后 瘢痕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 25.00%(P<0.05)。结论 在使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创面修复的深度烧伤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能 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负性情绪及瘢痕情况,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术在手部深度电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6例单纯手部深度电烧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55)。其中对照组使用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患者创面修复情况(皮瓣融合时间、皮瓣成活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手功能(手部整体功能、掌指关节及近位指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烧伤专用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abbreviated,BSHS-A)水平情况。结果:两组皮瓣融合时间、皮瓣成活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针刺觉、轻触觉及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在行植皮术的手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行植皮术的手部烧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51.43%(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禁食、剪指甲、穿上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绪、环境、家庭支持、社会文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7.14%(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应用在行植皮术的手部烧伤患者中,可提升护理的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力能和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发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我们对2001年入院的6例手部多发深度创面早期应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双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经过3个月至4年的随诊,皮瓣皮肤厚度适中,不需要再次整复手术,患指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发深度烧伤创面,能够较好地提高皮瓣的利用率,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如果病例选择合适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变化,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5例烧伤病人创面不同部位内的EGF蛋白和EGFr蛋白的表达强度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EGF蛋白和EGFr蛋白在烧伤创面内有明显的一致表达,在创面上皮愈合边缘部位EGF蛋白和EGFr蛋白表达最强;在创面中心肉芽部位EGF蛋白和EGFr蛋白表达次之;在创面已经愈合部位EGF蛋白和EGFr蛋白表达相对减弱;正常皮肤对照部位EGF蛋白和EGFr蛋白无明显的表达。结论:烧伤创面内不同部位EGF、EGFr蛋白的表达强度和分布情况不同,其变化与创面愈合密切相关,提示创面内源性的EGF、EGFr蛋白表达变化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物医学工程学技术在创面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物医学工程学的研究与开发已被国家列为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该领域中的生物材料学与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生物纳米技术、生物感应技术、生物智能技术、生物光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在今后的20年内更密切地与临床医学结合,新的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疾病的  相似文献   

14.
潘小平  姚恩锋  杨杰保 《中国骨伤》2010,23(12):919-920
<正>在手外伤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断指,由于机器挤压严重,无法进行再植手指,或者由于再植以后手指功能恢复差,相当多的无再植意义,这些病例中有部分同时合并残端或其余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不能直接缝合或植皮关闭,需进一步皮瓣修复,才能关闭创面。显微外科的发展,为手外科的治疗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Ⅲ度创面不同时期肉芽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和形态学变化.方法 切取40例烧伤患者伤后1、2、3、4周Ⅲ度创面肉芽组织,同时取其中10例患者的供皮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单克隆抗神经丝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存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观察不同时期肉芽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神经纤维的变化. 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伤后1周创面神经纤维稀疏短小,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14±0.08)%,低于正常对照[(0.62±0.12)%,P<0.05];伤后2周神经纤维稍增多,单根走行,无分支,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40±0.09)%,仍低于正常对照(P<0.05);伤后3周神经纤维明显增多,常交错呈网状,有较多分支,神经纤维阳性而积百分比为(0.73±0.16)%;伤后4周神经纤维数量较伤后3周无明显改变,多根聚集,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66±0.13)%,接近于正常对照.LSCM下,伤后1~2周创而神经纤维极为短小;伤后3周肉芽组织中的神经纤维形态不规则,有部分肿胀和扭曲、变细,局部出现断裂和空洞;伤后4周神经纤维形态与伤后3周相似,分支减少;正常皮肤中的神经纤维内部结构连续完整,无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烧伤创面中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与肉芽组织形成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皮肤裂伤患者组织胶水粘合术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组织胶水粘合术治疗皮肤裂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 040例患者2 073处皮肤裂伤行清创粘合术治疗,木后10例(处)出现并发症,其中7处伤口皮肤裂开,1处伤口感染,2处伤口皮下积血,采用外科处理和对症护理。结果9例再次处理后7~14 d乙级愈合,1例12d后丙级愈合。结论组织胶水粘合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扶宁凝胶剂治疗皮肤局部深Ⅱ度烧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用金扶宁凝胶剂对60名皮肤局部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480次治疗,观察并记录分析治疗期间局部及全身反应及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发生局部反应的3例共8次,总发生率为1.67%(8/480);全身反应病例2例,共2次,总发生率为0.04%(2/480)。局部及全身反应均较轻,且能减少创面分泌物和创缘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结论:金扶宁凝胶剂对皮肤局部深Ⅱ度烧伤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制剂。  相似文献   

18.
负压封闭引流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9年2月~11月,我院收治15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3~65(34.5±6.7)岁。均为创伤后致软组织缺损或皮肤坏死,创面5 cm×5 cm~20 cm×40 cm大小,伴肌腱、血管、神经、肌腱外露9例,软组织损伤伴骨折并骨质外露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主动脉弓杂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对12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5例(3.88%)并发脑梗死,其中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治愈出院4例,但均遗留神经系统症状,需进一步行康复治疗.结论 桥血管狭窄或闭塞、主动脉弓部斑块或附壁血栓脱落造成栓塞、术后低血压、伤口血肿及小动脉瘤形成是主动脉弓杂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对主动脉弓杂交术后患者,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外,还要做好神经系统、伤口出血和肢体血运的观察,以预防和及早发现脑梗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以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为血供的带蒂腹部皮瓣覆盖上肢电损伤创面的手术方法,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以第7~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修复6例电损伤患者肘部、前臂、腕部、手掌部创面。皮瓣面积16.0cm×12.0cm~9.0cm×7.0cm,移植皮瓣18.21d后断蒂。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及外观。结果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蒂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耗时短。5例皮瓣移植后全部成活;1例皮瓣因切取时超过脐旁线,致远端边缘3.5cm×2.0cm部分坏死。术后外观满意。结论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蒂皮瓣适用于前臂、肘部及手部损伤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